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材高等职业教育法律类专业新形态系列教材教学法学文书心理学

“活页”教材是目前职业教育教学的新形态工具,实现了教材的结构化、模块化和重组化,符合职业教育的需求,提供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信息,真正体现了职业教育“做中学、做中教”的特点。从形式上看,教材内页可以随着工作过程和需求及时抽出或加入新的内容,在使用时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进行拆卸和二次组装排列,因此具有可变性和灵活性。从内容上看,活页式教材更加强调学习与实践之间的匹配性,去掉了以往教材惯用的逻辑主线思维,让整个教学活动的“学生中心化”色彩更加明显。

已出版书目一览

单本详请

01

监狱执法文书

《监狱执法文书》

作者:胡聪主编

ISBN:978-7-5764-1291-8

定价:66元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3年12月

主编简介

胡聪1972年生,统计学硕士研究生,法学副教授,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刑事司法系专任教师。曾出版专著《监狱行刑的经济分析》和发表《如何考核监狱的绩效》《如何测算监狱行刑效率》《罪犯权利与行刑权界》《关于发展私营监狱的思考》《我国监狱层次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多篇论文。

内容简介

教材共有七章,第一章为监狱执法文书概述,重点在监狱执法文书的基本制作要求;第二章为一些监狱执法文书常用栏目的制作,重点在“签署意见”“法律(政策)条文的援引”及“刑期起止/起刑日/死刑缓期执行期间”这三个容易出错的栏目;其余五章则是在浙江省监狱系统目前使用的所有执法文书中择重选取,并按内容和性质分为刑务处理类文书、狱政管理类文书、狱内侦查类文书、教育改造类文书及生活卫生类文书,各成一章,重点在刑务处理类中的暂予监外执行类文书、减刑类文书、假释类文书及狱政管理类中的考核类文书、奖惩类文书,而这也正与监狱实际工作中使用率和出错率都比较高的文书是一致的。

目录

第一章监狱执法文书概述

第二章监狱执法文书常用栏目制作

第三章刑务处理类文书

第一节收监类文书

第二节罪犯材料处理类文书

第三节暂予监外执行类文书

第四节减刑假释类文书

第五节释放类文书

第四章狱政管理类文书

第一节考核类文书

第二节奖惩类文书

第三节使用警械类文书

第四节高度戒备管理类文书

第五节事务犯管理类文书

第六节罪犯探亲类文书

第七节分级处遇管理类文书

第八节罪犯死亡处置类文书

第九节脱逃处置类文书

第五章狱内侦查类文书

第一节耳目类文书

第二节狱内发案类文书

第三节顽(危)犯确立类文书

第六章教育改造类文书

第一节年度“双评”类文书

第二节顽(危)犯转化类文书

第七章生活卫生类文书

目录可上下滑动查看

02

犯罪心理与行为分析

《犯罪心理与行为分析》

作者:朱华军著

ISBN:978-7-5764-1257-4

定价:59元

作者简介

朱华军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刑事司法系副教授。1994年毕业于郑州机械专科学校机械系。200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心理系,毕业后就职于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刑事司法系至今,主要讲授《犯罪心理与行为分析》。发表有《关于他人的痛苦》《男性极端犯罪行为的源起和演变》《一名纵火犯的心理分析》和《重刑犯监狱罪犯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等论文26篇。

本书分为7个专题,分为:故意杀人、盗窃、性犯罪、抢劫、诈骗、吸毒、纵火。专题下分为学习情境,由一到两个能反映同一理论的核心案例组成,每一学习情境中设有学习目标、案例导入、理论分析、角色扮演与自我反思、问题与思考、摘要与关键词、延伸阅读。本书以访谈个案为核心,塑造出生动的犯罪心理案例,并将理论和案例有机结合,深入浅出,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书中学习环节的设置也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

