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采访报道”入法意义何在

实际上,不单单是新增的第八条,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多项条款涉及对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的支持和要求。突发事件新闻采访报道制度入法有何意义,媒体又该如何应对?带着这样的疑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对媒体从业者、传媒及法律学者进行了采访。

写入法律体现信息公开进步

“突发事件新闻采访报道制度入法有里程碑意义,对于推动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的落地提供了法治保障。”重庆大学数字媒体与传播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天策肯定了突发事件新闻采访报道制度入法的意义。

董天策介绍,早在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便提出“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2006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规定“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化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019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对“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有独立段落的表述,并明确提出“改进和创新正面宣传,完善舆论监督制度,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除此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机制,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或者其他互联网政务媒体、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途径予以公开”。

“通过梳理可见,我国对于重大事件、突发事件信息披露的规定越来越明确。如今,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新闻采访报道制度明确写入法律,意味着如果不按法条规定去做,会触及法律,这是将理念落到实处的措施,也是历史性的重大进步。”董天策总结道。

关于法条中规定的“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也引发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黄楚新认为,在突发事件中,媒体应提供表达平台,反映公众关切与意见,增强公众对事件处理过程的信任。媒体还应反映公众诉求,报道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揭示突发事件的影响。今年3月,中国记协就“记者采访事故遇阻”事件刊文发声,提出三问“记者应该进行采访吗、记者是添乱吗、一纸通稿真能代替现场报道吗”,揭示了新闻报道在突发事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凸显了媒体监督的价值。

突发事件报道考验媒体社会责任感和专业度

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明确规定“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突发事件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公正”。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文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郑宁分析道,这一法条对媒体采访提出了准确要求,如果媒体在采访中没有尽到核实义务,甚至歪曲、捏造事实的话,有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

黄楚新则提醒道,突发事件发生后,提问时要注意考虑受访人的感受,避免二次伤害。此外,从长期来看,媒体常常聚焦于事件的表面现象和即时动态,缺乏深入的背景调查和原因分析,希望媒体能策划一些对事件有深入理解和引发社会反思的报道。

“真正到了突发事件来临的时候,大家信任的其实还是主流媒体。”王建民特别强调,突发事件发生后,有的自媒体会为了赚流量而发布未经核实的消息。在这样的情况下,主流媒体要想做到不盲从、不追流量很不容易,但还是希望媒体能保持专业度和客观公正,这样才能保证媒体长期的权威性。

“舆论场越是众声喧哗,越是应鼓励主流媒体担当作为、主动引导,以专业能力做好突发事件报道,澄清事实真相,纾解各界疑问,弥合信息鸿沟。这既是主流媒体自身职责所在,更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题中应有之义。”江西日报社总编辑张天清认为,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新闻采访报道制度,意味着今后对突发事件进行采访报道有规可循、有法可依,对主流媒体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还规定“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等的公益宣传”。郑宁提醒,媒体普法的首要要求是准确,其次,根据事件进程可以进行多轮普法,不断深入推进,形式可以尽量丰富一些,比如使用图片、动画,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等。

▲7月6日,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的洞庭湖大堤决口现场。新华社

虚拟仿真教学助力培养新闻学子专业素养

突发事件新闻采访报道制度入法,不仅为媒体单位带来挑战,也给培养新闻学子的院校提出更高要求。然而,带领学生在突发事件现场进行教学并不现实,这就要求教师另辟蹊径创造现场感。

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上,董天策主持的《灾难事件融合报道虚拟仿真实验》浏览量高达23253,该课程入选2018年度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这一实验项目从西南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山城重庆的地理环境出发,模拟了泥石流、森林火灾和地震三大灾难现场的全景。实验项目对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接到灾难事件报道任务后的采编全过程进行虚拟仿真,包括模拟记者进入更衣室、器材室准备采访报道所需的防护和报道设备,关键设备如有遗漏将无法进入下一环节。实验中,学生可以体验到无人机全景采集、现场采访报道、演播室现场连线、新闻稿件现场编辑、报道总结等环节。记者在实验目的中看到其中一项是“在线培训新闻机构或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的人士融合报道灾难事件的专业技能”。董天策解释道,突发事件报道需要很高的专业性,虚拟仿真实验不仅可以为在校学生提供模拟场景训练,也可以为在职媒体记者提供培训体验服务,期待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能被更多人知晓和使用。

