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神经内科患者具有急,危重的特点,对护理人员要求比较高.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多为老年过年人,并伴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感觉,运动,认知障碍.病情变化快,易发生意外,任何疏忽可导致严重后果,给患者及医院带来损失.现将神经内科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1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
1.1意外损伤
1.1.1跌到神经内科患者大多年老体弱,视力减退,运动碍发生率高,如瘫痪,步态不稳,起立与迈步艰难等,常突然发生抽搐与晕厥.如遇到地面滑,床脚移动,坐凳不稳,防护措施不到位更易发生跌倒。
1.1.2坠床烦躁不安患者可以用床档保护,肢体约束.如果肢体约束方法不正确或陪护人员对此重视不够擅自取下床档,约束带;高龄患者对病床不适应或夏天应用凉席,在凉席外移的情.况下翻身导致坠床。
1.2走失精神异常及老年痴呆患者,如防护措施不到位,未做到24h连续看护,特别是进行辅助检查时人员较杂,稍有疏忽容易走失。
1.3窒息神经内科各种疾病均可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如进食呛咳,可引起食物误吸.鼻饲未严格遵操作规程,如未充分证实胃管在胃内,鼻饲速度过快,鼻饲时床头未抬高,引起食物返流而致误吸。
1.4非计划性拔管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尚未达到拔管指征而将人体的治疗性、诊断性导管拔除,包括气管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尿管、胃管、各种术后引流导管甚至起搏导线等拔除[4]。神经内科患者受疾病的影响,意识常常会发生改变。当患者清醒后经常会产生情绪激动、焦虑、恐惧等心理,如患者出现躁动时,没有使用约束带,极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1.4.1加强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教会患者及指导家属使用辅助设施,如护栏,扶手等;对于颈椎病患者,突然改变可能会诱发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头晕等症状,应告知患者在改变时,动作要缓慢;提醒患者生活起居要注意做到3个30s,既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正确指导患者用药,对服用镇静、安眠药的患者,一定要看患者服药到口后才能离开;掌握专科知识,进行健康教育时有针对性,如脑出血患者,一定要告知患者及家属绝对卧床的重要性,以防患者自行起床活动,导致发生再次出血。
1.4.2创造安全的病室环境。病室光线充足;保洁员拖地时应设警示牌;病房、走廊安装横向扶手,卫生间安装竖向抓杆,便于患者站起时借力,增设防滑垫。床边监护仪、氧气筒、吸引器应摆放在指定位置,电线应卷放好,以免电线松散垂在地上将患者绊倒;患者的衣裤大小合适;用轮椅护送患者时扣上安全带;正确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呼叫器,呼叫器放置在患者易拿的地方。
1.5管理因素
1.5.2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护理人员缺编,不能保证满足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安全影响或隐患.当护理人员紧缺,工作超负荷时,多数护理人员无法适应多重角色的转换,而出现角色冲突,长期以往将使护理人员身心疲惫,也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2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人员只重视每日的功能护理,对患肢实施治疗和护理时,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在患者住院过程中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随意谈论患者的病情及转归,不坚持原则,盲目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等均可导致护患纠纷。
3防范措施
3.1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死亡[4],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各种法律法规的学习,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3.2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护,士长应随时检查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将其纳入考核,年终总结,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5-6]。
4缺乏有效的沟通
参考文献:
[1]福少山,孙方敏.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49.
[2]张密香.急诊科护士出诊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95.
[3]OuShuanglineurological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analysisofcommonsecurityrisksandpreventivecaremeasures[J].WorldHealthDigest,2012,9(29).
