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8.06湖南

为什么二人都是突然被任命为军队的主帅,而赵括战败身死,韩信却常胜不败,成就了“兵仙”的美名?

分析后的结论是,赵括在担任统帅之前,从未参过军,也未打过仗,而韩信在被刘邦拜将之前,先跟随项梁,再跟随项羽,后投奔刘邦,虽未担任过主帅,却一直在打仗,有实践的机会。

这种说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比如伟大的毛主席,虽从未进过军校,但在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善于分析,善于总结,最终成长为伟大的军事家。

历史上的军事家,一生中能够有一次以弱胜强的战例就了不起了,如曹操的官渡之战,周瑜的赤壁之战,而毛主席一生都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如苏区反“围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等。

这说明军事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平时讲得再好听,也不如战争的结果。

其实,法律同军事一样,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

一、法律,为实践而生。

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的规范体系。

也就是说,制订法律的目的是为了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而体现统治阶段意志的手段就是让法律得到实施。

如果法律颁布后得不到有效实施,统治阶段的意志还是得不到体现。

比如禁毒,从大清王朝到北洋军阀,再到中华民国,始终屡禁不止。可是,一到新中国,马上在全国范围(除港、澳、台以外)内禁绝毒品,从鸦片的种植、生产、运输到消费,统统禁绝。

直到现在,我国对毒品犯罪的打击也是全世界最严格的。网络上有个笑话段子说,世界上三大作死的行为分别是:在俄罗斯当人质、在美国逃税、在中国贩毒。

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你看,规定得多严!

不但法律规定得严格,在实践中执法也很严格。据统计,我国每年判处的死刑犯中,大多数是制毒、运毒或者贩毒的犯罪分子。

这充分说明,我国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护得很好。不像美国,是全球毒品的最大消费国,好多州吸食大麻都合法化了。还有新冠疫情一来,感染多少,死掉多少,好像无所谓,妥妥的一个草菅人命的国家。

所以,法律是为实践而生。

如果不是为了实施,制订法律就没有意义;如果法律得不到切实执行,制订法律的目的就不能很好的实现。

二、法律人,为实践而存在。

法律人是指从事法律研究、法律制订和法律实施的人。比如研究法律的学者、起草法律的专业人士以及公检法司(司法包括律师)等从事法律实施的工作人员。

现代社会的管理都是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上到国家大事,下到鸡毛蒜皮,都离不开法律。

比如,港毒的跳梁小丑们,刚开始上蹿下跳,嚣张得很,等到港版国安法一实施,那些小丑们立即偃旗息鼓,作鸟兽散。这充分说明,法律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一般来说,当社会出现某种不良现象时,就有法律人提出某种建议,要么是修改(包括废止)某部法律,要么是制订某部法律。

然后,就由立法机构派出专业人员进行调研。经调研成熟后,起草立法草案,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其后,通过法定的立法程序修改或者制订法律。

最后,由执法人员(包括行政执法人员)去实施法律。

在整个过程中,所有法律人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法律的实施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如改良社会现象,推动社会治理的进步等。

如果不是为了法律的实施,这些法律人的存在就毫无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比如某个特殊历史时期,根本不是依法办事,所以就要砸烂公检法,就要取消律师制度,那些研究法律的学者、教授也都下放劳动去了。

可以说,法律人都是为实践而存在。

三、律师,在实践中成长。

有人曾经问我:“何律师,你为什么要亲力亲为地办案呢?”

我想原因有几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只有亲自办案,才能深切地感受办案过程,并在实践中提升办案技能。如果三五年不亲自办案,可能就与实践脱节了,以前积累的那些经验可能就过时了。

律师,只读法律条文是学不会办案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所以,那些法科生,哪怕是博士毕业,想做律师的,在通过法考后,还得经过实习。实习期满领到执业证后,也还仅仅只是开始,实践的考验还在后头。

比方说,如何审查证据,如何收集证据,如何提交证据,如何举证质证,没有这些最基本的技能,案子就办不好。因为打官司就是打证据,离开了证据去谈辩护,至少失去了一半的成功机会。

昨天上午,有同事研究案子时,特意请我参加了。我听了以后,发现有一个定罪的关键证据存在重大问题,而这个关键证据控方已经补不起了。如此一来,控方的证据体系就崩溃了,于是承办律师对无罪辩护充满了信心。

如果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很难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得恰到好处的。

因为律师工作,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这一过程都离不开实践。

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诚然!

