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法律方法;法律思维;法治建设;意义

一、法律方法在我国的形成与发展

研究法律方法,首先是讨论法律方法论和法学方法论之间的关系,首先这体现出学界在学习和接受国外一些法学理念和法学知识过程中的具体理解出现差异,其次,从一个法制欠发达的国家来进行法学方法的谈论,主要是由于缺少一种理性的建设法治,谈论法治的思想难免会出现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国外很多着作在我国传播之后,引起了学者讨论法学方法论和法律方法论之间的用词问题,主要的争论的焦点在于我国部分学者从德国法律文化背景方面研究整套理论,他们发现法学方法主要是对法律知识进行研究的方法,所以我们应该称其为法学方法论。但是法律方法主要是法律人在进行案件裁决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一些法律手段,这时候法律人不单单需要查找正确的适用的法律,还需要将法律背后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寻找出来,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称其为法律方法论。

二、法律思维的概念及其特征

三、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之间的相互作用

尽管法律思维在法律领域中得到了很大的应用,主要是从主观上进行法律分析思维,在信息方面进行加工取得一些认知,并且能够通过这种认知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指导,所以法律思维主要重点在于法律人通过对法律思维的应用来处理问题,并且得到相应的结论。目前来看,法律思维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侧重于法律思维的特征,而没有很好的研究和分析法律思维在运用过程中的方法。另外我国学者在研究法律思维的过程中,没有像法官、律师等专业法律人研究的那么深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法官是最主要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结合的运用者,他们在审判案件的过程中,都会使用到法律思维,在运用法律思维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其他方面的思维,比如说法律方法的思维进行结合。通过法律思维,配合一些其他的法律解释和法律理论更好的解决问题,从法律思维的研究方面来说,就是需要如何通过法律思维、法律理论来解决相应的法律问题。

从当前法治实践来看,法律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学者最需要分析法官在实际审理案件过程中使用的法律思维,但是,由于我国的法官仅仅是使用法条来做出相应的判断,而没有分析作出判断的整个过程,这就造成了判决理由的缺乏。这与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有着重要关系,目前,我国的法学教育不单是在本科阶段,就是在研究生阶段,也没有进行法律思维课程方面的开设,法学教育没有培养法学生的法律思维,造成很多毕业生在这方面的能力缺乏。国家除了要制定法律,并且研究法律的使用以外,还需要进一步普及法律方法和法律思维,但是这方面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一个非常长的过程。以前有学者曾经说过,法律制度是能够很好的移植的,但是,法律思想却是很难的。

四、法律方法、法律思维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意义

(一)法律方法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意义

在案件判决的时候,法官会通过一些法律方法的使用来将法律结论寻找出来,要想让案件的真实情况和法律规范进行比较,那么法律工作者一定要找出相应的法律规范语句来,在案件判决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将小前提的案件事实确立起来,然后根据这些案件事实查找相应的法律,接着是通过这些法律推理来将法律结论得出来,在法律推理的时候,法律人的或许可能会遭到很多法律规范模糊不清的情况,法律解释的手段就需要使用起来,所以我国在法制建设的时候,法律方法一定要得到很好的使用,如果没有很好的运用法律方法,就会产生一些错误的法律适用情况,而对法司法权威产生一定的损害,对我国的法治发展是有阻碍作用的。

法律方法主要指的是法律操作人员在执行法律的过程中的一种基本技能和操作手段,是对法律进行维护和实现的基本技艺,法律方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往往是对一些案件的使用,法律操作者需要依照之前所讲述的一些基本步骤来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相应的裁决,所以通过法律方法来对案件进行裁决可以让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案件判决的过程中,应用法律方法需要进一步的结合法律思维,在法律方法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使用到法律思维。法律思维在法律操作者进行司法裁判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法律思维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意义

法律思维在使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如何让法律人驾驭法律方法,使用法律思维在案件当中进行具体使用,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法律人一定要依照法律思维进行各种其他特性的延伸,司法和执法的公正在法治理念建设的过程中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办理具体案件的时候,执法和司法都是一种法律思维的体现,不能没有法律依据和法律逻辑胡乱进行,执法和司法一定要尊重法律、尊重司法的相应流程和规律,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共同解决案件。

五、结语

研究法律方法和法律思维,提升运用法律方法和法律思维的能力,不单单是法学界的一个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确保执法和司法的公正性,确保法律可以深入人心的重要方法,从而让我国的法治进程进一步的加快。

参考文献:

[2]孙光宁,焦宝乾.迈向法治新常态下的法律方法论研究2015年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3]杨小丹.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意义[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4]陈金钊.法学意义上的法治思维[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7.

