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群众的“槽点”,就是优化消费环境的着力点。春暖花开,文旅产业无疑迎来快速发展的好时机,对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提振经济都大有裨益。而这些只想挣快钱、“割韭菜”的虚假营销行为不仅让消费者憋一肚子气,更恶化了来之不易的良好消费环境,甚至给城市形象都带来了不利影响。无论是经营者还是行业主管部门,都应好好做做调查,听听老百姓的心声,及时掌握消费者需求,顺应多元化的消费趋势,从供给侧推动消费提质升级,创造和提供真正经得住流量冲刷的高品质产品与服务。同时,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也要及时维护消费者权益,把这些“全国巡回骗子”管管,对于扰乱市场秩序的弄虚作假行为及时予以惩处。互联网时代,地方监管部门还应加大对舆情的重视力度,对网上老百姓的批评意见及时反应,尊重民意,实打实地解决消费者投诉的问题,畅通消费环节的痛点、堵点、难点,真正让消费者放心消费。
【评】硅谷银行倒闭事件正引发连锁反应,其影响或可类比雷曼兄弟或贝尔斯登,美国的银行体系安全性、稳定性备受质疑。硅谷银行的倒闭并非“黑天鹅”而是“灰犀牛”,是美联储史无前例量化宽松后激进加息的必然结果。就连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日前也承认,硅谷银行倒闭,其核心问题在于美联储持续上调利率,导致该银行所持债券等金融资产市价不断下跌,而非技术行业的问题。硅谷银行倒闭引发严重蔓延风险,引发挤兑或致更多银行倒闭。美国监管部门将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的倒闭定性为系统性风险。由此来看,多家银行倒闭恐怕不是经营不善风控不足所能完全解释的,而是3年来美国政策失误、监管失控、经济失速造成的后果。
【评】如今,教育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不少学校都引进了各类应用程序、数字设备来辅助教学和管理。有了“互联网+教育”模式的赋能,教育本应变得更加高质、高效、公平。然而,上述新闻却打破了这种美好的愿景。利用教育信息化违规收费的人,使得孩子们在同一所学校甚至同一个班级内,都会因为经济情况的差距,被分成三六九等,无法获得同样的学习机会。这不仅损害了学生的权益,更破坏了教育公平的底线。这类现象却依旧屡禁不止,其问题究竟何在?第一,事前的防范措施不够完善,教育部门和学校没有制定或落实健全的选用制度,给违规者以可乘之机。第二,事中的监管体系存在问题,导致违规现象无法及时得到处理。第三,事后的惩治措施力度不够,难以形成威慑。技术应当成为教育公平的推动力而非阻碍,利用教育信息化进行违规收费的行为不容姑息。要想杜绝这类现象,政府各部门、学校、学生及其家长等各方都应协同合力,重视问题,反思并改善应对措施,让教育信息化能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评】近年来,互联网上颇为流行“XX文学”,比如之前的“废话文学”“林黛玉文学”“鼠鼠文学”,都属于网络时代的新玩法。网友们用带有调侃意味的文字展示个性,寻求点赞,识别圈层。这种玩法互动性强,手法略显夸张,有时候显得非常“丧”。但自我调侃只是自娱自乐,情绪宣泄,不是洪水猛兽,不必过于大惊小怪,上纲上线,更不要一味地站在高处批判。如今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在求职和生活中面临较大的压力,很不容易。“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是生活状态一种正常的情绪性反映。如今早已不是“咸亨酒店”的天下,全社会不会对年轻人的困境袖手旁观。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为破解年轻人的难题纷纷建言献策。建立公平的就业环境,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一步。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提出建议,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不得随意拔高用人学历要求,在用人上不唯学历,不拔高学历,不得设置对同等职业教育学历的歧视性门槛。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代表着生机勃勃的开始。经济正在复苏,就业形势正在逐渐改善,青年一代将会有更广阔的平台、更多样的机会和选择。一时的困难不等于一生的失败。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孔乙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
【评】ChatGPT的横空出世,再次引发了机器取代人力的讨论。应该说这个话题并不新鲜,过去几百年来在制造业等领域“机进人退”现象一直存在,但在人工智能时代这个趋势更为明显,已经发展为所有人面临的挑战。如果说过去几次工业革命为机器打造了一套“肌肉系统”,信息革命则为机器带来了一套“神经系统”。当越来越聪明的机器帮助人类从体力劳动以及简单的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人的工作该如何选择,该如何锚定人特有的价值?
