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法网说法:2014年度十大法治事件

导读:2014年即将拉下帷幕,站在这幕戏剧的尾端,回首往事,不胜嘘唏。这是风起云涌的一年,一幕幕大事件牵动着我们的神经,挑战着我们的底线,触动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下面由小编带你盘点一下2014年度十大法治事件吧!

吴英案的死缓减为无期徒刑

吴英因涉嫌不法接收大众存款罪于2007年3月16日被依法拘捕。2009年12月,被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集资欺骗罪一审判处死刑。2012年1月18日,浙江省高等人民法院二审采纳上诉,保持原判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014年7月11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罪犯吴英减刑一案,当庭作出裁定:将吴英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减为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点评:从司法导向、死刑改革、以人为本的理念等角度,纵论吴英案背后法治、金融和经济领域的制度纠结。诸多“小姑娘”悲剧的一再出现,正是这种时代背景下发生的制度性悲剧。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中国沿海各地的民间金融活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国家一方面对此种行为严厉禁止,另一方面却又对如何加大私人企业的金融服务束手无策。吴英案件所引发的远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有制度建设问题。

自“红会事件”一跃成为成为网络红人的郭美美一直处在舆论漩涡,郭美美因涉嫌开设赌场罪于2014年8月20日被批准逮捕,由公安机关对此案继续开展侦查工作。根据法律规定,郭美美或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开设赌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营业性的为赌博提供场所、设定赌博方式、提供赌具、筹码、资金等赌博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开设赌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规定,根据此前警方核实的郭美美开设的赌场每场赌资都在百万元以上,其构成上述开设赌场罪中情节严重情形的规定,郭美美或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和并处罚金的处罚。

点评:这是一场关于丑闻的“传奇活剧”将要谢幕的节奏。一些看起来一团乱麻,却对社会造成伤害的事件,其实在法律面前没那么复杂。说明人生还是需要有底线的意识,出轨的言行和错位的价值观会把人引向不归路。同时,面对郭美美式的“假丑恶”现象,不能听之任之、养痈为患。国家、社会、媒体和网民均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能让“丑闻成为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

冷冻胚胎继承权案二审改判

原告沈某之子与儿媳因自然生育存在困难,于2012年2月在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人工辅助生育技术繁育后代。当时,该夫妇二人与鼓楼医院商定,计划在2013年3月25日进行胚胎移植手术。不幸的是,同年3月20日,夫妻二人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死亡。之后,双方家属因冷冻胚胎的处置与医院产生分歧,后沈某将其儿媳父母告上法院,并将鼓楼医院追加为第三人,要求取得冷冻胚胎的继承权。

“念斌投毒案”再次立案

2006年7月27日,福建省平潭县澳前村17号两户居民家中多人出现中毒症状,致两人死亡。警方侦查确定系人为投入氟乙酸盐鼠药所致,认为其邻居念斌有重大作案嫌疑。此后,念斌被抓获,经历了多次审判,四次被判处死刑,案件一度到最高法进行死刑复核,但最终没有复核通过。

2014年8月22日,福建高院作出终审判决:一、撤销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1)榕刑初字第104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二、上诉人念斌无罪。三、上诉人念斌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014年9月,平潭县公安局已对念斌投重新立案侦查。11月,念斌曾两次因“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办理护照遭拒。

点评:无罪推定观念的缺失,往小处说会给犯罪嫌疑人带来冤屈,往大处说,则会严重阻滞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步伐。念斌案在保护个人权益不受无理侵犯方面,这无疑是社会的伟大进步。普及无罪推定观念,将有力推动并实现依法治国目标。那些不懂无罪推定原则的网友对正义的诉求可以理解,但这种不符合法治原则的认识,有必要通过普法教育得以纠正。

21世纪网被查

因涉及到行业“有偿沉默”与“有偿新闻”,21世纪网总编辑沈颢、财经公关公司负责人等八人被捕。21世纪报系曾多次与公关公司相勾结,以发布负面报道为要挟,迫使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与其签订合作协议,收取“保护费”。

点评:媒体作为一种公权力,如果使用它的人心怀不端,造成的危害将无法想象。长此以往,我们不仅不会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相反会成为价值毁灭者。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不能异化为待价而沽的牟利工具,媒体从业者不能成为手握“第四种权力”的寻租者和牟利者。对于媒体而言,客观报道、公正中立是根本;对于企业而言,诚信守法、规范经营是底线。各类市场参与者都应当在法律的轨道上运行,共同推进市场的规范化、法治化。

“秦火火”“立二拆四”网络造谣案

2013年8月,北京警方依法立案侦查发现,网络红人“秦火火”、“立二拆四”通过互联网策划制造网络事件、蓄意制造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并非法牟取暴利。例如,编造谣言诋毁雷锋形象、编造“7·23”动车事故政府花2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等。

点评: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视情节可以拘留,严重者触犯刑法。正如“立二拆四”在审判后说:“今天对于网民来说可能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因为我站在这里,一个制造谣言的人被绳之以法了。但我也希望大家能反思一下,为什么在那个时代,我能如此肆意甚至猖狂地生存”我们能不能做到“让谣言止于智者,而非止于下一个谣言”