请问,哪一个案子不需要查清事实?在案件事实没有查清之前,谁敢下结论?而查清事实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抽丝剥茧、去伪存真的实践过程。

因此,要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律师,必须经过实践的洗礼。就好像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一样,优秀的律师也都是通过办理大量的案件锻炼出来的。

而且这种经验性的能力,存于脑子里,不能拷贝,不能模仿,必须要自己在实践中慢慢体验、积累和升华。

所以说,律师是一门技术活。但凡学技术,都是很不容易的,没有长期的打磨是很难学精的。否则,怎么会有人说,若不是因为家里穷,谁愿意出来做律师?这充分说明了做律师的艰辛。

所以,一定要善待律师。

如果你是当事人,请理解律师,你付出的那点律师费与律师的付出相比,真的不算什么。

如果你是对方当事人,请理解律师,律师为他的当事人努力是他应尽的职责,是职业道德的要求。所以,你输了官司,不能怪对方律师。

如果你是公检法办案人员,请理解律师,因为律师不是来给你添麻烦的,他也是为了法律的正确实施,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如果你是社会公众,请理解律师,律师真的不可能“两头吃”。有些人从未与律师打过交道,就听信“律师吃了原告吃被告”的谣言,武断地诋毁律师。其实,律师提供了很多的免费咨询,办理了大量的法律援助案件,帮助了社会上很多人。不要说不可能“吃两头”,有时甚至一头都吃不到。比如说,案子办完了,当事人赖账了。这种当事人赖掉律师费的事,大多数律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都曾遇到过。我本人也遇到过。

如果你是律师,请善待自己。因为这世上总要有人负重前行。为了国家富强,为了民族复兴,为了家庭亲人,也为了个人修行,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THE END
1.解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法律生命力在于实施解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法律生命力在于实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10月23日闭幕,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论断、新部署。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中央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路线图,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4/10/id/1468938.shtml
2.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王科峰律师网http://ykls01.5law.cn/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 《特别规定》属于行政法规,广义上的法律包括行政法规,从该法名称上可以看出其特征和特点。特征有四:预防性,紧急性,重要性,特别适用性和优先性。从该法规条文内容来看,其特点有二:预先防范为主,加以必要的严厉惩戒;对煤矿企业规定了很多义务性法律规范,对有关政府部门规定了很多职务性法律规范。 http://ykls01.5law.cn/lawyer/cn_lawyer/shownews.asp?id=2099
3.“法贵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南方+同时强调需要谨慎深究条款落实情况,使富裕人家虽有损失但不至于有伤富足,使对贫穷人家的照顾足以赈济其穷困。后来,人们便以“法贵必行”来形容法律贵在一经制定颁布就要切实执行。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政法机关是法律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9/28/c8149774.html
4.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实施在于人还是制度爱问知识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而实施法律则需要依赖于人和制度两方面的力量。人是法律的执行者,是法律得以落地https://iask.sina.com.cn/b/new2JwnBnLIBbb.html
5.杨建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认了“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这一命题。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看似简单,实则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这里的“生命力”应当包含发展的能力,也是指发展的状态。具体而言,应当从如下9个方面来理解。 https://weibo.com/p/1001603808984522991743
6.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而法律的实施不仅仅是对法律规范的遵守在更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而法律的实施不仅仅是对法律规范的遵守,在更深层次上乃是对法律所承载的价值理念的认可和向往。在某些领导干部的观念和行为中,法律仅仅是作为手段而已,既可以依照,也可以不依照,依照法律仅仅是为达到特定的政治经济等目的,并非为实现法律的公正性。当把法律当作一种手段需要时,都在为法律摇旗呐喊https://www.12tiku.com/newtiku/9999/8791368.html
7.八下《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25、为什么要推动宪法实施?(P31) ①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631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