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3日星期六第03版:专题

作为安康新闻界的一面旗帜,《安康日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政治家办报、办网站、办新媒体,以正面报道引导社会舆论,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推出了大量体现社会服务责任、彰显人文关怀的精品力作,全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得到了新的提升。

3.安康日报在2022年度获奖情况

2022年,安康日报社有4件作品获得陕西新闻奖,首次实现一二三等奖全覆盖。在202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获得“良好”等次,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安康市筹办工作“优秀集体”。安康新闻网融媒体中心建设在2022年中国报业技术年会上获全国报业媒体融合优秀案例。报社机关党委被市直机关工委表彰为建设模范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报社2021年平安建设考核获得“优秀”等次,党风政风行风评议获得“良好”等次,安康新闻网站获“安康市巾帼文明岗”称号,在安康富硒茶叶产业园区和核桃产业园区包抓帮扶工作中获“优秀单位”,城市创建工作成效考核中获“优秀”等次,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获市派定点帮扶单位“优秀单位”。

2022年,报社1人入选第三批安康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荣获陕西省“首届陕西新闻道德风尚奖”;2人分别获得省、市“三八红旗手”称号;1人被表彰为“安康市五一巾帼标兵”;1人荣获“安康市巾帼建功标兵”称号;3名同志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安康市筹办工作优秀个人”;1人获第三届“安康好人”称号;1人获第五届安康市道德模范“助人为乐”称号;1人获“第二届安康市文明家庭”称号。

二、政治责任

1.重大主题报道浓墨重彩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安康日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紧紧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及高质量发展“五个坚持”思路目标,深度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建设、文明城市创建、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等重大新闻主题,充分发挥全媒体一体化运作、多维立体传播优势,全景展示安康高质量发展建设的新作为新成就,精彩、生动讲好安康故事。

一是扎实做好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工作,全面准确传播党的声音。《安康日报》在重要版面,安康新闻网等新媒体平台在首页首屏重要位置、置顶套红,相继开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推动安康高质量发展”“献礼党的二十大聚焦安康新变化”“喜迎二十大”等13个专题专栏,先后刊发稿件2000篇(幅),大力营造出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舆论氛围。会议期间,《安康日报》推出30个“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专版,浓墨重彩报道了会议胜利召开盛况;会后,开设“二十大精神在三秦”等栏目,深入报道各县区各部门宣讲二十大精神动态。并在“百姓茶坊”“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栏目持续推出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70多篇,多层次立体式宣传,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迅速在秦巴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是守正创新,高质量完成了包括北京冬奥会、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国共产党安康市第五次代表大会、政协安康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安康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等重大战役性报道,全方位实施融合采编、立体传播,唱响主旋律,在全市营造出团结奋进、昂扬向上、开拓创新的浓厚氛围。

2.引导社会热点有力有效

一是围绕中心工作,做精宣传,强化舆论引导力。如聚焦全市高质量发展“五个坚持”,隆重推出《聚力聚势聚能》《大手笔成就大发展》《文化“绣”出幸福锦》等重点报道1800余篇;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先后刊发《一个体系下的防返贫实践》《乡村振兴景色新》《产业跑出“加速度”乡村振兴后劲足》等重点稿件1100篇;2022年是全市“深化产业项目建设年”,紧扣这一主题,挖掘采写《“项目为王”的“高新速度”》《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等重头报道400余篇;围绕“营商环境最安康”,先后刊发《数字“上云”服务“下沉”》《“小窗口”服务“大民生”》等一批有分量、有影响,传播效果好的作品。不断做大主题宣传,放大社会效应,提升了传播影响力。

二是积极引导社会热点,推出“喜迎二十大全媒看变化”“县域纵横新春行”“回眸发展路喜迎党代会”、第22届龙舟节等20多个特色突出、贴近读者、主题思想鲜明的专题策划,反映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和典型经验,引发强烈反响。

