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辉

2.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研究员,2019

3.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研究员,2019

4.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2018

5.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会,委员,2018

6.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理事,2015

7.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2014

8.《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副主编,2012

9.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法哲学与交叉法学研究所,研究员,2011

四、荣誉奖励

1.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2019

2.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优秀科研奖,2019

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

4.中国政法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2013

5.第四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三等奖,2012

6.第二届“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12

7.第一届“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2010

8.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岳诚奖教金,2009

9.中国政法大学“校级优秀教师”,2006-2007

五、代表性成果

科研论文

2021

1.“法律的‘职业’伦理:一个补强论证”,《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页44-53

2.“宪法的性质:法律总则还是法律环境?——从宪法与部门法的关系出发”,《中外法学》2021年第2期,页285-304

4.“权利可能新兴吗?——新兴权利的两个命题及其批判”,《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年第3期,页90-110

2020

1.“不可放弃的权利:它能成立吗?”,《清华法学》2020年第2期,页5-21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4期

3.“自动驾驶与乘客优先”,《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页6-19

2019

1.“回应‘权利泛化’的挑战”,《法商研究》2019年第3期,页40-49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9年第4期

《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6期

3.“权利的规范力:一个对利益论的批判”,《中外法学》2019年第3期,页584-602

4.“实践权威能够创造义务吗?”,《法制与社会发展》2019年第4期,页80-98

5.“法理学的性质:关于法律一般属性的讨论如何可靠”,《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4期,页62-77

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20年第1期

6.“有理由支持基因改进吗?”,《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页6-18

《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2期

2018

1.“‘习惯法’是法律吗?”,《法学》2018年第1期,页3-18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6期

*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7期

2.“捍卫预防原则:科技风险的法律姿态”,《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

1期,页59-71

3.“存在做错事的权利吗?”,《法律科学》2018年第2期,页3-14

*人大复印资料《法学文摘》2018年第2期

*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8年第11期

5.“人工智能的法律挑战:应该从哪里开始?”,《比较法研究》2018年第5

期,页136-148

年第10期,页4-12

2017

1.“法治必然承诺特定价值吗?”,《清华法学》2017年第1期,页5-21

2.“比例原则的普遍化与基本权利的性质”,《中国法学》2017年第5期,页279-302

*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18年第1期

2016

“忠诚于法律的职业伦理——破解法律人道德困境的基本方案”,《法制与社

会发展》2016年第4期,页149-172

2015

1.”面对转基因问题的法律态度——法律人应当如何思考科学问题”,《法学》

2015年第9期,页118-128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5年第6期

*人大复印资料《法学文摘》2016年第1期

2.”法理论的性质:一元论还是二元论?——德沃金方法论的批判性重构”,

《清华法学》2015年第6期,页5-29

2014

《中研院法学期刊》第14期,页407-428

2.“法理论为什么是重要的?——法学的知识框架及法理学在其中的地位”,

《法学》2014年第3期,页50-67

*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4年第6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7期

3.“权利和义务是对应的吗?”,《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年第3期,页33-53

2013

1.“法律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批判”,《政法论坛》2013年第1期,页46-60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第2期

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4年第2期

2.“同案同判:法律义务还是道德要求”,《中国法学》2013年第3期,页46-61

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3年第10期

3.“命令与法的基本性质”,《北方法学》2013年第4期,页5-15

4.“《法理学》课程体系的两个难题”,《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3,页61-67

2012

1.“法律的内在价值与法治”,《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1期,页3-25

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2年第5期

2.“存在一种独立的原则理论吗?”,《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页38-44

3.“道德善、理性化与法的规范性”,《法律科学》2012年第4期,页25-36

2011

1.“开放结构的诸层次”,《中外法学》2011年第4期,页665-680

2.“哈特《法律的概念》导读”,《台湾法学杂志》第189期(2011),页28-38

2010

“规则的扩张:类比推理的结构与正当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10年第1期,页165-195

2009

“裁判可接受性概念之反省”,《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页3-17

2008

1.“规则的普遍性与类比推理”,《求是学刊》2008年第1期,页76-81

2.“规则、道德衡量与法律推理”,《中国法学》2008年第5期,页46-62

2007

1.“什么是内在观点?”,《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5期,页3-13

2.“权威与法概念:理论史的考察”,《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7年第2期,页169-192

