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知识:法的作用辨析

法的作用在事业单位考试中主要考查法对人的规范作用,案例考查为主,记忆考查为辅。案例考查主要考查考生对法的规范作用的辨析,通过给定材料分析该行为属于哪种规范作用,需要考生在熟练掌握每种规范作用对象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来确定答案,该部分难度较大。记忆性考查则主要考查法的规范作用的五种类型,难度较低。

二、知识剖析

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所发生的一种影响,它表明了国家权力的运行和国家意志的实现。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考点点拨】法的规范作用是从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这一角度提出来的,而社会作用是从法在社会生活中要实现一种目的的角度来认识的,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规范作用是手段,社会作用是目的。

(一)法的规范作用

根据法的作用的具体对象、主体范围和方式的不同,规范作用可分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

1.指引作用

指引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考点点拨】指引作用的对象是每个人自己的行为,法通过某种行为模式为对每个人自身的行为指引方向。例如,张三准备上山砍树,看到“禁止乱砍滥伐”的警示语后放弃了砍树的想法。该警示语作为一种规范对张三自己的行为起到了指引作用,使其放弃了砍树。

2.评价作用

评价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

3.教育作用

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诱导影响。

【考点点拨】教育作用的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根据教育作用产生效果不同,分为示警作用和示范作用。教育作用强调对人们今后行为的影响,这里并不特指具体的对象,而是一般人的行为。有人因违法而受到制裁,从而对一般人有示警作用;反之,人们的合法行为对一般人的行为具有示范作用。例如,某明星酒后驾车,被有关部门通报给社会群众,该事件所体现的就是教育作用中的示警作用,以此来告诫大家不能酒后驾车。

4.预测作用

预测作用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他们相互间将如何行为。

【考点点拨】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相互间的行为。社会是由人们的交往行为构成的,社会规范的存在就意味着行为预期的存在,而行为的预期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也是社会能够存在下去的主要原因。例如,《民法典》第563条规定:“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5.强制作用

法为保障自己得以充分实现,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惩罚违法行为。

【考点点拨】强制作用的对象是违法犯罪者的违法犯罪行为。法的强制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证。例如,张三因为犯故意杀人罪,情节恶劣,被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二)法的社会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社会事物对其他社会事物与社会本身产生的影响。法的社会作用主要涉及了三个领域和两个方向。三个领域即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生活领域;两个方向即政治职能(通常说的阶级统治的职能)和社会职能(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试题练习】(多选)村民小马为盖房去山上伐几棵国有林木。父亲对小马说,未经许可砍伐国有林木属于乱砍滥伐,是违反《森林法》的。小马听从了父亲的劝导。该事例说明法具有:

A.指引功能B.评价功能

C.教育功能D.强制功能

【中公答案】AB。解析:指引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评价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题中小马父亲认为儿子不经许可去国有林区伐木,会违反《森林法》而加以劝阻,这说明法有评价的作用和功能。法律对小马父亲和小马提供了行为引导,体现法的指引作用。故本题答案为AB。

THE END
1.以案释法普法小故事典型案例张某提起诉讼后,经法院依法审理判处韩某限期修复张某家有水渍的天花板及赔偿电视的损失。 ·律师释法· 自家装修本是大喜事,但不能损害楼下邻居权益,本案中韩某因自家装修损害了楼下邻居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应依法承担侵权赔偿责任。https://www.dhms.gov.cn/fzjz/Web/_F0_0_60M5BTQM9758D4CF6E2D41CBBB.htm
2.以案说法宪法守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坚实后盾大家都对我国的哪些法律有所了解呢?我相信很多人脱口而出的会是刑法、民法,有些略懂法律的人可能会想到行政法、知识产权法等,但几乎很少的人会第一个想到宪法。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我国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就像我们的母亲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NjQ5Mzk4Mg==&mid=2247526789&idx=4&sn=ecc19d3f0ed074bef0bfed445588a17d&chksm=eaae19ed31d2f280985907391533e6dbe5310e1ddb67dfcff5e5e3ca9da88ea4f6e620ffb27d&scene=27
3.关于吸毒的法律条例有哪些?专家导读 如果吸毒人员个人持有大数额毒品的可能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如果涉嫌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可能触犯容留他人吸毒罪。个人吸毒的行为在我国不属于犯罪行为,应该有刑事责任,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关于吸毒的法律条例有哪些? 一、关于吸毒的法律条例有哪些?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https://mip.64365.com/zs/1486557.aspx
4.2022年重庆八中中考道德与法治强化训练试卷(一)①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②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③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④有利于青少年从根本上远离犯罪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组卷:94引用:1难度:0.7 解析 3.张某与涂某因琐事发生争吵并厮打,经鉴定,涂某为轻微伤。公安机关拟对张某作出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张某不服,欲https://www.jyeoo.com/sj/c1c20f7d-3c9c-4de5-acee-ec894cc110a5
5.论法律常识的重要性(通用8篇)因此,大学生培养良好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增强公民权利义务和当家作主的责任感,为将来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在社会生活中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减少犯罪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现在的大学生不仅要了解法律知识,更要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j0dwr7.html
6.制定和实施物权法的若干问题当人民私有财产受到来自一般人的侵犯时,这一法律保护制度尚可发挥保护受害公民、制裁加害人的作用;当对人民私有财产受到国家机关、地方政府滥用行政权力的侵害时,法律保护的天平往往向国家机关、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一方倾斜,人民私有财产不可能获得平等的法律保护。进入21世纪以来发生的"强制拆迁"、"圈地热潮"等滥用公权力http://clsjp.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