三是创新报道手段、优化报道内容、理念、形式、手段等,升级报道质量。从2022年1月起,创新开设“县域纵横”栏目,整版聚焦县区(市)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和火热生产建设一线,生产群众更喜闻乐见的内容。一年里共刊发“县域纵横”193个整版,彰显出新形势下主流媒体服务中心工作的新价值。

3、言论矩阵抢占舆论高地

4.舆论监督回应社会关切

安康日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直击受众焦点、社会热点,履行党报媒体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稳定的责任担当。

一是敢于亮剑,以积极的批评、理性的监督、客观的报道,履行好媒体舆论监督职责。《安康日报》推出“创文曝光台”,重点针对整治老旧社区、背街小巷等环境脏乱差、日常管理漏洞多等顽疾予以曝光,及时回应市民关切,推动整改落实,化解舆情稳定社会。

二是瞄准热点问题,深挖新闻线索,开展深度调查报道。如对安康禁渔、粮食安全等热点,专门安排记者深入调查采访,及时发布权威消息。推出的“十年禁渔”“珍惜粮食,从我做起”“安康富硒产业提质升级”等10余个专稿,相继被搜狐网、人民丝路、网易、凤凰网等媒体转载,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5.主动作为扩大对外传播

安康日报主动作为,积极拓展外宣渠道,增强对外传播能力,服务安康经济发展。

一是创新方式,讲好安康故事。安排记者跟随市委、市政府领导北上南下考察交流、招商引资的步伐,一方面全程报道活动,让党媒声音始终占据宣传高地。一方面借助全媒体传播优势,打开对外传播新格局,向外讲好安康故事,传播安康新形象。

二是拓展渠道,积极促进对外交流。安康日报利用本土新媒体专门向外宣传全市的经济发展成就,以及风土人情,推动文化交流。

三、阵地建设责任

1.积极建设融合采编平台

安康日报社发挥融媒体功能,逐渐形成一次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融媒体新格局,在聚焦主题主线,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事件、民生服务上,占据舆论高地,形成宣传强势。

2.融媒体矩阵齐头并进

3.融媒体报道全面开花

四、服务责任

安康日报社开设专栏,及时向社会提供服务,刊播政务信息、宣传惠民政策,搭建沟通平台、反映百姓呼声,发挥了“上连党心,下接民心”的桥梁纽带作用。

1.信息服务全面到位

2.社会服务保质保量

积极搭建民生服务平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22年,本报坚持正面宣传,充分发挥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功能,开设“加强疫情防控筑牢防护网络”栏目,准确发布疫情权威信息,及时辟谣引导舆论,有效及时疏导公众焦虑恐慌等情绪,凸显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3.公益活动务实高效

二是公益活动暖心。安康日报社主动承担主流媒体抗疫使命,为全市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和信息化保障,推出一系列融媒体战疫宣传产品;组织500余人次进行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先后慰问困难群众等94人次;“助力乡村振兴一日捐”等共计捐款7700多元;义务植树200棵等。

三是助推乡村振兴。一年里,选派2名干部驻村帮扶汉滨区流水镇学坊垭社区,实施人居饮水提升项目2个,打造爱心菜园20亩。投入1.9万元制作安装宣传栏6块;先后投入15万元帮扶创文村环境整治。

五、人文关怀责任

1.民生报道走心走实

2.新闻舆论以人为本

彰显人文关怀,反映群众呼声。通过民生报道的策划引领,推出一批有分量有温度的重点稿件。如针对欠薪问题,策划刊发《我市采取强有力措施做好根治欠薪工作》等稿件;针对就业问题,推出《劳务公司牵线强村富民有路》《让群众端稳“饭碗”》等稿件。

六、文化责任

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安康日报社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通过专题策划,系列、深度报道等形式,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版刊发2022年第一期“安康好人”,杨联菊等27名“身边好人”被广泛传颂;全文刊发“2022年度安康市‘新时代好少年’推选结果”,陈贝贝等25名“新时代好少年”被热捧,引领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新风尚。

