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民法知识点总结考试指导

2016河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民法知识点总结

民法的概念

“民法”一词有着多种含义,对于民法的概念,应分别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1.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与实质意义上的民法

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是指民法典。民法典是指按照一定的体系结构将各项基本的民事法律制度加以系统编纂从而形成的基本民事法律规范性文件。我国目前尚无民法典,因此并不存在形式意义上的民法。

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民法典和其他民事法律、法规。在我国,虽无民法典,但有作为民事基本法的《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担保法》以及大量的单行民事法律和法规。因此,我国虽不存在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但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是存在的。

在民商合一的体例下,实质意义上的民法不限于传统意义的民事法律规范,还包括各种商事特别法、商事法律规范,如《公司法》《合伙企业法》。

2.广义的民法与狭义的民法

广义的民法等同于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在我国,广义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民事关系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它是指调整所有的财产关系、人身关系和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包括民法总则、物权法、债与合同法、侵权行为法、知识产权法、婚姻法、继承法以及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海商法、票据法、破产法等。狭义的民法仅指调整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不包括传统商法内容的法律、法规以及婚姻法等。我国采纳的是广义民法的概念,即凡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法规,都是我国民法的组成部分。

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据此,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1.民法调整财产关系

财产关系是基于财产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民法上的财产是指具有金钱价值(即能用金钱表示或者能用金钱衡量的价值)的权利的总和。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属于财产。没有形成财产权利但具有金钱价值的利益,也属于财产的范围。例如,商业秘密,新出现的信息财产和网络虚拟财产等都属于具有金钱价值的利益。具有精神、文化或者纪念价值的私人书信、照片、手稿和录音等,有些也可以成为具有金钱价值的财产。

虽然民法调整财产关系,但并非所有的财产关系都由民法调整。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主体处于平等地位

根据财产关系主体相互地位的不同,财产关系可分为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不平等主体之问的财产关系。平等主体之问的财产关系,是指该财产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各自独立,彼此互不隶属,不具有命令、服从的关系。如某市工商局从当地电脑商城购进一批办公电脑,在行政管理方面,虽然某市工商局与当地电脑商城之间具有隶属、领导的关系,但在形成买卖关系时,彼此间却是平等的。不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是指发生在上下级之间,具有命令、服从因素的隶属财产关系,如财政税收关系。基于行政经济管理发生的财产关系,由行政法、经济法调整。

(2)当事人意思表示自由

民事主体地位的平等性,决定了他们之间发生财产关系必须坚持自愿原则。无论当事人双方的经济实力有多大差别,双方在行政管理关系中处于何种地位,在参加民事法律关系时,都不允许一方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国家也不予干预,由当事人自主决定。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所反映的平等、自愿的特点,也是民法区别于行政法和经济法的界限。

(3)等价有偿

民法是规范商品经济的基本法。商品经济的特点即等价交换。在商品经济关系中,当事人通过市场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在不同的当事人之间存在不同的经济利益。因此,在他们之间发生财产关系时,只有按照互惠互利、等价有偿的原则进行,即获得财产利益应支付相应对价,才能为双方所接受。不等价的交换是违背商品经济客观规律的。当然,民法也调整部分非等价有偿的财产关系,如赠与、借用、无偿保管等关系,但主要调整等价有偿的财产关系。

(4)民法调整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

根据财产关系的内容,财产关系可分为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财产归属关系是指财产所有和支配关系。因具有金钱价值的物质资料和智力成果的归属发生的关系,是基本的财产归属关系;财产流转关系是指财产由一方向另一方转移而发生的关系。财产流转的基本内容是商品交换关系,其表现形式有商品买卖关系、货币借贷关系、货物运送关系、物品保管关系以及知识产权转让关系等。

2.民法调整人身关系

人身关系是指与人身不可分离、以人身利益为内容、不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社会关系。人身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人格关系是指基于人格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人格权,如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等。身份关系是指基于一定的身份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身份权,如亲权、配偶权等。

人身关系不仅由民法调整,也由行政法、刑法调整。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的主体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不同类型的人身关系有不同的内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虽各有不同,但主体地位都是平等的。

(2)与人身不可分离

人身关系与人身不可分离,离开了人身就不会发生人身关系。例如,配偶一方死亡,夫妻关系就不存在了,原有的夫妻关系就成为历史。

(3)不直接体现财产内容

人身关系体现的是精神上的利益,它虽然不直接体现财产利益,但与财产利益又有联系。有些人身权的存在是取得财产利益的前提,如亲属身份的存在是产生扶养请求权的前提;有些人身权的行使,可以产生财产利益,如自然人通过肖像权的有偿许可使用,可以获得财产利益。

