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共享经济:理论与现实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电商门户互联网+智库

共享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以不同的形式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共享使用权比私人占有具有更大的优势。特别是在“互联网+”的新时代,共享是不可抵挡的潮流,从线上到线下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共享是清洁的、有生机的、人文的、后现代的生活方式,传统的私人占有是落后、自私的、对社会发展不利的生活方式。共享的最高境界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共享经济的内涵、类型及演变

1.共享经济的内涵及其演变

2.共享经济的基本要素及类型

关于共享经济的基本要素,有学者提出包括共同享有的理念、闲置产能、爱批判的社会群体及陌生人之间的信任。也有学者提出共享经济包括三个要素。一是闲置资源。网络平台通过技术整合过剩产能并将其转化为可以交易的产品或服务。二是共享网络平台。这是共享经济的核心,网络平台通过网络技术对闲置资源进行分销和推广。三是众多参与者。每个参与者都各取所需地对共享经济进行创新,从而实现定制化和个性化。

3.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共享经济的前提与基本条件

(一)共享经济需要一个网络平台,以形成社会群体的群聚效应

(二)共享经济需要有闲置产能

共享经济的目标是对闲置产能进行再分配,因而由不同个体提供的形形色色的闲置资产池是经济共享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也是决定共享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供给方提供的是个人的闲散物品或服务而非标准化的批量商品,因而具有量上的限制和质上的特殊性,一般均为各具特色的旧货或者专业服务。

(三)共享经济需要有共同享有的理念

(四)共享经济需要有陌生人之间的相互信任

以上四个基本条件是共享经济模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共享经济要成功地进行商业运作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必须有资金的支持。没有资金的支持,共享经济就只能停留在理想的阶段,而无法与现实接轨,最终只能走向最无疾而终的结局。

三、共享经济的价值分析

(一)个人自由与社群主义的结合:消费的集体化机制

伴随着共享行为令社团关系重建和社区价值被人们重新发掘,一种能在个体需求、集体社团和地球环境中找到平衡点的新的社会机制———集体协同消费机制出现了。在这种集体协同消费的新社会机制中,互联网使我们重新考虑集体社会的价值:与他人共享物品以及参与公益,能使我们从对物质的追求中抽离出来。因为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高消费的状态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对物质的无尽追求也会与朋友、家人、邻居及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远。这种觉醒促使我们重新构建集体社会,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联系起来一起共享物质。社群的价值不再局限于对个人自由的批判和限制,而是通过共享机制达到个体与社会、国家全面协调发展的集体主义理想目标,实现消费的集体化机制。

(二)消费主义的革命:“去物质化”的消费观

共享经济或协同消费的核心是共享,它把我们从拥有更多物品的追求中解放出来,其发展趋势或许能使人类回到本质而非身心奴役于物质。共享经济或者协同消费通过对闲置资源的再利用可以减少浪费,避免“不必要的消费”或“过度消费”,形成一种“去物质化”的健康的生活态度。这种观念的转变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而言,发展共享经济就要摒弃盲目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要从以“投资”“出口”为主的能耗型发展模式转变为“协作消费”的节能型发展模式;对个人而言,倡导协同消费有助于建立“去物质化”的消费观,实现从追求“有住房”到“有房住”、从“有车开”到“有车坐”、从“占有”到“使用”的消费观念的转变,使人们从“房奴”、“车奴”、“拜物”的“物质主义”枷锁中解脱出来,去追求和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对社会而言,共享经济节约了社会资源,有助于建立节能环保的生态社会发展模式,有助于发挥社会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资源配置的颠覆性理念:“物尽其用”和“按需分配”

美国胡佛研究所(HooverInstitution)的高级研究员迈克尔·斯彭斯(MichaclSpence)曾指出,“经济学最终要解决的不是市场问题,而是社会资源的分配和配置问题”。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与市场,但绝不仅仅关乎市场盈利与产出的多少。长远来看,经济发展中更重要的问题在于资源配置和社会分配问题。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其初衷是免费为消费者共享使用权提供便利。

(四)与循环经济的切合:可持续的绿色生态型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ennethEBoulding于20世纪60年代在其专著《宇宙飞船经济观》一书中提出,指的是在经济发展中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实现资源化、废物减量化和无害化,使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而实现对大量消费、大量生产、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共享网络平台的发展和完善,令人们将开放的现有资源快速转变为可交易的产品和服务成为可能,使共享经济能带来卓越的增长。将现有的资源转型为新的公用设施,并令其产生新的价值,这是共享经济的“天赋”。