2.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传承文化方面,安康日报社一直秉承党媒责任,挖掘传统文化精髓,让更多群众接受文化的熏陶,以推动地方文化事业发展。

《文化周末》全年出版38期,聚焦文化话题,推出“重大题材创作面面观”“小说创作大家谈”等专栏,倾心服务基层。新开设“县域文荟”专版,通过名家约稿、征文比赛等形式,推动安康当地文学事业繁荣发展。

3.科普宣传提升科学素养

2022年,安康日报社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报道力度,重点宣传企业利用科技创新生产经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典型案例,同时加大科技先进人物报道力度。如《我市2022年新增6个“陕西工业精品”》《“科创因子”解锁“共富密码”》等。

七、安全责任

落实安全出版印刷岗位责任,严格执行稿件、版面审校编辑流程和“三审三校”制度,以及安康日报印刷流程及质量标准控制流程,完善工作机制和安全出版防范措施。围绕采编出版平台建设强化安全出版保障,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宣传进行严格审查。安康日报每个报纸版面定版后,在整个印刷过程中全程检查,确保报纸按时高质量完成印刷及出版发行。全年实现出版、生产安全零事故。在全省报纸印刷质量抽检结果情况通报中,均位居“优质级”以上,第四季度位居全省第3。

八、道德责任

1.遵守职业规范

2.维护社会公德

坚持针对道德领域热点问题,积极发声,自觉抵制不良之风,维护公序良俗,弘扬社会正气。相继开设“安康好人”“身边的道德模范”等栏目,杨联菊等27名身边榜样被充分报道;市行政审批局、富硒产品研发中心等70多个典型事迹被深入挖掘;王荣荣等50名先进文旅人物被广泛宣传等,通过报道一批批先进典型人物,培树了一大批群众身边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引领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新风尚。

3.接受社会监督

九、保障权益责任

1.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2.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与新入职员工签订《安康日报社劳动合同书》,明确双方权责。事业编制人员和合同制人员的“五险一金”,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认真执行员工法定假期、带薪年休假等制度,切实保障职工休息休假的权利。

3.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严格落实《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规定,严格为符合条件的人员申领新闻记者证,进行登报公示,及时收回离职、退休、转岗等人员的记者证,做到记者证的申请、发放、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4.积极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安康日报社以“党媒创新服务在一线”为载体,以“全媒体大讲堂”为平台,坚持定期与随机、集中与分散、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员培训方式,全力提升培训效果。2022年,共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新闻业务、廉政教育、新媒体技术等培训课10余期,参训300多人次。同时坚持“开门办报”,依托“县域纵横”栏目,先后开展大型集中主题采访活动3次,30余名党员和采编业务骨干下沉服务基层,促进年轻干部在一线成长成才。

十、合法经营责任

2.严格做到采编经营“两分开”

十一、后记

1.回应

针对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提到的不足,安康日报积极改进。一是深入研究,高点策划,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深度,重头的、有影响力的宣传中心工作的精品力作。二是出台措施,鼓励采编人员沉下去,写出了一批接地气、带露珠、沾泥土的稿件。三是通过全员培训,再加上考核向体现“四力”能力的作品倾斜,全体采编人员“四力”能力建设得到提升。

2.不足

2022年,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传,还需进一步深入强化,对市委中心工作的宣传还有提升空间:二是采编人员策划创意能力有待增强,现象级的爆款产品较少;三是人员技术“底盘”弱,全媒体人才转型升级进展较慢。

3.改进

一是进一步加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传报道,壮大主流舆论,围绕主题主线提高宣传报道质量水平,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二是进一步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加快采编人员向全媒体人才转型升级。

三是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突出策划引领,强化创意,争取生产出更多现象级爆款产品,以此全面提升讲好安康故事、传播安康好声音的硬实力。

