沙雅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20~2030年)

沙雅县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阿克苏地区东北部,总面积3.2万km2,耕地240万亩。辖7镇4乡1管委会,169个村(社区),总人口26.328万人,由维、汉、回等25个民族构成,其中农业人口20万人,占比74%。沙雅县属暖温带荒漠干旱气候,境内有两大水系,即塔里木河、渭干河,总年径流量为11.76亿m3,是农牧业为主,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县。

2019年沙雅县可利用养殖水域面积34800亩,实际利用31300亩,其中池塘180亩、坑塘4820亩、水库26300亩,生产鲜活水产品695吨,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1676万元。近年来,随着渔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存在的问题也逐步凸显,主要表现在养殖基础设施老化,生产经营分散、产业链不完整,养殖品种结构不合理、缺乏优势品种和品牌,与当前市场新需求、生态环保新要求不相适应。今后,沙雅县在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发展设施渔业、特色水产品养殖、休闲渔业产业和濒危鱼种保护开发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美丽乡村、全域旅游的特色产业和亮点来抓,为水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规划》编制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目标,结合沙雅县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需要,在科学评价水域滩涂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科学划定各类养殖功能区,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沙雅县水产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对全县特色水产养殖发展、渔业经济不断增长、渔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农(渔)民收入持续增加以及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12.28日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日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7.2日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日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7.2日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6.11.1日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10.1日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9.1日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7.1.1日施行)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08.1.1日施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7.10.7日修订)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8.3.19修定)

13、《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2003.9.1日施行)

14、《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2009.5.1日施行)

15、《水产苗种管理办法》(2005.4.1日施行)

16、《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2011.3.1日施行)

1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道管理条例》(1997.7.26发布)

1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办法》(2013.3.1日施行)

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2018.9.21日修定)

2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2018.9.21日修定)

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2014.9.25修订通过,2014.11.1日施行)

1、《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06〕9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

3、《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

4、《关于印发<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林湿综字[2017]150号)》

5、《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的通知》(农办发〔2018〕3号)

6、《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农渔发〔2019〕1号农业农村部等国家十部委联合印发)

7、《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19〕28号农业农村部等国家三部委联合印发)

8、《关于进一步加快渔业发展的意见》(新政发〔2011〕40号)

9、《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新政发〔2016〕21号)

1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渔业养殖水域禁养区和限养区工作报告》(新水渔〔2016〕124号)

11、《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和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方案的通知》(新政办函[2018]149号)

12、《关于加快推进新疆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新农渔[2020]37号农业农村厅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厅、委、局联合印发)

13、《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疆水域滩涂养殖证登记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新农办渔〔2020〕52号)

14、《关于开展储备项目申报有关工作的通知》(新农办计函[2020]120号)

15、《2019年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16、《阿克苏地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

17、《沙雅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公报》

1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0年—2035年)

19、《沙雅县历年渔业统计年报》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3、《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

4、《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

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18)

6、《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

7、《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

规划期限:2020年~2030年;

规划基准年:2019年;

规划目标年:2025年、2030年。

沙雅县域内,已经进行水产养殖开发利用和目前尚未开发但适于水产养殖开发利用的所有(全民、集体)的水域滩涂范围,重点规划池塘、坑塘,河湖水库。

依托沙雅县河流、水库及坑塘水资源优势,以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依据,遵循“生态优先”的渔业发展方针,通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实现以下目标:

(一)明确县域内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域范围,保障渔民正常生产、生活养殖水域,依法保护和改善渔业水域“绿色”生态环境;

(二)科学规划养殖生产布局,以完善和推进水域养殖管理制度为基础,合理开发利用养殖水域滩涂资源、提高水域滩涂的利用率,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

(三)围绕满足人民对优美水域生态环境、优质水产品需求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通过开发建设标准化池塘、改造生态坑塘,探索开展工厂及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总结推广“精养池+生态池+湿地沼泽”绿色健康养殖模式,依托水库、坑塘大水面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开展中华绒螯蟹等特色品种养殖,创建打造沙雅有机水产品品牌、结合沙雅胡杨旅游及本地民族特色烤鱼,发展休闲渔业等措施,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到2025年,全县开展增养殖水域面积32900亩,水产品产量1400吨,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3500万元,创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家;到2030年,全县开展增养殖水域面积34500亩,水产品产量达到2800吨,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10000万元,创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

(一)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明确沙雅县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域范围,指导养殖生产布局。

(二)根据县域内水域滩涂分布,合理调整和规划养殖生产布局,推进全县渔业转型升级,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有效保障养殖者合法权益,依法保护重要养殖水域。

第四节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根据对沙雅县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结果和今后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需求,结合县域渔业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全县渔业水域滩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思路及规划布局,制定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的具体措施,科学编制本规划。

坚持走持续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科学开展水域滩涂利用评价,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合理安排产业发展空间。将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或公共安全“红线”和“黄线”区域作为禁止养殖区,设定发展底线。

在现有养殖基础上,适度扩大精养池塘面积,提高水库、坑塘湖泊利用效率,推广节水型渔业设施养殖,鼓励日光温室大棚、工厂及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县域丰富的河湖库区水资源,实现渔业产业合力开发利用、协调持续发展。

注意区域整体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利、环保、交通、旅游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等规划相衔接,避免交叉和矛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养殖区域实行养殖水域环境的总体监控,加快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试行建立水产品合格证管理制度;积极推动水产养殖单位和养殖户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使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逐步达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以切实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推动水产养殖示范体系建设,制定方案措施,加强宣传,完善保障,强化监督落实。同时根据自治区内外市场消费者的需求,组织安排水产养殖生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因地制宜地进行水域滩涂养殖布局,做到布局合理,优先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前景广阔、具有竞争优势的养殖品种。

(一)水资源基本情况

(二)主要河系流域情况

1、塔里木河流域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被喻为新疆的“母亲河”,全长2486km2。由环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等九大水系144条河流组成,流域面积超过102万km2,覆盖了占新疆六成以上的国土面积,涉及5个地州45个县(市)和4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57个团场、1000余万人,灌溉土地面积4594万亩,最后流入若羌县境内的台特玛湖。

由阿克苏河、叶尔羌河与和田河三大支流于肖夹克汇合后,始称塔里木河,全长1287km。汇合口至阿克苏地区与巴州过境点长465km,称为上游。塔里木河上游控制站阿拉尔水文站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6.41亿m3,其中阿克苏河水量为33.66亿m3、占72.09%,和田河水量为10.67亿m3、占22.85%,叶尔羌河水量为2.36亿m3、占5.06%。阿克苏河是塔里木河的最大补给源。

2、渭干河流域

渭干河是天山南麓三大河流之一。渭干河的主要支流为木扎提河,发源于天山南坡汗腾格里东侧的喀拉库勒冰川,木扎提河、卡普斯郎河、卡拉苏河、台勒维丘克河、克孜尔河等五支支流在克孜尔水库汇合后,始称渭干河。渭干河全长172km,流域面积3.79万km2,渭干河水发源于天山山区,消耗于平原灌区。渭干河龙口多年平均流量72.4m3/s,多年平均径流量22.81亿m3。

沙雅县主要河流基本情况见表2-1。

(一)湖泊、水库水面资源

1、水库水面资源

沙雅县域内有大中小型平原水库共6座,分别为塔里木河干流上游灌区的结然力克水库、大寨水库、样艾日克水库,渭干河流域管理处所辖的帕满水库、科克布云水库(位于海楼镇)和其满水库。其中结然力克水库、大寨水库、其满水库等水库库容及面积较大,具备很好的大水面增养殖条件,并已形成了一定的产量和规模。但由于大部分水库属灌溉型平原水库,部分水库难以保证最低养殖水位,加之水库渔业风险大、养殖模式比较落后,因此产量较低。

