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是司法本义

“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是司法本义

5月25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坚决防止谁能闹谁有理、谁横谁有理、谁受伤谁有理等‘和稀泥’做法,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周强院长的话语引起了代表们的强烈认同,话音未落,掌声已响起。(5月26日《人民法院报》)

周强院长的话语之所以赢得代表们的认同和掌声,不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述形象生动,铿锵有力,彰显了司法的鲜明态度和使命责任,也是因为如此表态传递出依法治国方略下的应有司法本义,传递出让司法回归本源、扞卫公平正义的决心和担当。

司法,顾名思义,是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准确适用法律,居中裁判,不偏不倚,分清是非和责任,据以定分止争,有力维护合法权益,给社会的公平正义一个交待,也给公众传递出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导向,引领良好社会行为风尚,弘扬社会正能量。这样的司法,必然是讲是非、有温度、有力量的,也是善意、温暖的,完美阐释了“法是公平良善之术”的法律精神,合乎法理和情理,为社会公众所喜闻乐见,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意志。而这,正是司法公正、司法为民的本质。

曾几何时,在社会矛盾纠纷多发、社会维稳局势趋紧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维稳无奈让步,向“闹访”者无原则低头,出现解决矛盾“和稀泥”的做法,甚至不惜“花钱买太平”,认为“摆平”就是“水平”。一些人因此尝到甜头,“信访不信法”,陷入“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维权误区,试图通过一些非常规手段达到非分要求。加上网络炒作、煽动“吃瓜群众”舆论施压等不良手段,造成一种“谁能闹谁有理、谁横谁有理、谁受伤谁有理”的维权假象和不良心理预期,无形中给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组织和工作人员,增添巨大工作压力和难度,也给一些司法裁判者带来不少困惑和压力,以致出现片面追求调撤率,不敢坚决依法下判、久调不决的现象,或者在办案过程中“和稀泥”,虽然暂时平息了矛盾纠纷,表面上“案结事了”,但长久以往,必将有损法律的原则、尊严和司法的公信力,牺牲整个社会对法治的信仰,也不利于合法权益的保护和法治秩序的建立。

两会前夕,最高法院发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大典型民事案例”等典型案例,发挥司法裁判指导、评价、引领公民社会行为方式的价值作用。如吃“霸王餐”逃跑摔伤反向餐馆索赔案,吃“霸王餐”是违反公序良俗的不文明行为,吃“霸王餐”后逃跑摔伤,反向餐馆索赔,不仅于法无据,更颠覆了社会公众的是非观。法院判决驳回吃“霸王餐”者的索赔请求,向社会上那种“我伤我有理”“我闹我有理”的“维权”陋习和不当维权的滥诉行为说“不”,明确了是非价值观,呼应了社会关切和公众朴素正义观,也说明公民文明讲理、诚信守法、遇事找法,才是应有之道。

“让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最高法院周强院长的工作报告掷地有声,既是对人民法院过往工作的认真总结,也是对人民法院今后工作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司法的鲜明态度和责任担当。中国司法必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坚持正确导向,不断正本清源,发挥出司法裁判匡扶正义、引领诚信友善文明的社会新风尚的应有作用,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国家法治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THE END
1.司法是有温度的!检察官用三个案例告诉你……司法是有温度的!检察官用三个案例告诉你……到底是应该法不容情,铁面无私;还是情法交融,宽严相济;法律到底是严肃的还是有温度的;天理、国法、人情怎么平衡?其实,司法是有温度的,司法的温度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是罚当其罪。看完这三个故事,你就明白了……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7956484603034497&wfr=spider&for=pc
2.做有温度的法律人政法文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办案给我们带来的不应该是习惯于以司法者的强势姿态来看待当事人,更不能沦为办案的机器,将现实的案件变为机械的流水作业,将鲜活的个人抽象为简单的符号,轻率敷衍把办案过程变成冰冷的逻辑推演,而应始终保持良知,以良法善治为信仰,以司法为民为初心去感受社会,做有温度的法律人,才能实现小案大效http://www.wnzfw.gov.cn/c/2023/0815/852487.shtml
3.一门有温度有热度有深度的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经过教研室老师们的共同探索,为了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和期待,使本门思政课真正做到入脑、入心、随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高度关注“教”与“学”的科学转换关系,立基于思政课程特点优化POPPPS教学模式,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力推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实现双向联通。https://www.view.sdu.edu.cn/info/1023/136650.htm
4.室内工作有没有高温补贴?室内工作温度达到标准的也是有高温补贴的。如果在高温情况下依然需要进行工作的,温度达到35度的,将会得到每人每天不低于5元的高温补贴;如果超过35度的将得到每人每天不低于10的高温补贴。 室内工作有没有高温补贴? 一、室内工作有没有高温补贴? 室内工作温度达到标准的也是有高温补贴的。室内工作场所温度在33℃以上、https://www.64365.com/zs/1617916.aspx
5.红河日报做一名有温度的法律人 ●记者 王宗林 “要让老百姓感受到司法‘温度’。”弥勒市人民法院朋普法庭法官李治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2009年2月参加工作以来,李治平扎根基层11年,舍小家顾大家,仅2017年至2020年6月,就收案1003件,办结966件,所承办案件中无错案、超审限案件,成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https://epaper.hh.cn/h5/html5/2021-04/28/content_15874_4383734.htm
6.新野法院:法律有尺度司法有温度新野法院:法律有尺度 司法有温度 新野法院五星法庭近日诉前成功调解一起保险人代为求偿权纠纷案件,原告某保险公司代理人表示因被告张某家庭困难,向公司汇报后决定不再向被告追偿,该案不再转立案。 2021年10月6日11时25分,在新野县五星镇道路方营村路口处,被告张某驾驶四轮低速电动车由东向西左转向南行驶,与由北https://www.hntv.tv/rhh-2748544000/article/1/1765984730857865218
7.关注丨让法律更有温度!这期央视《今日说法》,看得人热泪盈眶他从没想到“开荒”也会犯罪。砍伐55棵香樟树,可能被判3年以上有期徒刑,是让他去坐牢,还是罚他去种树,司法机关如何解读法律,关系到这一家人的将来 最近的一期央视《今日说法》,把不少网友看得热泪盈眶。 @蓝檬曦若:法律无情,在这里看到了温暖 http://m.news.cctv.com/2017/04/01/ARTIwSjGTgrkHoNTSZyJnSRR170401.shtml
8.我的社区矫正检察观:法律监督不但要有刚性更要有温度不知不觉,我已从事社区矫正检察工作十年有余,见证了社区矫正工作从试点到全面铺开,从《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到《社区矫正法》的实施,从懵懂到逐步精进,回顾这十年的社区矫正检察之路,它能使我体会到法律监督的纯粹。 检察监督要有“刚性” 社区矫正对象张某某,因故意伤害罪于2015年5月20日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http://m.zmdnews.cn/article/44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