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法律的认识

1、我对法律的认识考上大学之前,从没想过我要学法律,或者从事法律方面的职业,甚至抵触迈入这项家族的行业。但命运将我送到这里,我接受了,我妥协了。本来以为法律是个文绉绉的东西,无穷尽的文字,却不能像文学,绘成画,酿成诗。你永远无法从一本法律书籍上找到一张照片,一幅插图,甚至一张维恩表。貌似是学法律的人不允许法被人那样亵渎,不允许法与花花世界同流合污。法,在三个月前于我似站在巨人脚下,而它高高在上的俯视,让我不禁羞红了脸承认“我不懂你”;此时的我也算懂了他的一二,触了他的皮毛,让我来谈谈我的感受。1、法律的血液实在不能否认,学习之初,我抱怨了一条法律理论的解释有太多种,譬如,犯罪的要件,我国(苏俄法

2、系)有犯罪构成,大陆法有该当构成要件、有责性、违法性,不嫌乱还有英美法系;对宪法的定义,一家就成一言;民法中基本原则的理论,又有人孜孜不倦的提出不同意见然而这些“百家争鸣而没有独尊儒术”的现象正是法律的魅力所在。如果一个社会科学的一切都成了定论,那还有什么可使它作为“社会科学”而骄傲的呢?社会科学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前进的,是依附其他研究而研究的,它不仅不能脱离社会,更不能脱离社会的主体:个人。这些丰富多彩的看法、观点就像血液中种类繁多的维他命,正是有了它们,人才得以健康的成长,正是有了它们,中国的法律界才得以鲜活。所以我们应有足够的信心,只要法律拥有着这样的血液,在新陈代谢中更新,就会焕发出更强

3、大的力量,迸发出更多智慧的火花。2、法律的轮廓作为一门科学,数学几乎用不到其他学科的东西,只有去其他学科借用它做“工具”的份儿。对于物理,研究它也只需物理基础和数学知识。它们对其他学科没有太多倚靠,没有太多联系,也没法用其他知识的相似性助于理解。它们都是有轮廓的科学。然而,法律是没有轮廓的,没有绝对边缘的,它可以无忌惮的与其他学科有机的联系起来。法律离不开经济,因为经济基础是法的本原;法律和政治分不开,因为我国的政治体制、国体都是由我国宪法构建的;法律也不能和文化脱节,因为不同地区的人民孕育出不同的乡土文化,研究好习惯法也是维护国家团结、促进民族友爱的肯綮。关于科学发明、学科研究,民法中有知

4、识产权法保障随着科技飞速发展诞生的智力成果,法律的保护使人们更敢放手去做,放手去追梦,如果没有法律的庇佑,这些雨点般的智慧怎敢展现在社会大舞台上呢?所以,法律是联系在各个学科之间的,换句话说,一个只懂得法条的人是无法仅靠法律课堂上的知识立足社会的。3、法律的内核法是刀子嘴豆腐心,它表面写着严峻的法条,司法上却往往是带着谦抑的微笑。法是严父厉母,他愿扮黑脸做打击贪官的打狗棒,国家权力的限制人。法是严明的老师,被誉为公民的权利书但我觉得,我们的法也是两面派,口惠而实不至,宪法第22条第2款说了“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现实生活中政府却常常为了发展经济建设而忽略对文化遗

5、产的保护。第27条第1款又说“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可由于它的声音并未让所有的官员听到,甚至一半都不到;国家机关既不精又不简,甚至拖沓像块赘肉。甚至发生了“钱云会”这样的案子,他明是秉承了27条第2款的精神,却反被机关内的黑幕陷害,落得不了了之。不过,开诚布公的说,黑锅似乎也不该让法律本身来背。法本身是一纸条文,如果不执行,恐怕它什么也不是。就像十二铜表法,它不是现在还摆在那里吗,可是它还具有效力吗?是人决定了它的效力,是人决定了它是谁。它的内核只是它本身具有的,它的力量还是在于赋予它身形的人类。四