(1)结然力克水库

结然力克水库前称反帝水库,属塔里木河灌区。位于沙雅县城西南25km的塔里木河北岸,水库西与英买力镇、新和县接壤,南临塔河管委会,东靠托依堡镇,北依海楼镇。该水库设计库容6800万m3,死库容870万m3,兴利库容5930万m3,水库水面面积8万亩,控制灌溉面积5万亩。坝高5m,7.25km,为均质土坝。引水一号渠25km,现流量3m3/s,引水二号渠58km,设计流量25m3/s,水库放水渠37km,现流量4~6m3/s。

(2)大寨水库

大寨水库,维吾尔语(阿合特勒昂巴尔),属塔里木河灌区。位于沙雅县城以南40km2的塔里木河南岸。水库灌区西与海楼镇接壤,南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临塔南,北依塔里木河。设计库容1966.4万m3,死库容320万m3,兴利库容1676.4万m3,水库水面面积9.15km2。承担塔南一个牧场、三个大队、17个牧业小队共7万亩耕地和5万亩草场的灌溉任务。由于该库水面大、芦苇等植物丰富,近年来除开展常规鱼类品种增殖外,还持续开展中华绒螯蟹的增养殖生产,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还被称为“沙雅县专门饲养螃蟹之湖”。

(3)其满水库

其满水库前称反修水库,地处塔里木河干流段中上游,是一座灌注式平原水库,北距县城49km,与塔里木河毗邻。该水库设计库容6497万m3,现实际库容4200万m3,设计灌溉面积7万亩,实际灌溉面积5.8万亩。该水库还被当地人称为“其满湖”,湖中有生长着狗头鱼、鲫鱼、武昌鱼、鲤鱼、草鱼等各种鱼类。

(4)帕满水库

帕满水库设计蓄水位959.0m,设计库容4600万m3,水面面积28km2。是一座从塔里木河北岸开口引水的灌注式平原水库,位于塔河北岸沙雅县境内一牧场以东。水库灌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坡度1/4000~1/5000,灌区主要以棉花种植和牧业生产为主。帕满水库灌区光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拥有大面积的原始胡杨林、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是库车、沙雅主要的畜牧业、养殖业发展基地。

(5)央瓦里克水库

央瓦里克水库位于县城西北约28km,英买力镇西5km处,隶属渭干河流域灌区,水源为渭干河河水。该水库设计库容500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引水注入式平原水库,水库坝长4.27km,最大坝高3.68km,坝顶宽3.1~10m。央瓦里克水库担负着沙雅县渭干河灌区英买力镇的部分农牧业生产供水任务,灌溉面积约2500亩。

(6)科克布云水库

科克布云水库位于县城北15km、海楼镇北45km处,水库南北长约1900m,东西宽约2000m。该水库设计库容为230.46万m3,兴利库容为228.00万m3,死库容为2.46万m3。正常蓄水位988.50m,死水位为986.10m,属于小一型引水注入式平原水库。该水库隶属于渭干河灌区,水源为渭干河河水,承担着水库下游海楼镇农业灌溉调节任务,控制灌溉面积12万亩。

沙雅县水库水面资源基本情况详见附表1。

(二)池塘、坑塘水面资源

据统计资料显示,到2017年沙雅县没有人工池塘养殖。全县坑塘水面资源较为丰富,面积近2万余亩,主要分布在盖孜库木乡牧场村、喀尔墩村,英买力镇赛克孜沃塔克村、塔什墩村,海楼镇科克布云村等区域。由于这些坑塘都是由原来的老河道形成,水源得不到保证、洪水期存在被冲垮风险等,因此利用率较低。据此次摸底调查显示,全县目前可开展养殖生产的坑塘水域面积为8320亩。

近年来,沙雅县发展全域旅游,一些坑塘水面依托其独具的塔河、胡杨、沙漠、民族风情等旅游文化资源优势,被打造成集渔业增养殖、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位于沙雅县城南35km处,北靠塔里木河,南临塔克拉玛干沙漠胡的两处坑塘水面与塔里木河相通,因四周高耸挺立着形态各异的胡杨,一处被称为胡杨湖(雁鸣湖)、一处被称为月亮湾。目前,该湖已成为知名“沙雁洲文旅品牌”的核心业态,每年2500亩水面生产的60余吨草鱼、鲫鱼、中华绒螯蟹等品种的优质绿色水产品深受游客及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也成为广大游客体验沙海湖滨、大漠胡杨,品尝沙雅烧烤的窗口。

2019年全县可利用池塘、坑塘养殖水域面积8500亩,实际利用5000亩,其中池塘180亩,坑塘4820亩,年产商品鱼350吨。池塘主要分布在古勒巴格镇苏盖提村和努尔巴格乡帕里农场;由于大部分坑塘水源得不到保证,再加上养殖户粗放粗养、养殖和捕捞技术水平低等因素,造成了目前产量很低的局面。

沙雅县属暖温带沙漠边缘气候区,北受拜城、库车等邻县荒漠沙地的影响及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影响极大,县内长年日照充足,热量充沛,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常年主风向为北风或东北风。沙雅县平均气温10.7℃,7月份最高24.9℃,极端最高气温41.6℃,最低气温-28.7℃;常年平均日照3031.2小时,7月份最长达308.3小时,日平均9.9小时,1月份最短仅202.5小时,日平均6.58小时;年平均生理辐射量72.3千卡/cm2,总生理辐射量144.6千卡/cm2;年平均降水47.3mm,年均蒸发量2000.7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2.3倍,初雪日最早出现在12月底,终雪日最迟在2月21日,最大积雪深度为10cm,早霜一般在3月30日前后,晚霜在10月中下旬出现。由于太阳辐射总量、日照时数、年均温度、年积温、降水量等有力的气候条件,极其适宜鱼类等动植物生长。

(一)气象灾害侵入

沙雅县境内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夏季的沙尘暴、扬沙、浮尘、干旱、洪水;冰雹、寒潮等灾害性气候。

(二)高温闷热天气

持续高温对养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池塘、坑塘中产生的热成层对鱼类的影响。在夏天持续高温的情况下,正常情况稳定的热成层对养鱼的影响并不大,但当气候出现反常,如突发较大的雷阵雨时,池塘水体表层的水温迅速下降会引发水的垂直对流;或者由于人为的影响,如不适当的加水、增氧等,能引起水的上下对流而破坏水的热成层,这时池底沉积的有机质会大量上浮并迅速分解而消耗大量的溶氧,造成鱼池底层缺氧水迅速扩散到全池,从而使养殖水体的溶氧快速下降,养鱼池出现严重缺氧导致泛塘死鱼,有时造成的损失很大。

沙雅县境内鱼类种类共有14多种,其中各流域土著鱼类有扁吻鱼(国家一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塔里木裂腹鱼、斯氏高原鳅、叶尔羌高原鳅等4种;人工养殖品种有草鱼、鲤鱼、鲫鱼、鲢鱼、鳙鱼、团头鲂、锦鲤、河鲈等,分别属于2目4科。其中鲤科鱼类有9种、裂腹鱼亚科2种、鳅科有2种、鲈科1种。

县域鱼类资源种类由以往单一结构逐渐转向多样性结构。

沙雅县鱼类名录、分类及分布情况详见附表2。

1、扁吻鱼(国家一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

2、塔里木裂腹鱼(自治区级二级)

