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之光,照亮法治之路社会·法治

一座庄严的法院,矗立在历史的脉络之上。走进这里,高悬的国徽见证了无数正义的实现,法槌声响,承载着法律的威严与神圣。

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伴着晨光,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国家宪法日主题开放日活动拉开序幕,来自社会各界、新闻媒体的代表一同走进国家最高审判机关,近距离感受法治的力量。

弘扬宪法精神守护公平正义

上午8时30分,2024年宪法宣誓仪式开始,全体宣誓人员列队肃立。嘹亮的国歌声后,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首席大法官张军监誓下,由新任职干部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李成林领誓,党组成员、副院长茅仲华及近一年以来新任职局处级领导干部、新晋升法官等级的法官、新入额法官高举右拳,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邓修明主持宣誓仪式。

“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字字千钧,铮铮誓言,诉说着对党和人民、对宪法和法律的无限忠诚。

“作为一名新入额法官,参加最高人民法院庄严的宪法宣誓仪式,值得我一生铭记。”右拳举起的时候,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民事处处长、三级高级法官陈龙业的内心无比激动,“这是我多少年来求学和工作的期盼!这是对我灵魂的洗礼,对我精神的激励。铮铮誓言,声声入心,一生践行。”

“面向国旗国徽庄严宣誓,是承诺更是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二级高级法官何东青表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作为一名法官,要筑牢政治忠诚,永葆为民初心,忠实履行党和人民、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使命,弘扬宪法精神,守护公平正义,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现场见证宪法宣誓活动,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副所长艾玎的内心颇受震撼。“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最高人民法院,这将是我终身难忘的时刻。”

“铿锵有力的宣誓声仍历历在耳,每一个字句都承载着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宪法宣誓不仅是对个人职责的庄严承诺,更是对国家发展、法治进步和人民权益的坚定捍卫,对于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定分重在止争护航创新发展

“现在开庭!”

法槌声响,一起知识产权案件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公开开庭审理。

由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陶凯元担任审判长的五人合议庭,围绕一起发明专利权权属纠纷展开了审理工作。

在查明事实证据的基础上,法庭促成各方当事人当庭达成全面和解,一揽子解决了包括本案在内的三起诉讼,避免了后续可能形成的更多纠纷。

庭审后,当事人握手言和,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法官们运用高超的智慧,不拘泥于个案,而是主动担当,帮助我们一揽子化解了一系列纠纷,让我们卸下了诉讼的沉重包袱。”一方当事人激动地说。

“这次旁听知识产权案件庭审,我进一步了解到人民法院坚持把‘促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实质化解’作为司法审判的重要目标和工作要求,尤其是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注重多元解纷、实质解纷。”在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信利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阎建国看来,一揽子和解对于彻底化解矛盾、促成知识产权案件当事人从“竞争”转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科技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切实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达到案件审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为在全社会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本次开放日活动,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还联合微博、抖音开展了“连线最高法”“我是宪法守护者”宪法宣传教育活动,邀请网络大V作为公众代表参加开放日活动。作为法治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自媒体博主、律师李叔凡对于庭审已经习以为常,但今天审判长的一句话仍然令他耳目一新。

“陶凯元副院长说,诉讼不只是要定分,还要止争。老百姓到法院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绝不是来‘走程序’的。实现案结事了是人民群众最朴素的诉讼愿望,促进更多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应当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见证了这场“破镜重圆”,艾玎表示,通过旁听知识产权案件庭审,深刻感受到国家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与支持。

“人民法院不断更新知识产权审判理念,在案件审理中注重做好调解工作,做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充分发挥了知识产权审判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切实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回顾历史进程感知法治进步

庭审结束后,大家走进中国法院博物馆。静静陈列着的法典古籍、文物器具,向参观者诉说着中国法律制度建设的前世今生。

在“全面依法治国,走向伟大复兴”展厅,巨大的显示屏滚动展示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法院审判大案要案情况。“人民审判历程”展厅,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时期的审判事业。“法律古籍珍品展”“时世沧桑东交民巷”“审判服饰专题展”等展厅精彩纷呈,一件件文物展品承载着灿若星河的法治文明,一个个历史瞬间记录着波澜壮阔的法治进程。