(五)法律机制的嬗变:从契约到信用

传统上,契约是商业交易中最重要的法律制度。传统的交易模式一般以契约作为交易履行的依据或者纠纷解决的凭据,因而契约对维护交易秩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契约交易受到挑战。虽然合法的电子证据具有证明力,但因网络交易不受时空限制,交易双方可能路途遥远,加之电子证据取证比较困难,诉讼成本高,通过诉讼解决电子商务纠纷在客观上困难重重,因而契约维持电子商务交易的功能渐渐被淡化,对交易双方的约束力也在消减。

共享经济平台在量化信用、形成信誉、建立信任等方面尚有不少工作要做。信用的良性发展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和机制,比如网络平台内部监督的评分机制、经济杠杆奖惩、接受投诉举报、公开公平的推荐或告示等,对建立信任氛围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如I.yft等依靠“推荐机制+评分系统+背景验证”来保证信任体制建立;PP租车平台依靠“会员机制+评价机制+安全机制+保险机制+法律保障机制”来保障信任体系的建立。供需双方身份的可信度、物品和服务质量的保证、二手物品的流转如何保证定价公平、交易坦诚等信用机制的建立等,都是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4]83。供需双方的信任首先源于平台公司自身的信用,因为交易规则、交易程序、交易争议的处理结果都是基于对平台公司的信任,由平台公司单方面决定。

四、共享经济的现实:问题及完善

(一)共享经济尴尬的法律地位

共享经济模式形成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其时,失业率上升带来了大量闲置劳动力,收入锐减使基层民众生活变得拮据。空置的房屋、车辆、旧货通过互联网向陌生人出租使用权,不少家庭由此获益以补贴家庭开支。可见,共享经济是基层民众为了摆脱生活困境或是解决生活难题而创立的一种消费模式,它具有很深的草根情结或群众基础。加之互联网与生俱来具有的民主性和草根性,令其对共享经济领域的利基市场(Niche)带来重要贡献。

共享经济的启蒙者Uber和Airbnb因资本的介入而缔造了全球性的网络平台公司。Uber及中国的滴滴快的将私家车接入网络平台,进入受市场准入管制的出租车市场,通过补贴以低价和优质服务赢得了基层消费者的青睐。但Uber将私家车纳入受管理的出租车行业涉嫌违法运营,其在美国本土之外的世界各地的运营因此受到出租车行业的抵制和监管部门的查处,尽管其业务遍布5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城市,但除美国本土之外,其在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都面临着有市场而没法律地位的困境。这也是共享经济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缺乏合法性。专车类共享经济自2012年在我国诞生以来,直到交通运输部2016年7月14日出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并于当年11月1日实施,其运行才开始走向合法化,我国也因此而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一个专车类共享经济合法化的国家。

(二)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远忧近虑

(三)共享经济的监管困境

芭芭拉·范舍维克致力于研究使互联网成为一个鼓励创新和言论自由、且用户可以在特定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板块中进行交流的平台。他认为互联网的成功归结于以下四个原因:一是用户能不受网络提供商的影响进行自主选择;二是在网络中进行创新无须经过网络提供商的许可;三是网络是无限制的,不知道、也不关心用户的使用方式;四是在网络上进行创新的成本很低。不可否认,现在共享经济的网络平台正切合了范舍维克的互联网平台自由主义思想,进而导致共享经济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快速成长。