塔里木裂腹鱼体长略侧扁,体背稍隆起、腹部圆,头小、锥形,吻尖、口亚下位、近马蹄形,下颌内侧稍具角质,下唇狭细、分左右两叶;须2对等长或口角须稍长,其长度约等于眼径,眼小;鳞细小,胸部裸露,腹部具臀鳍2行,侧线鳞110~118个;背鳍硬刺发达,后缘有锯齿,背、腹鳍起点相对;尾鳍叶端稍圆;体背蓝灰,腹部银白,胸、腹、臀鳍浅黄,尾鳍浅红色。塔里木裂腹鱼栖息在高原地区的河流中,也进入湖泊,静水、微流水中均能生活。常以底栖无脊椎动物、藻类或植物碎屑为食。春末在流水中产卵,繁殖季节为3~5月,4月为盛产期。成熟卵淡黄色,略具粘性。当水温为13~18℃时,5~6天孵出幼鱼。幼鱼孵出后成群游动,常聚于多水草的河口和湖泊浅水区,以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成鱼主食水生昆虫及腐烂的植物碎屑等。生长缓慢,最大可长至10kg左右。塔里木裂腹鱼是新疆特有鱼类,分布于塔里木水系,曾是塔里木水系特有的主要经济鱼类。

3、叶尔羌高原鳅(自治区级二级)

叶尔羌高原鳅是塔里木盆地特有的鳅科鱼类。唇狭窄,唇面光滑,或下唇具浅皱褶,下颌匙状,须较长。腹鳍基部起点约与背鳍第1分枝鳍条之基部相对。体表光滑无鳞,侧线完全。鳔前室膨大,后室退化,肠管短。雄性个体吻部在眼和后鼻孔之间布满小刺突的隆起区呈三角形。叶尔羌高原鳅属于底层鱼类,栖息于河流缓流、湖泊、沼泽的泥砂底处,是高原鳅属鱼类中个体较大的种类,长可达300mm,数量亦多,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全县水域已开展人工养殖的甲壳类有三种,包括中华绒螯蟹、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

浮游生物由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组成,它们是滤食性鱼类的主要饵料也是水生食物链的基础,它的种类和生物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水域鱼产量的高低。

浮游植物共有70种属,隶属6个门,其中,硅藻门的舟形藻等28种属,占40%;绿藻门的小球藻等24种属,占34%;蓝藻门的颤藻等11种属,占16%;裸藻门的裸藻等3种属,4%;甲藻门的角甲藻等2种属,占3%;金藻门的锥囊藻等2种属,占3%;优势种类有:硅藻门中的针杆藻、菱形藻、脆杆藻;绿藻门中的水绵、转板藻;蓝藻门中的颤藻、小席藻;裸藻门中的裸藻;甲藻门中的角甲藻;金藻门中的锥囊藻。

浮游动物共有49种属,其中原生动物20种属,占41%;轮虫23种属,占47%;桡足类5种属,占10%;枝角类1种属,占2%。优势种类有:原生动物中的变形虫、砂壳虫;轮虫中的龟甲轮虫、多肢轮虫、叶轮虫;桡足类中的无节幼体;枝角类中的象鼻溞。

沙雅县主要水域浮游植物、动物名录及分类详见附表3、4。

沙雅县养殖池塘、坑塘和水库水域中的底栖动物较多,主要是水生寡毛类、水生昆虫、甲壳类等,数量较多,但分布不均匀,水库河道分布少,池塘、坑塘等水体比较多。

沙雅县主要水域底栖动物名录及分类详见附表5。

水生高等植物又称水生维管束植物,不但为鱼、蟹提供良好的繁殖和生长环境,而且许多种类是鱼、蟹的饵料资源。县域主要水域采集到的水生维管束植物有3种(属),其中挺水植物有2种(属),浮叶植物1种(属)。

根据《2019年度阿克苏地区水环境质量预警监测月报》显示,对全地区境内11条地表河流的15个河流断面水质,断面地表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质。且据2019年沙雅县环境保护局委托新疆新环监测检测院开展县域生态环境监测服务项目,提供的地下水、地表水监测报告显示,各项指标均符合地下水、地表水质量标准。

沙雅县水域环境整体优良,湖泊、水库水质pH为7.0~8.5、溶氧量为9~11mg/L,铜Cu、锌Zn、铬Cr等微量元素含量适中,其它无机盐类含量较丰富,四周无工业废水污染,水质优良,且没有对水产养殖渔业构成威胁的工业污染源。

2019年沙雅县地下水、地表水监测情况见附表6。

沙雅县水产养殖水源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水质均符合国家渔业水质的规定标准(GB11607)。地表水河流水体中夹带前山区、牧区、农区和居民生活区的大量植物碎屑、腐殖质、人畜粪便等无机和有机营养物质流入水库,天然饵料生物资源丰富,水质肥沃,适宜鱼类的生长和发育,为发展水库渔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沙雅县是塔里木河和渭干河两大河流的中段,水资源相对丰盈,沿河附近的古河道形成的坑塘资源较为丰富,水体水质总体状况优,达到Ⅱ类水质,保证了渔业养殖用水,水体质量能够满足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需求。随着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河流禁限养实施,养殖池塘废水达标排放,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等高效健康生态养殖技术的运用和推广,趋稳向好的河流、水库水域环境,为全县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环境保障。

据2019年沙雅县渔业统计年报显示,全县695吨水产品产量均产自养殖区的池塘、坑塘、水库,且县域的现有养殖水库、坑塘都属于养殖区范围,目前出台的禁限养规定对水产养殖总量影响不大。全县池塘、坑塘养殖平均亩产量不足60kg/亩,与阿克苏地区渔业发达县(市)比较,在养殖单产水平及养殖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提升空间,总体来看,沙雅县发展水产养殖具有一定的优势,在遵循最严格的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制度下,可探索开展池塘高效节水健康养殖模式,池塘工程设施循环水养殖模式,提高名特优新品种养殖比例,因地制宜发展休闲渔业,拓展渔业经济发展空间,提高渔业综合效益。

沙雅县境内有胡杨林自然保护区、通古斯巴什古城,有世界上最神秘、最具诱惑力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等旅游资源,适合全域旅游的开发条件。近年来,沙雅县大力推进“旅游兴县”战略和“旅游+”模式,使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2019年全年,沙雅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8.21万人次,同比增长64.65%,实现旅游总收入3.28亿元。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助于推动渔业产业的发展,开发休闲渔业——垂钓、餐饮(渔家乐);引进特色渔业——中华绒螯蟹、南美白对虾、加州鲈;加大国家保护濒危鱼种——扁吻鱼(国家一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塔里木裂腹鱼的保护,渔业产业在今后一个时期具有重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第六节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分析

在开展养殖生产的同时,休闲垂钓渔业也在沙雅县帕满水库、雁鸣湖、鸭子湖等水域悄然兴起,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沙雅县渔民人均收入达到24000元以上,高于全县农牧民17074元平均收入水平,水产业已成为沙雅县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特色产业,也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

2019年沙雅县可利用开展渔业增养殖水域面积34800亩,其中水库水域面积26300亩、坑塘水域面积8320亩、池塘养殖水面180亩;实际利用31300亩,其中水库、池塘水面全部开展了增养殖生产,坑塘开展养殖面积4820亩,生产无公害水产品695吨,主要品种为鲤鱼、鲢鳙、草鱼、鲫鱼,中华绒螯蟹和罗氏沼虾,其中虾蟹产量170吨,占总产量的25%,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1676万元。

全县水产养殖单位、养殖户20家,渔业人口76人。水产养殖单位为沙雅县金沙胡杨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位于古勒巴格镇苏盖提村,占地面积近300亩,有标准化养殖池塘150亩,养殖设施齐全,年产鲜活水产品100余吨,是近两年新建的全县唯一一家水产养殖单位。县域养殖单位、养殖户未开展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

沙雅县水产养殖单位、养殖户基本情况见附表7。

沙雅县2010~2019年渔业主要经济数据见附表8

(一)渔业管理机构不健全,水产技术业务人员缺乏、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养殖技术水平低,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素质不高。

(二)渔业基础设施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信息不畅通,渔业养殖效益不高,从业人员积极性不高。

(三)县域现有水库水面大、水域资源环境条件好,多以农业灌溉为主,目前水库利用效率较低。

(四)没有水产苗种场,水产良种覆盖率低,养殖品种单一,产品架构不合理,对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优化水产养殖结构造成较大障碍。保护濒危物种扁吻鱼尚需加强。

