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热点婚姻家庭中的财产纠纷法律解读

婚姻家庭以及遗产继承等问题纷繁复杂,很容易产生矛盾纠纷。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的孟祥森律师,结合近期发生的典型案例对婚姻家庭及遗产继承等常见问题进行分析解读。

孟祥森律师

上海市海华永泰

律师事务所

点击收听完整音频

“我是唯一继承人,房子只能归我”法院:“不一定!”

生活中,继承人之间常因遗产分割闹到法院,但是继承人以外的人与继承人争夺遗产的比较少见。近日,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被继承人的侄儿媳妇起诉被继承人同胞哥哥的继承案件。

周文终身未婚,无子女,生前也未立遗嘱,但其因征地拆迁安置房屋一套,生前主要靠养老保险维持生活。周武是周文同胞哥哥,早在1959年便参军入伍,退役后定居甘肃生活至今。其父母及另外3名同胞兄弟姊妹均先于两人去世,周武便成为周文唯一法定继承人。

张琴是周文、周武另一位兄弟的儿媳,2004年至2014年期间,周文一直与张琴及其家人共同居住生活,张琴一家也将周文当作父亲一样照顾,还出资将周文的安置还房进行了装修。2014年后,周文独自居住生活在安置还房内。

2021年,70岁的周文走完人生旅程,因病去世,张琴一家积极为其料理后事。天有不测风云,2021年下半年,张琴的配偶,也就是周文的侄儿意外去世,张琴家庭生活陷入困境,也无心去管周文留下的房子。但令其没想到的是,83岁的周武此前多年未回老家,却在2021年6月通过公证文书以继承方式将周文生前的安置还房变更登记到自己名下。得知此事后,张琴将周武告上法庭,请求分割房屋产权。

周文生前没有立遗嘱,我才是其唯一合法继承人,谁都无权分割自己弟弟留下的房子。

我待周文如父,在众多亲戚中承担起丧葬事宜,周文留下的房子理应归我。

具体分析及结果

法院审理认为,按照继承法规定,被继承人周文的遗产应当按照法定继承进行处理。周武作为周文的同胞哥哥,属于法定第二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周文的遗产。但周武虽系唯一法定继承人,可其自1965开始即在外地居住生活,未对周文进行必要的照料,亦未参与其死亡后的丧葬事宜。原告张琴作为周文侄儿媳妇,虽然不是其法定继承人,但在周文无配偶、无子女的情况下,生前与其曾共同生活,对其予以了照料,出资为其房屋进行装修,积极处理死亡后的丧葬事宜,属于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也有权请求分割周文的遗产。

综合张琴与被继承人周文之间的扶养关系程度、遗产情况及被告周武的具体情况等因素,酌情确定由原告张琴分得案涉房屋60%的份额,被告周武分得案涉房屋40%的份额。

一审宣判后,被告周武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

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

现今离婚率居高不下,类似“婚前协议”、“忠诚协议”等专有协议诞生,其效力如何?

近日,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人民法院审理了徐某某与谢某某离婚纠纷一案,法院认为自离婚协议签订并成立时,财产约定协议失去效力。由于徐某某与谢某某离婚未成且原告徐某某在离婚诉讼中反悔,故法院确认双方签订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以及债务处理协议依法没有生效。

徐某某与谢某某经人介绍相识,后确立恋爱关系,双方在民政局登记结婚。2002年生育大儿子,2006年生育小儿子,双方婚姻关系前期较为稳定和谐,自2009年开始夫妻矛盾频现,并逐渐加剧。2009年,谢某某为乙方,徐某某为甲方,双方签订财产约定协议。2013年,双方又签订离婚协议,并对之前财产约定协议内容进行了替代和完善,当时双方并未去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近期,双方夫妻感情破裂,徐某某向法院起诉离婚,要求平均分割财产。谢某某表示同意离婚,但是对于财产,双方已签署了财产分割协议,徐某某当时自愿放弃了一切财产,所有财产应当归谢某某所有,不应当平均分割财产。

法院认为,徐某某与谢某某于2009年签订财产约定协议,但并未按约定内容对财产进行变更和处分。2013年原、被告签订离婚协议,该协议对之前财产约定协议内容进行了替代和完善,且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因此,自离婚协议签订并成立时,财产约定协议失去效力。

由于原、被告离婚未成且原告徐某某在离婚诉讼中反悔,故双方于2013年签订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以及债务处理协议,依法没有生效,法院按照法律规定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六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达成的以协议离婚或者到人民法院调解离婚为条件的财产以及债务处理协议,如果双方离婚未成,一方在离婚诉讼中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财产以及债务处理协议没有生效,并根据实际情况依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和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的规定判决”。

法官提醒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协商一致达成财产分配协议的,协议效力要根据签订协议的目的区分情况认定。

如果夫妻为实现离婚而作出的有关财产的分配协议,目的是实现离婚之后实施,则应当视为附条件的民事行为,一旦离婚这一条件最终没有具备,该协议则自动失效。

如果夫妻达成财产分配协议并不是为了离婚,而纯粹是要对财产作出分配,则可以认定为不附条件的有效约定,夫妻双方对于财产的分配约定有效。但夫妻财产分配协议不能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

