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吴邦国“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凤凰网资讯

民主和法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的本质体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确保2010年形成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和任务已经完成,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要事、喜事、善事。但是,正如吴邦国委员长所言,“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因此,从发展和现实的眼光看,法律体系形成后,还有很长路要走。

还要健全体制机制。应该说,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总体上还是环境良好、政令畅通的。但是,正如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一样,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这就要求我们,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全面突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改革创新,从根本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集合点,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还要狠抓执行落实。再好的制度、再严明的纪律、再健全的法律,都离开贯彻落实、坚决执行。邓小平同志上世纪80年代提出,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今天,我国各个领域,有了健全的法律体系,关键还是靠执行,贵在于落实,就是要坚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就是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进民主法制向纵深发展。反之,如果有了法律不用,仍然是依靠长官意志、强权政治,仍然任凭各种潜规则、坏规矩横行、盛行,践踏社会主义法律尊严的事情和行为还会不断发生。只有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决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执行中不走样、不变形,在落实中不打折扣、不搞变通,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真正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还要破除隐性规则。各行各业,通常都存在着人所共知的潜规则或坏规矩等隐性规则,甚至有些隐性规则还很盛行,很流行,很有市场,很有威力。比如说,在官场,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有送,提拔调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等这些“潜规则”,严重破坏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侵害了公道正派的干部队伍,也使得很多干部人事改革方面的制度、规范、禁令、要求、法律成了空摆、空转。再比如,在建筑行业,“关系是第一生产力”是一条公认的潜规则,另外,挂靠转包成“潜规则”,也普遍存在于当前建筑领域,已成变相贿赂手段。在其他一些工作、工程、项目、领域中,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潜规则”,这些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拦路虎和绊脚石,不下大力气将其坚决铲除、搬除、剔除,健全的法律体系也只能是中看不中用的瓶中花、水中月。

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是我国长期不变也坚决不能动摇的基本国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路要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的立法工作将与时俱进,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原则,根据新情况、新问题继续做好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和新法的制定工作,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正如吴邦国委员长所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本文选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七一社区”,点击查看原帖】

(责任编辑:汪东亚)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如何理解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承上启下、位置关键。要处理好法治实施和法律规范、法治监督、法治保障、党内法规体系的相互关系,完善法治实施体制机制,构建法治实施制度规则,强化法治实施保障基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jA1NTM4OQ==&mid=2652279723&idx=2&sn=1a1386c13bea68237eb845ae37f40151&chksm=f1ceb299c6b93b8faa3d0d7c913df44228114822b51ba83e2427ec7456f1297bb2f1d1e92529&scene=27
2.内蒙古人大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加强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和宪法实践,推动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3年12月,习近平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 http://www.nmgrd.gov.cn/mtjjx/202412/t20241206_435061.html
3.良法善治良法善治安天下当今社会,无论是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是企业的生产经营,都离不开“法”的支撑和保护。 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共计303件。 新时代,我国制定外商投资法、国家安全法等法律,修改立法法、国防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https://m.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25732
4.让审判权运行符合司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或者实施不力,搞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推进审判机制现代化,是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2267127717456793&wfr=spider&for=pc
5.杨建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认了“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这一命题。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看似简单,实则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这里的“生命力”应当包含发展的能力,也是指发展的状态。具体而言,应当从如下9个方面来理解。 https://weibo.com/p/1001603808984522991743
6.解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法律生命力在于实施国内要闻解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法律生命力在于实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10月23日闭幕,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论断、新部署。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中央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路线图http://china.rednet.cn/c/2014/10/27/3504200.htm
7.“法贵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南方+同时强调需要谨慎深究条款落实情况,使富裕人家虽有损失但不至于有伤富足,使对贫穷人家的照顾足以赈济其穷困。后来,人们便以“法贵必行”来形容法律贵在一经制定颁布就要切实执行。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政法机关是法律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9/28/c8149774.html
8.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权威在于()。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权威在于()。 A. 实施 B. 规范 C. 教育 D. 惩戒 题目标签:生命法律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相关题库:两学一做(综合部分)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A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北宋时期,西夏对北宋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事,分别是好水川之战和( ) A.https://www.shuashuati.com/ti/e85b4c46a18d456b8c18620b39742263.html?fm=bda8378585c7d0e7ce032053cfd6cc3a25
9.《城乡规划法》若干法律适用问题解析律师博文《城乡规划法》若干法律适用问题解析 导读:2008年1月1日《城乡规划法》实施,就该法的一些适用问题应邀去佛山城管执法局讲课的笔记。除了司法考试,很少涉及这么具体的问题,结果发现还是很有意义的,所有的法理思考只有付诸于实践才是有生命力的。 2008年1月1日《城乡规划法》实施,就该法的一些适用问题应邀去佛山城管https://m.maxlaw.cn/lawyerarticle/details/785238264932
10.央视快评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国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必须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环节共同发力。要加强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对有违民法典规定和原则的要抓紧清理,更好发挥司法解释的作用,保持民法典稳定性与适应性统一;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各级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sz/202005/t20200531_12350263.htm
11.加强法治建设科学立法:完善以宪法为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 严格执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ltxugoj.html
12.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领航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一支什么样的队伍,才能挑起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重任? 2014年年初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及一件往事,语重心长。 上世纪80年代,海南省东方市公安局天安派出所原所长吴春忠不徇私情,亲手将涉嫌违法犯罪的https://www.xytv.cn/h5/pages/article/detail?id=23856
13.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专题部署执行工作张军强调做实做好做优高质量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执行工作关系民事权利实现,关系国家法制权威,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当前制约执行质效的瓶颈性问题有哪些?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促进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1月15日,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执行领域的重点工作进行专题部署。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出席并讲话。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1/id/7768077.shtml
14.赤壁:强化刚性执行让法规制度“落地生威”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为防止制度空转,该委强化对法规制度建设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通过开展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制度建设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有规不依、随意变通、恶意规避制度等行为严肃追责处理,以有力监督保障法规制度贯彻执行。今年以来,已针对案件评查工作、借用人员管理办法等http://www.xnlzw.com/gzzc/dcjc/202304/t20230412_30358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