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自考《思修》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自考视频课程》名师讲解,轻松易懂,助您轻松上岸!低至199元/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题干】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担当不同的历史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选项】

A.继往开来,发展中华传统道德文化

B.努力奋斗,创造个人美好生活

C.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答案】D

【解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新时期广大青年的历史使命。

【考点】绪论——绪论

2.【题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社会主义荣辱观解决的是()。

A.举什么旗的问题

B.遵循什么样的行为规范的问题

C.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的问题

D.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面貌的问题

【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包括:

(1)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解决举什么旗的问题;

(2)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解决走什么路的问题;

(3)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解决了应该具备什么精神风貌的问题;

(4)本质:社会主义荣辱观(怎么做),解决了行为规范的问题。

3.【题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中反映了国家文化建设应然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的是()。

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和谐

【答案】C

【解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中反映了国家文化建设应然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的是文明。

4.【题干】人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物,既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下列关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中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

B.单靠自然属性就可以把人和动物区分开

C.人的自然属性制约并决定着人的社会属性。

D.劳动、语言、意识思维,这些都属于人的自然属性

【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

【考点】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科学认识人的本质

5.【题干】不同的人由于所处时代阶段不同,由于生活经历和人生境遇认识水平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人生目的,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各种各样的人生目的中,值得终生尊重、矢志践行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A.修身齐家

B.为人民服务

C.追求个人享乐

D.主观为自己,客观帮他人

【解析】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各种各样的人生目的中,值得终生尊重、矢志践行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考点】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6.【题干】马克思在1985年的高中毕业作文中写到。只有选择那些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才不会被重担而压倒。因为我们是为千百万人而牺牲。我们享受的不是可怜自私的幸福。而是为千万人创造幸福,我们的事业将永远存在下去。马克思的意思是()。

A.在人生的价值追求中只有实现个人价值,才能创造社会价值

B.只有创造物质财富才能获得精神财富

C.既要注重社会贡献,又要注重自我完善

D.只有创造更多社会价值,才能实现更高个人价值

【解析】一方面,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人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和奋斗的过程,一般也是人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另一方面,人生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一个人所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越高,为他人和社会创造的财富越多,他所能实现的自我价值就越高。

7.【题干】以下关于理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理想是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具有完美性

B.理想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具有虚幻性

C.理想是对未来的向往,具有随意性

D.理想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解析】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反映,具有客观性同时,理想作为未来图景具有超前性,也是对现在的超越。理想总是指向未来的,是现实生活中尚未实现的东西。形成并追求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考点】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及其作用

8.【题干】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下列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预想的共产主义基本特征的是()。

A.享乐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

B.消费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C.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D.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

【解析】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社会。

【考点】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确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

9.【题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

A.全面恢复中华传统

B.重新解释中国近现代史

C.立足民族,面向世界

D.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

【解析】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面向世界。

【考点】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

10.【题干】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自强不息。建设了辽阔壮丽的大好河山,开创了物产丰富的广袤良田,战胜了无数自然灾害。这些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

A.伟大创造精神

B.伟大奋斗精神

C.伟大梦想精神

D.伟大团结精神

【解析】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体现在四个方面: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自强不息。建设了辽阔壮丽的大好河山,开创了物产丰富的广袤良田,战胜了无数自然灾害,这体现的是伟大奋斗精神。

11.【题干】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加繁重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的安全观是()。

A.新型国家安全观

B.传统国家安全观

C.总体国家安全观

D.现代国家安全观

【解析】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考点】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12.【题干】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这种功能属于()。

A.调节功能

B.认识功能

C.教育功能

D.激励功能

【解析】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道德调节的形式主要是道德评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

【考点】加强道德理论学习——道德及其发展

13.【题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我们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其中包含的传统美德。”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基本精神的是()。

A.自由,平等,博爱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解析】中华传统美德内容: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关系。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

【考点】加强道德理论学习——继承和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14.【题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力支撑。下列关于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道德谴责的行为,社会主义法律都会制裁

B.社会主义法律涉及的范围更广。能在社会主义道德无法起作用的范围产生作用

C.社会主义法律的实现,靠人们内心的意识。社会主义道德的实现靠国家强制力量

D.社会主义法律既是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的制度前提。又是弘扬授予道德的可靠保障

