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高高在上”?其实它“就在身边”,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法治法律立法

摘要:让宪法从法律文本走进日常生活。

一、“平易近民”的根本大法:宪法及其实施的公民生活意蕴

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宪法拥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效力和权威。但部分民众也因此对宪法产生了“高高在上”的疏离感与陌生感。其实,宪法与公民之间关系紧密,是广大公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指引与坚实保障。

第二,宪法精神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我国宪法的制定及实施均凸显着对人民权利的终极关怀和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除了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等全体公民普遍享有的基本权利外,我国宪法还针对军人、残疾人、青少年、妇女、华侨等人群进行了公民权利的特别规定。宪法详细规定了国家机构运行的组织原则与活动规范,对国家权力进行界限划分与合理限制,避免公权力失控导致公民权利受到侵害,从而促成社会生活的良性关系和民主机制的高效运行。因此,宪法是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核心保障。

第三,宪法的权威性与生命力源于公民日常生活。人民群众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主体和支持力量。一方面,“徒法不能以自行”,宪法的权威性与生命力根源于其全面有效实施。换言之,宪法只有得以被充分运用于公民日常生活并有效解决生活问题才会得到真正的尊重与信仰。倘若广大公民无法正确认识并运用宪法,则会导致一些基本权利处于“虚置”状态,宪法的法律功能与民意基础也将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宪法具有统合社会共识的价值纽带功能。公民对宪法的认同与维护本质上就是对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认同。维护宪法权威是爱国主义的重要体现,而违宪行为往往直接伤害到国家利益,进而导致公民权益的损害。因此,维护宪法尊严与权威、同违宪行为进行斗争是每位公民日常生活中的应尽义务。

二、从“文本”到“人本”:宪法宣传教育生活化的实践路向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应当坚持法律制度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同推进,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广大公民的宪法意识。宪法宣传教育既要强调政治层面、国家意义上的宪法,也要突出生活层面、公民意义上的宪法,要以公民最为关心的内容、最能接受的方式、最易理解的阐释推进落实,让宪法从法律文本走进日常生活。

第一,以“以人为本”为原则,明确宪法宣传教育的价值理念。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过程各方面。一方面,要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基本原则,基于广大公民的现实需要、法治素养和认知水平建立与完善实践机制,从而增强宪法及其实施的价值引领与人文关怀,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应坚持“双主体观”,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为主体,双方应是平等对话、双向互动的交往模式,从而凸显广大公民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性,树立和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巩固公民权利义务观念和责任意识。

第二,以“民生实事”为中心,优化宪法宣传教育的内容设计。为了帮助广大公民构建形成完善的宪法知识体系,开展宪法宣传教育需要以《宪法》文本为基础,但也不可简单将其与“《宪法》宣传教育”画等号。换言之,宪法宣传教育的内容构建不应拘泥于静态的法律条文及理论知识,而是要以社会民生中的现实问题为导向,积极回应广大公民最为关心的利益诉求,从而彰显宪法在社会生活中定分止争的法律功能,塑造宪法“就在身边”和“亲民实用”的制度形象。同时,宪法宣传教育的核心内容既要源于生活,也要高于生活,将重点放在培育规则意识、凝聚价值共识上。教育主体应通过宣传法治理念、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榜样,来引导广大公民以辩证思维理解公民权利、义务与责任,养成用法解决问题、靠法化解矛盾的法治观念与生活习惯。

第三,以“生活叙事”为侧重,完善宪法宣传教育的方法选择。法律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往往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这也容易造成普通民众难以深入理解其内涵,甚至产生望而却步的消极心理。因此,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应从“高大上”的宏大叙事转向“接地气”的生活叙事。具体而言,教育主体应当在确保科学、准确的前提下,将抽象概括、笼统深奥的“法言法语”转化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生活话语。同时,坚持“以案释法”和“以法明理”,避免单一的概念式宣传和知识性灌输,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宪法现象、宪法事件和宪法问题的解读分析,让宪法知识“活”起来,使宪法精神“实”起来,增进广大公民对于宪法的理解深度与运用能力,从而养成依法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生活方式。

