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概念的沉浮

中央党校教授、广州大学特聘教授?卓泽渊

悠悠岁月,长路漫漫。法治这一概念,从其诞生时起算,已存在了数千年之久。当然近现代意义的法治也还只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产物。在世界各国的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中,历史无数次证明,法治是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与国家最有效的治理方式。建成法治社会、法治国家,是法治的崇高理想。

“法治”这一概念,尽管首先出现在西方,但它并不只是属于西方,正如中国的灿烂文化,它存在于人类共同的思想宝库之中,是人类共同的政治与法治财富。

“法治”概念在中国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历程。在清末,西方的法治概念进入中国,得到传播。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法治国概念,并这样定义:“法治国者,谓以法为治之国也。”伴随现代化的脚步,法治概念逐步得到了中国法律界、法学界的认可,进入中国社会的视野。然而历史之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它又被否定了。当时,人们谈“法治”而色变,闻“法治”而胆寒。

历经沧桑,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人们终于认识到法治的意义并重新开启走向法治历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改革开放,也重新开启了走向民主法治的大门,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法学教育与研究逐步得到恢复,但在蓬勃的法学理论发展中,依然无法使用“法治”一词。

历史来到1996年,知名法学家走进中南海,给中央政治局领导主讲了一场法制讲座,题目是《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党的纲领性文献。1999年,全国人大又通过宪法修正案,明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此,“法治”一词再一次名正言顺地走进了教科书、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学术著作、走进了生动的法律实践,也成为中国社会与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与奋斗目标。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于2014年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此后,我们先后又制定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至此,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未来的奋斗目标,并进行了全面部署。中国的法治建设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承担了新的历史使命。中国式现代化一定包含着法治化;现代化强国也一定是法治强国。我们期待着法治能为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独特贡献,也期待着它在这一伟大历程中,开创出法治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的法学理论关于法治的研究,也必将因此而谱写出新的历史篇章。记得2014年党中央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时,我曾为法治写下一首小诗:

法治非云风难动,经天纬地胜飞龙。

惠泽天下翻成雨,装点人间即化虹。

腾跃九州翔宇内,治平四海耀寰中。

天公有意应嘉许,乘势高飞华夏雄。

最高人民检察院(100726)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010-65209114(查号台)010-12309(检察服务热线)

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360浏览器、IE11浏览器。

THE END
1.一文读懂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 形成沿革 ★ “ 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没有社会主义民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MTU0ODcxMQ==&mid=2247548698&idx=2&sn=af7b66441603a345b91d85836c99c9d3&chksm=f80c8e5239f0caabf8414823f789258e5458bed8e3cbef449dd506f7bb9b6775548f8448c783&scene=27
2.法治的概念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是依法办事的原则,是将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纳入完备的法律规则系统。 1、法治意指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相对于人治) 2、法治意指依法办事的原则,法治作为一个动态或能动的社会范畴,其基本意义是依法办事 3、法治意指良好的法律秩序,达到某种法律秩序,既是法治的目标和结果,https://www.bangxuetang.com/points/detail/?sid=60&bid=1419&cid=16980&nid=16981&pg=1
3.法治的概念与价值法律法治的概念与价值,是一个非常富有争议的法理学难题,也是一个不断受到法治理论家的高度关注与激烈讨论的议题。必须承认,它是一个“高度争议性的概念”(contested concept)。这种高度争议性,不仅意味着不同的法律理论家持有不同的法治理解,而且意味着这些概念都在某种程度上抓住了法治的“部分真相” 。 https://money.163.com/14/0225/08/9LTQA9PN00253B0H.html
4.第一节法制和法治的概念最广义的法制概念是把法制理解为在一个社会或地区,起法律调整作用的以现行法为核心的包括与现行法相适应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实践这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整个法律制度和法律系统,也即一个国家的整个“法律上层建设系统”。 二、法治的含义 (一)法治是一种以法律为主导的治国方略 https://www.360doc.cn/article/55518189_1105604545.html
5.法治的解释概念法治,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是依法办事的原则,是将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社会成员的活动纳入完备的法律规则系统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21565058845565388.html
6.“法制”与“法治”概念分析【摘要】:<正> “法制”与“法治”是法学和法律生活实践中两个十分重要的术语和概念。这两个概念,由于其意义有相似之处,在汉语中又属异字同音,因此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往往感到难予区分,以至于经常混用。鉴此,认真分析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个人查重>>个人AIGC检测>>文献综述>>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SJL198706021.htm
7.“法制”与“法治”概念再分析摘要: “法制”与“法治”概念再分析孙育玮笔者曾在1987年写过《“法制”与“法治”概念分析》一文,发表于《学术交流》杂志1987年第6期上。当时该文的基础观点认为:“法制”与“法治”是法学和法律生活实践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由于它们意义有 https://la.swupl.edu.cn/articles/article_detail.aspx?id=1002212292
8.依法治国与法治的概念辨析——对当下认识误区的厘清期刊名称: 《法治研究》 期刊年份: 2020年 期号: 1 页码: 135-143 作者: 周安平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 关键词: 依法治国 法治 依宪治国 宪治 亲爱的用户: 您当前的权限无法查看该页面的内容,点击登录或注册。 如果您所在单位、机构希望了解或采购法信,请点此联系咨询。 欢迎关注"法信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741164&libid=040106
9.如何能够学好道德与法治怎么提高初中道法成绩的方法二、记住道德与法治概念 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大多数都是对概念的理解,作为学生的我们,在掌握这些概念的时候,一定要进行适当的联系,比如:“完善”总是和“制度”搭配、“提高”总是和“能力”搭配、“制度”总是和“体系”搭配。 三、注意道德与法治答题技巧和方法。 http://www.e4221.com/chuzhong/zhengzhi/9125.html
10.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本质属性引导语: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治本质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与整体把握而形成的一系列理性的基本观念,是对法律精神的理解和对法律价值的解读而形成的一种认知模式。以下是百分网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本质属性,欢迎阅读! 2017年司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易考点:基本概念和本质属性 https://www.oh100.com/kaoshi/sifakaoshi/465318.html
11.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概念间的各种关系详解汇总(5页)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概念间的各种关系详解汇总.pdf,(新)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概念间的各种关系详解汇总 以道德与法治为例谈谈概念间的各种关系 概念是入门的先导,是组成知识大厦的基石。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学好各门科学知 识的基础。对初中生而言,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127/520232031300412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