THE END
1.最高法:2023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和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2023年,人民法院深化改革创新,健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统一法律适用,增强知识产权司法公信力;牢记国之大者,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强化协同配合,促进知识产权案件诉源治理;加强国际交流,扩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影响力。今年的最高法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还邀请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邓光辉介绍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7119319225857800&wfr=spider&for=pc
2.2023年十大法治新闻各方就加强各成员国(法律和)司法部之间互动、深化法律服务领域合作、继续定期对话并切实执行协议等达成一致,并签署了《第十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司法部长会议联合声明》,在加强法治领域务实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2023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特别介绍了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参与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NTU1Mjg2Mw==&mid=2247567000&idx=4&sn=63ec76bffc5371e3173d4224f6763527&chksm=fe73b9a8c90430bedbcf21c544c51d006c4fcbd711c8129a92662d4908dd0d74cc1d799beec7&scene=27
3.2023法治热点事件莘沫矿18842494368:最近有什么热点法律问题? - 永善县2756回复:“聂树彬案”主犯王书金审判、斯诺登案件、上海枪杀事件 莘沫矿18842494368:关于法律、道德的新闻 - 永善县2756回复:1、《卫校女生摔死亲生儿?》2月21日上午,网友在新浪微博爆料称“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三校区一女生在宿舍内诞下一名婴儿,之后竟将婴儿https://m.verywind.com/dd/2023%E6%B3%95%E6%B2%BB%E7%83%AD%E7%82%B9%E4%BA%8B%E4%BB%B6.htm
4.2023年度中国社会法十大影响力事例发布在前沿论坛环节,与会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社会法的理论创新、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的法治保障、劳动争议案件裁判实践中的焦点问题三个主题单元开展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社会法教研中心主任林嘉最后强调了本次会议既有立法展望也有实践讨论,对聚焦社会热点、凝聚学界共识、推动法治建设有重要意义。http://www.xinhuanet.com/legal/20240122/3a953ac0364a49719f23ac79bcd21d70/c.html
5.每周法治热点:最高法公布2023年12023年1至9月,全国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主动融入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强化诉源治理,促进矛盾化解,切实把厚植党的执政根基落到实处,把实现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有机统一落到实处。全国法院办案质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10/id/7602764.shtml
6.2023年近期热点新闻摘抄10条6月2023年暑假即将来临,为防范各类学生伤害事故,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暑假,上海市教委发布“2023年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提示”。 12023年近期热点新闻摘抄10条6月 1、2023年暑假即将来临,为防范各类学生伤害事故,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暑假,上海市教委发布“2023年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提示”。 http://m.chusan.com/zhongkao/308987.html
7.2023年度上半年涉法网络谣言特征分析及治理建议由于热点事件带有巨大的网络流量,自媒体往往蜂拥而上,导致热点事件伴生谣言的现象近年来愈发突出,其中更不乏“异地造谣”的情形。仍以“胡某宇失踪事件”为例,江西警方虽对当地造谣网民陈某贵等处置结果予以通报,但由于办案程序等因素,外地造谣者却未能及时得到处理,直至2023年5月,该事件处置结束近4个月后,陕西省神木市http://www.legaldaily.com.cn/The_analysis_of_public_opinion/content/2023-08/18/content_8889769.html
8.时政新闻2023最新时政热点摘抄时政新闻2023最新时政热点摘抄 【国家公务员/时事政治】2023时事政治模拟题每日一练(12.29) 1.数据显示,2023年前11月国企营业总收入762285.3亿元,同比( )。A.增长3.9% B.增长3.56% C.增长3.78% D.增长3.15%答案:A2.中国人民银行消息,截至2023年底,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 ),居全球第一。A.86% B.82% C.https://bj.offcn.com/tag/85146.html&am
9.热点荟萃:近年来社会热点聚集的重要事件公务员考试网2021年1月12日,“春华秋实国聘行动”海南自贸港专场启动。活动将整合海南自贸港知名企事业单位需求, 为求职者提供多样化就业选择。“国聘行动” 第二季自 2020年 12月中旬启动以来,已提供岗位超过 130万个。 32.《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发布 https://www.huatu.com/2021/0309/2140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