[5]白岱恩.法律思维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意义[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03

THE END
1.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行业资讯评价作用:法律作为一种评价准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念和评价标准。 预测作用:法律具有可预测性,人们可以通过法律预测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在法律上是否有效,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强制作用: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http://www.anlihk.com/detail/id/103/
2.法律保障生活法律的特征与作用这是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电子课本的法律保障生活 法律的特征与作用章节,本套电子教材共分为50个章节。也方便参加教师资格证面试及教师招聘面试备考的小伙伴,河北华图祝大家顺利上岸!https://he.huatu.com/zt/jsdzkb/books/zhengzhi/rjb/rjbzzqnjx/1903.html
3.1.法律的特征和作用1.公文的概念、特点和作用_调查/报告_表格/模板_应用文书。1.公文的概念、特点公文政治性对公文写作的要求具体来说: 1、公文内容必须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 1法律特征 1法律特征_法律资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1 法律特征编辑 其法律特征: (1)房屋赠与合同是单务合同、无偿合同 赠与人自愿单方承担将https://m.doc.wendoc.com/bf525938cfaa0bfa9052f17b6.html
4.初中道德与法治八上统编版:11法律的特征和作用.docx初中道德与法治八上统编版:1-1法律的特征和作用.docx,浦江四中社会法治备课纸 法治教育第一章心中有法 PAGE1 / NUMPAGES1 年级 九年级 主备、试讲教师 周建英 课题 1.1 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教材解读与活动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1.3.1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203/5300244104010030.shtm
5.第六章法律责任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是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而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是受到法律的制裁。为了较好地理解防震减灾法中的“法律责任”一章所规定的含义,有必要了解本章五条中所规定的法律责任条款涉及到的基本法律术语的内涵,主要包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内涵与特征、法律责任的内涵与种类、行政强制措施的内涵与作用等等。 一http://www.npc.gov.cn/zgrdw/npc/flsyywd/xingzheng/2000-11/25/content_8410.htm
6.初中道德与法治《法律保障生活》教案1.知道法律的特征,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能够说出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障作用。 【能力目标】 能够遵守法律、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能够同违反法律的行为作斗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提高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https://m.hlj.offcn.com/html/2022/04/198725.html
7.法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一、法律的定义和起源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它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义务,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有序的运作环境。法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当时的社会需要一种共同的准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于是就出现了法律。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复杂的体系,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各个方面的规定。二、法律的作用https://aiqicha.baidu.com/qifuknowledge/detail?id=10132608924
8.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①知荣辱。荣辱观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动力、导向和调节作用。 ②讲正气。 ③作奉献。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④促和谐。促和谐就是要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专题六法律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9.法律的特征作用和方法手抄报法律的手抄报有关宪法或法律的手抄报 法律的手抄报 法律在我身边的手抄报 走进法律与法同行手抄报与法同行手抄报 小学生法制宣传优秀手抄报 有关法律意识的手抄报安全意识手抄报 有关法律的手抄报有关法律的手抄报内容 法律手抄报五年 宪法法律宣传月手抄报内容 身边法律手抄报模版简单法律手抄报图片 https://www.puchedu.cn/shouchaobao/3614833.html
10.法律重要性论文范文公平原则对于法律的运用与世界经济关系的规范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公平互利是最佳的状态,利于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但如果双方过于关注自身的利益,则会制约经济的可持续与长远发展。 当前,国际交往日益紧密,为了保证交往的高效性与合理性,要确定国际经济法原则,以此规范国际交往,公平原则作为其基本原则https://www.haoqikan.com/haowen/14464.html
11.法律的含义与特征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的含义与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法治思想源远流长,在古希腊时期,先贤亚里士多德对法治作了深刻阐述:“法治应包括两重含义: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地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又应该是制定良好的法律” 。这一论述实际https://www.gwyoo.com/haowen/166076.html
12.《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2.属性:规范性;阶级性;政治性;强制性3.我国法学界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在本国主权范围内普遍适用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第二节法律的特征一、法律的国家创制性1.制定:按照一定程序创造新的法律规范,成文法2.认可:赋予社会上某些行为规范以法律效力,为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