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法硕##马工程##法理学#核心知识必背#法的实施#读书笔记25

【第十四章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实施】【上】

【第一节法律实施的意义】

一、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

1、法律实施是指法律规范的要求通过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等形式或途径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实现的活动。

【注意】正如清末法学家沈家本所言:“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法律的生命就在于实施。

2、法律实施的基本形式包括法律执行、法律适用和法律遵守。为了保证法律实施,还需要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法律监督。

【注意】“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推进法治体系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法律正确实施,把“纸上的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

3、法律实施与法律实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法律实施强调的是把法律规范的要求由抽象向具体、由主观向客观转化的过程、方式和路径。法律实效侧重千强调这种转化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法律实施之后的静态结果。

二、法律实施是实现立法宗旨和目的的必然要求和具休休现

1、“一个人可以违反法律的表面规定而不违反法律本身”,这是最古老的法律智慧谚语之一。

2、【拓展】美容案。1970年代的韩国,某女甲去美容院做隆鼻手术,医师乙操刀,手术失败。乙由于没有医生资格,涉嫌“非法行医罪”被起诉。在这一案例中,审法官忽视了非法行医罪的立法目的是“维护公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是机械理解“医疗行为”,认为美容不算医疗,而没有考虑受害者的利益应得到维护的立法宗旨;二审法官从非法行医罪的立法目的出发,认为此次美容手术在事实上侵犯了甲的身体健康,本着维护甲的权益的初衷,认为美容手术也应该被纳入医疗行为,非法行医罪罪名成立。

【第二节法律执行】

1、法律执行,简称执法,又称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行政管理权、履行法定职责、执行法律的活动。

(1)法律执行活动具有主动性。(2)法律执行内容具有广泛性。(3)法律执行活动具有单方意志性。(4)法律执行程序具有效率性。

2、法律执行的基本原则【重点】

3、行政责任【新增】。

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义务而引起的依法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法律适用(司法)】

1、法律适用即法的适用,是一个有多重含义的概念,是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即司法。

(1)权力的专属性;(2)严格的程序性;(3)启动的被动性;(4)运作的中立性;(5)裁判的权威性;(6)裁判的终局性。

2、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重点】

(1)司法为民原则(2)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3)司法平等原则(4)司法公正原则【呼格吉勒图案】(5)司法公开原则。【“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第四节法律遵守】

1、法律遵守即守法,是指公民、法人、社会组织、武装力最和国家机关都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的活动。【守法对象包括合同。】

2、法律遵守的理由和意义。

(1)出于契约式的利益和信用的需要;(2)出于文化、信仰、心理或道德上的考虑;(3)出于惧怕法律的制裁或出于社会、组织等的压力;(4)出于以上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4、法律遵守的条件。

(1)主观条件是守法主体的主观心理状态和法律意识水平;(2)客观条件是守法主体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如政治状况、经济状况、文化状况、民族传统、国际形势、科学技术的发展等。

5、【拓展】法律具有强制性,但法律的遵守不能仅仅依靠法律的强制性,法的内在价值对法律的遵守尤为重要。这就是德国学者魏德士所谓的法的“道德效力”。“道德效力”是遵守法律的道德基础,具有“道德效力”的法律规范会被人们自愿遵守。法律的约束力不是靠纯粹的”他律”规范,而应该使守法义务得到公民的承认和认可。依靠国家强制力来迫使人们守法,只能事倍功半。法律本身的强制性也是促使人们守法的个重要因素,但完全建立在强制性甚至暴力基础上的法律不可能长久。

THE END
1.普法宣传知法懂法,与法同行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 3 民法典对法律适用的规定有哪些 1.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2.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TU1MDY0MQ==&mid=2247514670&idx=1&sn=5443bfea7c856b75fafc760065064977&chksm=e8a081f0dfd708e613d74297328220e203a7016452c6f0dcf7dc1ba3b79b72b868435f704b23&scene=27
2.社会保险法八十八条的内容是什么社会保险法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法律,其中的第88条内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这条法律的内容。 一、法律的宗旨和原则 社会保险法第88条的内容主要涉及社会保险法的宗旨和原则。这可以类比为一座高楼的地基,只有地基稳固,楼房才能稳定。社会保险法的宗旨就像地基一样,它的意义在于保http://www.mianfeilianjie.com/qyzx/12800.html
3.人民法院的宗旨和原则法律分析: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的根本宗旨。首先,坚持司法为民是确保审判事业正确政治方向的必然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人民性是我国国家政权的本质属性。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司法机关,必须在司法领域体现党的宗旨和国家性质,把司法为民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坚持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36249050118990365.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讲稿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教育的根本大法,是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的"母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 在以下的讲解中,我将就该法的立法过程,法律地位;对其立法宗旨,立法原则,适用范围,教育体制等主要的法律条文进行解读;同时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在案例解读中明确法律责任,了解法律效力。 http://www.tjzx.exx.cn/html/article697885.html
5.法律好书推荐《法理学第二版大学生法律专业马工程法学教材高等二、法律概念 54 三、法律规则 56 四、法律原则 59 第二章 法的产生、发展与历史类型 64 第一节 两种对立的法的起源观 64 一、唯心史观的法的起源理论 64 二、唯物史观的法的起源理论 67 第二节 法的起源 68 一、原始社会的行为规则 68 二、法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70 https://www.jianshu.com/p/fd5fdbc1f768
6.审计视角范文12篇(全文)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免疫系统”, 低碳审计的宗旨与原则也应保持审计应有的独立性, 对企业碳排量、低碳技术的推广研发以及低碳政策的践行进行客观可靠的监管与鉴证。这也是低碳审计目标以及审计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确立依据。 (一) 低碳审计的目标 作为传统审计的延伸, 低碳审计的目标也可以延续传统审计的基本目标, 即鉴https://www.99xueshu.com/w/ikey43qqs2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