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法心得体会赏析八篇

简答题: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

(1)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确定了国家的基本原则、国体、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和经济制度。

(2)实体法律部门

民商法是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监督的法律规范,调整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关系。

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的法律规范;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法律手段。

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是公民与犯罪分子做斗争的有力武器。

关键词:经济法;项目化;教学改革

项目化教学是许多高职院校目前正在大力推行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在政法高职院校法学课程教学实践中,通过对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发现项目化教学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还是工作职业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项目化教学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化教学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教学,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融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素质培养于一体,围绕具体项目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的提升。项目化教学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

(一)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这是教学目标方面的关系。知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一直是教育教学争论的焦点。传统教学是基于教材内容采取讲解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首要目标是传授知识,其次是培养能力。项目化教学是把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知识目标。因而,传统教学通过知识对学生进行评价,看的是分数,但是往往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动手能力较差。项目化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把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这是课堂上谁占主导地位扮演主角的问题。传统的教学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整个课程由老师主导,老师扮演课堂的主角,学生在教师的拉动下被动学习。课堂的知识安排以知识系统为导向,突出知识目标,课堂内容仅仅是知识的介绍,或者增加些课堂活动、问答、巩固知识,用逻辑推导训练思维,整个课程上体现出了知识理论与实践分离的课程设计。项目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课堂内容的安排以职业活动过程为导向,突出学生能力目标,以项目为载体采用任务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整个课程体现了知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

(三)课堂和社会的关系

许多毕业生走出学校走入工作岗位后反映,虽然自己在学校刻苦学习,成绩优异,说起专业知识头头是道。但是学生毕业了走上工作岗位,却发现自己课堂上学的知识大多用不上,甚至学习的知识落后了,需要重新学习,面对工作无从下手,这就形成了学生走出校园却不受社会单位欢迎。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教学,导致教学与实际工作要求脱节。而项目化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采取结合社会需求的方式培养学生,学生在校所学和今后步入社会的职位需求是一致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上手。

二、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经济法课程的要求

《经济法》是政法类高职院校的基础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今后从事法律职业的学生的综合性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养成起基础性支撑作用。《经济法》作为一门理论课,其教学目标应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些重点的经济法律法规并将其转化为知法、守法和用法能力。

(二)教学改革的要求

围绕高职政法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推行教学改革工作重要且紧迫,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素质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开展“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在备课、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以及考试和评价机制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三)职业教育的要求

三、经济法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设计理念

(一)立足于学习能力

通过项目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项目化设计还应当丰富生动形象,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仅让学生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还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创新学习方法,也就是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当逐步建立现代化的新型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

(二)立足于实践能力

(三)立足于工作能力

四、经济法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宏观设计

(一)从课程内容设计

(二)从教学形式设计

1.课堂教学

课堂依然是当前教学的主要阵地,学生的知识主要依靠从课堂上学习。依托课堂开展项目化教学要在传统课堂讲授、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下,创新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将多媒体、视频资料、研讨等形式吸收到课堂,坚持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式,做到:一是教学理念创新。要合理选择现代的教学思想,以创新为宗旨,努力摈弃传统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二是教案设计精美。要依据课程要求、教材内容、学生认知水平,精心确定教学目标,科学设计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三是教学手段先进。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依据学科特点,制作精美生动的课件,要体现动画效果、视频影像效果,既要静态展示,还要动画演示。四是教师素质提升。教师要做到教学语言清晰、表达准确,沉着自然、运用自如,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有较强的亲和力。五是教学主体突出。学生的参与度是衡量是否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指标,教师能引导、启发学员来获取信息,思考探究、辨析纠错,使课堂成为可说、可想、可做的学堂。

2.实践教学

3.案例教学

五、经济法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微观设计

(一)课前:项目的设计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实践目标。其中知识目标要明确在该项目中学生应当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知识点和基本理论。能力目标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运用各种资源、发现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思考能力,即运用所学经济法学知识,分析较复杂的法律关系;解决问题能力,即对现实中存在的经济法律纠纷,能分析选择适当的途径解决;创新思维能力,即通过典型案例及热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在讨论中澄清模糊认识,巩固经济法知识;动手能力,即将所学的经济法知识运用于实践,如虚拟成立一家公司,能够订立规范的劳动合同;维权能力,即能够识别经济活动中的常见违法行为,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合法权益。实践目标要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基本公民品质,严谨求实、公平竞争的良好职业素质,科学创新、公平公正的社会生活修养,为今后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

2.课程内容

这一部分内容的设计是项目化教学的核心所在,应当注意以下要求:一是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知识的具体体现,所选定的项目应紧扣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实践目标在教学中展现项目。二是项目训练应当是岗位工作的模拟训练,在拟定项目之前,应当认真调研分析该项课程内容涉及的职业岗位特征,依据岗位技能编制出相应的项目,使项目教学目标直接与职业岗位和职业技能紧密结合起来,应体现岗位操作的一般流程。三是项目训练要考虑班级集体,项目的难易程度应适宜,要统筹大局,面向大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可操作性。四是项目要适应社会发展进步要求,坚持与时俱进,项目能激励学生的兴趣,能激发其创造性和成就感,并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3.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设计要结合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做到经济法课程统筹规划、科学实施。每一个大项目要有独立的知识点并满足教学课时数要求,每一个子项目要有独立的任务和训练手段、考核标准。项目之间在内容上要有一定的衔接,形式上要有所区别,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逐步推进,避免大起大落。