报名方法:

考生持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近期小二寸同版蓝底彩色免冠照片四张,到郑州一帆教育学习中心,填写一份报名表。

手机:18937149456

报名地点:郑州市中原路工人路向南200米路东临街六楼(一帆教育)

乘车路线:乘坐9路、288路、66路、291路、103路、44路、60路、211路、102路、909路、12路、B12等到中原路工人路站下车向南200米路东即到。

THE END
1.行政法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我国行政法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和发展。 总结:行政法作为规范行政机关行为、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监督与制约机制等措施,我们可以推动行政法的实施与改进。未来,行政法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公民参与和国际化等方向发展。https://blog.csdn.net/JiYan_xiaohei/article/details/144346591
2.2025公安联考常识积累:行政法的含义与基本原则在探讨国家治理的广阔画卷中,行政法如同一根坚实的支柱,支撑着政府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确保公共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稳健运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行政法的神秘面纱,从它的基本概念、核心原则出发,走进这个既严谨又充满人文关怀的法律领域。 一、含义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0OTcyODEwMg==&mid=2247502016&idx=2&sn=b1215869882ecb87e6c9336aacf9fe7f&chksm=fba9f2c9ccde7bdf01cd984027240f9bd4dde3c443f259e97da9decb29bfb1d57bc8e68242dd&scene=27
3.劳动法重点问题和重要的知识点总结(劳动合同法重点内容)11、商事仲裁:包括仲裁的概念、程序、规则等方面的法律规定,以及仲裁机构的职责和权限等。 12、以上是商经法必背知识点的一些重要内容,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完善。 四、四川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法律(民法、刑法、行政法、劳动法,民事诉讼法、宪法等等),公文,时政,历史人文知识,国情省情,科技知识,毛中特理论https://www.kstnjscl.com/xsfl/342105.html
4.考研政治思修超详细知识点总结,快收藏!复习经验2法治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 ?第一章 人生的青春之问 一、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1、人生与人生观 (1)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https://www.kaoyan.com/zhengzhi/jingyan/5f3f4932e0bce.html
5.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大全汇总解析考试资讯3、排除法:在不确定答案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排除法,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 4、联系实际应用: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记忆。 十一、总结与展望 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广泛且繁杂,需要考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积累,本文总结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地理、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常识判断知识点,为考生https://hb.ccwk1205.cn/post/21067.html
6.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梳理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部编5.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6.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 7.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8.(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利,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https://www.zxxk.com/soft/23096994.html
7.与法治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知识点总结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知识点整理 一、知识点。 , 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保护着我们的权利, 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生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 、道德和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https://www.taodocs.com/p-449848463.html
8.管理学概论知识点总结(全文)第二篇:自考行政管理专科《法学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 法律的一般原理 1. 简述法律的特征? 1) 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规范。 2)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3) 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4) 法律是规定权力义务的规范。 5) 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https://www.99xueshu.com/w/swk727mnaarr.html
9.法学专业基础法考前置知识点梳理二、构建法律基础知识体系 宪法与行政 法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是最高指引,其他所有法律都必须遵循其原则和精神。在此基础上,行政法则为政府行为提供了规范,使得行政机关能够合理行使权力,不违反宪法规定。 民商事 法 民商事立意在解决个人的民事纠纷以及企业之间的事务争端。包括合同、物权、人格权等多个方面,这些内https://www.ziqjnfum.cn/liu-xue-sheng-huo/482865.html
10.2025军队文职法学题库(部队文职法学专业真题)尚克教育二、法学知识点梳理 在备考2025军队文职法学考试时,考生首先要做好法学基础知识的梳理。主要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 1. 宪法与行政法:考察国家的基本法律体系,理解宪法的重要性及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熟悉行政法的基本内容和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2. 民法与合同法:掌握民法的基本原则,了解物权、债权、婚姻家庭法等内容https://www.gkgov.com/post-6701.html
11.法学个人总结范文一是对实体法和程序法中的知识点把握不够深透。模拟法庭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全程模拟参与司法实践的过程,参与主体对基本知识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到模拟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很显然,如果学生对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在模拟行政诉讼过程中必然捉襟见肘、漏洞百出,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二https://www.gwyoo.com/haowen/102616.html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知识学习手册按照《省委依法治省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 积极推进民法典实施工作方案〉的通知》(贵法委发〔2021〕3号)有关要求,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梳理汇总了学习民法典的相关文章和知识点,供系统干部职工学习了解。 https://mwr.guizhou.gov.cn/ztjj/rdzt/tjslyfzzjkjsfzzf/pfxc/202109/t20210923_76596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