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相关法包括哪些法律法规?

2、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理国家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领土的全境及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了一国之内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了革命胜利的成果,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二、在我国,按照宪法和立法法规定的立法体制,法律位阶共分六级,它们从高到低依次是:

3、根本法律、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1、根本法律由于最高权威的创制主体制定的、调整社会生活中最重要事项的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位阶,处于该位阶的法律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事项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利益关系,即国家权力的归属及其纵向和横向的分工配置(国家权力的组织规范)、公民人权的尊重与保障(公民人权规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配置国家权力、保障公民人权的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唯一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为保持宪法的最高权威性和稳定性,宪法的修改需要按照特

4、别的程序来进行,比修改普通法律更加严格。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通常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代表在数量上近3000人)。宪法作为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位阶,其他任何法律渊源均不能与宪法相抵触。2、基本法律处于第二位阶的基本法律的创制权属于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制定或系统修改必须经全国人大代表过半数通过才能达成,这是基本法律区别于宪法(根本法律)的重要特征之一(如前所述宪法的创制或者修改须经全国人大体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才能通过)。基本法律的局部修改和解释权

5、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基本法律的修改、解释不能突破该法的基本原则。基本法律的适用和执行主体是国家司法机关和法律授予权力的行政机关。基本法律的调整事项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利益归属和配置。我国的基本法律包括民事基本法、行政基本法和刑事基本法以及诉讼法等。3、普通法律在根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位阶之下的法律是普通法律。普通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委员通常约为150人左右)。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

6、相抵触。普通法律的创制依据是作为根本法律的宪法和宪法之下的基本法律。普通法律所调整的事项包容于基本法律调整事项之下,其内容为普通的社会关系中的利益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有权撤销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立法法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4、行政法规行政法规的创制主体是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一是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二是宪法第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

THE END
1.宪法知识200问3.为什么说我国宪法是根本大法? 答:我国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1)在内容上,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在法律效力上,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的要求更为严格。 http://www.xxzbb.gov.cn/ztzl/lwpf/201812/t20181211_1006038.html
2.宪法分为几部分律师普法宪法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一、序言。(主要是写中国历史以及国家在思想、政治等方面的立场);二、第一章总纲;三、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四、第三章国家机构;(一)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第二节https://www.110ask.com/tuwen/17578235439714137202.html
3.我国的根本法是什么法宪法中国的法律分基本上可以为六等: 一是国家根本法,即宪法; 二是国家基本法,由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制定颁布,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法律,比如民法、刑法、诉讼法、合同法等; 三是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规定某一具体社会生活领域的法律规范; 四是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 http://www.mfgclaw.com/kuaixun/36443.html
4.宪法的种类有哪些?英国之所以产生并长期保持不成文宪法,主要决定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以及英国民众对不成文宪法形式的习惯和认同。2.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也是英国学者蒲莱士最早提出来的。他在《历史研究与法理学》中,以宪法有无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和程序为标准,将宪法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刚性宪法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1kmueJZVzPxy.html
5.按照()划分,法可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的分类有不同标准,按照不同标准对法所划分的类别也不同。具体划分方法包括:(1)按照法的创立和表现形式划分,法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2)按照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级划分,法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3)按照法律的内容和效力强弱划分,法分为宪法性法律和普通法律。(4)按照法律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bgkdetail?id=ca5f35e581c758f5f61f679c&fr=search
6.根据宪法的制定主体,宪法分为钦定宪法民定宪法与协定宪法。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时期,礼仪之根就已经开始萌芽。 A. 原始社会 B. 战国 C. 秦朝 D. 西周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微生物经典分类法中的依据为()。 A. 细胞的形态和习性 B. 细胞组分 C. 蛋白质 D. 核酸 查看完整题目https://www.shuashuati.com/ti/937f502324b44688ab4d750b5936e31e.html
7.国际经济法网18、依据宪法制定机关的不同,可以将宪法分为 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 C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D纲领性宪法与确认性宪法 19、下列关于制宪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宪法的制定是制定主体依据程序制定宪法、行使制宪权的活动 B制宪权的概念源自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法治思想以及中世纪的根本法思想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8887.htm
8.宪法相关法包括哪些一、按法律的国际因素,可分为: 1、国际法 2、国内法 二、按法律的地位,可分为 1、母法(即宪法) 2、子法(即根据宪法制定的其他普通法律) 三、按法所调整的内容种类,可分 1、实体法(即规定、调整权利义务及责任的法律,例如《刑法》) 2、程序法(如《刑事诉讼法》) 四、按法律所调整的范围,可分为 1、http://www.jzlawzx.com/chanye/zhineng/32130.html
9.宪法知识课堂06 我国宪法都有哪些内容? 现行宪法共143条,分为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等重要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https://www.meipian.cn/4yvcs2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