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明代张居正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
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
也在于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就在于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做到严格执法。
一、为何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是严格执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由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诸多环节组成的完整“链条”
。随着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有法可依的问题总体上解决了,执法越来越成为整个法治建设
链条中最关键的环节。如果在这个环节掉了链子,立法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同时也会对司法和
守法带来严重影响。
社会生活中我们也能感到,现在法治领域发生的许多问题,更多的是因为有法不依、失于规
制乃至以权谋私、
徇私枉法导致的。
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意见和诉求,
也更多集中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上来。只有严格执法,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
中的法”
,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必须严格执法。如果有了法而不严格执法,法律就成了“纸老虎”和
“稻草人”
,就会失去应有的效力。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执法机关的公信力,势必动摇人民群众
对法律的认同、对法治的信仰。只有坚持严格执法,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
返”
,法律才能发挥治国重器的作用,全社会才能形成对法律的尊崇和敬畏。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必须严格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执法工作最
重要的价值追求。随着人们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对社会公平正义提出了更高要求。如
果执法不严、执法不公,该处罚的不处罚或者同事不同罚,社会就失去了起码的公平公正,就会
引发大量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只有坚持严格执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群众正当
权益,才能彰显公平、伸张正义。
建设法治政府,
必须严格执法。
行政机关是执法的重要主体。
在我国,
大约
80%
的法律、
90%
的地方性法规和几乎所有的行政法规的执法工作都是由行政机关来承担的。各级政府能否切实做
到严格执法,体现国家法治文明程度,关系法治中国建设成效。当前,行政执法过程中还存在不
少问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突出,执法不规范、不文明和不作为、不勇为、
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进一步推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对建设法治政府来说,是十分
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二、为何要推进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一段时期以来,
“权力清单”频频进入公众视野,成为社会热词。
2014
6
月,浙江省在其
政务服务网站上“晒”出
42
个省级部门的
4236
项行政权力,成为全国首个在网上完整晒出省级
部门权力清单的省份。
目前,
国务院各部门已向社会公开全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
各省级、
市级、
所谓权力清单,通俗地说,就好比一份政府对外发布的“菜单”
,政府有多少权力,菜单上
写得一清二楚,除此之外,政府不得行使其他权力。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实质上是通过梳理行政
权力,
解决政府能做什么、
不能做什么的问题,
对推动各级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作为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各项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