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丽丽孟澍菲实习生程胜清)本报最先报道的同居者“不签字”,孕妇与胎儿死亡案件,高票入选2007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这是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联合许崇德宪法学发展基金主办的“2007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发布暨学术研讨会”透露的消息。
据主办者介绍,2007年度宪法事例的评选标准是:发生在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15日期间,涉及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基本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以及较广泛的社会影响,代表性或典型性较强的事件。
经过公众投票、评审委员会初评、终评,2007年度最终胜出的十大宪法事例是: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因同居者“不签字”致孕妇胎儿死亡案件,69名专家学者签名建议废除劳动教养制度事件,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深圳华为公司七千员工辞职等事件,山东淄博淄川区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事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制定,厦门PX项目事件,上海医保修改方案因争议搁浅,广电总局对娱乐节目、“选秀节目”进行限制事件。
主办者说,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真实纪录2007年度影响中国宪政进程的重大事件,在全社会弘扬宪政精神,增强宪政理念,提升中国宪法学的研究水平,推动中国宪政的发展。
1.重庆“最牛钉子户”
事件回放:
2007年3月,重庆市九龙坡区鹤兴路17号的房屋产权人——杨武和吴萍,因拆迁时未能与开发商达成一致,而拒绝拆迁,开发商将周围房屋拆除,同时挖断了房子边上的路,将那栋两层小楼变成了无法靠近的孤岛。
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莫纪宏、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伟东:
2.山西“黑砖窑”
自2007年3月起,媒体接连曝光发生在山西的多起黑砖窑主非法限制民工人身自由、非法雇用童工、强迫民工超强度劳动、殴打民工致死致残等事件,引起强烈反响。
5月,山西洪洞警方破获一起黑砖场虐工案,解救出31名民工,其中有部分童工。7月31日,山西省临汾市和运城市五家法院,依法对一批“黑砖窑”案件公开宣判,31名被告人被判有罪,打手赵延兵被判处死刑。另有95名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因该案受处分。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磊、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熊文钊:该事件不仅是一个违反劳动法、违反刑法的事件,更是一个涉及人权保障、政府责任的宪法性事件。它反映的是当地政府在人权保障上的缺席和失职。
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一原则不仅是国家在人权保障方面的态度宣示,同时意味着国家要切实承担起人权保障的现实责任。
3.同居者不签字致孕妇胎儿死亡
2007年11月21日,怀孕41周的李丽云因难产生命垂危,被其“丈夫”肖志军送到北京市朝阳医院京西院区治疗。医生经检查发现,李患有较严重肺炎,需立即进行剖腹手术取出胎儿,否则李与胎儿均面临生命危险,然而肖拒绝在手术单上签字。在得到上级“如果家属不签字,不得进行手术”的指示后,几名主治医生只好采取药物急救等措施,当日晚7点20分,孕妇胎儿双双死亡。
4.69名专家学者联名建议废除劳教制度
2007年11月29日,经济学家茅于轼、法学教授贺卫方等69名专家学者向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去关于启动违宪审查程序、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公民建议书。理由是:在“依法治国”、“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业已入宪的今天,延续半个世纪之久的劳动教养制度与立法法、行政处罚法等上位法相冲突,应当尽早废除。
5.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深圳华为公司七千员工辞职
来自华为员工的消息显示,华为鼓励员工辞职的方案2007年9月已获通过,从10月开始至11月底,华为公司分批次与老员工私下沟通取得共识,对7000多名工作超过8年的老员工,逐步完成“先辞职再竞岗”工作。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伟、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飞:《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更有利于保障宪法所规定的劳动权这一基本权利。但如何解决企业规避责任问题,政府如何承担管理职责需要人们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