2019年,沙雅县总户数78656户,总人口263280人。全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795809万元,同比增长9.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5083万元,增长5.54%;第二产业增加值237389万元,增长14.62%;第三产业增加值373337万元,增长8.89%。三次产业比例为23.3:29.8:46.9,全年人均地方生产总值30227元,同比增长13.6%。

2019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979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9%。其中:农业增加值155302万元,林业增加值3072万元,牧业增加值25169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5711万元,增长5.9%。沙雅县水产品产量695吨,渔业增加值460万元。

2019年,沙雅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75762万元,同比增长4.0%。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28元,同比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60元,增长10.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7074元,增长8.3%。

2019年,沙雅县大力推进“旅游兴县”战略和“旅游+”模式,使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年末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8.21万人次,同比增长64.65%;实现旅游总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134.29%。

(一)产业布局。目前全县水产养殖基地分散,分布不均衡,没有形成产业集中的格局。2019年全县水产品产量为695吨,其中主要品种有草鱼,鲢鱼、鲢鳙鱼、鲤鱼、鲫鱼、中华绒螯蟹等;同时有6家养殖单位开展休闲垂钓经营项目,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品种结构。养殖品种包括草鱼、鲤鱼、鲢鳙鱼、鲫鱼、中华绒螯蟹等十多种经济品种鱼类。其中中华绒螯蟹、罗氏沼虾已成为地方养殖特色品种。

(三)产业组织化程度。全县登记注册渔业养殖专业经济组织1家,有经营水产品储运、销售的1家,从事休闲渔业6家。

围绕“十四五”以满足人民对优美水域生态环境和优质水产品的需求为目标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和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坚持新发展理念,科学划定各类养殖功能区,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稳定基本养殖水域,确保有效供给安全、环境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实现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发展目标。

(一)建立健全以养殖生产三项记录为中心水产养殖证制度,推进绿色、生态养殖,开展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实现水产健康养殖全覆盖。

(二)推进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加快标准化养殖池塘建设,实施养殖池塘装备升级改造,实施推进农业农村部倡导的跑道养鱼(流水槽循环水)、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越冬增氧基础设施建设等健康生态养殖模式,转变渔业经济发展方式。

(三)加强渔业合作组织建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沙雅县水产产业转型升级。创建一批有规模、有特色、效益好、管理规范、带动能力强的地方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四)加强品牌创建。依托水库、坑塘大水面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开展中华绒螯蟹等特色品种养殖,创建打造沙雅有机水产品、“沙雅烤鱼”品牌,发展休闲渔业,拓展渔业经济增长空间。

(五)尝试开展推进水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工作进程。

(六)加强渔业政策支持。积极完善渔业保险等惠农政策,提高农渔民养殖积极性。

(一)从市场发展潜力看。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水产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高等特点认识程度的加深,为水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据统计资料表明,2019年人均产地水产品占有量,全国人均48kg,新疆人均8.27kg、阿克苏地区人均7.8kg、沙雅县人均仅为2.67kg。就沙雅县而言,若要达到地区、新疆及全国人均水产品消费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水产品缺口很大,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和前景。

(三)水利渔业发展有前景。目前,县域水库大多属于人放天养增殖利用方式,产量低、发展空间大。采用多种方式开发利用这些水域资源,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好养殖品种结构,开展绿色生态养殖,依托沙雅县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休闲渔业,提高渔业效益。

(四)产业提升空间大。沙雅县水产业与其它地区相比,无论是在养殖模式、生产效益、还是市场流通等环节都存在很大差距。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产业链条有较大的延伸空间。

(一)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传统渔业的特点是具有较大分散性,生产设施落后,经营规模小,科技含量低;重数量,轻质量;以牺牲环境资源,甚至人类本身的健康来谋求发展。现代渔业注重集约化、工业化、智能化,其功能已由产品生产的单一功能向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等多功能拓展,最终实现工业与渔业、城市与乡村的融合与协调发展。

(二)新型渔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为提高抗风险能力,渔业经营主体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做大规模,做强品牌,做活管理。采用“公司+基地+养殖户”的经营模式,产学研一体化、产供销加工一条龙的抱团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三)大力发展设施渔业。今后,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目标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水产养殖体系,随着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池塘流转并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设施渔业将得到快速发展。

(四)生态优质水产品将迎来大发展。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绿色健康水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渔业高效、绿色发展道路成为必然。

(五)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养殖水域生态资源,打破单一养殖模式,形成集养殖、观光、旅游、休闲、垂钓、餐饮为一体的新型渔业产业模式。水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新趋势。

根据对沙雅县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分析,当前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和水产养殖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需求,是形成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思路。合理安排产业发展空间,将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区和湖库公共资源水域实行退限养。稳定池塘、坑塘养殖水域面积,因地制宜发展水利渔业,推进休闲渔业发展。

水产品质量快速提升,主要靠养殖品种、养殖模式的更新调整来提高效益。绿色水产品需求量加大,营养型、健康型水产品需求量加大,健康养殖将成为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养殖理念变革更新,促使养殖生产者更新养殖理念,创新养殖方式,发展现代水产养殖,从而提升水产养殖业整体素质,促进水产业经济效益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名特优新水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其市场需求将持续旺盛、前景广阔。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围绕“十四五”以满足人民对优美水域生态环境、优质水产品的需求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结合沙雅县渔业资源状况、经济基础和开发能力,提出沙雅县渔业发展总体思路:

全面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加强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监督管理,坚持量水兴渔的发展原则,适度增加现有集农牧渔业、休闲垂钓综合生产经营单位的数量、规模,开展水库资源调查基础工作,以生态环保为基础,结合实际,选择草鱼、鲤鲫鱼等地方品种,扁吻鱼、塔里木裂腹鱼等新疆土著鱼类品种,和适宜水域环境、受市场欢迎的中华绒螯蟹等特色品种,开展绿色生态养殖、增殖,发展生态渔业、休闲渔业、智慧渔业,扩大自然生物种群,修复水域生态环境,提高水域产出率、资源利用率。

依托县域塔河、胡杨、沙漠等特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交通区位优势,突出渔业水域在荒漠旷野中沙漠绿舟、戈壁玉珠的功能,把水产业纳入沙雅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挖掘休闲渔业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中的桥梁作用。以科技为先导,通过开发建设标准化池塘、改造生态坑塘,探索开展工厂及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总结推广“精养池+生态池+湿地沼泽”绿色健康养殖模式,发挥水库、坑塘大水面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开展中华绒螯蟹等特色品种养殖,创建打造沙雅有机水产品品牌,将开发建设各具特色的水产养殖基地嵌入全县旅游线路,连点成线,串珠成链,成为游客领略大漠风光、胡杨故里风情、感受沙海湖滨、尽享垂钓戏水、品尝戈壁烧烤的休憩乐园,丰富广大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努力把沙雅县创建成阿克苏地区及自治区独具特色,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渔业生产基地,实现产业升级,提质增效,农渔民增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充分利用适于养殖的水域、滩涂,发展养殖业;国家对水域利用进行统一规划,确定可以用于养殖业的水域和滩涂。

依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准》,地表水水域环境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根据以上标准,除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以外的水域,可以划定为渔业养殖水域。

按照《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渔业养殖水域禁养区和限养区工作报告》(新水渔〔2016〕124号)文件精神,结合沙雅县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行业发展要求,将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分为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

(一)禁止养殖区

禁止养殖区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规定,在规定范围内禁止开展任何形式的水产养殖活动。

1、源头水及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

2、港口、行洪区、河道堤防安全保护区。

3、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水域。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从事水产养殖的区域。

禁养区的范围实行动态管理,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等范围应根据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优化调整,依据各级政府批准的名录和范围进行调整。

