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死刑应当被废除吗?新浪财经

东野圭吾有一本书叫做《虚无的十字架》,讨论了死刑存废这个非常沉重的话题,男主人公道正与女主人公小夜子曾是夫妻。爱女多年前被劫匪入户杀害,劫匪曾因抢劫杀人被判无期徒刑入狱,假释不久又实施杀人恶行。劫匪一审被判无期徒刑,后经男主与女主的不断努力,二审终于改判死刑。但是即使凶手伏法,女儿也无法复活,这种痛苦让两人最终分手。

某日,男主人公道正接到刑警致电,得知令人震惊的消息,他的妻子小夜子被杀了。凶手虽然后来自首了,但道正却在小夜子的遗物中有所发现,她的死因似乎并不单纯。

原来小叶子后来成为一名专栏作家,致力于推动死刑工作,认为所有的杀人犯都必须接受死刑的处置。小叶子在访谈时发现了一个秘密,一位患者中学阶段和学长恋爱,初尝禁果,怀孕生子,两人非常害怕,在孩子出生之后就把孩子捂死,两人的恋情也戛然而止。

在这个小说中,讨论的主题非常沉重:关于罪与罚,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用尽一生赎罪?如果犯人并未把死刑视为惩罚,至死仍未反省,死刑又有何作用?今天我将从法理学家贝卡利亚的,关于死刑的五个重要的观点切入,与你讨论死刑的存废问题。

1764年,时年26岁的贝卡利亚发表了《论犯罪与刑罚》这本小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废除死刑的主张,正是因为这本小书,拉开了废除死刑运动的序幕,这场运动至今仍在继续。直到今天,主张废除死刑的人士所使用的论点依然没有超越贝卡利亚200多年所提出的思想。

切萨雷·贝卡利亚

贝卡利亚在书中提出了五点废除死刑的理由。

简单解释就是,因为单个人不安全,所以大家为了共同的生活放弃了一部分权利,形成了国家。但是人们所放弃的权利是有限的,不可能把处分自己生命的权利也交出去。

因为,生命是一种特殊的权利,甚至生命的拥有者都无权自我了断。那么国家就更不可能有这种剥夺生命的大权。所以死刑的存在是对社会契约的违反,是一种典型的滥用权力。

贝卡利亚认为,死刑没有效果。按理来说,死刑是为了威吓民众,预防犯罪,杀一儆百。但是,死刑貌似起不了这种作用。贝卡利亚认为能够对人心产生作用的不是刑罚的强烈性,比如剥夺生命,而是刑罚的延续性,比如无期徒刑终生监禁,因为最容易触动人感觉的不是强烈但暂时的运动,而是反复且长久的印象。

如果真的要用死刑来显示法律的力量,那就得月月杀天天斩。这就陷入了悖论,本来死刑是为了预防犯罪。但现在为了保证死刑有足够的威慑力,还得确保经常有犯罪分子被斩。

通俗的来讲,终身苦役的警戒作用是可以重复利用的,但死刑则是一次性的。同时,终身苦役更令人望而生畏,能够更有效的预防犯罪,人们往往能够承受极端而短暂的痛苦,但却很受忍受长期持续的煎熬。

贝卡利亚认为死刑不仅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而会产生反作用。因为死刑会引起人们对受刑人的怜悯,导致死刑的威吓作用大打折扣。

国家公开执行死刑,本来是想唤醒民众对法律的敬畏,预防犯罪。但人的天性同情弱者,刑场上国家与受刑人力量对比悬殊,国家非常的强势,受刑人非常的弱小。人们会产生一种忿忿不平的怜悯感,违背了国家适用死刑的初衷。

比如我们前几期讲到的张扣扣杀人案,最终张扣扣被判死刑,就有很多民众同情怜悯他,甚至支持他的杀人行为。

所以,贝卡利亚说,在很多人看来,死刑就相当于一场表演,刑场与其说是为罪犯开设的,不如说是为观众开设的,如果观众心中的怜悯心超过了其他情感,那么这个表演就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小时候也经常参加公审大会,八十年代那个时候的死刑犯是要游街示众的。看着这些五花大绑,身上插着长牌子的人,有时我会觉得他们挺可怜。