(作者分别为华东师范大学公民发展与现代德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THE END
1.学习法律,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学习法律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人类的历史。法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者和记录者。通过学习法律,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和惩罚方式,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概况以及现行的司法实践。这不仅是对我们个人知识储备的补充,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当今社会,法律教育的重要性不容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5440555460619146&wfr=spider&for=pc
2.民法典127条有什么意义?此次通过的《民法典》可以说给数字、网络虚拟财产带来了春天,该法第127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虽是简单的一句话,却意义重大,因为这弥补了我国法律在虚拟财产保护问题上的空白,明确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这是对虚拟财产进行保护的第一步。 当然,这里我们还要提示https://www.64365.com/zs/818837.aspx
3.存款账户报告已逾期是什么意思?如何处理?一、存款账户账号报告备案提示逾期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需要熟悉存款账户账号报告备案的意义。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银行或金融机构需要对客户存款账户实行管理、监和报告,这是为了维护财务安全和监资金流向的合法合规。存款账户账号报告备案提示一般是由银行或金融机构发送的关键提示之一,一旦逾期,就有可能遇到以下疑惑: https://www.anquan.com.cn/qiye/yqfalvzixunw/824581.html
4.八年级道德与法制教案(精选8篇)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要想适应新课改对人才的全新要求,教师必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方面抓紧落实,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基础严格把关,提升其整体道德素养和法律积淀。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道德与法制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http://www.jiaoyubaba.com/banianji/81962.html
5.论法律与道德论文(精选6篇)法律与道德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广泛体现, 本文首先从宏观及微观方面进行阐释。 宏观上, 我国的政治生活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人民当家作主, 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这一原则即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民主的一部分。而民主这一论述来源于一种基本的道德范畴:人类生来自由, 人类之间是平等的;民主、自由、平等, 这是现代社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p1j8my4.html
6.十岁男孩被四只狗追咬法院判决支持原告所有诉请3:这个案件对我们有什么警示意义呢? 犬是人类的好朋友,犬只伤人绝非人愿。但日常生活中违规饲养犬只伤人的事件时有发生,给被侵权人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和精神痛苦。本案就是因为饲养人违规养犬导致未成年人被咬伤的典型案例。提醒大家:一是饲养人应当依法依规文明养犬,遵守法律法规规定,尊重社会公德。二是一旦发生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3/10/id/7592087.shtml
7.极简德国民法学家家谱到底是哪些人影响了我们现在的法学思维方式麦读君按:近年来,随着法教义学在法学研究和教学中的展开,德式法律概念与案例分析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民法学习当中。所有的民法理论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创造出来的,有着各自漫长的诞生过程。因此,在掌握这套德国民法理论的同时,若能探究一下「到底都是哪些人影响了我们现在的法学思维方式」,对我们的法律学习将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634591616454164643
8.七下道德与法治期末总复习提纲(4)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在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中,我们的情感更加丰富. 12、美好情感的意义是什么?P47 (1)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https://www.jianshu.com/p/7d251051687e
9.基于jsp的酒店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项目报告+答辩PPT+源代码+数据库+部本酒店是自己进行独立开发和测试完善的,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意义。另外,开发所使用的软件大多数是开源免费的,因此不存在侵犯版权之类的问题,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类进行开发和测试的。因此,在法律上是可行的。 根据以上的种种条件,可以判断出酒店管理系统在当今社会上对酒店管理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和发展,因此可以看出https://blog.csdn.net/woaimx_1314/article/details/130795844
10.政法干警专业综合(硕士类)绪论(二)法理学公务员考试网人类精神的演化和进步离不开哲学思辨,同样,法学发达离不开对法的终极问题的思考,这就是法理学探 索的意义之一。法学的世界观是法学的重要问题之一。具体到法学专业学生,我们通过法理学的学习,追求对 人类生存的状态和世俗社会生活的关怀,培养他们对于人类社会法律生活的哲学态度,培养法律和法学工作者 的见识和境界。https://www.huatu.com/2013/0808/688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