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当事人一进入大厅就开始用手势比划,导诉人员马上意识到她是一位听力残障人士,便将其引导至手语服务窗口。
来到接待窗口,她非常焦急地用笔在纸上画图示意。窗口接待人员熟练地用手语表示:“不要急,慢慢来。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看见这无声的“语言”,她焦急的情绪瞬间缓和了下来,用手语不慌不忙地“说”出立案需求。
负责接待的张紫艳表示:
“多亏了此前开展的手语培训活动,今天才能帮助到这位当事人。由于这位当事人不会写字,在表达诉讼请求上存在障碍,一开始非常焦急。当我作出手语跟她交流的时候,她焦虑的情绪瞬间消失了,脸上也露出了安心的笑容。通过这次特别的窗口接待工作,我深刻感受到往往我们业务能力上一个小小的进步,可以带给当事人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学会用无声的手势“说话”
此前,松江法院参加的“2022年手语服务千人计划”手语培训项目于9月23日正式开始。本次参与培训人员以立案庭为主、并由各业务庭派出代表参加,共计30人。司法系统手语培训活动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牵头组织,属于上海法院“我为群众办实事”特色活动。通过开展司法系统内的手语培训,进一步扩大了上海法院诉讼服务的覆盖面,彰显司法温度,让有需要的“少数”也能享受更加便捷的诉讼服务。
培训配套了专门的《司法系统手语教材》,图文并茂的形式演示了数字、人物关系、汉语手指字母方案等生活常用表达方式,专门加入了“原告”“被告”“起诉”“请问您的诉讼请求是什么”等近百个诉讼活动中常用词句表达,除此之外还特别设计了法律咨询和立案过程中的情景对话。
另外,在立案庭诉讼服务大厅自助服务专区放置了《诉讼服务国家通用手语宣传手册》,供有需要的人群取阅。
一个小提升帮助一个大群体
王丽洁老师在授课完成后表示:“松江法院的三十位学员在培训中认真听讲、积极动手动脑,营造活跃学习氛围的同时也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今后在生活和工作场合遇见听力残障人士,特别是在窗口接待的人员,能用手语和听力残障人士进行简单的信息交流,让他们感觉到诉讼过程中的信息无障碍。”
相较于之前只能通过手写文字与听力残障人士进行沟通,现在法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专业的手语为听障人士提供无障碍诉讼服务,能够有针对性地服务“沉默的少数”,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无声的世界,体现了司法为民的温度和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