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要点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哪些行为?

4.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有哪些?★

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②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怎样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③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6.参与社会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

(1)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1.为什么说网络改变世界?(网络的积极影响)★★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①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2.网络有何弊端?(网络的消极影响)★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3.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要提高媒介素养。②要学会“信息节食”。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2)传播网络正能量。①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1.社会秩序的含义与内容

(1)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内容: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

2.社会秩序有何重要性?★

(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3.社会规则的含义及种类分别有哪些?

(1)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种类:道德、纪律、法律等。★★

4.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社会规则的作用)

(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5.社会规则与自由有什么关系?★★

①社会规则规定了自由的边界。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6.如何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①需要他律和自律。②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7.改进规则的原因?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①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②一些原有的规则不合理,需要废除;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适应新变化,需要调整和完善。

8.怎样维护与改进规则?★★

(1)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2)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2.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3.礼的含义及表现

(1)含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2)主要表现: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4.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5.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1)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3)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4)从小事、细节做起,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6.诚信的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7.诚信的重要性★★

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诚信能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8.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1)树立诚信意识。①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②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③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

(2)运用诚信智慧。(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1.违法行为主要有哪些?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2.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有何异同?★

(1)相同点:都是违法行为,都对社会有危害,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2)不同点:①违反的法律不同②应受的处罚不同,③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严重。

3.身边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

①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线、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②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4.如何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5.刑法的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6.犯罪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各是什么?★★

(1)含义: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7.刑罚的分类?★★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两大类。

8.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1)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杜绝不良行为。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9.遇到侵害怎样依法求助?

(1)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2)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3)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10.诉讼的地位: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11.青少年如何做到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②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灵活机智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③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

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1)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1)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3.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及意义?★

(1)表现: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都是对自己责任的表现。

(2)意义: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能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4.承担责任的意义

(1)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2)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3)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5.承担责任要付出什么代价又获得什么回报?★★

(2)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6.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1)自愿选择的责任,义无反顾地承担。

(2)非自愿选择的责任,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积极去承担责任。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1.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1)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2)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3)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2.怎样关爱他人?★★

(1)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2)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

(3)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做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4.怎样做到服务和奉献社会?★★

①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②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③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

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

1.国家利益的含义及重要性

(1)含义: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

(2)重要性和作用:它们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2.国家利益的内容: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3.国家核心利益的内容:国家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4.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

(1)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5.如何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1)心怀爱国之情,树立囯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3)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6.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完全等同。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长远的利益,有时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

7.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1)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3)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做斗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第九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1.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定,才能获得安全感,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2.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的背景、内涵及要求是什么?

(1)背景: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

(2)内涵: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做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3.怎样维护国家安全?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②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既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也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既可以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也可以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

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

1.我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面临着哪些问题?国家是如何应对的?

(1)问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排名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一些困难,等等。

(2)应对:国家正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取得积极成效。

2.劳动有什么重要作用?(意义)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3.为什么要尊重劳动者?

①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②正是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③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4.如何把美丽的中国梦变成现实?

①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②只有继承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③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THE END
1.道德与法律共同守护社会秩序的两座大厦在一个文明社会中,思想、道德和法律是三位一体的存在,它们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思想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形式,是道德行为的源泉;道德则是对人性本质的一种规范化追求,是人类行为准则之基础;而法律,则是对人们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手段,是保护公民权益、保障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在这一过程中,思https://www.uhdbncghw.cn/dao-jia-ren-wu/234080.html
2.法律框架内推动社会正义实现之道法律资讯在法律框架内推动社会正义的实现,需要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加强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公平正义的良好氛围。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正义的实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法律秩序的良性发展。 https://kanfawang.com/post/21222.html
3.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法律还是靠道德辩论赛.doc正方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法律反方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道德正方一,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各位嘉宾,大家好,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总是离不开秩序,从小的方面说,出门有交通秩序,上班有工作秩序,从大的方面说,贸易来往有经济秩序,参政议政有https://www.jinchutou.com/p-101159929.html
4.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还是道德辩论词“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而作为反方香港中文大学队的辩论立场是“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双方的立场是由抽签而定的我们首先请南京大学的一辩杨蔚同学阐述正方立场,时间3分钟请(掌声)正方二:对方同学还是搞混淆了,把一个法律的概念和一个道德的概念混为一谈我要请问对方辩友的是,如果社会秩序需要有章可循,https://www.yxfsz.com/view/1630159927627583489
5.辩题社会秩序主要靠法律还是道德来维系第一,正方:社会秩序主要靠靠法律来维系 反方:社会秩序主要靠道德来维系第二,本方立场(我方:反方 社会秩序主要靠道德来维系)第三,自己对辩题的理解:我认为:法律只是一种手段,我们最后的目的是维持一种很好的社会环境,到了社会的后期,当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里,人人平等,人人一样,我们那时要的,恐怕就是道德了,不然,我们为什么现在要提倡道德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a1071f24b24fa712163a5ad69e182f80.html
6.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是依靠法律还是道德?现实原因:法律与道德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才能够使得“法治”社会的积极意义才能够被释放出来,社会秩序的维护需要群众基础作为条件,才能使得相关领域的储备人才“有用”,大量的宣传工作需要“教育”的加持才会“尽善尽美” 综上所述,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依靠的是“人尽其责”,法律与道德的地位处于辅助作用,教育才是主要https://www.jianshu.com/p/e071a206c9ef
7.于他人及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的是道德的是正确的还是错6.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标准答案:对 7.道德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当时的统治者决定的。() 标准答案:错 8.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标准答案:对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4188878
8.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判断题】儒家强调建立社会秩序,不等于维护陈旧腐朽的社会秩序。()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与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 )。 A. 社会要求 B. 社会规范 C. 社会愿望 D. 社会制裁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多选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远期汇率与利率的https://www.shuashuati.com/ti/a536b1a9ef7d4cf1bf0fd9c78b03f062.html?fm=bdbdsc850f5d5c0425fd9a7fab77975bcdfab
9.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③原始社会习俗的目的是维护人们平等互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律是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④原始社会的习俗适用于本民族、本部落的成员;法律适用于国家主要所管辖的地域; ⑤原始社会习俗主要靠社会成员内心的信念、氏族首长的威信,由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是要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10.辩题:维持社会秩序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正方道德,请问正方三辩该正方:道德 三辩准备内容:1. **我方立场:** 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靠法律 2.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可操作性:** 法律具有强操作性,而道德无法用规则和程序来规范社会秩序。强制力与平等:** 法律具有强制力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例如,“禽兽不如”这个词,道德无法教化他,而法律无论个体素质如何https://wen.baidu.com/question/1613687669025865387.html
11.法律和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维护一定的社会公共秩序是提高公共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其中基本的手段是A.教育和指导 B 维护一定的社会公共秩序是提高公共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其中基本的手段是 A.教育和指导 B.规范和约束 C.道德和法律 D.警察和监狱 重点推荐指数: 答案解析 道德和法律都是行为规范,都是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都属于()。 A.经https://www.shangxueba.cn/zj16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