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环境技术手段和环境教育和新闻媒介手段等。据此完成下题。
20世纪80年代国家制定了预防主为、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保护政策。这属于环境管理手段中的()
A.行政手段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D.环境技术手段
【答案】A
【解析】
20世纪80年代国家制定了预防主为、谁污染谁治理,以及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保护政策。国家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政策进行管理,这属于环境管理手段中的行政手段,A对。法律手段是依照具体法规进行管理,B错。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处罚,环境技术手段,C、D错。
【题目】左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地貌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左图中反映的内力作用表现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图中A处的地貌可能是右图中的__________(甲或乙),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为_________
(3)P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4)B处森林大量被破坏会直接影响图中水循环的___________环节(填数字序号)。请简述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
【题目】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近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慢B.在远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快C.地球公转角速度处处相等D.地球公转线速度并非匀速
【题目】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以上的地下水。读下面四幅水体相互补给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图反映枯水期河水补给潜水
B.B图反映丰水期潜水补给河水
C.C图反映湖泊水补给河水,河流处于枯水期
D.D图反映河水补给湖泊水,河流处于枯水期
【2】关于陆地水体的相互联系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湖泊对河流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
B.水库被称为人工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节作用
C.无论何种状况,潜水与河水都可相互转化
D.一般情况下,潜水是河流稳定的补给
(1)气压带A的名称是,终年受A影响所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2)常年受风带D控制的地区形成的气候类型与下图中的(填序号)相符,该气候特征是。
(3)依据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北半球处于季,该季节N地受(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控制,气候特征为;该季节南亚地区盛行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题目】下图为“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受气压控制,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气流呈(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辐合/辐散),在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是。
(2)处于北半球的甲锋面与乙锋面特征差异明显,请根据图示(箭头表示近地面大气运动方向)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内容。
(3)B、C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地,判断依据是。
(4)如图所示季节,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题目】西风分速是指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图5为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西风分速分布。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纬度中,西风分速冬、夏季差值最大是
A.70°S
B.50°N
C.70°N
D.50°S
【2】影响南、北半球西风分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洋流性质
C.地势高低
D.海陆分布
【题目】给出下列两种说法:①已知p3+q3=2,求证p+q≤2,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p+q≥2,②已知a,b∈R,|a|+|b|<1,求证方程x2+ax+b=0的两根绝对值都小于1,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方程有一根x1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即假设|x1|≥1.以下结论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