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代理作为一种委托人乐见的代理方式却让很多律师望而却步,这当中有没有一条平衡路径?
有!
“为何现在有很多老百姓不太愿意找律师解决法律问题?但同时又有很多青年律师却苦于案源少、收入低。这对矛盾中,‘律师费怎么收’是一个关键问题。先收,委托人不乐意;后收,律师有风险。我们如乐卷柏的缘起,就在于解决这个难题。”杭州如乐卷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江知宸作为一个“技术派”的金融人,提倡用技术方式解决问题。
2020年9月,江知宸创立了杭州如乐卷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智惠法律服务平台,通过AI人工智能语言及算法,为法律行业内数以万计的律所与服务机构构建高效的自动化结算体系,以突破风险代理的难点,为法律服务行业实现跨界融合赋能。
近日,律新社对话如乐卷柏CEO江知宸,深入了解如乐卷柏致力于解决法律服务行业痛点的开创性思路与解决方案。在与江知宸的对谈中,我们也看到了法律服务行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时代机遇。
01
金融赋能,打造智惠法律服务平台
律新社
如乐卷柏是一家怎样的公司,为律所、律师提供了怎样的服务?
江知宸:简而言之,如乐卷柏是一家“金融+法律”的科技公司,是行业内目前唯一一家智惠法律服务的耦合应用提供商,主要是为全国的律所行业提供“金融+法律”的智能服务,用以提高律所接案率,消除信用风险。目前上线的首款产品“如E分”,就是专为律所后付费业务打造的一个收款工具。
您创立如乐卷柏的初衷是什么?请简要介绍一下如乐卷柏创业的缘起和发展历程。
基于这样的调研结果,经过与保险业、银行业和法律行业专业人士的多方探讨,我们觉得可以通过一个项目来填补这一行业空白:即通过金融创新的方式,解除律师进行风险诉讼代理的后顾之忧,助力法律行业的长远而健康地发展。
经过我们对项目的研判和积极筹备,2020年9月正式创立了如乐卷柏,并与工商银行达成了合作。此后,我们的产品“如E分”上线运营,形成了“如E分”真实案件业务闭环。我们也陆续与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等银行建立了合作。
2021年,如乐卷柏就已与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合作对接,如乐智惠法律服务项目获得了金融支持创新服务项目立项,并入选杭州市创业项目库。这些都坚定了我们继续努力创新的决心。如今,我们已开始批量进行软著及专利研发申报、省雏鹰及国家高新企业项目申报,进一步推进知识成果的转化。
风险诉讼这一诉讼代理方式能够为案件当事人和律所、律师双方带来哪些好处?
江知宸:对于案件当事人而言,风险诉讼代理最大的好处在于让当事人能够更放心、更愿意地将案件委托给律所,促成接案成交。
我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为何现在许多老百姓对于委托律师维护其合法权益心存顾虑:张三被李四拖欠了100万元账款,张三想找律师,通过诉讼途径追回这笔欠款。但在传统的普通代理中,律所或律师一般要先收取律师费,再进行维权服务。而张三可能因为被拖欠100万元,本就周转困难,生活拮据,再让他先垫付资金维权,显然比较困难。更何况律师即便为张三打赢了官司,也并不代表一定能将欠款执行到位。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以张三为代表的老百姓群体对于委托律师心存顾虑。如果收了律师费、打赢了官司却难以将钱款追回这样的事情频繁发生,更会严重影响律师群体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不利于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风险代理较之普通代理,对于当事人而言更加人性化,而对于接案律师而言,则是有利有弊。“利”在于能够与委托人风险共担,更加利于接案,也更容易获取更多的代理费。但这种模式对于接案律师本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接案律师具有更准确的判断和思路,后期,律所在收款过程中也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02
“法律+科技+金融”
让风险代理不再是“传说”
目前,仍有很多律师不愿意选择风险诉讼方式接案,您认为是哪些痛点造成了这种情况?
