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德共治重要论述研究
法德共治积能蓄势奋进新时代“中国之治”
●市委党校姜水静
新时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将法治与德治调配好,使其如同“一体两翼”般平稳地在治国理政中积能蓄势、提能增效是“法德共治”的关键与核心。法律与道德刚柔并济、内外结合、形神兼备、长短相补、宽窄兼顾、标本兼治等诸多互补特征包蕴着“法德共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当前,中国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中华民族行至国家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程。唯有重视“法德共治”、善用“法德共治”,在精耕细作中积厚成势,在砥砺前行中因势谋远,方可形成稳定有序的治国良效。
一、深刻认识“法德共治”的关联性和一致性,着眼整体,观大势
法律和道德作为具有一定约束性的规范体系,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存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辅相成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实质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一方面,法律不是冰冷的规则体系与制度的客观组合,而是蕴含着人类对普遍的道德理念价值与终极人文关怀目的之追求。道德法律化既是将人类的道德理想、理念、规范铸就为法律的过程,也是良法由此产生并发展过程。另一方面,法律道德化既是法律义务内化为更高的道德义务,从他律转向自律的过程,更是法律得以被社会主体普遍遵守乃至信仰的过程。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的融通互动机制的建立,使道德和法律在互动嬗变中不断发展并降低国家治理成本,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成为国家治理的有效杠杆。因而,国家治理既要守住法律的底线,也要攀登道德的高峰。
二、准确把握“法德共治”的战略性和全局性,找准方向,谋全篇
三、高效善用“法德共治”的互补性和兼容性,牢固根本,聚合力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并行而不悖,合力才能向前。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只有照亮彼此,才能在国家治理中相映生辉,积能蓄势,砥砺奋进,书写新时代“中国之治”的宏伟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