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子》10句至理名言,看穿人性,读懂人心!

慎到(约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5年),赵国人,原来学习道家思想,是从道家中分出来的法家代表人物。齐宣王,齐泯王时游学稷下,在稷下学宫讲学多年,有不少学生,在当时享有盛名。

1.家富则疏族聚,家贫则兄弟离。

出自先秦《慎子·内篇》。疏族,远亲。则,那么、就。家有万贯,远亲也要攀附过来;家贫如洗,兄弟也会相互背离。这句话是说经济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支点,其意是要揭示世态炎凉、人情浇薄的真实世情。

2.视之明也,鉴于贤,不在见于蚊睫。

出自先秦《慎子》。眼光明锐的人,是因为他善于鉴识贤人,而不在于他能够看清蚊子的睫毛。

3.为天下者,不慢其民。

出自先秦《慎子》内篇。治理天下的人,是不会轻慢他的老百姓的。这话的意思是要统治者应该尊重人民,不要自以为是,更不可鱼肉百姓。

4.上无羡赏,下无羡财。

出自先秦《慎子·德威》。上面不滥发赏赐,下面也不会追求不应有的钱财。

5.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

出自《慎子·逸文》。法律制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上长出来的,它只是产生于人间,符合人们的愿望而已。

6.孝子不生慈父之家。

出自先秦《慎子》。对子女溺爱的家庭,不会有孝子。

7.骨肉可刑,亲戚可灭,至法不可阙也。

出自《慎子·逸文》。执法者可以对犯法的亲生骨肉施刑,可以把犯法的亲戚处死,但是法律是不可以废除的。

8.立法而行私,是私与法争,其乱甚于无法。

出自《慎子·逸文》。制定了法律却又徇私枉法,这是私情与法律相抗争,所造成的混乱甚至比没有法律还严重。

9.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

出自《慎子·因循》。人们没有不愿尽心尽力为自己做事的,要强求他们改变为自己做事而变成为我做事,那就不可能找到合用的人才。

10.故用人之自为,不用人之为我,则莫不可得而用矣。此之谓因。

出自《慎子·因循》。所以,君主要善于利用人们都尽力为自己做事的特点,不要强求他们去做不愿做的事,那么天下就没有不能为我所用的人,这就叫做因循自然,顺应民情。

THE END
1.良法善治丨依法治国,总书记这些用典寓意深刻今年的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依法治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多次引用典故强调法治建设的重要性。一起学习↓https://m.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25801
2.良法善治丨依法治国,总书记这些用典寓意深刻时政要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依法治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多次引用典故强调法治建设的重要性。一起学习↓http://sgj.xinjiang.gov.cn/sgj/zsyw/202412/9e9b8e1575014b228bf5446080488a4e.shtml
3.遵守纪律的名言警句15篇(全文)—名言出自:苏轼 8、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名言出自:管仲 9、辱,莫大于不知耻。—名言出自:王通 10、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名言出自:康熙 11、大家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名言出自:拉罗什福科 12、君子之守,修其身而世界平。—名言出自:孟子 13、人人好公,则世界https://www.99xueshu.com/w/filey9r60svd.html
4.法律名言格言警句篇2:法律名言格言警句 2、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3、恪守法规,画出圆满人生。 4、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5、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edj1u1r.html
5.2017廉政知识竞赛题库20171023(1)21.英国政府颁布的首部反腐败的法律《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是哪一年?() A.1880.0 B.1885.0 C.1889.0 22.下列哪些名言名句出自孔子?①见利思义,见危授命②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④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⑤贫则见廉,富则见义 https://m.360docs.net/doc/e616380935.html
6.2024年成人高考语文作文得分攻略有关文明的名言 把理想运用到真实的事物上,便有了文明。--【法】雨果 增多的物质财富和增多的空余时间是促使人类文明的两大因素。--【英】狄斯雷利 文明就是造就文明人。--【英】罗斯金 文明的真正验证不是人口统计数字,不是城市规模,也不是农作物的产量—而是一个国家能 造就出怎样的人。--【美】爱默生 http://www.dongyongedu.cn/n161229.htm
7.兴山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5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A、《醉翁亭记》B、《岳阳楼记》(B)语出范仲淹《岳阳楼记》,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 60、"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A、老子B、荀子(B)出处 《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http://xsx.i.yce21.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cec21c53fb6f4429a0d3ef063ec5bfb9&id=313133
8.法律格言: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的一种东西解答一 举报 正义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 这句话出自 丹宁勋爵的《法律的正当程序》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法律格言:“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的一种东西 关于法律的名言警句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e8483936d8fdf8a4a22b64c4dda006fd.html
9.《韩非子》经典名言10句,精辟透彻,饱含人生智慧出自先秦《韩非子·难一》。败,败坏。法律制度败坏,国家必然大乱。诗句话说明法律制度对维系国运的重要性。5、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出自先秦《韩非子·有度》。法法令不迎合有权势的人,就像墨绳不迁就弯曲之木一样。此以类比之法,阐明了法律的执行应该公正,也就是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6、所谓廉者,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5262809305803328&wfr=spider&for=pc
10.《中国法律思想史》(第四版)电子教案.ppt李世民的法律思想、观点和执政事迹,被主要记录在《贞观政要》一书中。李世民还总结历代王朝特别是隋朝兴亡的教训,作《帝范》12篇,传给后人。 第三节 李世民 一、“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重民思想 李世民指出,君依于国,国以与民。以往人民总是强调君主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决定作用,而李世民作为统治者却从历史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207/5311304024004133.shtm
11.是谁说的西·罗斯福说的话首页> 名人名言大全 名人名言大全关键字: (可以输入名言关键字,或作者) 西·罗斯福:谁都不应凌驾于法律之上,谁也都不应该受法律的欺凌,当我们要求人们遵守法律时,无需征得他们的同意最新查询: 科学不会舍弃真诚爱它的人们 乘着顺风,就该扯篷。 手稳口也稳,到处好藏身 深水藏大鱼 亲人帮亲人,无亲来帮愁煞人https://mingyan.51240.com/shuidubuyinglingjiayufalvzhishang_s__mrmy/
12.中国法院网更希望广大青年法官能够进一步加强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从内心真正崇尚法律,做司法公信力的典范;树立高尚品格,做诚实守信、踏实肯干的典范;真正能够发挥主力军与突击队的作用,肩负起党的重托,人民的期望,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和人民法院的未来。我们坚信,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全省法院青年法官,在新世纪新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10/04/id/59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