(二)限制养殖区

限制养殖区是指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规定,在规定范围内进行水产养殖的应当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1、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和外围保护地带、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风景名胜区及其周边水域等生态功能区。在这些区域开展水产养殖应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2、重点湖泊水库及近岸海域等公共自然水域开展网箱围栏养殖。重点湖泊水库饲养滤食性鱼类的网箱围栏总面积不超过水域面积的1%,饲养吃食性鱼类的网箱围栏总面积不超过水域面积的0.25%。

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限制养殖区。

限养区的范围实行动态管理,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等范围应根据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优化调整,依据各级政府批准的名录和范围进行调整。

(三)养殖区

养殖区是指除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以外的可从事水产养殖的水域滩涂。

养殖区包括池塘、坑塘养殖区,水库增殖养殖区,工厂工程化池塘循环水养殖区和休闲渔业区。

沙雅县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见附表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沙雅县流域水文特点、流域地形以及滩涂养殖现状,以环境承载力和养殖容量为基础,按照新水渔〔2016〕124号)文件规定,划定禁养区。

(一)源头水及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

目前,沙雅县通过政府部门规划使用的饮用水水源地一处,即城乡供水水源地。该水源地供饮用水可覆盖沙雅县五镇三乡一管委会一公司,即:沙雅镇、古勒巴格镇、托依堡镇、海楼镇、哈德墩镇、努尔巴格乡、塔里木乡、盖孜库木乡、塔河管委会、欣恳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可有效解决全县27万人、涉及户数5.3327万户饮水安全问题。

根据《沙雅县城乡供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该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为井群外200m的区域,划定为禁养区,禁止开展任何形式的水产养殖活动。

(二)生态保护区

县域内涉及到地区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沙漠公园等生态保护区3个,分别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盖孜库木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新疆沙雅国家沙漠公园自治区级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塔里木河上游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沙雁洲和月亮湾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其中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塔里木河上游湿地自然保护区依法依规划定禁、限养区,其它2个保护区不属于养殖水域滩涂范畴,按照水产养殖准入制度的全面推行,不会开展任何形式的水产养殖活动。

沙雅县区级以上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区名录见附表10。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盖孜库木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

2、新疆沙雅国家沙漠公园。

3、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塔里木河上游湿地自然保护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该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为禁养区,具体面积、位置以依法划定的区域为准。

(三)港口、河道堤防安全保护区

禁止养殖区范围包括县域具有行洪功能的河流行洪区及河道堤防安全保护区域。沙雅县境内的渭干河和塔里木河河段管理范围、堤防禁养区的界定以河道管理部门及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划定的管理范围为准(见附件法律法规依据)。

2、加强污染治理。严禁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畜禽粪便直接排放入河库。对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建立生态预警机制。

3、加强扁吻鱼、塔里木裂腹鱼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土著鱼类物种保护,保证渔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开展水生生态修复工程,保护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水域生态系统。

4、发展水产增殖业,增殖鱼类以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为主,促进以渔净水、以渔抑藻,改善水域水质和环境。

限养区又叫限制养殖区,指资源承载力较弱,并关系到较大范围内生态安全,或环境污染、损害、破坏较严重并急需修复与恢复,不适合于进行集中高强度开发的水域。结合沙雅县流域水文特点、流域地形以及滩涂养殖现状,按照新水渔〔2016〕124号)文件规定,将以下区域划定为限养区:

(一)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

根据《沙雅县城乡供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沙雅县城乡供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为一级保护区外边界线向四周外延1000m的区域,该区域划范围划定为限养区。

1、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塔里木河上游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和外围保护地带,限养区面积、位置以依法划定的区域为准。

2、沙雁洲、月亮湾两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限养面积2000亩,其中沙雁洲1500亩、月亮湾500亩。

1、在限养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方式,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加强监管,防治污染水体,严禁超标养殖。

2、限养库区的水产养殖,要控制好养殖密度,科学合理投饵,具有农业灌溉功能的水库,其排放水质必须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要求。

3、依据资源调查和容纳量评估确定可养量,严禁超负荷养殖。提倡投放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实现以鱼养水的生态养殖模式,发挥鱼类的洁水功能。

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范围应根据区、地、县人民政府批准的水源保护区名录和范围进行调整。

划定的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范围以外的水域滩涂,原则作为养殖区范围,包括区域内的池塘、坑塘、水库,以及可以用于开发池塘养殖的非基本农田区域。

1、稳定养殖区现有养殖水域滩涂面积,严格控制侵占养殖区养殖水域滩涂行为,其它生态保护或工程建设项目等占用规划内养殖水域滩涂的,需征求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2、养殖区规划新增的养殖水域滩涂不得与县人民政府划定的“生态红线”区域相冲突。

3、养殖区禁止利用基本农田挖塘养鱼,利用低产田、下湿田等非基本农田开展池塘节水减排、现代产业园区构建等养殖活动;选址要与《沙雅县国土空间规划》相协调,须征求县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意见。在划定的河湖岸线及水利工程周边开展水产品养殖,必须征求水行政部门意见。

4、按照农业部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要求,结合县域养殖水域滩涂现状,将全县水产养殖划分为池塘、坑塘养殖区,水库增养殖区,工厂及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区和休闲渔业区。各养殖功能区必须强化管理。

1、严格水产养殖准入制度。限养区和养殖区内要严格控制养殖规模。禁养区以外使用全民所有的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申领由本级人民政府核发的《水域滩涂养殖证》后才能使用该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从事水产苗种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申办《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后从事生产(生产者自育、自用水产苗种的除外)。加强渔政执法,严禁非法侵占养殖水域滩涂行为,规范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利用秩序。

2、开展水产健康养殖。水产养殖用水应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要求,养殖生产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养殖技术规范操作要求,水产养殖所使用饲料、药品等投入品必须符合无公害养殖标准,严禁施用对人体有害的鱼药和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水产养殖单位或个人必须做好养殖生产、用药、销售三项记录,购置速检设备,将养殖尾水排放自检纳入养殖生产记录必备内容,并保存至该批水产品全部销售后两年以上。

3、改善水产养殖环境。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完善的进排水分离排灌系统,配套多级净化过滤系统,通过植被湿地、人工水草、生物滤膜等多种介质和微孔增氧技术等净化养殖水质,达标排放,改善养殖水域环境,提升水产品质量,推动环境友好型生态渔业发展。

4、建立水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测管理制度。农业、环境保护、水利等部门按各自的职责不断完善养殖污染监测体系,保护好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水产养殖企业和个人应当接受县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养殖水产品药物残留抽样检测和水质监测。

5、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县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养殖模式、不同的养殖区域进行强制性水产养殖技术培训工作,从源头上提升养殖单位的意识和管理水平。加强渔政执法,查处无证养殖,规范开发利用秩序。加强渔政和环境监察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养殖尾水超标排放的行为,保护好养殖水域生态环境。

到2025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32900亩,水产品产量1400吨、水产种苗产量300吨;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3500万元,主要养殖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创建成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家。到2030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34500亩,水产品产量达到2800吨、水产种苗产量840吨;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10000万元,主要养殖品种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创建成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家。

沙雅县养殖水域滩涂分区规划主要指标见附表11。

随着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制度的不断推进,全县养殖区水面资源不断恢复,呈现坑塘池塘化、池塘集约化的趋势,县域水库将以增养殖生产为主并融入特色农业种植业态的休闲渔(农)业发展;工厂化和利用各类水体开展工程设施循环水养殖方式应运而生;休闲渔业水域面积扩大、经营方式趋于多样化。

