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8.04海南
造黄谣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造谣主要涉及以下法律问题:
1、民事:造谣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和肖像权,公民有权请求停止侵权、恢复名誉和赔偿损失。
2、行政:行政机关可对造谣、传播谣言者处以罚款和拘留的行政处罚。
3、刑事:故意采取P图等形式,歪曲他人形象,传播淫秽信息,涉嫌侮辱罪;将淫秽信息上传至第三方平台,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如果以此牟利的,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事件1:苏州大学一名男大学生将同校女生照片发布于黄色网站,事后被证实,该涉事男大学生在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外,还被学校开除学籍!
事件2:南华大学一男学生P女同学不雅图片并进行贩卖牟利,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并被学校开除学籍!
通过这两起事件不难看出,通过P图等手段造黄谣,最终都会为自己的不法行为负责,而且还将毁了自己的前途!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随意造谣、侮辱他人,侵犯他人名誉权和肖像权,就应该付出应有的代价。“造黄谣”事件屡次登上热搜,也再一次警示大家,网络暴力、网上造谣诽谤,并不是过家家。互联网无远弗届,网络谣言可以毁掉一个个体的生活,也可以让下一个受害者变成我们任何一个人。网络空间的一言一行同样需要法律与道德的约束,我们不能依仗网络的匿名性恣意妄为,不能存在“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
在造黄谣的案件中,将恶意制作的淫秽图片在网络上传播,是一种捏造事实并公然贬损特定自然人的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视其行为严重程度,可能构成侮辱罪。
No.1
侮辱罪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败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此类犯罪侵害的法益是他人的名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3、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此外,以事件中将淫秽图片在网络上传播的行为本身还有可能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
No.2
传播淫秽物品罪
传播淫秽物品罪,是指在社会上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行为。依法打击在社会上传播淫秽物品的犯罪行为,对于维护社会治安,净化社会风气,保护人民的身心健康,促进精神文明十分必要且有意义。
传播污秽物品罪的立案标准范围:
根据《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
1、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影、表演、动画等视频文件二十个以上的;
2、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音频文件一百个以上的;
4、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的淫秽电子信息,实际被点击数达到一万次以上的;
5、以会员制方式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注册会员达二百人以上的;
7、数量或者数额虽未达到第(1)项至第(6)项规定标准,但分别达到其中两项以上标准一半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