6、、法律的力量我认为,法律应该有明确性,司法应该有说服力。刑法课上常常提到“口袋罪”(即在某条文后出现的“和其他情况”并没有附加的限制)。“口袋罪”的出现使法官有了用自己的道德观念裁判当事人或行为人的可能。这就出现漏洞了,难道法官和常人的道德观念有等级上的区别吗?或者法律的神圣地位能由法官替代吗?法官难道与常人不同吗?如果相同,那么谁都可以去当法官了;如果不同,那又要怎样证明法官的道德观念比一般人的就要准确呢?因此,为了“法律至上”,首先立法应该明确。其次,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司法部门又起了什么作用呢?我们都知道,如果法律不被执行就是一纸空文,也正是这才使我上一段的论述成立。司法不仅在执行法律,更是在述说法律。如果它把自己当做法律去裁决了,和上面的法官的悖论有什么不同呢?法律不仅需要执行,更需要“依据”它执行,只有司法机关都信奉法律了,民众们才有可能信仰法律。综上,严明的法律才是有效力的对个人或事物的裁判。洋洋洒洒写了四段,绞尽脑汁

THE END
1.最新法制教育个人心得体会精选28篇法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 三、实施主体 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科任教师。其中,教育行政部门是实施管理主体,学校是实施责任主体,学科教师是实施操作主体。 四、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高度上。 http://m.yueduku.com/fanwen/jiaoyuxindetihui/907/907834.html
2.小学生对法治的理解和认识1网上科普有关“小学生对法治的理解和认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学生对法治的理解和认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关于小学生对法治的理解和认识如下: 1、法律的重要性 小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了解到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法https://www.cnoubao.cn/zsbk/202412-1850.html
3.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学资料1、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景,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427/16/5901735_908728772.shtml
4.对依法治国有关问题的认识作文一:《对依法治国有关题目的熟悉》2500字 对依法治国有关题目的熟悉[ 钟伟苗 ]——(2006-7-5)/ 已阅14941次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建立了依法治国的根本方略。1999年3月,九届天下人大二次集会将依法治国根本方略正式载入宪法。1999年11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片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议》。2002年11月,党的十六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32378.html
5.对法律的认识范文6篇(全文)对法律的认识范文 第4篇 摘要: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与现行法律在物质条件、社会秩序结构、法律文化本位、法的人性基础以及对法本身的认识等方面存在着矛盾与冲突,而在刑罚的罪刑法定、对权力的限制以及人权保障等方面又有相契合之处。如何更好地规避其劣势,吸收其优势,最妥善地途径便是应当在现代法治理念指引下,积极探索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o1zbbkb.html
6.共识评价与未来图景:记1988年未完成的讲座法学院(湘潭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在1988年的秋季,我和当时法律系的几位年轻同事面对着同学们强烈的探求知识欲望,深感眼前这片黄土地的自身学术风气相对稀薄,而基于交通和经费的各种原因,外来的学术传承也及其困难。思考再三,我们决定完全利用自己的极其有限的资源和条件,为同学们开https://law.xtu.edu.cn/info/1036/2782.htm
7.八年级下册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3篇完整版7.根据对某班40名初中生的调查发现:有34名坦言自己有明星偶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明星的人生才完美,最值得崇拜 ②对明星不可盲目崇拜 ③应多关注偶像的闪光点,学习他们的优点 ④可以有心目中的偶像,但更需要认真地欣赏自己、发 现自身的美好与独特 https://www.eltemall.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80586.html
8.案例分析法论文赏析八篇二、充分认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非常有限1.文献资料法。查阅2009、2010级社体系学生78篇毕业论文和开题报告。 2.数理统计法。对收集到的78篇·库伯提出了体验学习理论,强调有效的学习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学生在课堂上开始体验并分享看法,然后进行https://sjzxyxxxwz.fabiao.com/haowen/13347.html
9.尊重法律遵纪守法(精选8篇)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 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 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 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 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 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 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 致使观察问题、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f6yoiu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