【解析】道德是制定法律的基础,为制定法律提供根据,又导向更高层次的要求。法律既是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的制度前提,又是弘扬授予道德的可靠保障。

【考点】加强道德理论学习——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5.【题干】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即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这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坚持的原则是()。

A.个人主义

B.集体主义

C.国家主义

D.社会主义

【解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诚实守信。

16.【题干】出行时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乘车时主动购票,自觉排队;观看演出时不抽烟,不大声喧哗;使用互联网时严格自律,科学文明,健康上网,自觉维护网络生活正常秩序。这是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守的()。

A.社会公德的要求

B.职业道德的要求

C.家庭美德的要求

D.环境道德的要求

【解析】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它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所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人类社会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关系的反映。

【考点】培养优良道德品质——遵守社会公德

17.【题干】下列道德规范中,既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要内容,又属于职业道德基本要求的是()。

A.勤俭持家

B.诚实守信

C.修身养性

D.服务群众

【解析】职业道德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其中,既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主要内容,又属于职业道德基本要求的是诚实守信。

【考点】培养优良道德品质——遵守职业道德

18.【题干】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培养法治思维的基本途径。在思想观念上高度认可,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的底线不可触碰,内心真正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这是法制思维培养中()。

A.尊法的具体表现

B.学法的具体表现

C.守法的具体表现

D.用法的具体表现

【解析】尊法就是尊重法律权威,是培养法治思维的首要前提。尊法还表现为一种法律底线意识。即在思想观念上高度认同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

【考点】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养法治思维、维护法律权威

19.【题干】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多种,除了法律规范还有道德规范、宗教规范和纪律规范等,法律规范与这些规范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A.法律反映统治阶级意志

B.法律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C.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法律的内容受物质生活条件制约

【答案】C;

【解析】法律的特征:

①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②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

③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考点】学好法学基础理论——法学基本知识

20.【题干】法律通过后还需要依法公布,未经公布的法律不发生法律效力,在我国有权将已经法律通过的法律以一定形式公之于众的是()。

A.国务院

B.国家主席机构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常委会

【解析】国家主席的职权主要包括: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等组成人员;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等。

【考点】熟悉我国基本法律制度——我国的宪法制度

21.【题干】人们的守法程度和水平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对人的守法状况有着很大影响的主观因素是()。

A.法律观念

B.法治状况

C.民族传统

D.家庭环境

【解析】人们的守法程度和水平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对人的守法状况有着很大影响的主观因素是法律观念。B、C、D都是外界客观因素。

【考点】学好法学基础理论——我国社会主义法的运行

22.【题干】中华人民共和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其职权主要是()。

A.发布动员令

B.宣布战争状态

C.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D.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其职权主要是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23.【题干】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的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形成规定。”下列关于特别行政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特别行政区原有法律全部保持不变

B.特别行政区享有包括国防的外交在内的高度自治权

C.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永远不变

D.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工作人员由该地区永久居民依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组成

【解析】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工作人员由该地区永久居民依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组成。

A.父母

B.子女

C.配偶

D.兄弟姐妹

【解析】遗产继承顺序:第一顺序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考点】熟悉我国基本法律制度——我国的实体法制度

25.【题干】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逃避或者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依法对其适用限制或剥夺人身自由的各种强制方法,下列属于强制措施的是()。

A.警告

B.取保候审

C.查封财产

D.没收违法所得

【解析】强制措施: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暂时限制或依法剥夺的各种强制性方法,主要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

【考点】熟悉我国基本法律制度——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题干】简述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

【答案】(1)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用世界观去观察和对待人生问题,就形成了人生观。

(2)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3)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观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的变化。

27.【题干】爱国主义的含义是什么爱国主义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答案】(1)含义:爱国主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热爱、忠诚和报效自己祖国的一种情感、思想和行为。

(2)基本内容:热爱故土河山是首要表现;热爱骨肉同胞是集中表现;热爱灿烂文化是深层内容。

【考点】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8.【题干】简述道德的含义和本质。

【答案】(1)含义: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2)本质:道德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并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

