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特写)从这场记者招待会,感受法治中国的力度和温度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电题:从这场记者招待会,感受法治中国的力度和温度
中新社记者杨程晨
“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当今中国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治的力度:“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经过10年,中国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有序推进。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訚柏指出,中国全面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
“我们高度重视法治理念引领。”中国最高检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童建明提到办理“昆山反杀案”等一批有影响性的正当防卫案,强调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并向社会彰显“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人民对社会公平正义有更高期待和要求,这要求公安队伍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法治的温度:“在每一项法律制度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许甘露回答中新社记者提问时说,中国是命案发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枪爆案件最少的国家之一,每10万人口的命案是0.5起。
10年来,中国的刑事案件、安全事故等“五项指数”大幅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去年的调查,中国民众的安全感达到98.6%,较2012年上升11个百分点。中国已是世界公认的最安全国家之一。
行政立法是国家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回应人民对立法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中国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左力指出,将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不断健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訚柏还表示,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