内蒙古呼格吉勒图案再审

1996年,内蒙古18岁的呼格吉勒图被认定奸杀一女子,被执行死刑。9年后,身负多起命案的赵志红落网,自称他是"呼格吉勒图案"的凶手。

点评:18年,逝者如斯,但真相永不褪色。法院决定再审该案,让人们看到了公正的希望,也让人们对再审充满了期待和一系列疑问。问题一从赵志红供称自己为该案凶手,案件开始复查,一直到今天启动重审,为何用了8年之久我们的司法应该重视以公正作为生命线,尊重和保障人权,贯彻刑诉法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精神,对冤案零容忍的态度。

“少年不可欺”维权事件

复旦大学黄洋遭投毒案

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在饮水机内投毒后死亡。犯罪嫌疑人为黄洋的室友林森浩,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品二甲基亚硝胺。

2014年2月18号,案件一审宣判,林森浩因故意杀害人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审判决后,林森浩委托辩护律师提起上诉。2014年12月8日上午10点,这起案件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庭进行二审。被指投放二甲基亚硝胺致室友黄洋死亡的林森浩在庭上辩称其没有杀人动机,在投毒后对水进行了稀释。辩方律师指黄洋死亡为爆发性乙型肝病巧发致死,要求法庭重新鉴定黄洋死因。

点评:林森浩因涉嫌故意杀人而成为被告人,他在道德领域已承受了千夫所指,但他在法律领域,仍享有法律所赋予的一切合法权益和诉讼权利。庭上激烈的控辩交锋同样是司法文明的足音。死刑案件在刑事程序期限上的拉长,彰显出司法在这类最严重罪案上的谨慎。以历史视角来观察,这未尝不是一种进步。

山东招远血案

宣判后,张帆、张立冬、吕迎春、张航、张巧联提出上诉。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8日对上诉人张帆、张立冬、吕迎春等涉邪教杀人案二审宣判,裁定驳回张帆、张立冬、吕迎春、张航、张巧联的上诉,维持原判;对维持张帆、张立冬死刑判决的裁定,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点评:无论是餐厅施暴者还是冷漠围观者,都是这社会人性的大地震。社会若如此冷漠,必将人人自危,更加纵容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THE END
1.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十年环境资源审判有重大影响力案件对于同一行为引发的刑事、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三合一”机制作用,由相同的资深法官组成合议庭,在依法按照刑事、民事诉讼程序分别审理的基础上,依法统筹考虑行为人的法律责任,确保认定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准确、均衡。该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分别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指导性案例,具有统一法律适用价值,https://www.court.gov.cn/zixun/xiangqing/447331.html
2.新闻月盘点2016年5月重大立法案例全面梳理【新闻月盘点】2016年5月重大立法、案例全面梳理 不经意间5月就这样的悄悄走过,最高检、最高法、国土部、国务院、等部门发布重要立法;北京、辽宁、武汉等地也积极的在5月里加快地方性法规的发布。 除了典型案例,你听过被遗忘权吗?你知道百度又成被告吗?让我们回首5月,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请跟随北大法律信息https://www.chinalawinfo.com/News/NewsFullText.aspx?NewsId=81001
3.「媒介伦理与法规」万字笔记已做好!直接打印背!如果新闻工作者一味强调受众“欲知”“未知”而忽视“应知”,则有可能违背新闻伦理和与新闻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故不可取。其次,不得违背提供新闻线索和信息者(新闻源)意愿,向外界透露其有关秘密。在新闻源可能受威胁、遇危险或陷入某种困境的情况下,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不管事先有无承诺,均不得暴露新闻源相关信息。https://www.douban.com/note/856366199/
4.社会转型期的有偿新闻研究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媒体有偿新闻典型案例进行系统收集与深度分析,对典型有偿新闻案例进行深度的质化研究,并辅以第一手的访谈与业界调研,对有偿新闻的产生原因、问题性质与类型,预防及问责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而详实的探讨。本文创新性在于,从微观的具体案例出发,在媒介生态环境的中观层面进行深刻剖析,并结合宏观https://rirt.cuc.edu.cn/2011/0917/c3801a93893/page.htm
5.汇法网全球领先的法律大数据信息服务法务平台:它拥有强大的司法案例检索系统、法规检索系统、合同检索系统、律师系统、风险预警系统、上亿份司法案例、数百万法律法规(全部案例法规包日套餐50元、包周148、包月598。汇法网一贯秉承保障数据质量和优质服务的承诺,让您使用既方便https://www.lawxp.com/
6.法律网·中国法律网手把手教你打官司 ·打官司前应该准备些什么? ·打民事官司如何交纳诉讼费用? ·怎样写民事答辩状? ·如何写反诉状? 刑事辩护公安国安律师服务范围 [法制新闻]·国务院安委会组织开展一季度全国安全生产明 [法制案例]·取件不收费的“菜鸟驿站”,到底靠什么盈利 https://www.5law.cn/
7.中国法院网中国法院网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成立,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并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自办视频播放业务。中国法院网是世界最大的法律网站、法律新闻网站,为社会提供最丰富的法律资讯、最权威的法院信息、最快捷的案件报道。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subjectdetail/id/MzAwNCgyNYABAA.shtml
8.青岛市人民检察举行“法律监督行动年”十大法律监督案例新闻发布会12月21日,青岛市人民检察院举行了“法律监督行动年”十大法律监督案例新闻发布会,通报相关工作情况,并发布相关典型案例。 近年来,市检察院立足青岛检察实际,提出“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争第一、创一流、走在前,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为自强赋能上走在前列” 的“三三四”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https://new.qq.com/rain/a/20231221A09R0E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