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概念读书笔记

“什么是法律”的问题反复被提出来,并且史上的思想家

们用形形色色的、奇特的、甚至反论的方式予以回答

.

并且有意思的是,大多数人都有能力

轻松而自信地通过列举情况来说明什么是法律。

但我们并不能简单通过列举法律体系的标准

事例来解决这个问题,

最好的方式不是急着去回答问题,

而是弄清楚到底什么问题在困扰着

我们

作者提出三个问题:法律与以威胁为后盾的命令有何区别与联系?法律义务与道德义

务有何区别与联系?什么是规则以及规则达到何种程度才成为法律

作者将从分析奥斯丁的

理论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回答第二个问题

需要批评自然法理论,即将法律理解为道德或正

义的分支,

并且法律的根本要素是其与道德或正义之原则的一致性。

第三个问题要解决的是

社会群体中一致的行为习惯与法律作为规则有何不同。

有人指出,

规则的预测性面向不是关

键的,

其作为指示标或证立的地位才是本质性的。

对此有两种批评,

极端的观点认为拘束性

规则的观念是混乱或虚构的。

英美国家常见的批评是从法官的裁量去证成法律实质是法官的

发现。

作者认为要回答这三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

虽然下述作法是可能的:

离出并掌握住一组核心要素的特征

这组要素特征构成对这三个问题回答的共同部分。因为

定义能够发挥作用的条件往往不被满足,尤其像“法律”这样的定义。所以,本书的目的不

在提供一种作为规则的,对于“法律

"

这个概念的定义,本书的目的在于对国内法律体系的

独特结构提供一个较为优越的分析

并对法律、强制和道德这三种社会现象间的相似之处和

差异处提供较为清楚的理解,借以将法理论的研究向前推进

第二章

法律、命令和指令

在本章作者分析了各种祈使语句

认为强盗情境是最为典型的,决定在此情境基础上完

善,建立奥斯丁理论较为清晰的法律概念

首先,作者增添了“普遍性

的要素。法律指出了

普遍的行为态样

适用于一般大众。像强盗情境这种面对面地个别告知对其行为的指示,其

实只是法律的辅助。其次

补充了“持续性

的要素,以及“普遍服从的习惯”

。最后,考察

“发布命令的人”

作者补充了“独立性”和“主权者

的概念

第三章

法律的概念

本章作者从三个方面对奥斯丁模式提出质疑

:

法律的内容

;

法律的产生方式

法律适用的

范围。

就内容而言,

刑法及其制裁和命令模式中以威胁为后盾的普遍命令之间,

存在着惊人

的相似之处。侵犯法也有类似之处。但像规定有效合同等之订立方式的法律规则

不强加责

任或义务,而是通过授予人们某些指定的程序

遵循某些条件

在法律强制框架范围内创设权

利和义务的结构,来为个人提供实现他们愿望的便利

授予权力的规则也不同于此模式

基于法律多样性,为了寻求法学的统一性,第一种作法是将权利或权力行使的“无效”

作为

一种制裁。但这是一个混淆的根源。其实在一些场合“无效”未必是一种“不幸”

更重要

“无效不能被类同于为力戒规则禁止的行为而系于这种规则的惩罚”

