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姆斯关于法律逻辑与经验的论断分析

霍姆斯关于法律逻辑与经验的论断分析

从霍姆斯众多的司法意见、演讲中,也能看出他也谈到了逻辑在法律中的作用,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法律逻辑与经验论断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形式主义思想对霍姆斯的影响

每一个法律理论与命题的提出,是受到特定时期的法律实践与思想的影响的。当时,美国法律界的思潮深受英国传统的影响,形式主义思潮占据重要地位。形式主义者认为,在普通法领域判决是法官根据先例和法律规则推导出来的,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判决可以归纳出法律原则,再用法律原则去指导案件的判决。这样循环往复,既可以用归纳的原则来判断案件的外在,也可以用来指导一个新的发生的案件。他们主张这样就可以减少自由裁量,因为一切都是有先例的和通过先例归纳的严格的原则,可以减少对法律公正、合理性的破坏。[1]

法律制度不能像数学一样,依据公式定理来设计。

二、霍姆斯的逻辑观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是否是霍姆斯的"反逻辑"思想的体现。显而易见,"反逻辑"是站不住脚的,霍姆斯一系列法律思想、命题的提出,一系列的研究又怎么会脱离逻辑的方法而凭空产生。还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这个命题的提出是他为了尖锐的抨击当时学术界盛行的一种观点---在法律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唯一动力是逻辑,这是概念法学或者形式主义法学的基本论点。而且单纯从字面意思上看,并没有体现出他否认逻辑的'作用,通过对当时法律界思潮、背景的分析,不难看出霍姆斯的"反逻辑"并非是在否认逻辑在法律发展中的重要性,而是应该怎么样对待逻辑的问题。

从霍姆斯众多的司法意见、演讲中,也能看出他也谈到了逻辑在法律中的作用,他也同意,法律和万事万物一样,都是一个逻辑发展的过程,对法律的研究也和其他的研究一样,需要探求因果关系,需要揭示逻辑和规律才能进步和发展。他也是强调逻辑的作用的,他说"律师所受的训练就是逻辑上的训练,司法判决所用的也是逻辑化的语言",[2]此外,他也提出需要对单个的判例进行归纳和整理、分门别类,通过逻辑的方法整理出来,为后世司法实践者提供指导。他承认逻辑在解决案件中的作用,也支持运用逻辑对法律整理、归类以适应实践的需要,但是也提出了他的担忧---对于实践中疑难的新的案件,法官需要抛弃严格的逻辑形式,实现"法官造法".

三、基于逻辑观而产生的经验观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不仅是在批判"逻辑是法律发展的唯一动力",更肯定了经验的重要性。

一方面,对于司法实践、法律的发展,不可能像运用数学公式定理解决数学题那样,找到严格的符合一切情况的定律,即不可能达到严格的逻辑结论。法律的发展、充实,就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经验积累的过程,霍姆斯认为,运用经验的思维方法具有灵活性、衡平性,能够使我们的法律更具有适用性。另一方面,由于法律具有不确定性,在实践中,法官们往往也难以使每个案件都有完全适应的法律规则来裁判,这更需要法官在法律的空隙中运用经验"造法".

减量化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指在生产筹备时争取投入尽可能少的资源,在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强调生产者应通过创新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再利用意味着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资源化是循环经济法最为重要的原则,循环经济的"循环"就集中体现在资源化,循环经济是一种区别于以往单线经济的复线经济,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使传统线性经济的废弃物变成再生资源,实现经济的闭路循环。同样,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也要重视资源化原则,例如,我国是自行车大国,电动自行车数量庞大,如果不对其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不仅浪费了废旧资源,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四)循环经济法具有独立的价值取向中国的环境法立法工作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环境污染严重的大背景下启动的,所以中国的环境法律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偏重于治理污染,当时的资源节约问题并不凸显。

