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法律学习法律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要学习法律,这里说的学习主体并不是法律专业的学生,也不是法律工作者,而是非法律工作者,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学习法律之于我们有什么意义。
用足球来打个比方,足球场好比是这个社会,足球规则就是社会中的法律、法规等,球场裁判员就是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场外第四官员、摄像机、观众还有球员本身都是法律的监督者。规则虽然限制了不能手球、不能打人等等,但是保障了球赛的正常进行和那些遵守规则的球员正常踢球的权利。不懂足球规则,就可能会被警告、吃红黄牌,就不能自由自在的驰骋球场了。
学习法律,一方面可以知晓法律的边界,避免因无不知法而触犯刑法等,从而保障人身和财产的自由;另一方面,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就可以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知识去维护合法权益。当然,还有更多其他用途,这里先不展开。
在法律学习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真实案例,身边就在发生的各种值得注意、警惕,甚至是血淋淋的教训。法律知识的匮乏,是导致一些人被迫交出巨额“学费”的重要原因。
UP在工作中见到过很多在押的刑事被告人,其中一些对于刑事方面的知识懂得还不少。可惜大部分知识都是进入看守所之后才学到的。假如能在进看守所之前就知道了那些法律知识,或者进看守所之前就知道在看守所的日子有多难熬,相信大部分被告人还有他们家人的命运会完全不同。
学习法律知识,既可以避免那些非主观因素导致的违法犯罪,又会从主观意识层面不去违法犯罪。学习法律绝对不是也不能是为了研究如何躲避、规避法律的制裁,当一个人在研究如何逃避法律的时候,那离违法犯罪就不远了。学习法律是为了让我们个人、公司、企业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用法律保护我们和他人。
提到法律,大部分人印象里可能是一行行晦涩难懂的法条、“不说人话”的法言法语。的确,现在成为法官检察官或者律师需要通过的资格考试确实很难。但我们普通人在法治社会里需要学习了解的法律知识并不很多,学起来也不难,以至于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一直忽略了基础法律知识的普及。
阿婆煮认为建设法治社会法治中国一个很重要的支点就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普法。法律课程不需要计入中考高考总分,只需要让学生能通过类似初中、高中会考那样考试的程度,就可以极大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从而建立起一定的法律思维,那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犯罪率,降低被犯罪率,减轻公检法司的工作压力,减轻“国家反诈APP”的压力,大大减轻社会治理违法犯罪的负担,间接减轻劳动人民的负担,这是最实在的现实意义。在中小学开设法律课程我认为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法律课程一定会在中小学开设。
正所谓磨刀不如砍柴工,只有清楚足球规则,才知道怎样的合理冲撞不会被吹罚犯规,如何避免越位。了解了哪些行为会被黄牌警告,才不容易被红牌罚下。学习必要的法律知识,掌握人生这场马拉松的比赛规则,才能少走弯路,事半功倍。有很多法律工作者在自媒体平台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大部分是律师或大学老师等。有些很实用,有些老师讲的就升华较高,讲的人生哲理、人性思考太多,专业性较强,知识略深奥。
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建设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没有小家也就没有大家。法治社会建设之路漫漫长远,不能只依靠少数专家学者。我们既需要袁隆平、屠呦呦、钟南山一样的超级英雄,我们更需要亿亿万万每个人参与其中。英雄人物不是历史的创造者、改写者,历史是由人民大众所书写的。真正的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我们每个人都提高一点点,整个中国就会变好一大块,中国的历史,甚至世界的历史都会因为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而更加辉煌灿烂。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普法,让法治的理念深入每个人的心里,那这个社会一定会更加公平、公平、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