有些胆大的同学甚至还敢去围观枪决现场。这些同学回来的时候,往往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述某些犯人的“英勇事迹”,比如打了好几枪才死,或者死前大叫一声,“老子十八年后还是一条好汉”。

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忘记罪犯所犯下的罪行,反而会觉得这些人很勇敢,是条汉子,值得尊重。从这个角度而言,法律的尊严是大打折扣。

贝卡利亚认为死刑会让人们变得越来越残忍,甚至以暴易暴容易,最终导致暴行的恶性循环。

很多人认为,法律禁止谋杀,但自己却在公开的谋杀,它阻止公民去做杀人犯,却安排一个公共的杀人犯。所以,贝卡利亚认为它会激发人性深处残暴的成分。因为,死刑告诉人们,只要有正当理由,杀人就是被允许的。

这就是为什么死刑越多的国家,犯罪反而越残暴。用法律来作为施加暴力的借口,法律公正性也就会彻底的丧失。当残暴的精神操纵了法律的时候,法律就会成为教唆人们实施更加残暴行为的最好教官。

总之,这五点理由基本上构成了废除死刑最重要的五大缘由。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贝卡利亚的所有论证都是从死刑的效果来加以论证的,因为死刑没有效果,所以不值得存在。

这就像东野圭吾《虚无的十字架》中为杀害男主女主爱女的劫匪进行辩护的律师告诉女主的那样,死刑其实是很无力的,尤其犯罪分子对死刑判决无所谓的时候。这种效果论显然是功利主义思维模式。认为惩罚就是为了预防犯罪,起到震慑作用。

但其实,即使是功利主义也有人赞同死刑,毕竟死刑是否有效,这其实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有的研究认为废除死刑并未导致谋杀率上升,但也有相反的论据认为恢复死刑遏制了犯罪。

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刚刚提到的社会契约论的倡导者卢梭也赞同死刑,他说人们在订立社会契约时,为了不至于成为凶手的牺牲品,所以他们同意,假如自己做了凶手的话,自己也得死。

当然,死刑如果误判后果不堪设想,这其实是废除死刑论最重要的一个武器。但作为平法的人类,我们制定的司法制度必然存在缺陷,最坏的制度是宁可错杀干人也不放过一人,但为了不枉杀一人,就放过千万个有罪之人,也不太合适。

因此必须寻求一个平衡点。换言之,如果死刑的误判率在合理的范围内,那么这种误判也是追求正义所可以接受的,毕竟人类社会的正义的瑕疵不可避免。

因为世上有邪恶,所以法律必须通过惩罚来进行威慑,避免邪恶蔓延如洪水滔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死刑具有合理性。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种民意的情绪表达本身也有其内在的合理价值。

所以,法律一定是一种平衡的艺术,不管是杀人必死论还是死刑废止论都可能是处于两个逻辑的极端,而正确的观点可能在两者之间。

最后再给各位提供一个数据,也许大家可以看出死刑这个问题的复杂性。时至今日,全球已经有超过2/3的国家在法律中或在事实上废除了死刑。但维持死刑的国家之人口却也近全世界人口的2/3。同时,全球有两个最重要的国家都保留着死刑,一是中国,二是美国。

我们也不能滥用死刑,在我看来死刑只能针对谋杀一类的重罪。对谋杀处以死刑本身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死刑的限制。

我国1997年刑法曾经规定了68个死刑罪名,2011年的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十三个死刑罪名,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又取消了9个死刑罪名,当前刑法中还有46个死刑罪名。限制死刑一直是刑法的基本政策,但是仍然有一些非谋杀型犯罪保留着死刑,这应当被逐渐废止。