36

。刑法可以区

分两种东西

规则所禁止的行为和抑制行为的制裁。两个部分是可以相对分离的

而无效的规

定是规则本身的组成部分,

不可分离。

另外一种看法是,

所有真正的法律都是下达给官员的

实施制裁的有条件的命令

“该理论含有一个转变,即从原初的作为由制裁威胁作为后盾的

命令组成的法律的概念的转变。现在的中心概念已成为对官员下达的实施制裁的命令的概

THE END
1.法硕非法学刑法第三章思维导图模板第三章:犯罪构成 1.犯罪构成的概念及特征(简答) 概念: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 成立犯罪的必备要件 诸要件由刑法规定 适用刑罚的前提 2.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联系、区别(简答) 犯罪构成概念 犯罪概念 联系: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 区别:犯罪概念回答了什https://www.zhixi.com/tpl/0b5b25ebd9433ef5c09137ccae038798?category_id=-1
2.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评价准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 预测作用:法律具有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3.法律基础知识体系理解法理法规与司法实务法律基本概念与定义 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利而制定的规则,它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前所未有的强制力。法律知识的学习从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开始,包括正义、合法性、权利义务等。 法律体系结构 了解法律体系的结构对掌握法律基本知识至关重要。它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事法三大类以及刑事诉讼程序等。每个领https://www.382hl43py.cn/news/437676.html
4.法律基础知识概述理解法理法规与法律实践法律的定义与分类 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规范公民行为和组织活动所制定的规则。根据其内容和功能,可以将法律分为宪法、民商事法、行政法、刑事法等几大类。 法律的来源与体系 法律的来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和地方性基本政策。这三者构成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层次关系,共同构成了中国现行立法体系。同时,由于中国实行以https://www.6vjxuc8a1.cn/jun-lei-zi-xun/452036.html
5.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三、走进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律师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具体案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精神内涵以及实践中的应用技巧。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尝试将所学理论与真实事件相结合,从而提升我的应对问题能力。 四、私募基金与金融监管 除了传统领域,我也对私募基金这一金融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私募基金是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6.《法律的概念》概要3)法律体系中各个不同的规则是统一且相互联系的,没有足够独立的种概念,如直线围成的三边图形中的直线。 第二章 法律、号令和命令 第一节 各式各样的祈使语句 祈使语句表明一个人认为其他人应该做或者不做某些事情的愿望。土匪抢劫要求银行职员交出钱是祈使最严重的情形,以暴力相威胁。这将作为法律概念讨论的起点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819669775
7.《法律的概念》读书笔记.doc为了对奥斯丁的法律命令说加以批判,哈特着重选取了法律命令说中的核心要素——“命令”、“习惯”、“制裁 H.L.A.哈特著:《法律的概念》,许家馨、李冠宜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哈特在《法律的概念》前两章总结概况出了奥斯丁笔下关于法律的定义,接着在《法律的概念》第三章分别从法律的内容、适用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1002/5323310133001320.shtm
8.法律的概念李冠宜,台湾大学法学士(财经法学组)、台湾大学法学硕士(基础法学组)。曾为执业律师、高雄市政府法制局科员。现为台湾士林地方法院法官。译有《法律的概念》、《法律帝国》。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恼人不休的问题 第一节 法理论的困惑 第二节 三个反复出现的议题 https://libi.nwupl.edu.cn/bookInfo_01h0016544.html
9.法律的概念外国法律文库序 序言 第一章 经久不绝的问题 一、法律理论的困惑 二、三个复现的争论点 三、定义 第二章 法律、命令与指令 一、各类祈使形式 二、作为强制性命令的法律 第三章 法律的多样性 一、法律的内容 二、适用的范围 三、起源的方式 第四章 主权者与臣民 https://www.dushu.com/book/10137616/
10.《法律的概念》绪论(节选)法律书屋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哈特揭示了并非所有的法律都是命令;一个法律体系可以没有拥有主权者特征的任何个人或者群体;法律在他的创造者消亡之后,仍继续存在;威胁虽然能够强迫人们去做某些事情,但却不能创造去做这些事情的义务。事实上,主权者解释中缺少社会规则的概念。一旦我们理解了规则,我们会发现规则是解释法律中诸多https://www.civillaw.com.cn/t/?id=35130
11.法律的概念读书笔记第一篇:法律的概念读书笔记 德鲁克《公司的概念》读书笔记 第一章. 一国范围内的资本主义 1. 自由企业体制 1.背景: 战后世界和平与近代西方世界的和平不同,它不再取决于各国的政治、社会、经济信仰和制度能否超越过节走向统一,转而取决于政治、经济体制大相径庭的国家之间是否愿意并且有能力和平共处。 https://www.360wenmi.com/f/sef2gn26x2c4.html
12.自考思修必背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高频考点总结笔记3、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 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3 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的主题精神力量。 思修第六章背诵知识点总结 一、法律的概念及发展 1、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http://www.xueti.com/zikao/131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