[4]YuXiao-feng,YangXue-ying.Ontheneurological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clinicalnursingsecurityrisksandpreventivemeasuresof[J].Chinesehealthnutrition(innewborns),2014,24:01.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训练;精神科护理培训;创造力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文化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概念和范畴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拓展。面对日益复杂、不断变化的临床环境,护理人员是否能够进行独立判断、做出决策,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具备发散性思维和提高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吉尔福特模型为指导,探讨发散性思维训练对创造性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探索提高精神科护士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我院工作年限在5年以内的护士,及2006~2009年在我院实习的护士为研究对象,实习护士均已完成学校理论学习。共入组63例,男28例、女35例,平均年龄(21.56±2.72)岁。入组者均知情同意。
1.2研究方法
1.2.1培训方法
1.2.1.1发散性思维训练以吉尔福特模型为指导,通过思维导图、形象拓展、直觉延伸、比较质疑等方式来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每周组织2次,为期3个月。
1.2.1.2开设发散性思维讲座根据临床实习情况,在完成护理教学大纲内容的基础上,每周组织一次发散性思维的讲座,为期3个月。由专职教师介绍发散性思维的基本知识及训练必备的思维方法,以新颖的内容激发护士的求知欲。
1.2.1.3案例剖析以《临床护理观察学基础》教材为基本大纲,组织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带教教师进行授课,特别对书中列举的典型个案进行剖析,联系临床实践中的病例,分析临床护理观察中的成功与失败的事例,引发护士的发散性思维,引导护士提出观察要点、认识和分析问题、制订解决措施、总结经验和教训。
1.2.2工具
对培训者进行:托伦斯创造思维测验、创造性个性测验、发散思维测验及量表评定。于培训前和培训结束后,对入组者分别进行创造思维测验、发散思维测验、创造性个性测验和案例分析考核,测验评定由1名取得心理测验资格的主治医师进行。
1.2.3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样本均数的比较经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经χ2检验。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
2结果
2.1培训前后创造思维测验、发散思维测验、创造性个性测验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培训前后创造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个性测验评分比较(x±s,分)
培训后与培训前比较,*P
表1显示,培训后创造个性测验的独立性、好奇、冒险、表达和敏感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培训前后案例分析平均成绩比较
见表2。
表2显示,培训后护士的临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处理能力题考试平均成绩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学正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代护理观和整体护理实践都要求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能独立判断、独立决策、独立执行。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比较适合我国现阶段高等护理教育的要求,能有效地培养护士创造性思维意识、技能与技巧,为今后独立处理临床护理问题打好基础。
本研究表明,经过培训,护士发散性思维测验、创造性思维测验、创造个性测验评分高于培训前,说明发散性思维训练对提高护士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效,因此,护士在接受了发散思维训练之后,首先发展了发散思维的能力,继而提高了创造性思维的测试成绩。经过培训,护士案例分析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说明思维训练不仅使护士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而且也很可能使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力求获得新颖独特的答案或找到更具创新性的解决途径,在思维流畅性、独特性和标题抽象性方面有较大提高,这与本研究的测试结果一致。
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运用发散性思维训练,对提高精神科护士创造力有积极作用。能培养护士在护理观察中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护士运用知识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TwibellR,RyanM,HermizM.Facultyperceptionsofcriticalthinkinginstudentclinicalexperiences[J].JournalofNursingEducation,2005,44(2):71-79.
[2]McComackB.Openingdoorsofperception.Creativitylearninganddevelopingpractice[J].BrJPerioperNurs,2004,14(10):439-441.
[3]GuilfordJP.Thestructureofintellect[J].PsychologicalBulletin,1956,(52):267-293.
[4]吉尔福特JP(美).创造性才能,它们的性质、用途与培养[M].施良方,沈剑平,唐晓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33-135.
[5]KernCS,BushKL,McCleishJM.Mind-mappedcareplans:Integratinganinnovativeeducationaltoolasalternativetotraditionalcareplans[J].JournalofNursingEducation,2006,45(4):112-119.
