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五)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2014年《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指令性的公文是指:

A.命令和决定B.函

C.公告D.通告

2.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时使用:

A.公告B.通告

C.通报D.决定

3.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使用:

A.报告B.决定

C.总结D.请示

4.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请求批准,用:

A.请示B.报告

C.函D.批复

5.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这样处理:

A.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B.主送一个上级机关

C.报送两个上级机关

D.主送并抄送两个上级机关

6.公文标题的拟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省略()要素。

A.发文机关名称B.事由

C.文种名称D.事由+文种名称

7.决定政府机构设置和规模的因素是:

A.全国人大B.政府职能

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D.全国政协

8.下列职务中不属于领导职务的有:

A.县级市市长B.乡长

C.主任科员D.司长

9.财政部就财政收支和财务活动对其他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是:

A.一般监督B.专门监督

C.职能监督D.主管监督

10.政府机构的主体是:

A.领导机构B.职能机构

C.咨询机构D.直属机构

11.国家公务员向有关单位提出申诉的必要理由是:

A.对公务员个人的处理不公正

B.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

C.公务员认为自身受到的处理或待遇不合理

D.须有涉及公务员个人的处理决定

12.重庆市副市长的职务等级名称是:

A.厅局级正职B.厅局级副职

C.省部级副职D.省部级正职

13.下列属于司法监督主体的是:

A.党委B.国务院

C.人大D.法院

14.承担外交职能的国家机构有:

A.外交部B.国家外文局

C.国家外国专家局D.外贸部

15.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其作用主要在于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6.将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或标准,作出系统排列,汇编成册,称为:

A.法律整理B.法律汇编

C.法律编纂D.法律制定

17.法律的实施可以分为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几个环节。其中,执法的主体是:

A.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检察机关

C.国家审判机关D.国家行政机关

18.法律的制定包括准备阶段、确立阶段和完备阶段。下列选项中处于法律完备阶段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立法动议的形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实施细则》的制定颁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起草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起草征询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意见

19.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法可划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下列属于国际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B.《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

C.《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出境管理法》

20.法律的规定得到具体实施后,对普通人将来的行为会产生影响。这表明法律具有:

A.教育作用B.预测作用

C.评价作用D.强制作用

21.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

A.民法B.刑法

C.宪法D.行政法

2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

A.多党制

B.人民民主专政

C.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23.有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过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原因在于:

A.科学研究同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不一定有必然联系

B.科学研究同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没有什么联系

C.科学研究自发地倾向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D.科学研究自觉地贯穿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24.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错误的说法是:

A.它主张对以往的一切哲学进行彻底的否定

B.它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

C.它自身并不是一个绝对真理的封闭体系,而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自我更新完善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开放体系

D.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的道路

2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第一个宣言书是:

A.《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B.《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6.在国际国内严重政治风波考验面前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

A.《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

D.邓小平南方谈话

27.邓小平概括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两大原则是:

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C.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

D.公有制和市场经济

28.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

A.发展高科技

B.发展经济

C.发展教育

D.发展能源交通

29.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做出了新的发展,这体现在:

A.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B.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C.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D.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

30.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直接原因是:

A.苏联共产党和东欧共产党没有及时有效地对苏联模式进行根本性变革

THE END
1.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从本质上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更能尊重和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③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我国法律的社会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法律的引领、规范和保障。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2.中大力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发行事项公司公告本人的职务变换或离职而改变或导致无效。 5、在担任公司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期间,将严格遵守我国法律法规关于 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及股份变动的有关规定,规范、诚信地履行董事、 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的义务,如实并及时申报本人持有公司股份及其变动情况。 (二)公司控股股东中大投资承诺 http://wap.stockstar.com/detail/JC2017081600001145
3.从法律体系迈向法治体系——著名法学家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对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我国法律体系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肯定了民主、自由、人权、公平、正义、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的公开性稳定性权威性和法不溯及既往、法无https://ielaw.uibe.edu.cn/zyflrcjy/9271.htm
4.思修学习笔记记录纵向三德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10.6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的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其中,奉献精神是精髓。 10.7引领社会风尚 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 11.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11.1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https://blog.csdn.net/qq_50218610/article/details/125730961
5.人身自由权范文12篇(全文)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主体不清,则行政主体的权责不明,进而影响行政目的的实现。而即时强制的对象不清晰,则导致行政自由裁量权过大,造成对公民人身自由的侵害。对此,我国相关卫生法律法规亟待厘清卫生即时强制的实施主体与对象。应当将医疗机构作为卫生即时强制的主要实施主体,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作为传染病疫区强制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gy1w648.html
6.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人才培训中心业内新闻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度越高,城市更新的质 量就越高,更新项目的实施过程就越顺畅。在中国目前市场环境下,这就要求政府、参建企业和金融机构在投融资模式和交易结构、收益分享等环节充分沟通协调,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城市更新操作模式。 第二章 城市更新项目运作http://www.zjypxzx.com/c/2021-08-19/490210.shtml
7.考研政治思修超详细知识点总结,快收藏!复习经验摘要:考研帮根据2020考研新大纲和历年真题的情况,结合今年的热点内容,为大家筛选出思修最重要的高频考点。大家可以按照这系列专题进行复习和背诵。背完这些,过线没问题! ?绪论 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已任 1、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思想道德与法律 https://www.kaoyan.com/zhengzhi/jingyan/5f3f4932e0b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