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憲法的基本特征理論

我國憲法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基本憲法精神,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立了社會主義根本制度,確認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憲法地位,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成果,確定了國家的根本任務、領導核心、指導思想、發展道路、奮斗目標,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一的憲法表達。此次憲法修正案將“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寫進憲法,進一步強化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基本憲法精神。與憲法精神相適應,我國憲法具有以下特征:

普遍性與特殊性

憲法作為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有許多普遍概念和一般性特征。例如,成文憲法通常使用國家、主權、民主、法治、自由、平等、人權、政府、選舉、監督等概念,規定保障人權、維護主權、規范公權、構建政府、法律效力等內容。我國憲法從國情出發,同時借鑒世界各國的有益經驗,既具有憲法的一般普遍特征,也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比如,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了國家的指導思想、國家根本任務、發展道路、奮斗目標等。此次憲法修改對指導思想、根本任務、發展道路又做了進一步的修改和明確。整體而言,我國憲法是立足中國國情和借鑒域外經驗的產物,體現了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

政治性與法律性

我國憲法作為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和國家根本法,兼具政治性和法律性。作為人民國家的總章程,憲法是立國安邦、強國發展、長治久安的總綱領。它記載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為實現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光輝歷史,宣示了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的偉大成就,闡述了國家的核心價值、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宣告了國家的基本路線、大政方針和奮斗目標,確立了國家的制度體系和權力架構,規定了人民與國家、中央與地方、公民基本權利與義務等重大關系,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引領性和宣示性。同時,作為國法體系的根本法,憲法是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基礎和依據,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具有明顯的法律性特征。此次憲法修改完善了憲法實施和依法治國的重大舉措,強化了我國憲法的法律屬性。總章程與根本法相結合,政治性與法律性相融合,宣示性與規范性相統一,是我國憲法的一個顯著特點。

民主性與科學性

我國憲法是充分發揚民主、反映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憲法。彭真同志在1982年憲法修改草案的報告中說:這次全民討論的規模之大、參加人數之多、影響之廣,足以表明全國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各界人士管理國家事務的政治熱情的高漲。通過全民討論,發揚民主,使憲法的修改更好地集中了群眾的智慧。毛澤東同志說過,搞憲法就是搞科學。我國憲法秉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遵循制憲、行憲、修憲的立法技術和法定程序,反映了人類法治文明的基本價值和憲法的一般規律,貫徹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原則,是一部兼具民主性與科學性的憲法。此次憲法修改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凝聚共識,嚴格依法按程序推進,成為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典范。

穩定性與變動性

憲法是國家大廈的四梁八柱。憲法穩則國家穩,憲法強則國家強。但憲法又不是僵死的教條,必須隨著國家和經濟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憲法具有穩定性與變動性,是我國革命、建設、改革不同時期的階段性特征在憲法上的必然反映,是我國統籌改革發展穩定動態關系、協調改革與法治互動關系在憲法上的集中體現。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摸著石頭過河”推進改革,一些改革探索突破了憲法法律的規定。對此,法學界提出了“良性違法”“良性違憲”的概念。如果說,在過去某個特定時期的具體條件下,改革“良性違憲違法”有其必然性,那麼在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應當嚴格遵循“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的原則,正確處理改革與憲法(法治)的關系,既要堅持重大改革於法有據,也要堅持重大改革於憲有據,避免改革與憲法脫節。為了統籌穩定性與變動性,此次憲法修改堅持必要性原則,隻修改那些非改不可的內容,這也是我國修憲的一條重要經驗。

民族性與世界性

中華民族有著深厚文化傳統,中華文明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憲法確認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憲法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和中華民族的共同意志,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是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法。憲法還明確規定了堅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殖民主義等內容,這是其包含的國際主義精神。因此,我國憲法是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一。

此次憲法修改充實完善愛國統一戰線和民族關系的內容,有利於讓中國夢的實現獲得強大持久廣泛的力量支持,有利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將“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開放戰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入憲法,有利於為我國發展拓展廣闊的空間、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李林、翟國強,分別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

THE END
1.100个法律法规知识点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大是我国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5.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依法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在制定后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MjA2NjEwNg==&mid=2247569975&idx=3&sn=2b2cad9688ccaa459cc5e5f6ef4fb988&chksm=cf87e53f399fcff71e02546edf9b72a3357c7e657232440b8189ed3da00cc7c443d50aadd090&scene=27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全文如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011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结束语 前言 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3.简述法律的特征。简述法律的特征。 参考答案:A.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B.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C.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李某在高校做收发工作,他利用工作之便,隐匿,毁弃和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8a54e4701ef44d8e992c3b8549ac6271.html
4.简述法律权利的含义与特征律师普法简述法律权利的含义与特征 普法内容 (1)含义:法律权利是指反映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行为自由,是法律允许权利人为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义务人所保证实现的法律手段。权利的产生、发展和实现,都须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强调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对权利的制约和决定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与其他权利https://www.110ask.com/tuwen/7209834675760601244.html
5.简述法律行为的特征范例6篇简述法律行为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法律行为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https://www.baywatch.cn/haowen/179631.html
6.简述票据的法律概念和特征(二)票据的法律特征: 1、票据是完全有价证券.票据与一定的财产权利或价值结合在一起,并以一定货币金额表示其价值.票据的权利与票据不可分开.票据的权利随票据的制作而发生,随票据的出让而转移,占有票据,即占有票据的价值.不占有票据,就不能主张票据权利. 2、票据是要式证券.票据的格式是由法律规定的,必须根据法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62fe3de395511c21e552013b62b1679e.html
7.法律的特征有哪些相关问题扩展阅读简述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423 阅读 股票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504 阅读 法律主要的特征有哪些 484 阅读 债券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372 阅读 法律规范的特征有哪些 366 阅读 法律的显著特征有哪些 337 阅读 法律规则的特征有哪些 180 阅读 医事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477 阅读 法定继承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45 阅读 法https://m.findlaw.cn/ask/zt_84056829/list/
8.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4/7)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1)从体现的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从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以辩证唯物主https://www.bangxuetang.com/points/detail/?sid=10&bid=14&cid=1498&nid=1500&pg=4
9.简述法律的特征简述法律的特征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2、法是由公共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3、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4、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5、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6、法是规范体系,具有可诉性.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27469911979086487&fr=search
10.国际经济法网2、简述原产地规则的含义和世界贸易组织《原产地规则协议》的主要内容 3、简述国际融资活动中的见索即付担保的含义和法律特征 三、论述题 结合WTO有关协议,论述中国应如何进一步完善外资立法 国际私法 一、名词解释 1、lex cause 2、Most Favoured-nation Treatment 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89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