【关键词】典型案例护患纠纷防范措施
1.1对象
本院眼科护士16名,均为女性,年龄20~45岁。工作年限1~25年。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4名,中专2名;主管护师5人,护师3人,护士8人。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调查问卷由笔者根据我院眼科近5年来发生的护理缺陷、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及事故资料并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归纳、分析、整合后设计而成。问卷内容包括:①个人一般情况,包括年龄、学历、工作年限;②5年来发生护理差错的次数及主、客观因素。采用陈述式了解护士发生差错的原因,并进行归纳分析。发放问卷16份,回收有效问卷16份,有效回收率100%。
1.3护理工作引发医患纠纷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由于护理工作而引发的护患纠纷时有发生。
例如:
案例一:某护士在为病人发口服药时,未核查病人的腕带与床头卡、服药卡是否相符,只号,不叫姓名,就把药发给了病人,造成病人吃错药的现象。有某些护士在为病人点眼药水时,不细心核查,导致点错眼的。
案例二:某些新上班的护士在为角膜溃疡病人点眼药水时,操作手法太重,按压到眼球,轻者增添了病人的疾苦,重者加重了病情,延迟了治愈时刻而造成差错的发生。
案例三:某护士在为病人做泪道冲刷时,因操作不谙练,损伤了四周组织,造成差错的发生。
案例四:护理人员搀扶患者进行例行检查时,监护不当造成患者碰伤。
1.4防范措施与对策
1.4.1严酷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给病人用药的过程看起来简单,但稍有疏忽即可铸成差错,造成生命危险,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给病人用药时,不成随意简化操作规范,不能存在侥幸心理。特别是在病人多,工作忙,手术多时更要注重核查病人的床头卡,佩戴的腕带等。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避免差错的发生。转贴于公
1.4.2增强专业理论进修及专业技术操作的练习:因理论常识不周全和专业操作不谙练而造成差错,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日常平常要增强专业理论常识的进修,不竭地丰硕自己,充实自己的理论常识,同时还要增强专业手艺练习,遇有疑问实时向有经验的护士请教,使自己在往后的专科操作中做到切确、谙练、削减或避免差错的发生。并且每周在护士长的领导下开展业务学习讲课。转贴于
1.4.4提高护士职业素养医患纠纷中很大一部分是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护理行为引起的纠纷。具体表现是责任心不强,马马虎虎,不执行操作常规,服务态度生硬,工作拖沓。究其原因是工作态度和自我意识的问题。具体措施为:(1)树立以“患者为本”的思想,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做到工作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护理规范行事;(2)提高服务态度。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主动为患者提供方便,做到用“爱心、耐心、细心”对待患者的一切需要,给患者亲人般的温暖;(4)增加对护士的礼仪培训,规范语言和服务行为。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科的护理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护患关系得以持续改善,病人的满意度达95%以上,护理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护患纠纷的发生率逐渐降低,医院的社会效益得到稳步提升。
医疗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是安全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始终贯串在搜检、治疗、手术各个环节中。追求眼科护理质量“零缺陷”是眼科临床护理平安打点的方针[2]。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是防范护患纠纷发生的基础;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持续地改进护理质量,加强护患沟通,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是防范护患纠纷发生的关键;不断完善并严格落实各项护理管理制度,认真履行各级人员的职责,实施科学的人性化管理,是防范护患纠纷发生的根本保证。一旦呈现差错,毫不隐瞒并实时陈述,尽快采纳法子,避免或减轻差错对病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才能减少和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广东深圳市儿童医院,广东深圳518026
[摘要]目的探讨案例学习法结合情景模拟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多年抢救患者的经验,应用案例学习法结合情景模拟的方法,对手术室工作0~5年低年资护士进行应急能力的培训。并反复强化演练,培训小组每月逐个进行考核,实行个体评价。结果通过培训,手术室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知识、急救操作技能、临床综合应急能力和医生的手术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案例学习法结合情景模拟可以强化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急救意识、增强临床应急能力、拓展急救理论知识、增强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凝聚力、提高护士的自信心、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适合手术室的工作特点。