人与机器的关系,越来越像一场博弈。要想在未来社会不被机器淘汰,或许我们都要下好几招妙手棋。
下好妙手棋,要把人类创造力的优势发挥出来,从循规蹈矩的重复中解放出来。传统工业时代通过反复学习训练获得的专业知识和“唯手熟尔”的技能,在人工智能时代不再那么重要,反而有可能最先被取代。想要有所超越,就必须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抱不确定性的胆识,以探索而非搜索、创造而非仿造,去开辟人迹罕至的疆界。
下好妙手棋,要把人类在经验、灵感、社交方面的潜力释放出来。一百年前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道出了人之为人的其中一层意义:做一个靠谱的、理解他人、让人信任的人。人类独有的人文关怀、社会经验,道德观和责任感,是“ChatGPT们”远不能及的。今天的人才培养,尤其应当注重把人培养为“真人”,而不是冰冷的善于刷绩点的工具人。
今天的ChatGPT,一定不会是机器的终极形态,技术还将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奔驰。只不过ChatGPT的出现从另一个侧面提示我们,要不忘创新、不断思考、不停探索,善于倾听、沟通、协作。当我们能够练就妙手,人工智能就不再是对手,而是我们的朋友。
【评】勇于探索,守正创新,沿着中国特色的网络法治道路砥砺前行,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网络强国建设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数字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网络攻防实力均衡的方向不断前进,为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坚持依法治国原则适用于网络空间,不断推进网络法治建设,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在网络空间的实践,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在网络空间深入实施;不断探索依法治网的科学途径和方案,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一体推进中形成了中国特色治网之道,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实践证明,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网治网之路,为网络强国建设、全面依法治国、党在信息化条件下治国理政作出了重要贡献。
【评】近年来,网络上的恶性事件接连发生。一些人借助网络的虚拟性,披着“马甲”在键盘上对他人进行抨击、谩骂、侮辱、造谣……不仅侵犯了他人的隐私,使其名誉受损,更有可能影响当事人的正常生活,导致受害者心理上的崩溃,进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在这次恶意P图事件中,苏州大学及时、果断地做出处罚决定并公开通报,可以说是对于学生网络造谣等互联网恶性行为,亮明了零容忍的态度与底线。只有鲜明的态度、严厉的惩罚,才能让学生懂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足够硬的“拳头”、足够大的代价,才能让想要伤害别人的人收回恶意的双手。事实上,从当事女生的发帖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自己的行为赵某某并没有悔过之意,在被发现后不仅没有对当事女生表示丝毫歉意,甚至还让人劝其不要传播。对于“按键伤人”的案例,只有坚决打击,从严处置,才能形成震慑,让按键之手不能肆意妄为,进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构建良好网络生态,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评】“银发族”再就业,虽然不能改变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老龄化曲线,但却实现了“社会时钟”概念上的“延缓衰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迟滞老龄化所带来的冲击,如社会养老增负及用工难题等。不仅如此,“银发族”尤其是低龄老年人口的部分群体,积累有一定的人力、文化资本等,他们重返劳动力市场、参与社会建设,对经济发展乃至文明涵育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人口老龄化已成全球大趋势的当下,重视并开发老年人的经济社会价值已成为普遍共识,促进银发族再就业、开发利用该群体人力资源成为通选之一。不论其再就业的目的是发挥和延长个人社会价值,还是仅出于储备养老财富的经济考虑,老年人口的就业权利都需要被正视和保障。
【评】对于高校来说,开设怎样的微专业,学校有充分的自主权,但要让微专业起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成效,需要各学院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办学条件推出。重要的是,开设微专业要避免急功近利。
微专业与面向高考生招生的专业不同,是近年来各高校正在探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在本专业课程学习以外,由学校各院系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针对学生某项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
微专业面向全校学生,由学生自主选择,相比传统专业的课程设置,微专业的课程具有复合、个性、灵活等特点。学生通过微专业的学习,虽不能获得专业学位证书,但可以获得学习证明以及相应学分,并可以提升综合素养以及就业竞争能力。这一改革,因此受到不少学生欢迎。所以,设立微专业并不需要教育部门审批,不能把微专业误读为纳入招生体系的专业。