进入到21世纪,中国经济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剧,必须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的经济主要靠工业推动,而传统工业污染重,资源利用率低,亟待转型升级。因此以节约能源资源为价值取向的循环经济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题中应有之义。目前各地都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实践,一些地方还建立了循环经济产业园,但是这些实践的局限性很大,主要是这些实践活动太孤立,没有系统化发展,绝大多数的循环经济实践只是在个别企业内部进行,最成功的地方也只不过是建立了循环经济产业园。要想成功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必须将系统化工作深入到底。在建立了单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实现园区内企业的循环后,还要实现和其它产业园之间的循环,使得整个地区成为一个循环的大系统。循环经济是一个偏重于宏观的概念,讲究整体效益,发展循环经济不能仅从细处着手,更需要顶层设计,遵循从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实现效益最大化,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

参考文献:

[1]陈泉生。《循环经济法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114页.

THE END
1.烟台市人民检察院检察研究逻辑与经验——通向法律真实的双轨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该条规定确立了逻辑与经验在实现法律真实中的重要作用。逻辑乃法律https://jcy.yantai.gov.cn/art/2013/4/18/art_3717_834063.html
2.雷磊:什么是法律逻辑“法律的生命从来也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一个多世纪之前,已故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灵光一现,在其代表作《普通法》一书中写下了这句名言。[1]恐怕连霍姆斯本人也想象不到,一个多世纪之后,这句话会漂洋过海,对大洋彼岸的中国法学界产生了何等广泛的影响。它在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38/5586.htm
3.哲读书笔记(十二):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是逻辑——美国的“法律的生命始终不是逻辑,而是经验。可感知的时代的必要性、盛行的道德理论和政治理论、公共政策的直觉知识,甚至法官及其同胞所共有的偏见等等,所有这一切在确定支配人们所应依据的规则时,比演绎推理具有更大的作用。法律所体现的乃是一个民族经历的诸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因此不能认为它只包含数学教科书中的规则和定理https://www.jianshu.com/p/55aedb88089e
4.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这部法律草案植根于中国独特的实践土壤,总结了《民法通则》实施以来确认人格权、保护人格权的丰富经验,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民事主体享有的人格权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整部草案的逻辑结构严谨、和谐,既与《民法总则》的一般性规定相一致,又与民法分则其他各编相关内容相一致,且自身体系完整、自洽,重点突出,是一部比较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
5.法律适用中的逻辑与经验/吕来明如此看来,这个无奈的确有点让人灰心,毕竟修改法律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可是我却以为,这里的症结所在,与其说是法律规定不完善,更不如说是法律适用方式出现了问题。可见,为了无辜者不再无奈,除了修改法律,我们似乎还有更有效的路可走。 近现代法制发展过程表明,法律适用的方式存在逻辑演绎与经验判断的分野。如果拿到一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6175357_10985.html
6.法官的法律思维5篇(全文)摘要:法律的正当性来源于法律的实践理性。社会秩序需要理性的法律来调整, 这是人类为自己设置的理性规范;法官作为法律专, 将抽象的概念、法理、逻辑运用到不同案件, 解释法律的规范性。为了更好在法律的实践理论性与法官培训的合格性上有完美的结合, 本文以此为契机, 展开论述。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gt0oyzd.html
7.罗翔: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高清在线观看PP视频PP视频为您提供罗翔: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高清视频在线观看,罗翔: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主要内容:https://v.pptv.com/show/lChWxS2TA0GkIoo.html
8.法律的生命在于逻辑,也在于经验然而,大多数称为“法律逻辑”的著 法律哲学法律逻辑法哲学法理学 北理法学 2013年第3辑 总第3辑 反避税的法律逻辑与裁判路径 王宗涛 一、反避税的性质与法律逻辑关于反避税的法律性质,学理上有“事实拟制说”“法律解释说”“法律漏洞补充说”等几种不同观点。“事实拟制说”属于事实层面的问题,“法律解释https://www.ilawpress.com/article/detail?id=384310534024987137
9.关于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的解读内容提示: 第第19 卷卷 第第 2 期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l.19 No.2 2017 年年 6 月 Journal of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une 2017 文章编号:1673-1417 (2017 )02-0014-05 doi: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7.02.0004 关于“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 的解读 王 欣 (泉州经贸https://www.doc88.com/p-9723513057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