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关于规则与秩序的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深化对法律的认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提高法律意识。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认识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法律的基本特征和我国的法律体系;2.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习惯,使学生学会遵守法律,自觉维护社会秩序;3.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成为具有法律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1)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秩序,让学生深刻理解法律的重要性。

(2)法律的基本特征和我国的法律体系:教师详细解析法律的规范性、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等基本特征,以及我国的法律体系构成,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法律概念。

(3)遵纪守法习惯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

2.教学难点

(1)法律的基本特征: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规范性、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等基本特征,尤其是国家强制性,让学生明白法律为什么具有强制力。

(2)我国的法律体系:教师需要简要介绍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层级法律的相互关系。

(3)法律意识的确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出发,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操作,故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教师活动:

-设计预习问题:教师围绕“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教师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等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教师详细讲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法律的基本特征和我国的法律体系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教师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遵守法律等技能。

-解答疑问: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法律知识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讲授法:教师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等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遵守法律等技能。

-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等知识点,掌握遵守法律等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布置作业:教师根据“感受生活中的法律”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反馈作业情况: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完成作业: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等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学生学习效果1.知识与理解:

-学生能够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包括保护公民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

-学生能够掌握法律的基本特征,如规范性、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构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

-学生能够学会遵守法律,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提高遵纪守法的意识。

2.技能与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增强对法律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法律意识。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学生能够培养尊重法律、公正公平的态度,促进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案例教学法的运用:通过引入真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3.实践活动的设计:设计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管理的挑战:在课堂活动中,如何更好地管理学生,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

2.教学方法的改进:如何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提高课堂参与度,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3.教学评价的优化: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改进措施

1.教学管理的优化:教师可以提前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规则,引导学生有序参与课堂活动,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评价的完善: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成果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课后作业1.请列举出三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违法行为,并说明这些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

答案:

-随地吐痰: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公共卫生规定。

-乱扔垃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环境保护规定。

-闯红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交通管理规定。

2.请分析以下案例,指出其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并说明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

案例:某人未经许可,擅自闯入他人住宅。

违法行为:非法侵入住宅。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规定。

3.请列举出三种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并说明每种方式的具体操作步骤。

-法律诉讼:通过法院起诉,请求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4.请分析以下案例,指出其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并说明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

案例:某企业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导致周边环境污染。

违法行为:环境污染。

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保护规定。

5.请列举出三种常见的网络诈骗形式,并说明每种形式的具体特征和防范措施。

-虚假投资:以高收益为诱饵,诱导投资者进行投资,最终骗取投资款。

-假冒客服:冒充客服人员,以退款、理赔等为由,诱导用户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转账。

-虚假招聘: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收取报名费、培训费等为由,骗取求职者的钱财。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包括保护公民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我们还了解了法律的基本特征,如规范性、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此外,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法律体系构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同时,我们也探讨了遵守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遵纪守法。

THE END
1.法律的重要性?谢海涛律师精选解答法律的重要性体现在:法律对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对人的行为的指引有两种形式:个别性指引和规范性指引。法律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法律对人的行为具有教育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实景作用和示范作用。https://m.64365.com/tuwen/aaahpsl
2.论法律常识的重要性(通用8篇)论大学生学习基础法律的重要性 莒车 摘要:大学生是社会上一大特殊群体,是介于完全的学生和完全的社会人才的中间过渡人群。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走向,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了未来社会的和谐与否。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不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这一群体必须做到事,大学生对法律的应用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决定了未来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j0dwr7.html
3.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精品(七篇)绝大多数学生相信法律但表示并不信仰,没有深刻了解到对法律保持绝对信仰的重要意义。 6.对法治在生活中的作用被选项所占比率(%) 绝大多数高校学生认可法律的重要性,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它是一般重要,而认为不重要的更是少之又少,显示了大学生群体对法律重要性有很好的认识,对他们以后的依法治国教育无疑是一个良好https://www.haotougao.com/haowen/51097.html
4.基层法律服务存在的问题及破解对策(一)提高对基层法律服务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认识 从30多年的基层法律服务实践来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是一支无可替代的力量。首先,在律师队伍无法实现城乡全覆盖的情况下,基层法律工作者正好弥补了城乡公共法律服务网络的缺口,补足了律师服务的“盲区”。其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有律师不具有的优势。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http://xzjkq.jsjc.gov.cn/zt/fxyj/201902/t20190225_749087.shtml
5.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法律规定安庆芳一、 充分认识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行政机关的基本职责任务。 二、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总体目标 到2018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到2020年总体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备、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标准化、https://lawyers.66law.cn/s240061929194d_i1335788.aspx
6.道德与法治辩论大全11篇例如,在教导学生认识法律重要性的时候,如果单纯的讲解法律的概念和意义,学生很难理解,而通过白板呈现校园霸凌案例,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被欺负的小孩忍气吞声,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以暴制暴以会产生什么后果,则可以让学生很快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坚定他们做知法、守法之人的决心,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https://www.fabiao.com.cn/haowen/41214.html
7.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有些单位或领导对法律顾问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在处理相关事务前未邀请法律顾问参与决策、未听取法律顾问意见,事情发生与未达预期目的时才寻求法律途径解决。另外,政府或部门不重视法律顾问给出的法律意见,在法律顾问根据政府要求提供咨询、出具法律意见书、参与重大事项讨论等过程中,政府只是出于完成任务的态度让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510/13/52199656_1030644633.shtml
8.学习法律的重要意义6篇(全文)法律基础课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通过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使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明确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mzesfk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