江知宸:在我走访各地的知名律所后,发现行业内愿意做全风险代理的律所极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信用风险。采用风险代理方式,在诉讼胜诉后乃至追款完成后收取律师费,会造成当事人议价、拖延,甚至逃单的可能。
这种情况此前并不少见,因而造成了“风险代理”在行业内甚至成了一种“传说”。大部分律师出于自身风险考量,只愿意为“熟人”进行风险代理,当事人至少需要是律师熟识的,或者是律所长期以来的法律顾问单位。而当事人如果想找风险代理的陌生律师,几乎是找不到的。这也让很多老百姓形成了“律师都是只认钱不干事”的负面刻板印象。这对于律师队伍的形象和律师与客户之间的互信,乃至法治社会的建设都是不利的。
如乐卷柏作为一家创立不到三年的新锐公司,是通过怎样的优势帮助律师突破风险诉讼代理的痛点的?
江知宸:如乐卷柏成立虽然不到三年,但我们项目的规划从五年前就已开始。我们找到了“执行收款”这一风险代理流程的核心节点,联合工商银行总行,在2021年上线了“如E分”产品的1.0版本。这一产品可以让律师专注于案件本身,有效解决风险代理下后期收费的议价、拖延和逃单三大痛点,借此推动风险代理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让当事人都打得起官司。
具体而言,“如E分”系统是通过接入银行的技术接口,实现了在线上即可生成当事人名下的监管账户,律所端可以操作生成账户、收款、结算和注销流程,相当于在律所入驻了一套银行柜面的操作系统。所有在线流程均符合金融机构的合规操作,并且资金由银行监管。在没有系统指令时,当事人无法自行转账、挂失和销户。在过去,即便当事人与律所在某银行设立了共管账户,也很有可能出现当事人在钱款执行到位后提款销户的情况的。“如E分”的诞生,有效解决了风险诉讼后期收款的尴尬,且效果比目前银行里面的共管账户或者代扣代缴等业务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
能介绍几个具体的案例吗?
江知宸:我列举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一起交通事故人伤理赔案。当事人是一位高龄牧民,案件赔偿款到位时,当事人本人正在草原上放牧,居无定所,很难联系上。在过去,律师在收取风险代理的代理费时,需要和当事人一起到银行提款再划款。面对这种当事人已经离开案件代理地,且路途遥远的情况,律所的收款成本和沟通成本都非常高。但通过“如E分”,客户只需要远程提供手机验证码,律师在办公室电脑前就能完成结算收款。
另一个案例也比较有代表性。一家企业当事人由于与代理律师熟识,该企业要求律师采用风险诉讼方式代理案件,律师虽然同意,但因案件标的额很大,十分担心在后期收取律师费时,企业会进行议价,因此,提出采用如E分系统进行结算。最终,案件胜诉,被告方打入执行款项后的几分钟内,代理律师就顺利拿到了近百万的代理费。
03
以“后付费模式”撬动法律服务行业生态
我们看到“如E分”产品已发展至2.0版本,它做了哪些升级?新版本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江知宸:“如E分”1.0是如乐卷柏与中国工商银行合作开发的,这一版本需要当事人和律所都提供中国工商银行的账户进行有效验证。升级到2.0版后,随着我们技术的进步以及与更多银行进行了打通,如今,当事人和律所提供任何银行账户,都可作为有效的验证账户。这是一个大跨步的飞跃,在实操中给律所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当前“如E分”已与哪些机构达成了合作?合作形式与效果如何?
江知宸:目前“如E分”的客户主要分为三大类:
1、律所,包括国内在建材行业应收款领域的某规模型专业律所,以及“云律所”等。
2、法律服务机构,包括法律咨询公司,交通事故理赔公司等。
3、法律科技平台,包括国内最大的律师SaaS系统和培训机构等。
目前我们的合作机构已近百家,结算总金额已过亿元,未结算的预估标的额超百亿元。
由于“如E分”前期运营阶段专注于产品本身,不断进行系统优化和用户体验的升级,没有做营销宣传,目前的客户几乎都是口碑相传而来。由于客户对我们的高度认可,在老客户的推动下,我们建立了线上及线下的代理体系,成功招募了多家代理商,一些老客户也成了我们的代理合作伙伴。
您如何看待“后付费模式”的社会意义,及其对法律服务行业带来的机遇?
