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处置的四种必备逻辑 近年来,不良贷款的持续增加已经显著侵蚀了银行的盈利基础,不良资产处置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必须树立“价值思维”,... 

近年来,不良贷款的持续增加已经显著侵蚀了银行的盈利基础,不良资产处置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必须树立“价值思维”,充分认识不良资产处置的价值贡献度。以下推文介绍了不良资产处置的四种必备逻辑。

不良资产处置的意义

第一,不良资产是有价值的资产

第二,不良资产处置是创造价值的经营行为

第三,不良资产处置是商业银行化解金融风险、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过程,既是风险化解的过程,也是信贷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一方面,通过灵活运用包括债务重组、批量转让、证券化、债转股等在内的多种不良资产处置创新方式,可以快速降低不良率,净化资产负债表,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一点在不良贷款生成率较高的时期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实施不良资产处置,有利于腾出信贷资源和监管资本,并将其投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有生命力的行业和企业,有利于推动重点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整合,从而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运用投行思维提升不良资产处置

一般而言,不良资产都是银行经营的产物,但处置不良资产不能仅仅考虑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而是要更多地运用投资银行的理念、工具、模式,联通各个市场、整合各种资源、吸引各类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最大限度地发掘不良资产的潜在价值。一、审慎筛选债转股企业名单

二、做实专业平台机构

三、稳妥推进债转股项目实施

坚持试点先行、摸索前进,结合参与各方的意愿和能力,成熟一家、实施一家,防止一哄而上。四、精准运用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

资产证券化可以打通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是有效处置不良资产的创新型手段,在国际上也不乏成功的先例。20世纪90年代,美国重组信托公司(RTC)运用证券化方式,累计处理不良资产4500亿美元;韩国资产管理公司(KAMCO)也采用证券化方式,处置不良资产44万亿韩元。2015年国内不良资产处置证券化重启,为银行处置不良资产开辟了一条新通道。五、合理运用债务重组模式

强化构建不良资产处置的共赢格局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对外涉及多个市场主体,对内涉及多个业务部门。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也正在逐步渗透,因此必须强化协同思维,努力形成多方共赢格局,更好地做活资产、做大市场、做高回报。

一、强化外部行(银行)司(资产管理公司)协同

行司合作批量转让是在金融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政策框架下,结合国内批转市场实际而开展的一种处置创新形式。近几年,在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受让主体较为有限、市场竞争相对不足、不良资产价值难以充分发现等问题。特别是在银行业不良资产生成较快时期,批量转让市场总体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买方市场特征明显,不良资产折让幅度较大,目前大型银行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总体受偿率一般在债权本金的2折到3折,对利润侵蚀明显。二、强化内部部门协同

在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资产处置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这是“部门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的反映,容易影响处置效果。在工作中,部门与部门之间必须积极协调资产处置、风险管理、信贷管理、授信执行、法律合规、各前台客户部门的不良资产管理职能,在行内形成管理处置不良资产的合力,建立前后台协同互补、部门间联动合作的不良资产处置机制,推动不良资产处置向纵深开展,实现资产处置回收价值的最大化。三、要在不良资产处置中积极引入数据挖掘技术

加快构建不良资产处置历史数据库和数据分析模型,运用数据统计、计量模型和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建立科学的不良资产分析评估和估值定价模型,以量化分析支撑不良资产诊断和管理。

正确处理不良资产处置中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处置创新与风险管控的关系

不良资产处置本身是化解风险的,但如果管控不到位,也能引发次生风险。特别是处置创新会涉及新领域、新业务、新流程,有时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如果把关不严、操作失当,不排除诱发新的风险的可能。银行必须确保创新实践始终在法制化轨道上运行,始终做到审慎、稳健、合规。二、正确处理市场化处置与自主清收的关系

在批量转让、证券化、收益权转让等市场化处置方式下,可以实现快速“出表”,但银行损失较大。一般来讲,市场化快速处置方式的回收率要低于自主清收。因此,银行不能过分依赖市场化处置,而是要综合考虑不良管控和经营利润两个方面,在处置速度和处置收益上寻求最佳平衡点,立足自身清收,用好市场化处置方式,形成最佳的处置方式组合。三、正确处理服务实体经济与维护金融债权的关系