(一)基本情况

本区位于沙雅县中部,是全县社会经济中心区和农牧业基地。这些养殖水面主要分布在英买力镇赛克孜沃塔克村、塔什墩村;海楼镇科克布云村;盖孜库木乡牧场村、喀尔墩村等区域。2019年,全县水产品产量695吨,其中池塘100吨、坑塘195吨、水库400吨,主要养殖品种草鱼、鲢鳙鱼、鲤鱼、白斑狗鱼等近10个养殖品种。古勒巴格镇苏盖提村包龙贵渔场2018年开发建设150亩标准化池塘,养殖设施配套,且具备较高的养殖技术水平,池塘平均亩产达1000kg以上。本区在开展养殖的同时,还尝试利用池塘水域资源、设施优势发展以垂钓为主的休闲渔业,拓展渔业经济增长空间,增加渔业效益。

(二)池塘、坑塘养殖区规划

规划到2025年,该区养殖面积为6600亩,水产品产量710吨,鱼种产量240吨;到2030年,该区养殖面积为8200亩,水产品产量1400吨。详见下表:

表3-1池塘、坑塘养殖区规划一览表

单位:亩、吨、kg/亩

年份

2019年

2025年

2030年

面积

产量

池塘

坑塘

产量/

180

4820

100

195

400

6200

310

1000

7200

900

500

平均亩产

690

40

1600

50

1500

70

小计

5000

295

6600

710

8200

1400

备注:苗种产量产自池塘和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测算这两种模式平均单产均包括苗种产量。

(三)发展重点及措施

1、大力实施池塘、坑塘标准化改造,完善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和尾水处理设施,提升养殖基础设施水平,探索总结推广“精养池+净化池+湿地沼泽”循环水养殖模式,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持续开展水产健康养殖与病害防治技术培训,提高养殖单位、养殖户“预防为主、有病早治”的意识。

2、在稳定大宗品种养殖量的同时,逐步加大适合县域发展中华绒螯蟹、河鲈、南美白对虾等名特优新水产品种养殖,合理优化和调整生产及品种结构。

3、发展水产种苗产业,建设大宗品种水产良种繁育基地,完善沙雅县水产良种繁育体系。

4、以阿克苏地区及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部门为技术依托,推广应用微生物制剂制剂调水、微孔增氧、循环水养殖、渔业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统筹推进高效节水渔业技术集成创新,打造大宗品种、中华绒螯蟹等特色品种绿色养殖示范基地。

5、发展休闲渔业。充分利用县域现有休闲渔业发展的基础增加新业态,依托县域丰富旅游资源巨大的影响力,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和特色养殖业,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增加渔业效益。

本片区有大中小型平原水库共6座,分别为塔里木河干流上游灌区的结然力克水库、大寨水库、样艾日克水库,渭干河流域管理处所辖的帕满水库、科克布云水库和其满水库。其中结然力克水库、大寨水库、其满水库和科克布云水库具备很好的大水面增养殖条件,并已形成了一定的产量和规模。要充分发挥这些水域环境好、水面大的优势,合理发展水库渔业。

(二)增养殖规划

根据上述水库以灌溉功能为主,受水文条件、水位季节性变化幅度大等的特点,规划其向增殖渔业、融入农业种植、畜禽养殖、垂钓业态的休闲渔(农)业发展;到2025年,26300亩水库增养殖水域,生产无公害绿色水产品590吨,2030年,生产无公害绿色水产品850吨。

水库渔业增养殖规划详见下表:

表3-2水库渔业增养殖规划一览表

单位:亩、吨、公斤/亩

产量/面积

26300

590

850

1、采用多种方式有计划的向水库投放优质鱼类苗种,增加水产资源,建立水产资源可持续增长机制,从而保护和优化鱼类种质资源,形成鱼苗繁殖的种质资源库。本区域土著鱼类资源极其丰富,有国家一类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新疆扁吻鱼、自治区二类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塔里木裂腹鱼等土著鱼类,应积极开展对其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种群的增殖工作。

2、根据养殖区各水库的特点、水源、水生生物组成等状况、选择适宜主养鱼类和搭配鱼类养殖,推行精养高产技术措施,以取得最佳效益。

3、水库增养殖区,水域面积大、水质条件好,所生产的水产品,都是无公害、绿色、有机的优质水产品。一方面产品质优价高,生产者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水产品,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显示出较好的社会效益。因此,要注重打造沙雅县有机水产品品牌,建立外销平台。

4、选择适宜养殖水库,利用建设“内循环鱼槽”设施,开展跑道流水养鱼,提高水域利用水平、提高渔业效益。

5、发展休闲渔业。充分利用水域资源优势,将水库增养殖生产与历史人文旅游、“农家乐”旅游有机结合,发展集养殖、旅游、观光、垂钓、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休闲渔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工厂及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是以现有养殖场、养殖基地为基础,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模式改造成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式圈养”模式,是一种在池塘内采用的小面积高密度养殖、低密度生态、循环提水,且将渔业物联网技术融入其中的养殖方式。目前主要有两类养殖模式,一类是高位池循环水养殖模式,即在沿海地区高位池养殖与传统尾水处理工艺相结合的渔业模式基础上,将国家农业农村部倡导推行的池塘内循环流水养鱼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绿色养殖模式;另一类是购置流水槽(或集装箱)设备安装在40亩以上水域模拟工厂化模式开展的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两类养殖模式的共同特点是将养鱼与物联网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结合在一起,改变过去依赖经验养殖的方式,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精准化绿色养殖,达到生态环保的要求;不同的是前者适用于养殖水域滩涂、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具有投资少、低碳环保、高产高效的特点,后者更适用于水域滩涂及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区域,其特点是操作方便、易于管理。工厂及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集约化、智能化高效节水养殖模式,是今后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方向。

(二)养殖规划

结合县域养殖水域滩涂、水资源相对丰富,尤其是沿塔河流域形成的自然坑塘水域较多,一些坑塘水域被充分利用开展水产养殖、休闲垂钓、观光旅游综合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如沙雁洲景区利用坑塘(雁鸣湖)资源开展休闲垂钓、龙舟赛,举办“欢乐太阳岛·情浓端午节”等文化旅游节活动,打造提升沙雅县文化品牌和旅游吸引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沙雅县工厂及工程化循环水养殖以流水槽养殖模式为主,展示现代循环水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提高产量效益,增加旅游看点。

表3-3工厂及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区规划一览表

水域范围

养殖产量

温室大棚养殖

流水槽及网箱养殖

水域面积/体积

5000m2

1320m3

10000m2

8000m3

150

产量(吨)

440

550

说明:1、工程循环水养殖可调整种苗放养规格,采用双茬养殖模式,开展大规格鱼种和商品鱼生产;养殖单产一般为50Kg/m3、折合亩产50000Kg/亩以上。

规划到2025年,县域温室大棚养殖规模5000m2、流水槽及网箱养殖规模1320m3,水产品产量100吨;2030年温室大棚规模10000m2、流水槽模式养殖水体8000m3,水产品产量达到550吨。详见表3-3。

1、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养殖单位在现有基础上,投资建设工厂及工程化渔业设施。2020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开展流水槽循环水养殖水产单位,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一养殖单位尝试建设流水槽、开展养殖试验生产。

2、试验总结工厂及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水质达标处理经验,并逐步应用于池塘坑塘养殖生产中,提高调节养殖水域水质能力,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发展集养殖、观赏、科普及餐饮于一体的设施休闲渔业。

休闲渔业是指利用各种形式的渔业资源,如渔村、渔业生产资源、人文资源等,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将渔业与休闲娱乐、观赏旅游、文化传承、科学普及餐饮美食等有机结合,挖掘和发挥渔业所固有的休闲和旅游功能,增进人们对渔业的体验和鱼文化的认识,向社会提供满足人们休闲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渔业产业形态。沙雅县休闲渔业近几年刚刚起步,2019年,全县从事渔业生产兼游钓服务的养殖单位6家,年接待游客800余人次,实现休闲渔业产值180万元。

