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1、理考点理考点抓重点抓重点22攻克选择题陷阱攻克选择题陷阱3311抓主干抓主干明考向明考向课时串讲抓主干抓主干明考向明考向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核心观点核心观点法不可违法不可违1.1.法律法律是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行为的底线。2.2.违法行为分为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和犯罪犯罪(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分类分类)3.3.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4.4.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民事
2、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行政制裁;刑事违;刑事违法行为法行为(犯罪犯罪)要受要受刑罚处罚刑罚处罚。5.5.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若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关系关系)易错点易错点易错点易错点预防犯罪预防犯罪6.6.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最本质特征)、刑事违刑事违法性法性(法律标志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应受刑罚处罚性(前两者的必然法律后果前两者的必然法
3、律后果)。7.7.预防违法犯罪,需要我们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需要我们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守法,防患于未然。(做法做法)易错点易错点善用法律善用法律8.8.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是维护合法权益的的最后屏障最后屏障。9.9.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
4、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做法做法)10.10.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罪作斗争。(做法做法)课标导航课标导航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认识认识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法治观念法治观念)理考点理考点抓重点抓重点考点考点法不可违法不可违11成都、绵阳成都、绵阳55年年22考考1.1.为什么要尊法守法?为
5、什么要尊法守法?(尊法守法的必要性尊法守法的必要性)(P46)(P46)(1)(1)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2)(2)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1)(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作用指引作用)(2)(2)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准绳
6、。(评价作用评价作用)(3)(3)法律是最法律是最刚性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底线。2.2.如何理解如何理解“法不可违法不可违”?(为什么说为什么说“违法无小事违法无小事”?)(P46)(P46)设问设问44知识点拨1.1.违法行为所承担的违法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要注意材料中体现的赔礼道歉、,要注意材料中体现的赔礼道歉、罚款、警告、拘留、拘役、有期徒刑、罚金等体现罚款、警告、拘留、拘役、有期徒刑、罚金等体现“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的关键的关键词,从而判断其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词,从而判断其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2.2.行政违法行为的主体之间
7、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如公民违反交行政违法行为的主体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如公民违反交通法规会由交警部门对其进行处罚;民事违法行为的主体是平等的,包通法规会由交警部门对其进行处罚;民事违法行为的主体是平等的,包括公民与公民、公民与企业,如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一方违约就可判定括公民与公民、公民与企业,如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一方违约就可判定其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其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1)(1)成因:成因:缺乏规则意识,法治观念不强。缺乏规则意识,法治观念不强。(2)(2)分类:分类:(3)(3)后果:后果: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8、3.3.违法行为的成因、分类及后果违法行为的成因、分类及后果(P48)(P48)4.4.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犯罪犯罪)的比较的比较(P48(P4856)56)(成都成都2019.9B)2019.9B)比较比较一般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犯罪犯罪)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区区别别危害危害程度程度相对轻微相对轻微相对轻微相对轻微严重严重触犯触犯法律法律民事法律规范民事法律规范(如:民如: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产权法等护法、知识产权法等)行政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如:如:
9、治安管理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刑事法律规范刑事法律规范(如:如:刑法、刑事诉讼刑法、刑事诉讼法法)()(成都成都2021.82021.8)比较比较一般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犯罪犯罪)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区区别别法律法律责任责任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包包括停止侵害,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赔礼道歉等)行政制裁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10、等形式。行政处行政处罚等形式。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等)()(绵阳绵阳2023.102023.10,2020.72020.7)刑罚处罚:主刑刑罚处罚:主刑(管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无期徒刑、死刑)和和附加刑附加刑(罚金、剥夺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驱逐出境)比较比较一般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犯罪犯罪)民事违法行为民
11、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区区别别典典型型表表现现侵犯他人民事权利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未经未经他人同意出版他人作品、他人同意出版他人作品、欠债不还等欠债不还等)、没有依法、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等履行合同义务等谎报险情、破坏铁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路封闭网等拦路抢劫、殴打他人拦路抢劫、殴打他人致人重伤甚至死亡、致人重伤甚至死亡、故意杀人、非法收购故意杀人、非法收购或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或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等野生动物等比较比较一般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犯罪犯罪)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联系联
12、系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二者都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二者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其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其本质是一致的本质是一致的(注:注:犯罪必然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不一定就是犯罪必然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不一定就是犯罪。犯罪。)启示启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若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就可能导致犯罪;青青少年要从小树立法治意识少年要从小树立
13、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尊法守法。自觉尊法守法。5.5.遵章守法的必要性及做法遵章守法的必要性及做法(P51)(P51)(1)(1)必要性:必要性: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是社会和谐的保证。(2)(2)做法:做法: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
14、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公民应如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公民应如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课标导航课标导航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理解理解犯罪的特征及后果,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犯罪的特征及后果,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观念法治观念)内容要求内容要求认识认识犯罪的基本概念,犯罪的基本概念,了解了解刑罚的主要类型;刑罚的主要类型;认识认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培育和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违为的危害,培育和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违法