专题一故意杀人

学习情境一刘某的故意杀人案

学习情境二陈某的故意杀人案

学习情境三张某的故意伤害案

学习情境四李某的故意杀人案

学习情境五王某的故意杀人案

学习情境六赵某的故意杀人案

学习情境七孙某、吴某的故意杀人案

专题二盗窃

学习情境一刘某的盗窃案

学习情境二陈某的盗窃案

学习情境三张某的盗窃案

学习情境四李某、王某的盗窃案

学习情境五赵某的盗窃案

学习情境六孙某的盗窃案

专题三性犯罪

学习情境一刘某的性犯罪案

学习情境二陈某的性犯罪案

学习情境三张某的性犯罪案

学习情境四李某的性犯罪案

专题四抢劫

学习情境一刘某的抢劫案

学习情境二陈某的抢劫案

学习情境三张某的抢劫案

学习情境四李某的抢劫案

专题五诈骗

学习情境一刘某的诈骗案

专题六吸毒

学习情境一刘某的吸毒案

学习情境二陈某的吸毒案

专题七纵火

学习情境一刘某的纵火案

03

司法机关人民警察概论

《司法机关人民警察概论》

作者:吴新民主编

ISBN:978-7-5764-0989-5

定价:39元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3年7月

吴新民男,1971年出生,哲学博士,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教授;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专业方向为刑罚哲学、监狱学。曾获全国司法行指委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奖。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项,司法部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课题一项。出版专著一本、译著二本,各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

学习单元一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性质、任务

学习任务一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性质

学习任务二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任务

学习单元二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与职权

学习任务一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

学习任务二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职权

学习单元三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

学习任务一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义务

学习任务二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纪律

学习任务三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警容风纪

学习单元四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组织管理

学习任务一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组织机构与职务序列

学习任务二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警衔管理

学习任务三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录用

学习任务四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奖惩与考核

学习单元五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警务保障

学习任务一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警务保障概述

学习任务二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律保障

学习任务三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社会保障

学习任务四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后勤生活保障

学习单元六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律责任

学习任务一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行政法律责任

学习任务二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刑事法律责任

学习任务三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侵权赔偿责任

学习单元七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执法监督

学习任务一司法机关人民警察执法监督概述

学习任务二司法机关人民警察执法的外部监督

学习任务三司法机关人民警察执法的内部监督

学习单元八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

学习任务一司法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概述

学习任务二司法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内容

学习任务三司法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修养

学习单元九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心理素质

学习任务一司法机关人民警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学习任务二司法机关人民警察心理问题及调适方法

学习任务三防疫期间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自我心理防护

学习单元十司法机关人民警察的队伍建设

学习任务一司法机关人民警察队伍建设概述

学习任务二司法机关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要求

学习任务三司法机关人民警察领导班子建设

学习任务四司法机关人民警察基层建设

参考文献

04

民间纠纷调解

《民间纠纷调解》

作者:刘畅主编

ISBN:978-7-5764-1001-3

定价:49元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3年6月

本书分为两部分共11个单元,两部分为:第一部分为调解基础理论,具体包括调解制度概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法院调解、调解员的职场安全等内容;第二部分为调解实务,具体包括调解的基本技巧、调解的基本程序、调解协议、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相邻关系纠纷调解、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调解、消费纠纷调解等内容。全书的学习情境分为理论型与实践型两大模块,两者内容均按照总—分的逻辑关系来设置具体学习情境。

第一编调解基础理论

学习单元一调解制度概述

学习单元二人民调解

学习单元三行政调解

学习单元四法院调解

学习单元五调解员的职场安全

第二编调解实务

学习单元六调解的基本技巧

学习单元七调解的基本程序

学习单元八调解协议

学习单元九婚姻家庭纠纷调解

学习单元十相邻关系纠纷调解

学习单元十一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调解

学习单元十二消费纠纷调解

05

心理危机与干预

《心理危机与干预》

作者:马立骥主编

ISBN:978-7-5764-0735-8

定价:46元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

马立骥男,心理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和心理学专业毕业,从1992年起就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矫治工作,2003年获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中国心理咨询师培训师资格证书,2014年获国家级职业咨询师资格证书。2005年晋升教授。目前是浙江省专业带头人、浙江省罪犯心理与矫正教学团队负责人、中国特殊职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编委、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司法心理与行为研究所所长,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特聘研究员。出版专著8本、主编教材14本,参编教材15本,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训》2017年获浙江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2020年获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规划教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版),有二本教材获“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第一章心理危机与干预概述