4.项目作业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对照每个项目训练的重点,给学生布置不同题型的课外作业,如起草经济合同、公司章程,撰写书、答辩状等常用法律文书,开展市场调查,模拟开展法庭辩论等。作业既可以在课堂上现场训练,也可以课后布置作为下一次课程的项目训练准备。作业既可以要求每一名学生分别完成,也可以分组实施,甚至可以由全部共同实施一项作业,但无论何种形式,应当实现每一次项目完成后取得一定的成果,如心得体会、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或者学术论文等。

(二)课上:项目的实施

1.复习回顾(约5分钟)

开课之初,复习回顾上一次项目的知识点和训练成效。如果是学期初第一次上课还应当进行教师自我介绍、师生相互认识、对学生进行组织、明确教学纪律等准备工作。

2.知识点提示(约15分钟)

3.项目训练(约50分钟)

4.点评答疑(约15分钟)

对每训练项目的成果展示,教师要结合学生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简要评价,要充分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就改进提出建议。如果是单个小组实施其他小组观摩,还应当由观摩的同学谈谈感受。如果是不同小组实施同一项目,应当进行比较分析。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当当场予以解决或者课后单独辅导解决。

5.布置作业(约5分钟)

针对当次项目训练和下次课程要求,布置进一步训练的考核作业和下一个子项目训练所需的各项准备工作,或者给不同的学生小组分别布置考核、准备作业。

THE END
1.法制教育案例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9篇)法制教育案例心得体会 篇12 一、当前学校学生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法律认知水平不高。当前,我国学生对法律知识比较感兴趣,而且越来越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由于现行的课时有限,不可能对法律知识系统地展开,加之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受专业的局限,对专业课的法律知识难以深入把握,从而不https://mip.ruiwen.com/xindetihui/4406041.html
2.法律讲堂案例范文8篇(全文)法律讲堂案例 第2篇 1、列举本学期所学通识教育讲座的5个专题的题目(每个10分)①:《细说物业管理》 ②:《我们都是消费者》 ③:《细说房屋面积》 ④:《消费者选择权》 ⑤:《谁泄露了我的隐私》 2、叙述某个专题的具体内容,并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不少于1500字)(专题内容占20分,心得体会占30分)答: 谁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gsaycm5.html
3.法制经典案例教案(20篇素材参考)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规划教学流程,增强教学自信心。什么才算好的法制经典案例教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法制经典案例教案,供大家参考。 法制经典案例教案篇1 六(2)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班会主题: 对在校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力图在他们心目中逐步树立起正确完善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教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75394.html
4.关于民法的案例分析(精选8篇)指民事行为不完全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但仍然暂时基于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法律效力,同时赋予一方当事人以变更、撤销权,如果当事人行使此权利,则民事行为将变更其效力或归于无效,如果当事人不行使此权利,则民事行为原来的效力不变。 篇3:关于民法的案例分析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2uxa7nq.html
5.法律的心得体会(精选16篇)倚栏轩整理的法律的心得体会(精选1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法律的心得体会 篇1 近段时间我一直在认真地学习《劳动合同法》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办法》,感到受益匪浅,增加了对这部法律的认识和理解,感觉一部好的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则,也是一场革命,它是国家进步的支撑点,也是https://www.elanp.com/article/553208.html
6.论文写作心得体会范文(通用24篇)而作者观点的论述与总结基本上又都是建立在对以往法律知识与案例的理解与心得之上。因此,一篇法律文章是否客观、完整、有法可依、有理可据、有论可证,很大程度取决于作者对于所研究领域的法律问题能否熟练地掌握。一个能写出优秀法律论文的研究者,必然要对自己所在领域有着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其中的某些https://biyelunwen.yjbys.com/xiezuo/732160.html
7.系统分析师之路2014年系统分析师下午案例分析真题在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通常从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用户使用可行性四个方面来进行可行性分析。请用300字以内的文字简要说明项目可行性分析这四个方面各自的主要内容。 【问题2】 请根据题干描述的项目开发总体思路,用600字以内的文字对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用户使用可行性进行初步分析,并给出分析https://blog.csdn.net/Last_Impression/article/details/107381515
8.案件办理心得体会(通用21篇)我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以下将从事前准备、立案审理、合法性评价、操作规范以及结果执行这五个方面介绍我的经验。 首先,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前,必须进行充分的事前准备。这包括详细了解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及时查阅案例,确保自己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需要了解案情,核实证据,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xdth/20210226111529_3157102.html
9.《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doc《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doc 9页VIP内容提供方:wangxue1 大小:57 KB 字数:约1.51万字 发布时间:2020-01-25发布于天津 浏览人气:17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117/7036044112002113.shtm
10.案例学习心得体会(5篇)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难免会有一些想法,不妨记录下来。心得体会就是在工作或者学习中领悟到的东西,是实践后的感受文字,一篇值得一读的“案例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出国留学网编辑在这里推荐给您,希望这些数据能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案例学习心得体会 篇1 近期,黄岛支行组织学习了总行下发违规违纪案例与分析。通过参加警示教https://www.liuxue86.com/a/5074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