2006

1.“作为社会事实的法——实证观念与哈特的社会规则理论”,《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6年第1期,页3-23

2.“合规范性:规范基础上的合法观念”,《政法论坛》2006年第2期,页58-72

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6年第7期

4.“原则、自由裁量与依法裁判”,《法学研究》2006年第5期,页121-137

2005

“另一种法律推理的可能性”,《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5年卷,页293-308

2004

1.“法律解释的效力:一个难题的追问”,《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页72-76

《法理学精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2.“独立的法之研究对象的确立”,《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4年卷,页169-206

2003

“事实的法律意义”,《中外法学》2003年第6期,页661-679

《诉讼法学精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学术著作

1.《实践理由与法律推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90页

2.《法律的界限:实证主义命题群之展开》,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349页

【书评】王鹏翔:“追寻当代英美法实证主义的发展轨迹”,《政治与社会

六、代表性项目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

“面对科技风险的法律与权利”,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19

七、其它

1999-2004,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助教

2004-2019,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2004-2008)/副教授(2008-2015)/教授(2015-2019)

THE END
1.法律的概念(豆瓣)哈特《法律的概念》的框架和内容简介 哈特的《法律的概念》一书内容上十分丰富,他从反驳奥斯丁的“法律命令说”着手,分别从内容、适用范围、起源模式这三个方面,分析了法律与以威胁为后盾的命令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哈特提出了他著名的“法律规则说”,即把法 (展开) https://m.douban.com/book/subject/1836950/
2.《法律的概念》研究《研究》是对哈特思想的解读,以忠实原书为目标,尽量少作发挥;背景性的材料,如日常语言学派之类,也尽可能少加入;尽量少用或不用间接的评价性表述,使原著的思路直接呈现出来。西方关于哈特的文献甚多,《研究》内容则严格限制在《法律的概念》一书范围内。内容简介 《研究》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图书目录 前言https://baike.baidu.com/item/%E3%80%8A%E6%B3%95%E5%BE%8B%E7%9A%84%E6%A6%82%E5%BF%B5%E3%80%8B%E7%A0%94%E7%A9%B6/19653434
3.哈特法律的概念.pdf哈特法律的概念.pdf,外 国法律文库序 【分类 号】 《法律 的概念 》 【分类名 】法学 【书名 】法律 的概念 【著者 】英[]哈特 、Hart,H.L.A. 【译者 】张文显 【出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 出社 【出 日期 】1996.1 外 国法律文库序 江平外 国法 律文库是 ?套 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326/8111141026005051.shtm
4.哈特《法律的概念》导读哈特《法律的概念》导读 哈特是二战之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旗帜。他于1961年发表的《法律的概念》,是新分析法学形成的标志。在这本短小、简练和富于思辨的小册子里,哈特提出了他著名的“法律规则说”,评析了西方当代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对于法律的认识。《法律的概念》是当代不可多得的法理学权威著作。这里从如下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1360
5.浅谈哈特的《法律的概念》浅谈哈特的《法律的概念》 摘要哈特的《法律的概念》是 20世纪法理学经典著作之一,该书是哈特在和富勒关于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数次交锋后的总结,集中体现了哈特的法学思想。本文依据二战后分 析实证法学面临的困境以及哈特和富勒的论战为背景,在精读《法律的概念》的基础上分 析哈特对于分析实证法学的贡献并提炼出https://doc.mbalib.com/view/cbbef68ba33a3d86013483c6c3d54bd5.html
6.读哈特的《法律的概念》有感读哈特的《法律的概念》有感 牛津大学法学院教授赫伯特·哈特-Herbert Lionel Adolphus Hart(1907-1992),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创始人,他以其实证主义的姿态构建了一个庞大而自洽的法理学体系。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分析带入法学,将传统(奥斯丁)的一般法理学进行了一番现代的梳理改造,开创了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同时也使http://sxgy.sxfyw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10/11/id/2274250.shtml