比如,有网友就认为,这其实就是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把公务员培训课程作为学分课程,实行按学分收费,有助长公考热的嫌疑。
但是,也需要避免一种走向,即高校办学以就业为导向变得功利化,把本来应该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大学变为职业培训所、考试培训所。
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普及化时代的高校,通常有两种办学定位。一是实行通识教育,以能力为导向办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与素质;二是实行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办学,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就业所需要的技能。
高校应该形成自身明确的办学定位,这才能基于办学定位,探索符合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微专业,也需要以符合本校办学定位为前提。
否则,如果学生有考证考级的要求,学校就围绕考证考级,对标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推出相应的微专业,其核心课程就成了培训课程。如此,就难免会让微专业变异为培训班,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评】开展“清朗”行动,共建美好精神家园。网络“清朗”,安而不乱。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至关重要。一年来,网络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网络空间行为更加有序,“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有力维护了网民合法权益,更好提升网民获得感和满意度。
开展“清朗”行动,提高管网治网水平。“清朗”长治,网络久安。打造一个清朗的网络家园,需要不断完善法治手段,在综合治理上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深入推进。事实证明,只有提高管网治网水平,发挥各种创新手段在管网治网中的关键作用,推出全链条、体系化治理措施,我们才能垒起清朗家园砖瓦,共创网络安全良好局面。
开展“清朗”行动,推动网络健康发展。规范网络行为,有序方能致远。面向未来,我们要以“清朗”专项行动为契机,集中力量整治网络生态突出问题,做到严厉打击和引导规范并重,乱象治理与权益保护并举,确保新时代的网络空间更加天朗气清,确保互联网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在网络强国征程中交出更加精彩的答卷。
【六旬老人跪地求水】
【评】这首先是一个因为开矿而阻断林场水源的生态问题。孙先生承包荒地种树治沙在先,而当地开采煤矿在后。开矿当然来钱快,也容易见效,属于“看得见的利益”,而造林治沙则是改善生态、造福后代的大事、长远事,见效慢,属于“长期的利益”。如果二者能够兼顾,固然不错,但很多时候,二者是存在冲突的。绿水青山是良好的生态,也是福泽后人的资源。我们不能因为开矿而破坏生态,更不能因为开矿而阻断生态治理的努力。
其次,这还是一个不履行合同的法律问题。即便不谈具体的生态治理,只是就事论事,此事也存在诸多不可解之处。要知道,协议供水,煤矿是和林场签有协议的。以合同履行而言,既然已经立约,且双方认可,为什么拒不履约?不履约也不赔偿损失,显然是违法行为。这中间,究竟有什么隐情?宁夏双马煤矿又是怎样履行法律责任、社会责任的?这些都要有一个说法,不能再拖了。
【评】过去三年,因疫情影响,多地旅游业发展缓慢,包括导游在内的大量从业人员收入大幅下降。今年以来,旅游业迎来强劲复苏,我们应共同珍惜保护旅游市场。各地要下大力气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决不能让行业乱象干扰经济发展。
导游辱骂游客,其直接原因往往是强制购物,其背后是“低价购物团”等旅游业内长期存在的痼疾。对此,地方党委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坚持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严格监管旅行社,持续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坚决斩断“以购养游”的灰色利益链,全力推动市场秩序持续向好。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旅游从业人员规则,加强行业自律和教育培训,提高导游素质,改善导游工资待遇,从利益根源上解决问题。
【评】脏话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低龄儿童“出口成脏”,最主要的感染源头最主要还是家庭,其次是来自校园。在此语境下,一些家长对童书里出现的脏话大惊失色,颇有点反应过激的意味。想要在“零污染”的“真空”文本内教育儿童拒绝脏话,反倒有些不切实际。因此,童书里出现脏话有无不妥,关键还是要看其主旨立意与表达方式。若是为了教人学好“批判性列举”,何错之有?
很多时候,我们太过执着于在书籍、课程的呈现中,给孩子营造某种理想化的“纯洁空间”,这反倒形成了某种隔阂。质疑性教育读本细节太过直白,质疑儿童读本里有“坏人、怪人”说脏话——大人们谨小慎微的所谓保护,对孩子们来说真的是最好的吗?
一味追求让孩子沉浸“无菌式”的阅读体验,但有些问题也不得不防。对此,一方面,出版机构要加强伦理审查,针对儿童作品中确因情节需要出现的极个别脏话多走心,切实评估其可能对儿童认知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并对家长做出适当的阅读指导提示。另一方面,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更要从提高自身阅读素养做起,替孩子把好阅读入门关,让孩子正确地认识世界,学会明辨是非。以及,在尊重作者创作自由和艺术表达的同时,最大程度做好幼儿阅读的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