(四)完善共享经济的法律建议

在共享经济中,政府既是网络平台创建的赋权者,又是网络民众利益的捍卫者。政府对共享经济的监管及完善,意味着要客观地、妥善地处理它的阴暗面。要确保共享经济健康发展,还应避免市场监管的失败,防止某些市场获得较其他市场不公平的优势。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THE END
1.法律基本知识掌握法律基础解析法律基本知识的核心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这时了解一些法律基本知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探讨。 首先,理解法治理念是学习法律的起点。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多种方式来规范人们行为,使得社会秩序井然。这涉及到了宪法学、行政法学、刑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439398.html
2.法律程序以()和()作为最基本的要素。A. 不体现人权要求的法律就不是好法律,是永远不会产生、促成法制秩序的法律 B. 人权对法的作用体现在可以诊断现实社会生活中法律侵权的症结,从而提出相应的法律救济的标准和途径 C. 哪些人权可以转化为法律权利,得到法的保护,取决于一国经济和文化的法制状况以及该国的民族传统和基本国情 D. 人权在根本上是https://www.shuashuati.com/ti/05d4a454cf694a8f8e6b4be6b142e68c.html
3.民事法律行为最基本的要素是()收起答题卡 ^ 试题序号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下一页 民事法律行为最基本的要素是() A、合法性 B、行为人有行为能力 C、意思表示 D、行为人有意思能力 正确答案: 参考解析: 上一题下一题 更多题目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http://www.fjckw.org/exam-4214-3.html
4.法的基本构成要素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律师普法法的基本构成要素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普法内容 法的构成要素有:法律规范、原则和制度的总和(规范要素);法律手段的总和(组织要素);法律观点、思想、心理的总和。意识形态要素从动态方面看法的枸成,它显示一定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几个部分:法的创制;法的实现,包括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https://www.110ask.com/tuwen/12753655281825163389.html
5.法治的基本要素有哪些?法治的基本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制度方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和系统的法律体系,权力相对平衡和相互制约,司法体制、执法制度的健全和其人员的高素质,健全的律师制度;二是思想方面:树立起法律至上、权利平等、权力制约、权利本位的思想。权利本位指在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中,公民权利是决定性的,根本的;在法律权利与法https://edu.iask.sina.com.cn/jy/1DqKb8mCrk86.html
6.要件审判九步法第二步:确定权利请求基础规范权利请求基础规范,是指支持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的实体法律规范,简而言之,即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实体法律依据。 完全的权利请求基础规范,须具备要件事实和法律效果两个基本要素,前者是指主体间产生特定权利义务的条件及构成,如行为特征、主体资格等,后者是满足前述要件事实时的具体义务规定。 https://m.yjxlawyer.com/news/684.html
7.劳动法习题C.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D.劳动法律事实 7.下列行为可以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是( C ) A.某个体餐馆雇佣童工 B.因身体原因甲所在单位协议改变岗位 C.乙根据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上岗就业 D.劳动合同期满前,丙与某宾馆协议延期 二、多项选择题 1.构成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为( BCD ) A.劳动法律行为 B.劳https://www.360docs.net/doc/6190ee6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1c.html
8.信澳慧管家货币市场基金招募说明书(更新)基金公告随着有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和公司经营战略、经营方针、 经营理念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及时的修改或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4、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内部 监控。 (1)控制环境构成公司内部控制的基础,控制环境包括经营理念和内控文 化、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结构、https://fund.eastmoney.com/gonggao/009712,AN202308181595061482.html
9.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考试题2. 关于从业者对职业的要求,可概括为职业三要素:维持生活、完善自我和服务社会. P57 3. 印度医德最早表现在公园前5世纪名医、印度外科鼻祖妙闻的《秒闻集》. (填空 ) P40 4. 所谓功利,就是功效和利益_. 5. 临床诊疗的基本道德原则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最优化原则、知情同意原则、保密守信原则和协同一致原https://yjbys.com/jiuyezhidao/zhiyedaode/418964.html
10.犯罪构成的基本要件有哪些专家导读 犯罪构成的基本要件包括犯罪客体,客观要件,主观要件和主体要件,每一个犯罪行为都具有这4个最基本的构成要件,比如犯罪主体,像行贿罪,一般低于16周岁的未成年人就不能构成此罪,因为犯罪主体不符合法定要求,所以,犯罪构成要件是定罪时最重要的依据。 https://mip.64365.com/zs/1486513.aspx
11.公司法律人格构成的基本要素——商事案例分析公司法律人格构成的基本要素 法律人格是企业公司作为法律主体的表彰自我的标记,是法律关系中区别于其他法律主体的标志,是成为法律主体的条件。人格有抽象人格和具体人格之分。,抽象人格是法律主体这个概念本身所应当具有的,一般表述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具体人格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不同类型的法律主体所应当具有的专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2117
12.分享新华社整理总结:新闻报道的常见差错及处理(二)新闻的基本要素 在核实新闻来源之后,编辑记者应对稿件中的基本要素进行核查,主要是看构成新闻事实的主要成分如人名、地名、单位名称、头衔、组织机构名称、时间、地点、数字、计量单位等是否准确。这里主要有8种情况: 1、时间 时间方面的差错实在是五花八门。有时,是缺失了时间;有时,是弄错了时间;有时,是前后https://ibi.cuc.edu.cn/2019/0319/c4118a120156/pagem.htm
13.《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二、法律要素的确定1.奥斯丁:主权、义务、制裁2.哈特:第一性规则、第二性规则3.我国: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三、法律要素的功能·从微观的层面真正认识法律存在的样式和运行的逻辑原理。第二节法律概念一、含义1.对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的概括性表达2.法律概念具有强大的归集功能或排除功能二、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