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重点原创文档.pdf

一、法学与法理学1)古罗马乌尔比安定义: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

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法理学”是日本穗积陈重所创造。

二、法学历史。

A首次用“权利”对译“right”一词是丁韪良主译的《万国公法》。B古希腊法

律思想的代表是智者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代表作有《国家篇》、

《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

中提出了经典的法治定义。C托马斯·阿奎那的法学四分法:即将法律分为四类,

分别为永恒法、自然法、神法和人类法。D古典自然法学:格老秀斯《战争与和

平法》;霍布斯《利维坦》。洛克《政府论》;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卢梭《社

会契约论》。E哲理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康德和黑格尔。F历史法学派创始人胡

果,主要观念由萨维尼提出分析实证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斯丁。G法理学是由

奥斯丁创立的,并作为独立学科出现。H功利主义法学的代表人物是边沁和密尔。

I新分析法学的代表人物是哈特和凯尔森。J社会学法学的创始人是庞德。社会

学法学派也是研究实在法,总的来说属于实证法学,但是和新分析法学不一样

的在于其不是以语言哲学作为分析工具,而是以社会学作为分析法律的方法。

三、法与法律。在汉语言中,“法”字的古体是“灋”。其含义是“灋,刑也,

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西方思想传统中对“法”与“法律”的区分1.西方的“法”除有“法”的含

义外,还兼有“权利”、“公平”、“正义”或“规律”、“法则”之意,因此它们

常被人们理解为“客观法”,或“理想法”、“应然法”。2.西方“法律”则主

要被理解为人们依主观意志和认识而制定的法律,即“主观法”或“现实法”、

“实然法”。3.西方法文化传统中,人们将“法”与“法律”明确地区分开来。

自然法理论认为,法律在本质上是规范性的,“恶法非法”,因为存在着一种规

制政治权力和法律权力,并为人们的行为制定道德标准的自然法体系。

“法”广义与狭义1.人类存在和发展都需要秩序,需要社会规范和行为规则,

广义的“法”同人类社会共始终。2.狭义的“法”仅指国家出现以后的一种

社会存在。狭义的“法”即法律,与国家有着直接的关联,是一种历史现象。

四、法律本质。主要学说:1、法律命令说2、人民公意说3、社会控制说

法,就是归根结底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主要反映掌握国家政权的社

会阶层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通过规定权利、义务设定权力、职责以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法律本质三个层面:1、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2、法律体现掌握国家

政权的社会集团的意志,同时也保障社会公共利益3、所体现的意志归根结底

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四、法律特征1.法律具有国家意志性,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法律以权利、义

务、权力、职责为主要内容3.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的一般特征一)规范性二)概括性三)程序性:在

某种意义上说,程序是法律的生命形式。无论是现代立法,还是执法,抑或司

法都要求对一定程序的尊重,严格的程序可以最大限度地过滤掉人们在法律活

动中的主观随意性、任意性和情感性,而保证和体现法律的公正性、客观性与

科学性,是现代法制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四)公开性五)平等性:这里所

说的法律的平等性主要不是指立法上的平等,而是指司法上的平等,即当有关

法律被制定颁行以后,在司法过程中平等地适用于法律主体,任何人都有权要

求使用同一尺度给予其法律行为以公正的评判。六)不溯及既往性

五、法律作用:法律作用是指法律对于人的行为以及社会关系所带来的影响。

二)法律作用的特点:1.人为性,法律是由人类创制并产生出来的,法律的创

制始终带有人的某种目的和愿望。2.现实性,法律作用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实,

它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并解决社会矛盾。3.局限性,法律作为

一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有自己的调整领域,它并不能取

代道德、习惯、风俗、纪律等社会规范的作用,也不可能做到规范社会生活的

方方面面。分类:规范作用和法律的社会作用。

法律规范作用:一)指引作用:指法律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的普遍指导作用。法

律的指引是一种一般指引,而不是个别指引。二)评价作用:指法律作为一

种评价尺度,能够对人的行为的法律意义进行评价。法律的评价作用的客体是

THE END
1.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评价准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 预测作用:法律具有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2.法则解析揭秘法律知识的精髓简介一、法则之源:法律基本知识的定义与重要性 法律是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总体,涉及到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法律基本知识不仅关乎个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秩序的维护。了解法律基础,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文明之根:宪法与基本人权 宪法是国家最高の法律,它规定了国家机关及其https://www.qbsinawlr.cn/jun-lei-zi-xun/423901.html
3.法律基本知识体系构建法治认知的基石法律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础,它通过规范行为,维护权利,实现社会稳定与发展。了解法律基本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法律,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法律基本知识内容概述 法律基本知识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宪法、民商法、刑法、行政法等领域。这些领域分别负责处理国家https://www.6vjxuc8a1.cn/zheng-ce-fa-gui/450796.html
4.我国法律的本质是()A.国家意志和利益的体现B.公民意志和利益的我国法律的本质是( )A.国家意志和利益的体现B.公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C.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D.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11845712363100735&fr=search
5.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全(全文)2、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谈谈对法治的认识。 ①(内涵)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②(作用)法治是人们共同的https://www.99xueshu.com/w/amakxuo9na87.html
6.初中初三九年级思想政治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22. 爱岗敬业有什么意义?* 23. 爱岗敬业与奉献社会的关系?* 说明:标有“*”的更为重要的考点。 §【专题整体感知】 考试内容和要求 教材版本位置 近三年中考题型及角度 法律及其特征 1、人教七下第七课 2、粤教七下第七单元 1、常出选择题和简答题,依法治国这个知识点考过辨析题。[来源:学&科&网Z&X&https://www.360doc.cn/article/1705697_68068037.html
7.政治学科说课初中《法不可违》说课稿《法不可违》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框题的内容。本框题下有两个目题:一是违法无小事,这里主要了解法律的概念、违法行为的分类及含义;二是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了解违法行为的具体表现尤其是行政和民事违法行为,树立遵章守法意识。本框是学生对法治了解基础阶段,为后面法理的学习做好铺垫。本http://nm.zgjsks.com/html/2019/msjq_0926/37876.html
8.道德与法治七上教案全《家的意味》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第一框的内容。本框分为两目,第一目“生命的居所”主要是介绍了家的含义、家庭的功能以及家的特点;第二目“中国人的家”介绍了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家有着丰富的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律义务。本框题的学习在全书中具有承https://www.360wenmi.com/f/b2ru9doh7ck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