充分发挥沙雅县旅游资源的地缘优势,在现有6家水产养殖单位开展垂钓为主休闲渔业经营的基础上,建立打造集垂钓、旅游、餐饮等形式多样,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休闲垂钓渔业示范基地。2030年,全县经营休闲渔业水域面积13200亩,产值达到3000万元以上,实现休闲垂钓、果蔬采摘、体验娱乐、科普教育等业态功能多样化、服务设施现代化、经营服务规范化,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格局。

各规划年份指标详见下表:

表3-4休闲渔业区规划一览表

单位:亩、万元

年指份

水域面积

产值

经营水域面积(亩)

2200

4200

13200

产值(万元)

300

3000

1、努力构建多元化、市场化、精品化的休闲渔业示范区

抢抓国家、自治区重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契机,充分利用政府、社会和金融机构等不同渠道资金,加大对休闲农渔业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因地制宜兴建特色餐饮、特色民宿、购物、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培育精品休闲渔业品牌。

2、突出特色,建设打造形式多样的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以古力巴格镇养殖基地为重点,建设集休闲垂钓、果蔬采摘、渔事体验特色于一体的城郊休闲示范基地;在沙雁洲建设集运用循环水养殖技术开展跑道养鱼、垂钓戏水、观光旅游为特色的生态休闲渔业基地。

3、开展丰富多彩的渔文化活动,提升渔文化内涵

通过开展渔业生物增殖放流、国家一级保护鱼类扁吻鱼等土著鱼类保护宣传、鱼类冬捕节等渔事节庆活动,推动渔文化传播,不断扩大渔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渔文化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发展。

4、注重规范管理,提升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水平

注重发挥休闲渔业和乡村旅游协会、产业联盟和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规范的管理服务体系。

根据国家以生物资源养护、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等公益性项目投资为主,淡化经营性项目投入的原则,结合县域实际规划六类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5800万元,其中拟申请国家投资3700万元,招募社会资金2100万元。

沙雅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见附表12。

优良鱼类种质是渔业增收、渔民增效的前提和保障。目前全县还没有一家水产苗种场,大量水产苗种还依赖外地调运。规划到2030年实施建设1个名优水产苗种繁育养殖场基地,投入资金500万元,拟申请国家支持300万元,招募社会资金200万元。

根据《全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新阶段渔业科技工作重点领域》等指导性文件精神,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按照机构改革整合资源的要求,在原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平台的基础上,积极申请渔业检疫检测补助项目,完善县级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功能,行使职责。拟申请国家项目资金100万元。

实施沙雅县水库天然水域养护、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渔业项目,增加县域天然水域渔业资源,养护、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规划到2030年实施增殖放流渔业项目,拟申请投入资金1200万元,投放经济鱼种和保护物种5000万尾。

按照农业部池塘标准化改造项目建设要求,对全县池塘进行改造,建成一批起点高、集中连片、减排环保、高效的标准化健康养殖基地。规划改造完成1000亩标准化精养池塘,建设温室大棚10000m2,工厂及工程化循环水流水槽8000m3,共投入资金150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项目资金800万元,招募社会资金700万元。

规划到2030年,投资1400万元在古勒巴格镇养殖基地、太阳岛、月亮湾实施休闲渔业基地项目,投资600万元实施湿地生态养殖、观光渔业项目。共投入资金2000万元,拟申请国家项目支持800万元,招募社会资金1200万元。

一是持续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批热爱水产行业技术骨干、渔业生产能人和科技示范户,建设适应现代渔业发展的水产科技和渔区实用技术人才队伍,人才培养工程拟投入资金200万元;二是申请300万元实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包括渔政执法设备购置)项目,保障渔业生产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两项申请国家项目支持500万元。

本项目主要评价内容为水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参照农业农村部正在修订严于此标准的《淡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指标内容)进行评价。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造成养殖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产投入品的使用,水生生物在水中的摄食、消化、吸收、排泄以及微生物的分解、转化作用而对养殖用水所引起的一系列水质指标变化影响水域环境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主要是大量残饵、渔用肥料、养殖动物排泄物和生物残骸中所含的氮磷以及悬浮物和耗氧有机物,造成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下降、水体富营养化和养殖动物病害增加。

(二)水产养殖中使用杀菌等药物,部分残留造成水体污染。

(三)水产动物代谢产物。养殖代谢产物排入水中,使水中的氮、磷含量增加。

(四)池塘底泥。水体中氮、磷的最终去向主要是沉积于底泥中,底泥的排放易引发水质变差。

(五)病死鱼类。病死鱼类泛塘会产生有机酸和无机酸,可使底质酸化,PH值明显下降。

(一)养殖尾水排放标准

参照农业农村部修订的《淡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养殖尾水即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或养殖结束后,由养殖体系(包括养殖池塘、工厂化车间等)向自然水域排除的不再使用的养殖水。其设定的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值见下表:

表4-1淡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标准值

序号

项目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

悬浮物,mg/L

≤50mg/L

≤100

2

pH

6.0~9.0

3

高锰酸盐指数,mg/L

≤15

≤25

4

总磷,mg/L

≤0.5

≤1.0

5

总氮,mg/L

≤3.0

≤5.0

(二)养殖尾水排放分级。根据接纳养殖尾水排放区域的使用功能,将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分为一级和二级。

(三)养殖尾水排放水域划分

按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将淡水养殖尾水排放去向的淡水水域划分为三种水域:

1、特殊保护水域,指GB3838-2002中Ⅰ类、Ⅱ类水域,主要适合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以及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在此区域禁止从事水产养殖,原有的养殖用水应循环使用,不得外排。

2、重点保护水域,指GB3838-2002中Ⅲ类的部分水域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规范中的限养区,主要适合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和外围保护地带、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风景名胜区,此区域从事水产养殖应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养殖尾水排放执行表1中的一级标准。

3、一般水域,指GB3838-2002中Ⅲ类的部分水域、Ⅳ类和Ⅴ类水域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中的养殖区,主要适合于水产养殖区、游泳区、工业用水区、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排入该水域的池塘养殖水执行表1中的二级标准。

水产养殖污染物大多为氮磷等有机物,主要是造成水域环境的富营养化。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以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来计算,水产养殖排放量仅占整个农业排放量的4%。而沙雅县水产养殖大多是以半精养模式为主养殖单产平均不足60kg/亩,低于全疆平均水平,较池塘养殖正常承载量尚有较大差距,养殖尾水水质富营养化概率很小,富含氮、磷元素的水质极其有利于农林作物生长,符合灌溉用水要求。2019年,沙雅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41.71万亩,林果业总面积28.26万亩,池塘、坑塘养殖面积5500亩,养殖尾水主要用于周边农林地灌溉后,极少部分流入湿地、戈壁,为生态服务利用。

(一)合理投喂饲料。根据水质、天气状况,不同养殖品种习性、饲料特性,进行科学投喂,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降低污染。

(二)合理设计养殖模式和密度。合理规划养殖品种、养殖密度和养殖模式。进行多品种混养,分层次养殖滤食性—杂食性—肉食性鱼类;发展生态养殖,采用“稻—渔”等养殖模式实现养殖生物-水体-水生植物之间生态循环。

(四)发挥水产养殖生态修复功能。大力推进以渔净水,发展不投饵滤食性、草食性鱼类增养殖,实现以渔控草、以渔抑藻、以渔净水,修复水域生态环境。

(六)减少养殖尾水及底泥排放。每2~3年利用清塘、投苗空挡清理池塘底泥,减少养殖尾水和底泥排放。

(一)合理改造池塘,探索开展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在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区域通过采取进排水改造、增加多级净化池和沉淀池,或者建设人工湿地,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措施将尾水净化处理后,就近用于农业灌溉,形成“水产养殖尾水+中耕作物”的灌溉模式,推动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

(二)推广工厂及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等节水减排养殖技术。严格执行禁养区、限养区区划规定,推广池塘标准化养殖技术和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促进渔业转型升级。