29.【题干】简述法的社会作用。

【答案】(1)法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是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国家制定法律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法律来实现国家的统治职能,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

(2)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是法的社会作用的重要方面。一方面满足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维护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共利益。

30.【题干】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答案】(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

(5)社会经济权利。

(6)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7)特定人的权利。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题干】论述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答案】(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考点】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与原则

32.【题干】论述在人生实践中如何确立并实现正确的理想信念。

【答案】(1)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2)把理想信念化为实际行动,崇高的理想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3)正确认识和处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问题:不仅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长期性、曲折性、艰巨性,也要正确看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一方面,要走出“以理想否定现实”的误区,另一方面,要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

33.【题干】论述现代社会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主要方法。

【答案】(1)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提高道德认识,既要学思明理,也要择善而从,还要学习榜样。

(2)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要做到知行合一,积善成德。

(3)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既要省察克制,又要陶冶情操,更要慎独自律。

【考点】培养优良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THE END
1.法律的含义是指什么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同时也是国家的统治工具。 一、法律的基本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体系。它反映了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在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e3c2c32d04f923000705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一简答题1理想信念的含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 一、简答题 1、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是什么?2、评价人生价值应做到哪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对理想涵义的理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a86ec2feb745add156d8a97351d4c4b4.html
3.思想道德与法律简答题6篇(全文)“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而“法制”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强调依法治国,是法治的本质特征之一。 17.国体和政体的概念,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是什么: 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0g6ejur.html
4.法律的一般含义有哪些?患儿,男,2月,尿色红3天,尿量正常,近一个月有反复发热病史。查体:T:36.5℃,反应可,无明显浮肿,咽不红,心肺听诊无殊,腹软,肝肋下2cm,质软,双侧巴氏征(+)。尿常规:RBC:++++,WBC+++,PRO:++。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https://www.shuashuati.com/ti/622a0a9b8e584903807851657c24a5d5.html
5.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传讲412.(单选题)()是指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之设定分配的结果是否正当合理。 A实体公正 B程序公正 C立法公正 D执法公正 正确答案:A 13.(单选题)依法办事的含义是指() A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 B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C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和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https://www.jianshu.com/p/b0ed35862183
6.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财务公开一、政治秩序的含义 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二、良好社会的标志与条件 良好社会指的是一种政治秩序处于有序、稳定和连续状态之中的情形,即政治传统中人们常指的人类的理想社会。 1、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 https://www.jytvu.cn/Item/Show.asp?m=1&d=2543
7.法理学导论习题解析9、“当法律人在选择法律规范时,他必须以该国的整个法律体系为基础,也就是说,他必须对该国的法律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掌握,更为重要的是他要选择一个与他确定的案件事实相切合的法律规范,他不仅要理解和掌握法律的字面含义,还要了解和掌握法律背后的意义。”关于该表述,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1449257
8.全国法硕联考历年真题解析(6)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的渊源的含义和我国法的渊源的内容范围。 【考点分析】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包括宪法;法律,在法的渊源中的法律采用狭义的法律概念。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法律效力仅仅次于宪法。分类:(1)基本法。(2)基本法以外的法律。前者由全国人大制定和http://www.yuloo.com/news/219146.shtml
9.商业秘密的含义和法律特征是什么?简述法律事实的含义和特征。(2009年简答64) 简述法律事实的含义和特征。(2009年简答64)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请简述商业秘密的含义,并根据材料分析王某所在的上市公司的商业秘密是什么,并分析泄露后可能带来 的后果。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法律管辖竞合的含义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https://m.shangxueba.com/ask/33901373.html
10.行政管理学考试复习资料(5)行政管理学习辅导在线学习理解行政执行的含义,应把握哪些要点?(1)行政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2)行政执行是一种具有目标导向的活动;(3)行政执行是一种实施性质很强的活动,是务实性的、付诸于实际的行动,它需要通过一定的具体步骤或实际行动来落实政策;(4)行政执行是一种行政法律行为。(5)行政执行活动还具有强制性。 http://whjxdd.cn/wygkcn_ShowArticle.asp?Wygkcn_ArticleID=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