今年是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成立四十周年。刚刚开幕的“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成立四十周年成就展”,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和信息化手段全面展现了少年法庭四十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吸引着参观者驻足观看。

“最高人民法院将宪法宣传教育工作深度融入审判执行的全过程。”黄宝荣表示,一个个精彩的展览以案普法,通过知识普及、理论阐释、观念引导全面发力,有力弘扬宪法精神,促进宪法宣传教育,推动形成尊崇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良好氛围。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人民群众的宪法意识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将充分彰显。”

“之前对法院的印象是冷冰冰的,是依靠一条条法律条文做审判工作的,今天让我感受到了法院是一个很有温度的地方。”

郝鹏表示,通过调解等各种方式,人民法院定分止争,及时化解老百姓的矛盾纠纷,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感知到法治的进步、法律的温暖。(记者孙航见习记者李欣妍)

THE END
1.心之所向法治之光勤而有恒、向光而行的“思考者” 面对命运之痛,他选择报之以歌。 2021年11月丁宇翔被确诊肺部恶性肿瘤。病休那段时间,除了药物治疗,医生也为他开出了“精神药方”——培养吉他、花草种植等兴趣爱好。他谨遵医嘱去做后,却似乎都提不起兴趣,六弦中切换的闲逸愉悦不及法律条文间跳转的凝神聚思,窗前婆娑的花影终究被https://sxyqzy.shanxify.gov.cn/article/detail/2024/12/id/8285420.shtml
2.奥运知识竞答(精选6篇)20、工会职工法律服务中心为困难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什么服务? 提供调解劳动争议、参与劳动仲裁、代理各种诉讼等法律服务。 21、什么是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就是职工与单位之间的一纸协议,上面规定了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内容。 22、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有何意义?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1nso35p.html
3.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2022年度各区优化营商环境从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等方面着手的各项优化服务举措,有利于从根本上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升登记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感受度。 三、总结 浦东确认制法规的出台实施,重新定义了市场主体登记制度,实现了登记属性从“行政许可”到“行政确认”的回归,具有里程碑意义。浦东新区将结合实际,继续“大胆试、大胆闯、https://www.echinagov.com/info/332164
4.“听得懂话”与“如我在诉”“如我在诉”是人民法院为人民司法的朴素表达,如同自己在诉讼中,做一名“听得懂话”的人民法官,真实回应当事人的合理需求,秉承将心比心的朴素情怀,学会换位思考的工作方法,与当事人共心共情,有效增强当事人对法治的认同感,在法律框架内寻求化解矛盾纠纷的最优解,努力办好一件件民生“小案”、做实一件件民生“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72419.shtml
5.2021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A项不合适。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保障,应该先安排大人购买保险,然后再安排子女的保险。 B项不合适。美国法律规定不允许银行开立保函,通常用备用信用证来替代保函。 C项不合适。风险具有价值,承担风险要求获得回报,转移或降低风险需要付出成本。商业银行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收取不同的贷款利率即为风险补偿。这是商业银行http://m.xian.offcn.com/html/2021/03/59197.html
6.环境生态学考研复习思考题推荐考试答:温度对生物的作用主要是变温,因为白天适当高温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适当低温使呼吸作用减弱,光合作用产物消耗少,净积累增多。同时低温对某些植物的开花发结果有一定刺激的作用。 13、热污染(P49)答:由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人们的生命需要,使能源的消耗量大大增加,从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汽、热废水,引起环境http://www.eedu.org.cn/exam/papers/es/200804/24372.html
7.青海·第47期法治青海建设行政执法是指行政主体依照行政执法程序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具体事件进行处理并直接影响相对人权利与义务的具体行政法律行为。含义包括:(1)行政执法是执法的一种。(2)行政执法是行政行为的一种。(3)行政执法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范畴。 ★重要意义 1.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的重要意义 https://www.edulxw.cn/news/index/detail.html?id=5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