第一节心理危机与干预的含义

第二节应激与应激事件及其分类

第三节心理危机的特征与表现

第四节心理危机干预

第一节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第二节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第三节适应障碍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第四节其他应激障碍

第五节应激与心理危机评估工具的运用

第三章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模型与程序

第一节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

第二节心理危机干预的步骤

06

法学基础

《法学基础》

作者:赵保胜主编

ISBN:978-7-5764-0677-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

赵保胜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教授,综合行政执法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行政法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行政法与宪政、法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来,完成多项省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编著《行政法案例分析》等多部著作;发表《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制度构想》《行政复议的价值取向与制度建构》等30多篇论文,其中1篇论文曾被《新华文摘》转载。曾获得浙江省政法委授予的“社会主义法治宣传先进个人”称号;曾获浙江省司法行政百名杰出人物提名奖;曾荣获黑龙江省法学会举办的“构建和谐社会法治论坛”论文一等奖。

本教材主要由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湖南警官职业学院和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联合编写,是在本课程教师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对教学中获得的经验和不足进行深刻总结,集全体授课教师智慧编写的符合高职法律教育实际的一本通用教材。教材主要内容是结合高职法律学校学生特点,全面阐述法学基础理论,法律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法治建设的理论及其实践等。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法学

第二节法理学

第二章法的概念与本质

第一节法的概念

第二节法的本质

第三节法的特征

第三章法律的概念与要素

第一节法律的概念

第二节法律的要素

第三节法律的范围

第四节法律的起源与发展

第四章法律的核心

第一节法律的核心:权利与义务

第二节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第三节权利的界限与滥用

第五章法律的渊源与效力

第一节法律渊源

第二节法律的效力

第六章法律行为

第一节法律行为的概念

第二节法律行为的结构

第七章法律关系

第一节法律关系的解析

第二节法律关系的要素

第三节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第八章法律的作用

第一节法律作用的概述

第二节法律的规范作用

第三节法律的社会作用

第四节法律作用的局限

第九章法律的价值

第一节法律价值的概念

第二节法律与秩序

第三节法律与自由

第四节法律与平等

第五节法律与正义

第六节法律的评价标准及冲突解决

第十章法律体系与法系

第一节法律体系及其历史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三节法系

第十一章法律的实施

第一节法律的生成

第二节法律的创制

第三节法律的执行

第四节法律的适用

第五节法律遵守

第十二章法律的解释与推理

第一节法律解释

第二节法律推理

第十三章法律的责任与监督

第一节法律责任

第二节法律监督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

第一节法治的概念

第二节法治的原则

第三节法治政府建设

第十五章法治建设与宪法

第一节法治建设的宪法保障

第二节宪法的地位与内容

第三节宪法的渊源与分类

第四节宪法的制定、修改与解释

07

罪犯心理分析

《罪犯心理分析》

作者:邵晓顺主编

ISBN:978-7-5764-0471-5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

邵晓顺男,1966年出生,教育学硕士,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司法心理学教授,三级警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培训师。从事罪犯心理矫治领域教学与研究工作30余年,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8本,主编教材5部。

本教材在阐述罪犯心理分析方法与理论基础上,对罪犯心理进行了多维度、全方位的分析,即在阐明罪犯心理构成以及罪犯心理动态变化之后,对罪犯服刑态度与改造动机、不同犯罪类型的罪犯心理、罪犯异常心理、犯罪心理及罪犯人身危险性作深入分析,以期掌握服刑罪犯的心理全貌。其后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罪犯心理分析报告撰写流程与格式。本教材贯彻“理实一体化”原则,不仅在罪犯心理分析理论方面作了诸多积极探索,如犯罪心理内容理论、犯罪心理分析评估轴体系、犯罪心理个案概念化等,而且还非常注重与罪犯心理矫治实践相结合,除了结合案例作分析,还重视罪犯心理分析工作的结构化与流程化,以帮助监狱警察全面分析掌握服刑罪犯心理。