15、犯罪行为。法犯罪行为。(法治教育法治教育)考点考点预防犯罪预防犯罪22成都、绵阳成都、绵阳55年年11考考课标导航学业要求:学业要求:能运用自己所了解的法律知识认识和评价社会生活现象,用能运用自己所了解的法律知识认识和评价社会生活现象,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未成年人的权益。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未成年人的权益。1.1.刑法的内容及作用刑法的内容及作用(P52)(P52)(1)(1)内容内容: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刑罚。(2)(2)作用作用: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
16、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2.2.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及法律后果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及法律后果(P53(P5354)54)(1)(1)含义含义: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2)基本特征:基本特征:(成都成都2019.12C)2019.12C)(3)(3)法律后果法律后果: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果是刑罚。3.3.刑罚的含义及种类刑罚的含义及种类(P54)(P54)(1)(1)含义:含义:又称为刑事处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
18、、离家出走;沉迷网络;与社会上具有不良习性的人交往,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沉迷网络;与社会上具有不良习性的人交往,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参与赌博、变为的团伙;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参与赌博、变相赌博,或者参加封建迷信、邪教等活动;阅览、观看或者收听宣扬淫相赌博,或者参加封建迷信、邪教等活动;阅览、观看或者收听宣扬淫秽、色情、暴力、恐怖、极端等内容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网络信息等;秽、色情、暴力、恐怖、极端等内容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网络信息等;其他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不良行为。其他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不良行为。教材
20、;卖淫、嫖娼,或者进行淫秽表演;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向他人提供毒品;参与赌博赌资较大;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提供毒品;参与赌博赌资较大;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5.5.未成年人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P55(P5556)56)(绵阳绵阳2019.182019.18)(1)(1)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2)杜绝不良行为杜绝不良行为。(3)(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4)(4)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
21、法,防患于未然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设问设问55情境助力教学未成年人孙某某在某聊天网站上看到一条出租银行卡可以赚钱的信息,未成年人孙某某在某聊天网站上看到一条出租银行卡可以赚钱的信息,遂联系同学詹某遂联系同学詹某(已成年,另案处理已成年,另案处理),利用其身份证办理,利用其身份证办理44张银行卡,张银行卡,并将银行卡出租给他人用于信息网络犯罪支付结算。经查,涉案银行卡并将银行卡出租给他人用于信息网络犯罪支付结算。经查,涉案银行卡单向资金流入金额为人民币单向资金流入金额为人民币108108万元,其中万元,其中9.89.8万元系涉诈骗资金。孙某万元系涉诈骗资金
22、。孙某某可能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某可能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根据案例,请你分析孙某某在公民意识层面有哪些待提升之处。根据案例,请你分析孙某某在公民意识层面有哪些待提升之处。案例情境案例情境法治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特殊保护:特殊保护: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护的同时,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护的同时,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行使自己的权利,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七下第十课,见本书七下第十课,见本书P135)P135)考点链接考点链接
23、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1)通过法律服务机构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心等)来维护合法权益。来维护合法权益。(2)(2)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考点考点善用法律善用法律331.1.当我们遇到法律问题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怎样依法维权?
24、当我们遇到法律问题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怎样依法维权?(P58(P5859)59)依法办事:依法办事: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尊法学法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坚定捍卫者。(七下第十课,见本书七下第十课,见本书P135)P135)依法行使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步骤和过程进行。(八下第三课,见本书八下第
25、三课,见本书P94)P94)依法维权:依法维权: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公民维护权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八下第三课,见本书八下第三课,见本书P94)P94)考点链接考点链接2.2.诉讼的含义及其作用诉讼的含义及其作用(P60)(P60)(1)(1)含义含义: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突的活动。(2)(2)作用作用: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
26、权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益的最后屏障。3.3.诉讼的类型诉讼的类型(P60)(P60)(1)(1)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2)(2)行政诉讼行政诉讼:俗称:俗称“民告官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3)(3)刑事诉讼刑事诉讼: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
28、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P61)(P6162)62)(1)(1)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2)(2)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见义见义“智智”为的做法为的做法)设问设问55情境助力教学快递员小张送快递到某出租屋时,屋里
30、犯罪作斗争。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教材情境教材情境爱护身体:爱护身体: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等。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等。(七上第九课,见本书七上第九课,见本书P122)P122)个人守护正义:个人守护正义: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智”为。为。(八下第八课,见本书八下第八课,见本书P112)P112)考点
31、链接考点链接6.6.公民应怎样尊法守法?公民应怎样尊法守法?(P62)(P62)(1)(1)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2)(2)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3)(3)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攻克选择题陷阱攻克选择题陷阱1.1.只要不违法犯罪,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只要不违法犯罪,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金华金华2023.12D)(2023.1
33、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若未成年人的行为超出法律的界限,也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罚。为超出法律的界限,也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罚。4.4.在社会交往中,我们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在社会交往中,我们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改正:改正:_5.5.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刑事违法性。()改正:改正:__6.6.轻微违法无需负责任。轻微违法无需负责任。(扬州扬州2023.23D)(2023.23D)()改正:改正:_7.7.权益受损的消费者,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权益受损的消费者,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苏州苏州2023.132023.13)()()改正:改正:_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律标志。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权益受损的消费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权益受损的消费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8.8.未成年人要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运用智慧同违法犯罪分未成年人要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运用智慧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子作斗争。()改正:改正: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