(三)加强渔业水域和养殖尾水监测,规范设置养殖尾水排放口,落实养殖尾水排放属地监管职责和生产者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建立养殖单位自检、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的产地环境安全监管制度,并将养殖尾水排放纳入养殖“三项记录”。

(一)按照国家机构改革要求,整合设立高效的渔业管理机构、队伍,承担渔政管理、渔业技术推广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职能;采取绿色通道等措施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充实渔业管理队伍。

(一)加强渔业政策支持。一是将渔业纳入大农业良种、农机等惠农扶持补助范畴,切实落实渔业保险国家惠农政策,降低渔业生产高风险,提高农民养殖积极性;二是落实用水政策,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依据农业部水域滩涂养殖证核发规范,做到水域滩涂养殖证应发尽发,全面建立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管理制度,按照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的要求,将渔业用水纳入农业用水指标,渔业用水用电执行农业用水、用电价格,保证沙雅县水产业健康发展。

(二)增加资金投入。借鉴自治区支持渔业发展好做法,县财政设立现代渔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发展特色养殖、数字化渔业、休闲渔业、渔业产业化发展的养殖企业补助奖励,支持渔业发展。金融机构要放宽渔业企业贷款条件,增加渔业发展贷款规模,支持渔业产业化经营。

(一)加强用途管制。水域滩涂用途管制是国家为保证水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水域滩涂规划等强制措施或手段,规定水域滩涂用途,明确水域滩涂使用条件,水域滩涂所有者、使用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划所确定的水域滩涂用途和条件使用。

加强水域滩涂用途管制制度实施的组织和领导,对于擅自改变养殖水域滩涂用途的单位和个人,或违反规划水域滩涂用途的行为依法给予严厉处罚。在规划范围内,不得新建及改扩建养殖项目,其它生态保护或工程建设项目等占用规划内养殖水域滩涂的,必须征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意见,按照有关要求对规划进行修订后实施,造成养殖生产者经济损失的应依法给予补偿。

(二)完善养殖水域滩涂使用审批。认真贯彻执行《沙雅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落实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进一步完善养殖水域滩涂使用审批制度,科学利用水域从事水产养殖生产。单位或个人使用水域滩涂从事水产养殖生产活动的,先通过环保部门环评后,向渔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渔业主管部门应认真审查申请材料,并进行现场勘验、确认界标等情况,经过审核对符合规定的单位或个人,渔业主管部门应报请有审批权的政府部门批准并颁发养殖证。按照农业部《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办法》进一步完善审批制度。

一是加强水产养殖防控。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农牧业和渔业生产自身对水资源的污染,对养殖池塘进行标准化、规模化改造,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使用高效、安全、环保型饲料,推广池塘内循环养殖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二是加强渔业水域环境监测。结合环保、水利部门对县域内主要水域监测点的监测,同时开展渔业水质及排放污水抽样监测,形成养殖水域水环境监测报告,并提出水质管理与调控对策,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安全,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三是推广节水减排养殖技术。严格执行禁养区、限养区区划规定,积极开展绿色低碳水产健康养殖,推广池塘标准化养殖技术和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促进渔业转型升级。

积极宣传渔业、环保、防汛、水产养殖安全等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公开执法典型案例,提高群众自律意识。水产品质量和水质监测结果要及时公开发布,对违法违规的水产养殖行为要公开曝光。

对水产养殖从业人员要进行渔业投入品、休药期、养殖生产档案管理等水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规模养殖场要设立质量安全内检员。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涉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调整和管理规定变更的,按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办理;规划期如遇到国家政策变更须经县级以上渔业主管部门进行修订。

规划图件,具有与文本相同的法律效力。

注:附件及规划详细内容可联系沙雅县农业农村局(农服办),联系方式:0997-8391237。

THE END
1.人类为什么需要法律: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法律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关系,维护着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法律也在不断地演进和更新,以适应人类社会的需求和发展。那么,人类为什么需要法律呢?二、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1. 维护社会秩序法律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和关系,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持。通过法律的约束和引导,人们https://aiqicha.baidu.com/qifuknowledge/detail?id=10961333537
2.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法律的意义和价值 法律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的意义 法律的秩序意义:法律在构建社会秩序中起着主要作用,保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通过制定行为规范,法律为社会的稳定有序提供了坚实的基石。 法律的自由意义:法律明确行为模式,让行为人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模式,同时,法律将个人自由赋予法律http://anlihk.com/detail/id/103/cid/44
3.尼采:快乐的知识(上)1.阐释存在之意义的导师 2,理智的良知 3.高尚与卑贱 4.保存本性 5.绝对的责任 6.丧失尊严 7.写给辛勤劳作者 8.没有意识到的道德 9.我们的爆发 10.返祖现象 11.意识 12.科学的目的 13.力量意识 14.何谓爱情 15.远现 16.越过小径 17.对贫穷的激励 https://blog.csdn.net/a497785609/article/details/25076869
4.法律概念解释续造与逻辑(前四章总结(法学思维小学堂)书评曾有段时间法律人秉持自然主义观点:世界上的事物先天就是预先存在于特定的概念中。这个观点主要体现在确认因果关系时和竞合理论。在描述性科学中,自然主义是和定义上的任意性相互冲突的。自然主义在今天的法学界都被打倒了。我们要形成自己的概念,而且该概念需要经得起正确性标准的检验。正确性标准:1、立法目的,即立法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569313/
5.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一、法的渊源:(法律渊源) 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又称“法的形式”。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主要包括:(8种) 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政府规章、地方性法规;⑤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⑥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6.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案件中证据的审查判断及使用首先,必须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而后才能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正确适用法律,对案件作出处罚决定。其次,办案人员对其所承办的案件,必须经过调查证实和认定是否存在违法事实?谁违法?违反了什么法律法规?是利用经济合同进行欺诈或者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行为的动机、目的、后果、背景及其他条件等等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320.html
7.论物上请求权制度因此,可以说其为近代意义上的物上请求权制度的雏形。但是,其存在着以下不足:(1)其时尚未确立物上请求权概念,而且被当作诉权来看,于诉讼法中进行规定;(2)被保护的物权标的范围较为狭窄,仅限于不动产;且他物权的保护仅限于用益物权等。 二、德国民法典与物上请求权制度 之后,大约经过了近一个世纪,以体系完美https://www.lawtime.cn/info/minfa/qingqiuquan/2011072875399.html
8.新疆双语教育方案8篇(全文)关键词:新疆 双语教育 汉语 目的 意义 存在的问题 应对措施 正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化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语言与文化的交汇之地。世界六大语系中的三大语系的语言汇集在这里。在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塔塔尔、达斡尔和俄罗斯l 3个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j3km6ol.html
9.法律尽调的目的和意义3.帮助投资人判断能否实现投资目的以及评估投资的合理性及其风险。比如对目标公司存在的法律风险和瑕疵进行准确的量化分析和评估,可以确认达成并购目的所需要支出的成本,包括但不限于规范所需成本、补救成本,有时候甚至决定着是否进行并购。 更多详情咨询上海登尼特企业代理公司:www.tannet-group.com http://shanghai01050028.11467.com/product/12506145.asp
10.江西警察学院党建和思政工作网近年来,国内学者关注这一问题的兴趣似乎大减,但理论和实务中误读误用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条款的问题却一直存在,有时还相当严重。因此,为准确统一适用法律,亟需全面审视梳理我国刑法分则中的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条款。 一、区分意义与区分方法 (一)区分意义 刑法上所谓注意规定,是在已有的基本规定之外,所作的用以提醒https://djsz.jxga.edu.cn/news-show-6515.html
11.制定制度的目的和意义法邦网制定制度的目的和意义法律专题,资深人力资源律师为您解读关于制定制度的目的和意义的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相关的法律知识。https://www.fabao365.com/zt/8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