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鲜明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把牢价值取向,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领悟和把握这一价值取向的意涵与旨归,站稳人民立场,保持锐意创新,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作为关涉改革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重要范畴,价值取向是指某些价值观念成为改革进程中所选择的主导性、优先序的观念,进而产生指引、规范、调节改革行为的定向功能。树立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有什么样的改革立场和改革态度,也就有什么样的改革信念和改革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这正是我们始终把牢、同心聚力、接续奋斗的改革价值取向。
这一价值取向,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样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一系列既有“真刀真枪”针对性又有“真金白银”含金量的改革举措,为人民谋利、为民生解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始终坚持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增进最广大人民的福祉。改革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始终不能变,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这一价值取向,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弥足可贵、值得倍加运用的实践经验。纵观风雨兼程、无畏风雨的改革开放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发展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而正确的价值取向。这其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核心的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正确处理并统筹构建了改革、发展、稳定和安全等一系列价值关系,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力的价值引领和价值支撑。涉深水区,啃硬骨头,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
这一价值取向,彰显坚持人民至上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实践伟力。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就语重心长地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这就启示我们: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只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真改革、深改革。只有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才能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生动现实,不断厚培改革开放大踏步向前的强劲动能。
(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院长,江苏转型升级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该数字报电子版半年内的所有报纸版面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