THE END
1.法硕非法学刑法第三章思维导图模板第三章:犯罪构成 1.犯罪构成的概念及特征(简答) 概念: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 成立犯罪的必备要件 诸要件由刑法规定 适用刑罚的前提 2.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联系、区别(简答) 犯罪构成概念 犯罪概念 联系: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 区别:犯罪概念回答了什https://www.zhixi.com/tpl/0b5b25ebd9433ef5c09137ccae038798?category_id=-1
2.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评价准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 预测作用:法律具有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3.法律基础知识体系理解法理法规与司法实务法律基本概念与定义 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利而制定的规则,它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前所未有的强制力。法律知识的学习从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开始,包括正义、合法性、权利义务等。 法律体系结构 了解法律体系的结构对掌握法律基本知识至关重要。它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事法三大类以及刑事诉讼程序等。每个领https://www.382hl43py.cn/news/437676.html
4.法律基础知识概述理解法理法规与法律实践法律的定义与分类 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公民行为和组织活动所制定的规则。根据其内容和功能,可以将法律分为宪法、民商事法、行政法、刑事法等几大类。 法律的来源与体系 法律的来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和地方性基本政策。这三者构成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层次关系,共同构成了中国现行立法体系。同时,由于中国实行以https://www.6vjxuc8a1.cn/jun-lei-zi-xun/452036.html
5.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三、走进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律师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具体案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精神内涵以及实践中的应用技巧。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尝试将所学理论与真实事件相结合,从而提升我的应对问题能力。 四、私募基金与金融监管 除了传统领域,我也对私募基金这一金融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私募基金是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6.《法律的概念》概要3)法律体系中各个不同的规则是统一且相互联系的,没有足够独立的种概念,如直线围成的三边图形中的直线。 第二章 法律、号令和命令 第一节 各式各样的祈使语句 祈使语句表明一个人认为其他人应该做或者不做某些事情的愿望。土匪抢劫要求银行职员交出钱是祈使最严重的情形,以暴力相威胁。这将作为法律概念讨论的起点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819669775
7.《法律的概念》读书笔记.doc为了对奥斯丁的法律命令说加以批判,哈特着重选取了法律命令说中的核心要素——“命令”、“习惯”、“制裁 H.L.A.哈特著:《法律的概念》,许家馨、李冠宜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哈特在《法律的概念》前两章总结概况出了奥斯丁笔下关于法律的定义,接着在《法律的概念》第三章分别从法律的内容、适用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1002/5323310133001320.shtm
8.法律的概念李冠宜,台湾大学法学士(财经法学组)、台湾大学法学硕士(基础法学组)。曾为执业律师、高雄市政府法制局科员。现为台湾士林地方法院法官。译有《法律的概念》、《法律帝国》。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恼人不休的问题 第一节 法理论的困惑 第二节 三个反复出现的议题 https://libi.nwupl.edu.cn/bookInfo_01h0016544.html
9.法律的概念外国法律文库序 序言 第一章 经久不绝的问题 一、法律理论的困惑 二、三个复现的争论点 三、定义 第二章 法律、命令与指令 一、各类祈使形式 二、作为强制性命令的法律 第三章 法律的多样性 一、法律的内容 二、适用的范围 三、起源的方式 第四章 主权者与臣民 https://www.dushu.com/book/10137616/
10.《法律的概念》绪论(节选)法律书屋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哈特揭示了并非所有的法律都是命令;一个法律体系可以没有拥有主权者特征的任何个人或者群体;法律在他的创造者消亡之后,仍继续存在;威胁虽然能够强迫人们去做某些事情,但却不能创造去做这些事情的义务。事实上,主权者解释中缺少社会规则的概念。一旦我们理解了规则,我们会发现规则是解释法律中诸多https://www.civillaw.com.cn/t/?id=35130
11.法律的概念读书笔记第一篇:法律的概念读书笔记 德鲁克《公司的概念》读书笔记 第一章. 一国范围内的资本主义 1. 自由企业体制 1.背景: 战后世界和平与近代西方世界的和平不同,它不再取决于各国的政治、社会、经济信仰和制度能否超越过节走向统一,转而取决于政治、经济体制大相径庭的国家之间是否愿意并且有能力和平共处。 https://www.360wenmi.com/f/sef2gn26x2c4.html
12.自考思修必背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高频考点总结笔记3、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 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3 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的主题精神力量。 思修第六章背诵知识点总结 一、法律的概念及发展 1、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http://www.xueti.com/zikao/131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