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的新定义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的问题......,【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民事法律行为的新定义

《民法总则》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第一百三十四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决议的,该决议行为成立。第一百三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第一百三十六条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未经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1)民事法律行为是人为的法律事实

(2)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表意行为

(3)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述为要素

(4)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表现形式

在我国,民事立法确认民事法律行为可采用的形式包括:明示形式和默示形式两大类。

明示形式

(1)口头形式

(2)书面形式

(3)其他形式

①.视听资料,就是行为人通过录音、录像等所反映的声音和形象以及电子计算机所储存地资料表现民事法律行为内容的形式。

②.公证就是由公证机关对于民事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予以审查并加以证明的方式。公证的作用仅仅是证明民事法律行为上真实的和合法的。当发生争议时,经过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最强的证据力,当事人不得以其他形式的证据否认公证的效力。应当强调的是,我国法律行为未经公证的,并不影响其法律效力。

③.审核批准就是指依法必须经有关主管机关审核批准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默示形式

默示形式是指不依赖语言或文字等明示形式,而通过某种事实即可推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形式。行为人虽然并没有作出明示的意思表示,但根据法律的规定,可以认定行为人的某种客观事实状态就是表达同意进行民事活动的意思。

THE END
1.以下以内的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律师条文民法法律第一千二百五十九条【法律术语含义】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超过”、“以外”,不包括本数。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付费https://m.163.com/dy/article/JI8V143V05564P61.html
2.《民法典》解读132: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中)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在近代私法史上与法律行为同生同源。现代大陆法系的民法典一般不在民法典中定义意思表示,而将这一任务交给学者们。民法学通常将意思表示分为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第一,主观要素。民事主体的内心意思分为三层构造:行为意思、表示意思和效果意思。其一,行为意思指向实施外部行为的、有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0243562953791121&wfr=spider&for=pc
3.法律上骗婚罪怎么定义的专家导读 目前国家法律没有骗婚罪,只有诈骗罪,于是骗婚罪可以归为诈骗罪。骗婚是诈骗的一种手段,它通过利用对方的感情、婚姻来骗取对方的财物。在现实生活中还需要我们保持清醒,不要上当。 法律上骗婚罪怎么定义的 一、法律上骗婚罪怎么定义的 所谓骗婚,不仅是以骗取婚姻、感情为伤害,而是以骗取大量财物为目的,伤害https://mip.64365.com/zs/1423362.aspx
4.于立深:行政事实认定中不确定法律概念的解释因此,那些内涵和外延看起来很明确完整的概念,例如在行政执法中,机动车、脐带血、[11]违法所得等概念也包含着不确定性的成分,它们是否都属于不确定概念尚有争议,因为凡是法律概念都存在缺陷,“不可能有对概念最终的或者能够穷尽一切方面的定义,哪怕是在科学中也不能如此。”[12]行政法学不应该机械地理解和扩大不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47/6219.htm
5.PrivacyCenter除上下文另有说明外,本文使用的其他术语(无论是否加引号)与适用隐私法律所定义的相同,应具有适用隐私法律规定的含义。由于这些定义在全球隐私法中存在一些差异,因此适用于您的定义详见您作为客户或消费者所在的地区、国家或美国州的法规。例如,如果您是加州消费者,本《隐私声明》中使用的术语与 CCPA 所定义的相同,应https://privacy.elanc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