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的作用及详解

认和保护。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消费者联盟就已确定了消费者有下列基本权利:(1)安全权(2)知情权(3)自主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依法求偿权(6)获得教育权(7)结社权(8)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9)监督权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消费者不仅是市场的主体,而且是国家社会的主人。

与生产经营者相比,相对分散的消费者由于以下原因而经常成为被损害的弱者:

公司、大企业尤其是大的垄断集团相比,其经济力量极为弱小,造成了买卖双方交易能力的不平衡。

消费者只为满足生活需要而购买品种多、范围广的多类商品,而经营者以营利为目的而专营特定的商品,两者之间有关商品的知识存在着固有的差异,又加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技术和工艺日益高度复杂化,使消费者越来越难以对所购商品的品质作出判断,因而不得不形成对经营者的全面依赖。

消费者购买商品不具有营利性,故其购买中缺乏经营者的理性,而是依据个人兴趣喜好、虚荣心及侥幸心理等来选购商品。这些心理上的弱点最易被拥有现代营销手段的经营者所利用因而导致对其利益的侵害。

消费者在各项交易中力量本已极为弱小又历来缺乏组织,不能通过团体的力量来与经营者组织体相抗衡,以致成为经济上的从属者,容易受到经营者的侵害。

让消费者能够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和服务,就是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试想,一个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如果不能自由选择,如果他因不能自由选择而买到了假冒伪劣产品,如果他买到不合格产品而商店拒绝退换,甚至受到商店的欺骗时,他们会是一种什么感觉?(三)保护消费者权利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和全社会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目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于市,服务质量不高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缺乏对消费者权利的强有力的保护,缺乏对损害消费者权利的行为严厉打击和惩罚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政府能够切实保护消费者权利,那么,那些靠制造假冒伪劣产品,靠欺骗消费者赚钱的企业和个人就无法生存下去。大多数企业的合法权益也可以得到充分保护,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靠正当经营,正当竞争来提高经济效益的良好商业道德。这样就有利于促使企业努力加强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社会进步。

我国颁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来,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和机构不断完善,销售和服务单位尊重消费者的意识也在增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

证据确凿、事实明确的情况下,经营者还故意推诿、逃避责任,消费者就要果断地采取其他方式来求得问题的解决。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1号公布)

第一条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第三条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应当遵守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第四条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第五条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六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祖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鼓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大众传播媒介应当做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宣传,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二十六条国家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时,应当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要求。第二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有关行政部门做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预防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行为的发生,及时制止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第二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仿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听取消费者及其社会团体对经营者交易行为、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意见,及时调查处理。第二十九条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惩处经营者在提供商品和服务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第三十条人民法院应当采取措施,方便消费者提起诉讼。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消费者权益争议,必须受理,及时审理。

出建议;(四)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五)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可以提请鉴定部门鉴定,鉴定部门应当告知鉴定结论;(六)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七)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各级人民政府对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能应当予以支持。第三十三条消费者组织不得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不得以牟利为目的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

“经营+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整合企业资源,实现利润最大化

轻松实现异地协同,多点办公,智能分析业务数据,让企业管理更高效,更轻松

小程序新零售商城系统助力传统企业社交电商转型,10分钟快速制作即可生成专属小程序商城

为企业量身定制的一站式生意管理解决方案,多仓库、多门店、多部门协作,管理业务财务,数据共享

THE END
1.如何准确界定和适用正当防卫–重庆长安网正当防卫是防卫人在遭受不法侵害的紧急情况下,对侵害人实施的一种反击行为,它伴随着不法侵害的进行而产生,这种不法侵害是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必须事后根据侵害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等进行综合评判;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即使防卫人精通法律,也往往难以辨明侵害行为的性质及危害后果,难以判断究竟是违法行为还是犯罪https://www.pacq.gov.cn/archives/193196.html
2.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是司法裁判的理想境界当事人到法院打官司,不仅仅是为了定分,更希望的是止争;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也不仅是要解决案件,更是要解决问题,“定分”重在“止争”。因此,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是司法裁判的最高境界。案件的定分止争、实质解纷,不仅能够让各方当事人早日从矛盾纠纷中解脱出来,凝心聚力,更好地聚焦创新创业主业,而且可以避免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72611.shtml
3.法律知识大师从小民之手到权威之口的奇妙变身在这个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法律知识不仅是维护个人权益的重要武器,更是社会和谐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法规体系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普通民众往往感到无所适从,而专业律师则仿佛拥有超凡脱俗的洞察力。那么,是什么让他们能够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大道上一路向前呢? https://www.1lhyh3ij.cn/ke-yan-jin-zhan/461249.html
4.个人财产受侵害应对指南,犯罪行为应对策略在线咨询完善法律制度与执法力度 个人财产是公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个人财产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侵害个人财产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给公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如何应对侵害个人财产的犯罪行为,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https://5g.kanfawang.com/post/22096.html
5.2013年“三下乡”活动1、深入了解新乡市政府目前在惠民政策措施、便民设施建设、弱势群体利益保障等民生方面所做工作的成就与不足,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认真调研市民对饮食、消费、住房等民生问题的看法,听取来自基层普通大众最具代表性的意见和建议。 3、积极向广大市民宣传构造文明新乡共创和谐美好的意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https://www.htu.edu.cn/math/2013/0924/c1386a22890/page.htm
6.《最高人民法院<典型行政案件>裁判要旨汇编100则》未予告知送达的行政行为属于无效的行政行为,但是,针对不予告知送达这类程序行为本身,却不能单独提起诉讼。这是因为,法律尚无针对程序行为设置单独的法律保护,针对程序行为的法律救济手段,只能在针对最终的实体决定提起诉讼时同时采用,除非这个程序行为再也不能纳入实体决定的整体之中一并得到解决。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455811.html
7.“1:1还原”车牌被公然叫卖,要用法律手段解决对这种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必须依法严厉处理,黑色利益链上的每一个不当受益者都付出应有的代价。 “1:1还原”车牌被公然叫卖,是在向法律叫板。触犯法律的事,就要用法律手段来解决。为此,相关部门应主动作为,加大打击力度,通过严格有效的法律手段来遏制此类乱象,并与全社会一道早日铲除假车牌孳生的土壤。(济之)https://m.gmw.cn/2024-03/23/content_37220502.htm
8.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历史现实与法理解决台湾问题,经济整合是基础,政治谈判是关键,文化认同是根本,军事实力是后盾。中国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就是在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之下,运用军事实力和手段对台独分裂势力和国际干涉势力进行有效威慑,以确保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被破坏https://www.crntt.com/crn-webapp/touch/detail.jsp?docid=106855706
9.城市建设理论研究大全11篇索赔要明确索赔程序,索赔的支付、争端解决方式等。 有关专用条款约定。专用条款是发包人与承包人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具体工程实际,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条款,是对通用条款的细化、补充或修改。而事实上当今有许多施工合同的专用条款往往写成“见通用条款第几条第几款”,这与专用条款本意相悖,也就不能体现该工https://gjkqyx.fabiao.com.cn/haowen/11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