银行处置不良资产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不能一味抽贷压贷,而是要从服务实体经济的大局出发,与企业一起想办法共渡难关,努力帮助那些基本面尚可的企业走出困境,发展壮大。但与此同时也要坚决守住底线,对各种形式的逃废债行为保持高度警惕,加强与金融同业、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有效发挥金融债权人委员会作用,切实维护金融债权,保护存款人利益。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的机遇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增多,宏观政策越来越活

不良资产传统的处置方式主要是银行债务催收和司法清收,为配合国企改制和实现四大国有银行上市,成立相应的四大AMC,剥离不良资产。四大AMC承接了大量的不良政策性贷款以及国有企业改制的不良债权,采取债转股、债务重组和司法清收等方式处置。如今,不良资产处置已完全走商业化道路,充分推动资金和资产的对接,不断创新处置模式。传统的债转股模式和规模发生了很多变化,ABS则引进了更多元的资金,债权转让采取买断式、反委托、代持、分成制等多样化的交易模式,灵活运用收益权和所有权分离的模式,最大化地均衡各方利益诉求。不良资产标的质地良好,预期市场流动性越来越强

不良资产名为不良,实则质地良好。当下所说的资产荒,仅是指优良资产稀缺,不良金融债权指向一般也是这种良好的抵押物。现在的银行抵押贷款审批手续相当正规,对信贷人员甚至分管领导追责严格,标的债权法律关系清晰,抵押物瑕疵较少,抵押率一般比较充足。总之,不良资产处置已经迎来了新风口,尽管不良资产的业务面很宽,但是当越来越多的投行们、资产管理者们相继进入这一领域,也很难避免同质化竞争。未来不良资产投资领域的从业者们,只有结合自身突出优势,在地缘、行业、合作伙伴上寻找机会,且要紧跟市场步伐,持续创新业务模式才是赢得这一轮风口的关键因素。

THE END
1.人民公安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进法治公安建设作为国家重要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力量、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力军,公安机关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公安工作新实践,坚定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全面推进宪法实施。必须坚持运用宪法思维推进法治公安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不懈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执法标准、规范执法流程、健全监督体系,不断https://www.mps.gov.cn/n2255079/n9365801/n9752655/n9752665/c9878375/content.html
2.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我想学法律,这个决定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知识的海洋与未来的无限可能。法律,不仅是规则和规范的集合,更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手段。我希望通过学习法律,能够深入理解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二、解锁法律之门 要想学好法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础知识。这包括宪法、民法典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3.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新时代刑事司法新理念司法办案首先要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生命线,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所偏离;其次要严格依法,向案件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明示权利、义务、责任,宣示法律规范、规则;再次要把握办案目的在于促进社会治理。司法人员不能满足于就案办案、局限于卷宗法条,而要始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目标,牢固树立科学的http://h5epaper.legaldaily.com.cn/content/20241209/Articel01008SR.htm
4.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温馨提示】思修法基这门课程分为思想、道德、法律三部分,每个部分都是分析题考察的关键,重点在于能够找出这三个部分的高频知识点,将分析题的知识点熟记于心。本周我们进行最后一个部分思想道德修改与法律基础的道德和法律部分的高频考点总结! 鉴于本文较长,链接特地放在开头: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5.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积极作用北大法律信息网这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里程碑,对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均具有重大意义。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的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805
6.树立意识论文范文12篇(全文)具备一定的知识是意识树立的基础, 只有对事物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才能形成一定的意识。因此, 学生法律意识的树立必须建立在掌握、理解法律知识的基础之上。由于初中生正处在由感性思维、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 并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阶段中, 但还经常受感性思维、具体思维的影响, 对许多问题https://www.99xueshu.com/w/ikeyv6pyfzg9.html
7.无法刻意建构的宪政秩序有限理性和宪政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13] ——霍姆斯 我们合众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确保内部安宁,提供共同防御,增进公共福利,并保证我们自身和子孙后代永享自由的幸福,特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4]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9月17日)序言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74811.html
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大学期末考必背)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https://www.360doc.cn/article/69179867_1058066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