7.哈特《法律的概念》之读后感【摘要】:哈特《法律的概念》以批评奥斯丁的早期分析法学之法律定义为突破口,进而对法律的概念及权利、义务、规则等其他概念进行全新的解释与评析,同时还对自然法学、现实主义法学等近代有代表性的法学思潮进行适当的评价。该书系统表达了作者于法理学层面上的独特思想,影响深远,被学界推崇为20世纪法学经典之作。通过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BZX201635152.htm
8.《法律的概念(第二版)》((英)哈特著)简介书评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法律的概念(第二版)》,作者:(英)哈特 著,出版社:法律出版社。最新《法律的概念(第二版)》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法律的概念(第二版)》,就上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2488285.html
9.《法律的概念(第三版)》([英]哈特)摘要书评试读京东JD.COM图书频道为您提供《法律的概念(第三版)》在线选购,本书作者:,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买图书,到京东。网购图书,享受最低优惠折扣!https://item.jd.com/13330868.html
10.梁灯:解读哈特《法律的概念》――从两个核心概念的中文翻译开始地点:法律人家 主题:解读哈特《法律的概念》――从两个核心概念的中文翻译开始 主讲人:梁灯 第一部分:主讲人发言 一.两个核心概念:第一性、第二性 1.哈特对奥斯丁的批判 “凡存在法律的地方,人类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非任意性的或必为的。”这是一个事实,哈特与奥斯丁等命令实证主义者在此问题上也存有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019/10/641126_62148422.shtml
11.[英]哈特《法律的概念》百度云资源百度网盘资源百度云搜索热盘搜的百度云搜索服务仅提供[英]哈特《法律的概念》.pdf百度云搜索搜索结果和关于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pdf百度云资源下载页面,由百度网盘用户网盘***719在2022-12-02分享,该网盘资源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需要您自行判断,点击下载地址直接跳转到真实百度网盘页面,可进行下载或转存等操作。 http://www.repanso.com/f/36845e4bee0ba9cc94aa43d7a2e31e9d.html
12.从社会规则体系到法律的生命与价值评哈特《法律的概念》在英国法理学家哈特笔下的《法律的概念》一书中,作者通过三个亘古不变的法学问题“法律与强制”“法律与道德”“法律与规则”以及“奥斯丁理论的修正—奥斯丁理论的缺陷—规则模式的提出”的明线和“法律概念中核心与边界的关系”的暗线串联全书,对于读者理解现代法哲学和法律实证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http://www.legalweekly.cn/whlh/2023-06/21/content_8867558.html
13.哈特在《法律的概念》中将规则分为:()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哈特在《法律的概念》中将规则分为:()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提高学习效率。考试刷https://www.shuashuati.com/ti/0137f8b5ac2a41b8955e70a6d1e94b56.html
14.分析实证主义视角下的“法律概念”——解读哈特的《法律的概念》作为现代西方新分析法理学的开创者,哈特基于实证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立场,运用分析主义的研究方法,构建起了一个庞大而自洽的法理学体系。在这一理论构建过程中,《法律的概念》一书可为其法理学思想的经典代表作品。在该书中,哈特首先对约翰·奥斯丁的分析法理学,特别是“法律命令说”展开了严肃的批判分析,并在理论批https://pkulaw.com/qikan/dc5bcd3bc003b456b18eeb9a68082a5abdfb.html
15.哈特与法律实证主义——读《法律的概念》哈特与法律实证主义 ——读《法律的概念》 李若芸 【摘要】 法律实证主义是当代的一种主张法律是人定规则,法律和道德之间没有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的法理学和法哲学流派。 从古至今,中外法学家便针对各自的研究视角提出了不同的法律的概念,众说纷纭。法律的概念的热点争论就是法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根据人们在为法律https://www.jianshu.com/p/825412881761
16.哈特法律的概念哈特《法律的概念》导读 ^ 一、 赫伯特 ? 哈特(Herbert LionelAdolphusHart,简称 H.L.A.Hart),1卯7 年 生于英国北方的哈罗盖特 (Harrogate),1926年人读牛津大学新学院(NewCol? lege),1929 年毕业。自1932 年开始,担任过 一段时期的出庭律师的工作 。二战后, 回到牛津大学担任哲学研究员 (Fellow)。1952年,https://www.mayiwenku.com/p-39409718.html
17.法律文书概念篇6:《法律的概念》读书笔记 哈特的《法律的概念》一书的发表,被视为新分析法学形成的标志,此书篇幅虽小,但内容精炼,从细处着手,说理充分,论辩巧妙,可谓当代不可多得的法理学著作。也正因其有上述诸多特点,使初读者不易体会作者之深意,遂有晦涩难懂之感。如若仔细研读、认真思考,方可见其文字之微言大义,暗自佩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h50y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