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层次:行政主体←→责任主体←→被告/被申请人
分类
行政主体资格
责任主体
被告/被申请人
第二层次:被申请人→复议机关
被申请人
复议机关
1.政府
2.职能部门
7.受委托组织
8.组建机构
处罚种类
是否越权
答题思路
1.先找“民”的诉求,是对哪个行为不服;
2.再看这个行为是谁作的;
3.然后看这个主体是否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4.最后得出被告/被申请人,(再得出复议机关)。
【牛刀小试】
甲县政府设立的临时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指挥部,认定有10户居民的小区自建的围墙及附属房系违法建筑,指令乙镇政府具体负责强制拆除。10户居民对此不服起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案被告为乙镇政府
B.本案应由中级法院管辖
C.如10户居民在指定期限内未选定诉讼代表人的,法院可以依职权指定
D.如10户居民对此决定申请复议,复议机关为甲县政府
【BC】
考点二、行政诉讼管辖
【重点】1.级别是根据被告确定的,要想确定级别,第一步先找被告!
2.复议维持案件,以原机关确定级别管辖(就低原则)
1.不动产案件,不动产所在地
2.因行政行为引起房屋、土地等不动产物权变动(得到、丧失、变更)
3.专属管辖:只要是不动产案件,必须、一定、只能是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
1.限制人身自由案件,原告加被告
2.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行政拘留,都属于此类案件
3.被关的人对被关的行为不服,才适用原告加被告
4.原告所在地包括原告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地
1.经复议的案件,原机关所在地和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都有管辖权
2.不考虑复议结果(复议维持、复议改变、复议不作为)
1.判断级别,找被告。先看是否属于中院管辖,如果不是,就是基层管辖;
2.判断地域,找行为。先看是否是不动产专属管辖,如果不是,看是否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案件或者是否属于经过复议的案件,如果都不是,就是“原告就被告”;
3.确定管辖法院。
A市B区生态环境局对超标排污的甲企业罚款50万元,甲企业不服处罚决定,向位于A市C区的市生态环境局局申请行政复议,市生态环境局改为罚款20万元,甲企业仍不服,向法院起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9年回忆版真题)
A.区局和市局为共同被告,市中院有管辖权
B.区局和市局为共同被告,C区法院有管辖权
C.市局为被告,C区法院有管辖权
D.区局为被告,B区法院有管辖权
【C】
考点三、行政诉讼判决
复议改变/复议维持时的判决类型
复议改变违法
判决撤销复议决定时,可以一并责令复议机关重新
作出复议决定或者判决恢复原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
原行为合法
复议决定合法
原行为违法
复议决定违法
对原行为撤销,对复议决定撤销(双撤)
需要重作的,可以判决原机关重作
情形:复议程序违法
对原行为驳回诉讼请求,对复议决定确认违法/撤销
原行为不作为违法
复议决定驳回违法
1.看原告的诉讼请求,告的是哪个行为;
2.判断被诉行为是否合法,是作为还是不作为;
3.得出相应的判决。
某乡人民政府对程某征收农民负担费用500元,县人民政府经复议将费用减为400元。程某不服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征收400元的费用违反了国家规定的不得超过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5%的标准。法院应如何处理此案?(200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