婚前个人财产: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共同财产: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一千零六十六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THE END
1.新闻安全性(显示解释) 这是公共或共享计算机 这是专用计算机 远程访问凭据(显示解释) 用户名: 密码: 内部网络凭据(显示解释) 使用另一个用户名 密码:https://mib.cankaoxiaoxi.co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2021-02-28 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024-12-09 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贺荣: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 2024-11-08 毫不动摇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原则 2024-11-0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新实践和新发展 2024-09-20 https://www.moj.gov.cn/pub/sfbgw/qmyfzg/
3.新华法治2024宪法宣传周丨各地解锁普法新“招式” 微视频丨宪法之力 守护你我 多种活动迎接国家宪法日 2024宪法宣传周|一组数据看网络法治三十年成效 学习交通知识 增强安全意识 2024宪法宣传周丨各地解锁普法新“招式” / 1小时6-8元?“电量救星”变身“钱包刺客”亟须规范 http://www.xinhuanet.com/legal?query=njuk7
4.最新消息香港法律周2024圓滿結束 最新消息星期五 2024.11.08 律政司副司長在香港法律周2024「法治灣區 協同聚變」致辭 最新消息星期四 2024.11.07 大灣區法律界聚首律政司酒會冀加快建立大灣區律師平台組織 最新消息星期四 2024.11.07 香港法律周2024活動「超越訴訟:香港替代爭議解決的多元化生態」今日舉行 最新消息星期https://www.legalhub.gov.hk/selContent.php?l=tc&rp=what-s-new
5.法律资讯–最新最及时的法律资讯和法制新闻–大律师网大律师网法律资讯栏目每天报道最新的法律资讯和法制新闻,让您时时了解国家法律新闻和法治动态。https://www.maxlaw.cn/news
6.最新法律新闻最新法律行业动态新出的法律法规必有法律网站汇集最新法律新闻、最新法律行业动态和新出的法律法规,掌握法律领域的最新动态,获取权威信息与专业解读。https://www.biyouteguandao.com/
7.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今日开通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今日开通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今天(2月24日)正式开通。 建设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是国家基础数据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联合有关国家机关共同组建运行的一项重要国家政务信息化建设工程。 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收录了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275件,法律解释25件,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47https://www.chinanews.com/m/gn/2021/02-24/9418225.shtml
8.热点新闻法律法规真实事件今日头条同城热搜新闻 体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教育 时尚 科技 财经 娱乐 更多 无障碍 关怀版 登录 视频加载失败,可以 刷新 试试 00:00/00:00 推荐 已经到底了 热点新闻 法律法规 真实事件 今日头条 同城热搜拳击那点事 发布于:江西省 2022.11.15 00:00 分享到 https://www.sohu.com/a/606068720_100114195
9.[今日说法]法律如何面对冤假错案目前我国应反对“有罪推定”和强迫“自证其罪”,不得强迫被告人作不利于自己的供述或强迫其承认犯罪。司法独立性仍在一定程度上受民意的影响。法律是客观存在的,执法应是独立、公正和严谨的司法过程,民众对法律、对执法人员的信心来源于法律规定和公正执法本身。https://news.cupl.edu.cn/info/1013/4930.htm
10.今日《新闻联播》速览〔2022.9.4〕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完善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 文明城市创建:以文化人 百姓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北京、湖南长沙等地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精美的文化大餐丰富群众的精神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5346560644026687662
11.交通频道今日9时,因养护施工,京哈高速、京港澳高速、京昆高速等路段占用部分车道,请司乘人员注意行车安全。 【最新】2024年12月12日9时 河北高速路况信息 法律法规 保定市白沟新城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消防宣传活动 中铁电气化局运管公司邯黄公司启动“安全生产月”活动 邢临高速临西养护工区开展世界环境日系列活动 http://jt.hebnews.cn/
12.今日观海暖镜头:把法律的温情送到弱势群体身边今日观海暖镜头:把法律的温情送到弱势群体身边 09-23 20:05?原创 9月22日, 北京市京师(青岛)律师事务所爱心法律服务站正式入驻台东“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给予最切实的法律支持,把法律的温情送到弱势群体身边。(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史鉴丨责任编辑 姚敏)https://m.guanhai.com.cn/p/115635.html
13.多件法律草案决定草案今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今天上午在北京开幕,多件法律草案、决定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修订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中华http://m.cnwest.com/tianxia/a/2023/06/26/21630605.html
14.用好用足法律武器筑牢安全法治屏障今日要闻本报讯 记者杨金中报道 6月9日,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举行主题为“高悬法律利剑护航安全生产”的新闻发布会,通报5月份全国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形势,专题发布安全生产依法治理情况。 今年5月,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地质灾害为主,干旱、低温冷冻、地震、森林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599.9万人次http://www.aqsc.cn/news/202206/10/c157294.html
15.CCTV2《今日观察》:醉驾恶意欠薪入刑体现民意政府拿出来的钱,如果不是企业交的,来为某些不良的企业去垫付工资,这个从法律上来讲,从道义上来讲,从税收的分配上来讲是不公正的。 马光远:恶意欠薪列入刑法定罪是民意的反映 (《今日观察》评论员) 恶意欠薪列入刑法定罪之后,其实就是对欠薪行为的追究加大力度了,这也是一个民意的反映。据我所知,把不给劳动报https://www.fabao365.com/news/307006.html
16.中国教育报评论员快评教育时评 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获表决通过,将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它的出台填补了学前教育法律的空白,实现了学前教育法律从“0”到“1”的突破,系统构建了中国特色学前教育 作者:本报评论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 2024-11-12珍视http://www.jyb.cn/rmtsy1240/zt/dyjhzt/202203/t20220305_2110924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