江知宸:随着我国律师从业人数逐年快速增长,法律服务行业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我认为,如果要提升律师服务在民众间的口碑、提升律所接案率,后付费模式是最佳切入口。
众所周知,法律服务行业是个“二八效应”特别明显的行业,20%的行业头部律师获取了行业80%的收入,而广大青年律师则饱受案源不足的困扰。如果能够采用没有后顾之忧的后付费模式,也就是风险代理的方式接案,对案源获取大有帮助。
如乐卷柏和“如E分”产品出现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为青年律师们采用后付费模式,彻底解除后顾之忧。我们这个项目之于律师行业的本质意义,就在于鼓励律师们凭专业能力接案,助力使法律服务行业走向更良性的竞争。
而从老百姓的角度看,如果后付费模式推广开来,对于当事人而言,越来越多的“陌生律师”都能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愿意选择后付费模式代理,这将大大降低老百姓选择通过法律武器维权的成本;也大大拓宽了老百姓委托律师的选择面。这使得我们的民众在遇到问题时,更加愿意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权,也更加信任办案律师,这对于法治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如乐卷柏更长远的目标是什么?您想要为法律服务生态带来哪些改变?
江知宸:如乐卷柏所从事的事业,就是要用科技的手段,帮助老百姓更容易打得起官司,帮助律师伙伴更好地接案子,更合理、便捷地获得劳动报酬。这就是我们“智惠法律服务”的意义。“如E分”只是我们所规划的智惠法律服务体系当中的第一个产品,在我们的规划里,还将有2—3个产品,将阶梯式地逐步推出,在不远的将来和大家见面。
从法律服务生态的宏观层面看,我们注意到,在国外许多国家,后付费模式的法律服务已经相当成熟,有的地方已经实现超过70%的案件是不需要当事人出任何费用的。行业内将这种模式称为诉讼投资或者诉讼垫资。
中国的诉讼投资或诉讼垫资业务的发展也已经开始了,8年前就有一些人在国内花费很多钱做这个业务;但很遗憾的是,这些先行者们取得的成果却不甚理想。如今,我们想围绕这个主题,研发一些产品,促使这个惠民业务在国内再次发芽生长。
总而言之,如乐卷柏就是这样一家小公司,做着小小的工具,心怀大大的梦想,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合作伙伴能加入进来,共同推动新时代的法治建设,这就是我们的初心所在。
扫码添加“如乐”,了解更多产品信息
●“中国品牌日”那么火,知产法律服务品牌还不顺势而为?丨凤梅姐说
●跨越百年,在这里看见中国商标品牌的前世今生丨律新观察
●对话王正志:风口业务,知产律师如何“挖呀挖”丨律新对话
●vivo德国败诉,但天平正在向SEP实施方倾斜丨律新观察
●“AI孙燕姿”爆火背后谁侵了谁的权?
●是担当也是机会!多元化知识产权争议解决机制有多“火”?丨律新观察
●明星如何选“明星律师”?文化传媒领域知产服务最看重全局思维丨律新观察
●对话通力车小燕:深耕行业13年大湾区知产翘楚的传奇人生剧本丨律新对话
●对话78岁知产泰斗朱妙春:打造专业化、一站式服务的知识产权精品所,我的抱负还未实现丨律新对话
●对话数十位法总,发现企业遴选知识产权律师“关键标准”:信任背书&行业深度丨律新调研
●对话李嘉桐:行动派梦想家的知识产权大漂流丨律新对话
●知识产权证券化:“真需求”还是“伪命题”?丨律新观察
●如何抓住“专业化+品牌化”牛鼻子?优秀知产律师品牌打造最常用这“七步法”丨律新观察
●如何定义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品牌标准”?听大咖集思广益
●10家知产专业精品所调研手记:深耕专业,“知己”够多?丨律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