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百度App“未经用户同意获取权限”及“监听通话”,百度表示,无论是苹果还是安卓系统,根本不可能向软件开发者提供能监听用户通话的接口或权限。百度的App既没能力、也不会进行所谓的“监听通话”。
上周五,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向百度发起了一场诉讼。
当天,我们已经详细地回应了这场诉讼中对百度产品的误读:
1、无论是苹果还是安卓系统,根本不可能向软件开发者提供能监听用户通话的接口或权限。
2、百度的App既没能力、也不会进行所谓的“监听通话”。
但还是有很多人对这件事有质疑,我们也充分理解这种担心。
今天,我们将一台安卓系统手机还原了出厂设置,拍摄了从开机到安装、使用“手机百度App”的完整过程,并请产品的同学详细解释了关于用户权限的申请和使用的各种问题。
关于“未经用户同意获取权限”
其实当看到所谓的指控时,大家只要拿起手机再重装一遍这两款App,真相到底是什么就一目了然了。以下是演示视频:
以下是手机百度App安装时,手机页面弹出的权限提示的截图:
以及在使用百度浏览器App时,你会看到:
早期的安卓系统因为系统设计上的原因,只会一次性向用户列出需要的权限,没有对单个权限进行控制的能力。而现在6.0及以上版本的安卓操作系统,对权限申请更加严格,会对应用的单个权限进行申请。现在最新的安卓操作系统已经进化到8.0以上,仍使用6.0以下系统的用户已非常有限。
关于“监听通话”
产品同学告诉我们:无论是苹果还是安卓系统,根本不可能向应用开发者提供能监听用户通话的接口或权限。
因为:
首先,平台不允许。安卓系统自身从保密用户隐私角度出发,绝对不可能为App开放或者设计这样的API接口。
其次,百度没这个能力。百度的手机应用没有能力、也从来不会申请所谓的“通话监听”这一权限。
想象一下,即便手机百度App能监听通话,那得在后台上传多大的数据量?大家现在完全可以拿起手机查看一下流量使用情况,有没有异常一看便知。
这是小编自己的手机App流量使用情况截图
这里也再次澄清,你的个人信息之所以被泄露,是因为你访问的网页被不法分子植入了恶意代码,而不是百度把你的手机号卖给了别人。
就在上个月,百度安全技术团队配合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破获了国内首例新型侵犯用户个人隐私黑产团伙——“手机访客营销”黑产,抓获了犯罪团伙数十人。
“监听则明,偏信则暗”
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方面,我们和江苏消保委的立场和根本出发点是一致的。其实在与江苏消保委长达几个月的沟通中,百度早已详细且反复介绍过各项权限的使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