THE END
1.新华法治2024宪法宣传周丨各地解锁普法新“招式” 微视频丨宪法之力 守护你我 多种活动迎接国家宪法日 2024宪法宣传周|一组数据看网络法治三十年成效 学习交通知识 增强安全意识 2024宪法宣传周丨各地解锁普法新“招式” / 1小时6-8元?“电量救星”变身“钱包刺客”亟须规范 http://www.xinhuanet.com/legal?query=njuk7
2.法治新闻央视网(cctv.com)法治频道为您报道热点的法治新闻,解读各种法律问题,剖析热点案件。https://news.cctv.com/law/?82809?ll6im/index.html
3.每周法治热点■核心提示: ·张军会见新加坡国务资政张志贤并出席第八届中新法律和司法圆桌会议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24年1至9月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 ·中国法学会发布《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中英文)》(2023)https://radio.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0/id/8159306.shtml
4.2023年度法治日报十大法治新闻年度法治人物十大国际法治新闻法治日报北京1月11日讯 记者符香凝 由法制日报社主办,以“梳理年度法治新闻,推动中国法治进程”为宗旨的2023年十大法治新闻、年度法治人物、十大国际法治新闻评选结果今天在此间揭晓。经初评委员会推荐、终评委员会定评等程序,“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https://www.chinalaw.gov.cn/pub/sfbgw/zwgkztzl/xxxcgcxjpfzsx/fzsxmtgz/mtgzqt/202401/t20240112_493481.html
5.时事新闻时事新闻 2024-12-10 ?新华鲜报丨破“一床难求”!我国多地试行“共享病床” 2024-12-10 ?教育部等七部门部署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 2024-12-09 ?切实兜底线!就业援助政策“加码” 2024-12-09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九部门出台意见明确认定家庭暴力事实的基本证据https://zgfzw.com/ssxw
6.法度网法度网,捕捉新闻事件中的法律身影,以法律的视角讲身边的故事,为读者提供最新法律观点,无广告、无弹窗、不收费。快速追踪社会热点,准确解读法律新闻,专业点评法律事件。分析新闻事件,用事例丈量社会的宽度;聚焦司法实践,用判例度量法律的深度。https://facm.cn/
7.新闻伦理与法规复习资料2、新闻伦理:Media ethics伦理的一种,主要指媒体及媒体工作者出于自律的需求而拟定的成文或不成文规范。它是由新闻界的“伦理准则”衍变而生,具非官方、非法律性质;是无强迫性、无处罚条例,积极求诸从业人员高度道德感和责任心的专业准则。新闻伦理始于美国。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9472504
8.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治理中扮演的角色法律新浪财经首先,要从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理解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治理中扮演的角色。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从突发事件各环节进一步明确了涉事和处置各主体的权责,法律明确了突发事件中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与舆论监督权,这种授权是基于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处置中所能发挥和应该发挥的社会功能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0-11/doc-incseivw4357482.shtml
9.美国PX事故处理,靠科学更靠法律网易另一面致力于对热点新闻事件的评点与剖析,提供多元、尖锐、独到的观点。https://news.163.com/special/reviews/pxresponse0409.html
10.廖昌永举报事件的法律分析丁金坤的法律博客“其律师表示,鉴于陈军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廖昌永的名誉,廖昌永作为受害人将在查证陈军的身份资料后,依据相关法律追究陈军的法律责任。 网上举报是个双刃剑。如果举报属实,则可能形成一个新闻事件,舆论监督办案。如果举报失实,轻则涉嫌错告,侵犯他人名誉权,须赔礼道歉,赔偿损失;重则涉嫌诬告罪或者涉嫌诽谤https://dingjinkun.blog.caixin.com/archives/140083
11.新闻分为几大类,为什么分为这几类持续性新闻则是指那些持续发生、发展变化的事件,如长期的国际冲突、社会问题等,这类新闻需要持续跟踪报道,提供最新的信息。周期性新闻则有规律地发生,如每年的大型体育赛事、国际会议等。按照事实发生与报道的时间差距,新闻又可以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事件性新闻指的是新闻事件刚刚发生,还未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16887367974816524.html
12.第4页陕西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简陕西省政府法律法规省环境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对外统一发布工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业组的主管部门负责提供突发环境事件的有关信息。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于较为复杂的事件,可分阶段发布,先简要发布基本事实。对于一般性事件,主动配合新闻宣传部门,对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字https://code.fabao365.com/law_69895_4.html
13.@郑老师法务服务#热点新闻事件#法律#债务纠纷#婚姻@郑老师法务服务 #热点新闻事件 #法律 #债务纠纷 #婚姻,于2024年09月24日上线,由佩奇爱吃蛋挞上传。西瓜视频为您提供高清视频,画面清晰、播放流畅,看丰富、高质量视频就上西瓜视频。https://www.ixigua.com/7418141840643719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