关键词案例学习法;情景模拟;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
作为外科患者治疗与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经常会出现各种经由医院绿色通道送到的紧急患者,如重度休克、由于术中意外或病情变化需急救等类型的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手术室护士急救应急能力,有效参与患者抢救,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成为其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1]。为探讨案例学习法结合情景模拟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2012年1月—2013年5月该院采用选取代表性案例,寓抽象理论概念于具体情景中加以阐述的案例学习法(Case-Basedstudy,CBS)[2],并结合情景模拟[3]教学的方式对16名低年资手术室护士进行应急能力培训,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取的16名护士中有4名男性,12名女性,所有护士均为在手术工作不满5年的低年资护士,年龄18~27岁,学历为本科5名,大专11名;职称为护师2名,护士14名。
1.2.1研究方法CBS案例情景模拟的制定由护士长挑选5名在手术室工作10年以上,具有丰富急救经验的护理骨干成立应急能力培训小组。培训小组根据手术室的急救特点,从实际临床病例中精心筛选制定CBS案例(如直接通过绿色通道送到手术室的脑外伤、肝脾外伤、多器官复合伤、交通伤、坠落伤、多发外伤引起的休克、术中大出血、麻醉意外、气道梗阻、主气道异物等等)。在每个CBS案例中涉及应急护理理论知识和急救操作技能;并且根据CBS案例制定抢救配合分工流程及急救手术流程图,最后制定CBS案例的评分标准。
1.3评价方法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
2.1应急满意度
2.2技能评分
[1]倪乐丹.抢救流程图结合情景模拟训练提高手术室护士抢救应急能力[J].护理学报,2010(12):1008-9969.
[2]顾志华.案例学习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1B):106-109.
[3]葛云霞.急诊护士情景模拟训练的实践与体会[J].解放军护理上海护理,2008,25(24B):59-60.
[4]左玉兰,董晓慧.情景模拟下心内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的实施[J].中国医疗前沿,2009(7):1673-5552.
[5]程红群,吴乐山,陈文亮,等.军队医院的的应急医学救援[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2):118-2119.
一、案例名称:未认真核对患者身份致错误输注液体(身份识别错误事件案例分析与预防)
二、事件经过:
【讨论话题】
一、事件分类
可预防性临床护理不良事件
二、事件分析
(一)护士篇(护士作答)
(1)请分析本案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1.医院对护士欠缺护理不良事件警示教育;
2.制度执行力欠缺:查对、身份识别、给药制度不完善,并在临床中落实不到位;
3.未及时更换输液标签上的床号,并未对夜间护理人员对接清楚。
4.
(2)发生此类事件作为当事人怎样规范处置?
答:1.预防:严格执行核心制度、病人安全等管理制度、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范;
2.发生不良事件:一是立即终止违规护理行为,初步判断患者伤害情况,立即汇报医生。二是立即测量生命体征、意识妥善保存造成伤害的药品,协助医生检查患者,根据医观察处理,平估患者伤害结果。
3.报告:立即汇报医生。汇报护士长、科护士长或值班护士长。根据需要调配支援人力。报告护理部。属不良事件报告医务处。
(3)作为一名临床护理工作者,该如何预防引发不良事件的发生?
答:1.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核对流程。核对药物时一人念一人重复剂量,主要核对药物名称、剂量、质量及有效期。
3.加强护理工作的自查,在工作中一旦发生差错或事故,应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长,并逐级上报,共同讨论以引起重视,以防类似差错事故的发生。
4.提高承受各种压力的能力,平和心境。护士面对的是患者,对一些来自患者的不快和不满,应积极对待。
三、预防措施(所有人员)
重点加强哪些环节的监控?
(1)怎样杜绝换床不到位,做好换床的规范流程?
答:1.医院重视换床规范流程管理方面:针对护理管理层,医院组织外出学习,继续强化换床规范流程管理,加强警示教育,提高科室管理层执行力。
2.加强对护士管理:一是组织学习并考核换床规范流程、查对制度、用药错误应急预案;二是严格根据查对制度,正确核对病人用药、病人姓名;三是定期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会,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防止错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