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法考国际法考点一国际法的渊源和基本原则

2、国际习惯:在国际交往中由各国前后一致地不断重复所形成、并被广泛接受为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则或制度国际习惯是不成文的,是最古老、最原始的渊源

注意:

(1)国际条约具有相对性,即已经生效的条约只对缔约国有约束力;国际习惯具有普遍性,一经形成,对国际法主体都具有约束力。

(2)国际法渊源与其辅助资料。国际法独立的渊源包括条约、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其中前二者是最主要的渊源,一般法律原则是在前二者存在空缺时起填补空白的作用。而学者的学说、国际组织的决议、司法判例并不是国际法渊源,而是国际法渊源的辅助资料。

(3)应掌握国际习惯法的两个构成要件:存在反复一致的实践(客观要素)和法律确信(主观要素)。其中,法律确信,即各国认为该实践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1、国际法基本原则是各国公认的、适用于国际法律关系的所有领域并构成国际法体系基础的具有强行法性质的原则。

注意:国际法基本原则都是强行法原则,但并不是所有的强行法规则都是国际法基本原则。

2、国际法基本原则包括: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不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民族自决原则、善意地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3、主权平等原则是国际法的基石,主权的涵义包括对内最高权、对外独立权和自保权。

4、不干涉内政原则。

注意:判断某一事项是否属于内政,关键在于其是否本质上属于国内管辖的事项及该事项中的行为是否违背已确立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

5、不使用武力威胁或武力原则。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是指国家间在发生争端时,各国都必须采取和平方式予以解决,但和平不等于非武力。

6、民族自决原则。

注意:该原则中独立权的范围,只严格适用于殖民地民族的独立。对于一国国内民族的分离活动,民族自决原则没有为其提供任何国际法根据,即不能对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7、善意履行国际义务是指国家对于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产生的义务,既包括对于其作为缔约国参加的条约而产生的义务,也包括对于习惯国际法产生的义务。

注意:《联合国宪章》的义务优先。

三、条约在中国的适用

对于条约在国内的适用和地位,目前我国宪法没有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一般认为:

注意:知识产权条约除外。

(2)对于WTO规则,我国虽然是其缔约国,但不能视其为一般的民商事条约,在我国应属于转化适用之列。

(3)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条约与中国国内法并行适用,国内法是国际条约的细化和补充。

THE END
1.适用民法总则应处理好五大关系因此,民法总则实施后,法官不能再依据合同法将欺诈、胁迫的法律效果区分为无效(第五十二条)和可撤销(第五十四条)两种情况,而应适用民法总则,统一判定为可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和第一百五十条)。 四、应正确处理好民法基本原则和民法具体规则的关系 民法总则第四条至第九条分别规定了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8/01/id/3195200.shtml
2.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包括什么律师普法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包括什么 2020-01-27616 普法内容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殊法优于普通法,新法优于旧法,一般不溯及既往。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七十九条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第八十条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https://www.110ask.com/tuwen/10355135092912823943.html
3.法律原则法律原则以其在法的体系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分为法的基本原则和法的一般原则。法的基本原则在法的体系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起到最根本的指导作用;法的一般原则是法的基本原则的派生,是基本原则在法的体系各部分中的相对具体化。对法的一般原则还可进一步划分为立法原则和法律适用原则,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3%95%E5%BE%8B%E5%8E%9F%E5%88%99/366436
4.民法基本原则司法适用问题研究法信在司法实务中,有些案件直接援引民法的诚实信用、公平原则裁判案件。本文以实务中若干典型判决为基础,研究民法基本原则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有具体法律规定的情形下,直接适用民法公平原则裁判案件是否属于适用法律错误?直接适用民法基本原则原则裁判案件将会对法律的适用产生何种不利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期待能够解决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402546
5.论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平等原则、自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公平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由民法调整的市民社会关系的性质决定的,是指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及适用法律的平等和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没有平等就没有民法,平等原则是其他民法原则的基础。平等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https://www.360wenmi.com/f/cd5f3flu9i7s.html
6.基本原则与宣示性条款之辩——《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条再基本原则与宣示性条款之辩——《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3条再解读.docx, 以确定涉外民商事案件适用何国法律为宗旨的《法律适用法》自2011年4月1日实施以来,在解决涉外民商事争议法律适用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实施,我国在对外贸易、国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805/7023036061003154.shtm
7.史欣媛论比例原则在经济法中的适用摘要:被誉为“公法皇冠”的比例原则在经济法中的适用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比例原则的“相对普适性”为其在经济法中的适用提供了法理基础,引入比例原则不仅可以回应经济法现代性的内在诉求,还是贯彻经济法理念和基本原则的必然要求。比例原则在经济法中的适用范围涵盖“权力—权利”和“权利—权利”二元法律关系结构,但https://qks.swupl.edu.cn/qks/qks_tzgg/6bbd9341e67c47c1887243bfaf171eaa.htm