THE END
1.从案例看法律:罗翔《法律思维80讲》深度解析在当今社会,法律不仅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更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罗翔老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为我们带来了《法律思维80讲》这一音频专辑,它不仅是法律知识的普及,更是对法律思维的深刻解读。 一、法律思维的普及者 罗翔老师以其幽默风趣的授课风格,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案例分析https://zhuanlan.zhihu.com/p/696820979
2.罗翔讲法律思维80讲吾爱破解求喜马拉雅 https://www.ximalaya.com/album/30603601罗翔讲法律思维80讲 有声资源 谢谢 https://www.52pojie.cn/thread-1806764-1-1.html
3.2024厚大法考专题强化理论卷罗翔刑法已完结拉德布鲁赫:自从刑法存在,国家代替受害人施行报复时开始,国家就承担双重责任,正如国家在采取任何行动时,不仅要为社会利益反对犯罪人,要保护犯罪人不受被害人的报复,现代刑法同样不只反对犯罪人,也保护犯罪人,它的目的不仅在于国家设置刑罚权利也要限制这一权利,它不止是可罚性的缘由,也是他的界限,因此表现出悖论性,https://www.bilibili.com/opus/986720194580709458
4.大法考讲义全套官方教材书2024法律资格职业资料罗翔讲刑法刑诉民法图书 > 考试 > 司法考试 > 司法考试备考2025年厚大法考讲义全套官方教材书2024法律资格职业资料罗翔讲刑法刑诉民法司考厚大历年真题律师证2024客观题法考思维导图 2024厚大法考【客观题】全套教材8本(现货先发) 和聿图书专营店 司法考试备考2025年厚大法考讲义全套官方教材书2024法律 https://item.jd.com/10094699640256.html
5.罗翔做序!女性作家用感性思维普及理性法制(正义的回响)书评女性作家用感性思维普及理性法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听罗翔老师讲了很多“张三”的故事,可以说是他让我觉得法律不是枯燥无味的,不是高高在上无法触及的,甚至让我跟数千万弹幕如出一辙地回复“理工专业学生来学法”了。 也是因为对法律产生了兴趣,陈碧老师这本《正义的回响》让我读得津津有味。 陈碧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029148/
6.「法律职业资格超全考试资料」(136.12GB)最生动的12堂美国法律课-陈纪安.pdf3.42MB 大变局下的中国法治-季卫东.pdf2.18MB 非常法史:历史上的法律趣事-刘典.pdf2.64MB 房地产开发法律操作实务.pdf3.63MB 法理讲义 关于法律的道理与学问.pdf47.34MB 法律人的思维方式-陈瑞华.pdf1.86MB 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博登海默.pdf4.33MB 法理学导论-舒国滢.http://so.haoke100.com/quark/2024111609581863626
7.新华文轩律的悖论罗翔印签版普法法治细节系统刑法学讲义掌握思维【新华文轩】法律的悖论罗翔 印签版普法法治的细节系统刑法学讲义从悖论中掌握法律思维刑法民法典法律常识罗翔法学正版图书籍果34 元 去天猫购买声明:此商品数据来源由淘宝官方接口提供,所有交易过程在淘宝或天猫与第三方卖家进行,本网站不参与交易,如有交易产生的疑问请联系天猫卖家【新华文轩旗舰】,如需删除此页面请 https://m.ftxia.com/item.htm?id=274Z578iMeZ6A2n5SY
8.[正版]法律的悖论+刑法学讲义罗翔老师2023年底普法新作走出独断¥30.00 低压电工作业操作资格培训考核教材 复审 2023年低压电工审证培训教材 电工特种作业人员考证教材 电工基础知识 考电工证 查看商品参数 图书 法律 法律 刑法 云南人民出版社 [正版]法律的悖论+刑法学讲义 罗翔老师2023年底普法新作 走出独断思维接受多元包容 全书14组悖论培养法律 https://m.suning.com/itemcanshu/0071538872/000000012432990060.html
9.《法律的悖论[精品]》最新章节后记在针尖上跳舞的天使果麦文化 | 罗翔12.6万字 法律内容简介: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普法新作,14类经典案件,辨析法律盲区。探讨和思考法律中的悖论,能够锻炼我们的思维,走出偏见与独断,接受多元与包容。目录83章查看目录 免费版权信息 免费序言 免费法律:法不容情,又法中有情 https://m.zhangyue.com/detail/13025968?p2=104167%3Fvhocezwjsklwqqep
10.谈刑论道:罗翔的法律思维100讲(连载)来自陈闲的谈刑论道:罗翔的法律思维100讲(连载)|芝识分享百度网盘资源分享 http://t.cn/A6Up2Rgt https://weibo.com/5692118061/Kv4jTu7J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